March 2015

Wednesday, 18 March 2015

廢五金轉為黃金 台灣大廠表現佳


城市礦山,我們要怎麼從這座礦山裡,把廢棄物重新變成資源呢?上個星期我們帶您探討,台灣曾經因為廢五金的露天焚燒、排放強酸強鹼的廢液等不當處理,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之後政府推動起一連串的環保回收政策,也對回收業者施行補助與處分雙管齊下的管理方式,包括處理過程、排出的廢氣與廢液,通通都得經過審核,合格才能領到補助,而不合格就得面臨處罰。嚴格的要求下,台灣大廠表現不俗,有的回收取得的產品全球市占率名列前茅,也有業者對自家排放的廢水廢氣,比政府要求的還要嚴格。只是,激起台灣發展城市礦山產業的原因,地小資源少,同時也是限制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超過一千兩百度高溫,散發橘紅色亮眼光芒的發光體,被倒進預熱過的模具裡,

短短沒幾分鐘的過程,或許可說是城市礦山,最光彩奪目的一個環節。

這就是黃金,不到半個手掌大,價值超過一百萬。

光芒,是靠著背後無數的努力與勞力,堆積出來的。

每天,幾十台卡車,送來城市裡,人們所丟棄的廢棄物。

廢家電回收處理廠處長 謝瑞裕:「一個月進廠處理的大概有一千噸。」

這家工廠專門拆解人們廢棄的家電與電腦等產品,把城市所需的礦物,從城市的廢棄物裡,再分解出來。

廢家電回收處理廠處長 謝瑞裕:「(裡面)大概鐵會接近50% 銅大概10% 鋁大概3~5% 塑膠大概20%。」

像這些映像管電視,被一關接一關,拆解分類,變回鐵、銅,鋁、玻璃。純度比開採天然礦砂,還要高。

台北科技大學教授 張添晉:「最主要是我們礦產裡面的資源 只有很少很少數 一百萬噸的礦石 才可以做出一噸的引擎出來 其他的全部都當廢棄物。」

和採礦一樣,得要好多的人力,經過重重關卡,也得小心避免有毒物質外洩。連自家無法處理的物料,都不能隨意棄置。

廢家電回收處理廠處長 謝瑞裕:「像這樣一台 七公斤的錐管玻璃 大概要七十塊給人家 它大概有十五公斤面板玻璃 小小一部分的螢光粉 一台可能一百多塊要給人家 他們(私下拆解)是不會再花這個錢的。」
付出努力,垃圾真的可以變黃金。

每一台電腦裡面都會有的主機板 上面金黃色的部分 其實就是為了導電還有防鏽功能 特別鍍上去的黃金 雖然每一台電腦裡面 含量只有一點點 但是有一萬台電腦的話 就可以萃取出一公斤的黃金。

貴金屬資源再生公司課長 曹建業:「藉由燃燒可以讓物料減量 減量完之後我們後續就可以進行酸溶,將貴金屬給提煉出來。」

來到這階段,金屬含量較高的,送化學製程,至於體積大、含量低的,大多會先送來焚燒。過程裡產生的廢氣與毒性氣體,對環境是很大威脅。

如今台灣的法律規定,廢氣、廢水,都要經過處理才能排放。合法的處理業者,工廠的作業方式和進出物質,全都要經過檢視,賞罰分明。

貴金屬資源再生公司課長 曹建業:「二次爐的部分主要是去除我們燃燒過程會產生的戴奧辛 我們溫度是設定在950℃ 戴奧辛在850度左右 可以完全燃燒掉 不會造成空氣汙染。」

廢pc板,燒掉板材上大多數的其他物質,灰燼裡頭金屬的成分就更高了,經過化學製程,

接著變成…

貴金屬資源再生公司組長 蔡永軒:「還原之後出來的成品 就是呈現像泥巴的狀態 它叫海綿金 進去高溫下 去進行熔煉 金塊就會出來了。」

國內幾家大廠,回收提煉的貴金屬,純度高,得以銷往全球。雖然因為先天環境,讓台灣缺乏自產資源,但也正是因為先天地小資源少,才讓台灣開始重視這座,城市礦山。

貴金屬資源再生公司 董事長 蘇丁財:「(我們公司)每年回收的黃金應該有三四噸 銀將近四五十噸 銅上千噸 創造的價值五六十億的產值 但也是面對一個成本獲利的一個平衡點。」

產值高,成本也高,卻是業者必須堅持的責任。整個產業中,業者的執行狀況如何,也必須仰賴政府把關,唯有每個環節都做好自己的任務,城市礦山在台灣,才有未來。

採訪撰稿 周玲秀
攝影剪輯 蕭于傑

Read more

Go Green從心出發 從我做起

圖說:3月12日植樹節,NU SKIN大中華區兩岸三地舉辦『2015 Go Green論壇』,特邀廣東南嶺中恒生態旅遊陳旭軍總經理、台灣荒野學會創始會員黃雍熙先生、及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分別從『人與自然』、『個人到企業』、『生活到工作』,如何從心出發、從個人做起,貼近綠色生活,生產或使用綠色產品,進行心靈交流、深度分享。(攝影者:虞珊明)3月12日植樹節,NU SKIN大中華區兩岸三地舉辦『2015 Go Green論壇』,特邀廣東南嶺中恒生態旅遊陳旭軍總經理、台灣荒野學會創始會員黃雍熙先生、及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分別從『人與自然』、『個人到企業』、『生活到工作』,如何從心出發、從個人做起,貼近綠色生活,生產或使用綠色產品,進行心靈交流、深度分享。

「心念」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心念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世界。美國著名的「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於1887年發表了一篇關於改變拖延習慣的研究。『當你改變心念,你就改變想法;當你改變想法,你就改變態度;當你改變態度,你就改變行為;當你改變行為,你就改變表現;當你改變表現,你就改變人生!』在綠色環保觀念成為普世價值的今天,『Go Green』並不困難,完全存乎『一念之間』。

圖說: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 - 企夢園 (Greater China Innovation Park, GCIP) 擘劃者葉鳳儀 (Cynthia Ye) 副總裁(右二)表示,GCIP整合了科研中心、生產基地與體驗中心,配合舒適的工作環境及設施,為員工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力。堪稱多功能、人性化辦公室的建築綜合體。(攝影者:孫遜)自然之友 陳旭軍,主張『不主義、皆可為』,鼓勵大家學習他,與土地談戀愛。趁著年輕,遇見不一樣的自己,而且要立志成為一棵會行走的大樹,而不是隨風漂蕩的蒲公英。荒野遊俠黃雍熙是荒野保護協會創始會員,歲月的淬鍊,從一個面對突兀水泥塊霸凌東海岸、滋長疼惜環境情愫的「憤怒青年」,增添守護家園的堅韌與長者智慧情懷,遊俠娓娓道來。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帶領大家走過時光隧道,將 證嚴法師25年前的呼籲『鼓掌雙手做環保』這一幕,呈現在所有NU SKIN家人面前。更進一步,將慈濟『四大、八大法印』半世紀的堅持,鋪陳在兩岸三地心間。究竟『需要』與『想要』有何區別?一般人或許不懂,唯有懂得造福者,時時平安,勤於修慧者,日日心寬。如新大中華區近2000家人,在張潔 (Stella Chang) 總監的活動規劃下,透過WeChat在近日活動期間激起2萬多則的網路回響。而當大中華德優模範副總裁劉冠業 (Clovis Lou) 與三位講師現場問答之當下,微信上牆更蜂擁而至如新家人的熱誠與綠色關愛。最後一個單元安排主管綠色永續之新生態副總裁 葉鳳儀 (Cynthia Ye)為啟動『Go Green』愛的聲聲呼喚。

圖說:誠如NU SKIN使命中的詮釋,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立足於現在,著眼于未來,承擔一個全球化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有此善的根基,大愛感恩科技珍惜此番因緣,以自身的經驗、發揮Go Green影響力、跨海與會,期待植入綠色心芽、激起環保的共鳴,廣邀天下善士『從心出發、從我做起』,學習慈濟、大愛感恩『力行』的哲學,遇見不一樣的自己。(攝影者:虞珊明)NU SKIN是一家成立於1984年的跨國企業,創始人以All of good,None of bad為産品的起心動念,生産只含有好的成分,不含不好成分的産品。誠如NU SKIN使命中的詮釋,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立足於現在,著眼于未來,承擔一個全球化大企業的社會責任。

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 - 企夢園 (Greater China Innovation Park, GCIP) 擘劃者新生態副總裁葉鳳儀 (Cynthia Ye) 表示,GCIP整合了科研中心、生產基地與體驗中心,配合舒適的工作環境及設施,為員工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力。堪稱多功能、人性化辦公室的建築綜合體。中午享用午餐時,在NU SKIN服務超過23年的大中華組織事務區域副總裁暨華北總裁,劉明欣博士也聊到了NU SKIN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工作和探索,正是NU SKIN善的理念讓她留下,紮根,並在這裡實現事業和人生的豐收。

有此善的根基,大愛感恩科技珍惜此番因緣,以自身的經驗、發揮Go Green影響力、跨海與會,期待植入綠色心芽、激起環保的共鳴,廣邀天下善士『從心出發、從我做起』,學習慈濟、大愛感恩『力行』的哲學,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上海奉賢區報導

Read more

Go Green從心出發 從我做起

圖說:3月12日植樹節,NU SKIN大中華區兩岸三地舉辦『2015 Go Green論壇』,特邀廣東南嶺中恒生態旅遊陳旭軍總經理、台灣荒野學會創始會員黃雍熙先生、及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分別從『人與自然』、『個人到企業』、『生活到工作』,如何從心出發、從個人做起,貼近綠色生活,生產或使用綠色產品,進行心靈交流、深度分享。(攝影者:虞珊明)3月12日植樹節,NU SKIN大中華區兩岸三地舉辦『2015 Go Green論壇』,特邀廣東南嶺中恒生態旅遊陳旭軍總經理、台灣荒野學會創始會員黃雍熙先生、及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分別從『人與自然』、『個人到企業』、『生活到工作』,如何從心出發、從個人做起,貼近綠色生活,生產或使用綠色產品,進行心靈交流、深度分享。

「心念」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心念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世界。美國著名的「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於1887年發表了一篇關於改變拖延習慣的研究。『當你改變心念,你就改變想法;當你改變想法,你就改變態度;當你改變態度,你就改變行為;當你改變行為,你就改變表現;當你改變表現,你就改變人生!』在綠色環保觀念成為普世價值的今天,『Go Green』並不困難,完全存乎『一念之間』。

圖說: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 - 企夢園 (Greater China Innovation Park, GCIP) 擘劃者葉鳳儀 (Cynthia Ye) 副總裁(右二)表示,GCIP整合了科研中心、生產基地與體驗中心,配合舒適的工作環境及設施,為員工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力。堪稱多功能、人性化辦公室的建築綜合體。(攝影者:孫遜)自然之友 陳旭軍,主張『不主義、皆可為』,鼓勵大家學習他,與土地談戀愛。趁著年輕,遇見不一樣的自己,而且要立志成為一棵會行走的大樹,而不是隨風漂蕩的蒲公英。荒野遊俠黃雍熙是荒野保護協會創始會員,歲月的淬鍊,從一個面對突兀水泥塊霸凌東海岸、滋長疼惜環境情愫的「憤怒青年」,增添守護家園的堅韌與長者智慧情懷,遊俠娓娓道來。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帶領大家走過時光隧道,將 證嚴法師25年前的呼籲『鼓掌雙手做環保』這一幕,呈現在所有NU SKIN家人面前。更進一步,將慈濟『四大、八大法印』半世紀的堅持,鋪陳在兩岸三地心間。究竟『需要』與『想要』有何區別?一般人或許不懂,唯有懂得造福者,時時平安,勤於修慧者,日日心寬。如新大中華區近2000家人,在張潔 (Stella Chang) 總監的活動規劃下,透過WeChat在近日活動期間激起2萬多則的網路回響。而當大中華德優模範副總裁劉冠業 (Clovis Lou) 與三位講師現場問答之當下,微信上牆更蜂擁而至如新家人的熱誠與綠色關愛。最後一個單元安排主管綠色永續之新生態副總裁 葉鳳儀 (Cynthia Ye)為啟動『Go Green』愛的聲聲呼喚。

圖說:誠如NU SKIN使命中的詮釋,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立足於現在,著眼于未來,承擔一個全球化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有此善的根基,大愛感恩科技珍惜此番因緣,以自身的經驗、發揮Go Green影響力、跨海與會,期待植入綠色心芽、激起環保的共鳴,廣邀天下善士『從心出發、從我做起』,學習慈濟、大愛感恩『力行』的哲學,遇見不一樣的自己。(攝影者:虞珊明)NU SKIN是一家成立於1984年的跨國企業,創始人以All of good,None of bad為産品的起心動念,生産只含有好的成分,不含不好成分的産品。誠如NU SKIN使命中的詮釋,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立足於現在,著眼于未來,承擔一個全球化大企業的社會責任。

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 - 企夢園 (Greater China Innovation Park, GCIP) 擘劃者新生態副總裁葉鳳儀 (Cynthia Ye) 表示,GCIP整合了科研中心、生產基地與體驗中心,配合舒適的工作環境及設施,為員工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力。堪稱多功能、人性化辦公室的建築綜合體。中午享用午餐時,在NU SKIN服務超過23年的大中華組織事務區域副總裁暨華北總裁,劉明欣博士也聊到了NU SKIN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工作和探索,正是NU SKIN善的理念讓她留下,紮根,並在這裡實現事業和人生的豐收。

有此善的根基,大愛感恩科技珍惜此番因緣,以自身的經驗、發揮Go Green影響力、跨海與會,期待植入綠色心芽、激起環保的共鳴,廣邀天下善士『從心出發、從我做起』,學習慈濟、大愛感恩『力行』的哲學,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上海奉賢區報導

Read more

Tuesday, 17 March 2015

環保志工埋首回收 一念心護大地


慈濟基金會昨天(16日)宣布撤除慈濟內湖園區計畫案,引發社會多方討論,但反看園區內的環保站,天天運作,似乎沒有受到影響,面對多日來的社會輿論,這群環保志工,用他們的行動,來告訴你,他們的想法。

環保志工 詹文玉:「那時候最多的時候, 有時候一個月都沒休息 每天都來, 連星期六 星期日(都來)。」

 

環保志工詹文玉,笑稱自己已經75歲,從來沒進入職場工作,但做環保,卻堅持將近五年,長時間待在悶熱的鐵皮屋裡,還要忍受難聞氣味。反觀社會輿論正為慈濟內湖園區爭論不休,這群環保志工,堅守崗位,更顯得特別。

環保志工 詹文玉:「風風雨雨是另一回事, 你把它區塊挪在另一個地方, 你環保為了是地球, 不是為了慈濟的, 慈濟有這個工作的環境給你, 你就要好好去做。」

環保志工 許黃阿梅:「隨便人家去說 水清魚就現, 人家說 只要站得穩行得正, 就不怕別人怎麼說, 最終他們還是會知道, 我們都是做對的事。」

紛紛擾擾的一個多月裡,來慈濟內湖園區參訪的人變多了,有疑慮的、有好奇的,志工都一一解答,現場還有最好的活教材,供民眾見證,大家都只有一個心念,把握機會做對的事。

慈濟志工 許麗薰:「我們如何去接引社區的菩薩, 如何讓這邊成為一個菩薩的道場, 也讓很多人, 能夠進來走這條菩薩道, 是淨化多少人的心, 我想這是我們每一位志工, 本來就應該要做的事情。」

不變的是環保志工,對土地的情感,以及環保的信念,但要改變,只能選擇,如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呂思萱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廢3C的旅行(四)The pollution of Er-ren River


Between 1960s and 1980s, Taiwan was actually the world’s largest metal scrap yard. At the time, tens of thousands living along the Er-ren(二仁) River in Tainan(台南) all started their own metal processing plants extracting precious metals from scraps by using acid baths and incineration. Thus, heavy metals and dioxins produced went right out into the environment without any sort of containment measures. Though 20 years have passed, the toxins still remain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1960到1980年代,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廢五金拆解中心,當時台南二仁溪沿岸數萬居民投入廢五金工業,業者露天燃燒和強酸,提煉貴重金屬,因此產生的戴奧辛和重金屬汙染,沒有任何防治措施,直接排放空氣和河川,危害當地居民的健康,也讓生態遭受浩劫,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二仁溪還是中度汙染的河川。 

Read more

馬科展推環保+昆山環保參展Science fair attracts many


In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Tzu Chi volunteers, efforts to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encourage residents to recycle have garnered support from the Kunshan City government. As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om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Tzu Chi volunteers were invited to promote recycling at a recent event organiz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But first let,s join a science fair at the Sentul Tamil Primary School in Malaysia,s Kuala Lumpur. 
在中國大陸江蘇省,慈濟志工環保這一塊領域深耕已久 ,也深受昆山市當地政府仰賴,近期民眾也越來越有環保意識,慈濟志工最近受市府的邀約參加民間大型活動,宣導環保,但首先我們到馬來西亞吉隆坡,冼都淡米爾文小學舉辦的科學展覽會。 

Read more

廢3C的旅行(三)Let's pollute to make money


Taiwan`s booming high tech industries rely on the import of precious metals to keep their businesses going. Since Taiwan has no precious metal mines and some of these vital metals can be extracted from electronic waste, the government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importing electronic waste as a way to harvest precious metals. However, Taiwan already has a problem processing the electronic waste it produces domestically, not to mention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such waste exposes all Taiwanese to serious carcinogens. Here is our report.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仰賴貴重金屬的進口,才能繼續繁榮下去,但由於台灣沒有金屬礦脈,而這些貴重金屬,又能從電子廢棄物中提煉出來,因此政府竟然認為,進口五金廢料,能夠做為貴重金屬的來源,但台灣本身已經沒有辦法,負荷國內製造的電子廢棄物,更別說相關的工業污染,可是讓全國人民都,暴露在致癌物,以下是我們的報導。 

Read more

善用科技汲取法水 電子書妙用多


慈濟志工勸募記錄,過去使用紙本,詳細記下會員的款項,但是為了環保,也為了省紙,慈濟基金會在2010年10月,和華碩合作,推出「電子書」。這台九吋黑白螢幕的電子書,目前已經改良到第二代,勸募本的記錄得有密碼把關確保了個資,而可以透過網路下載儲存,約三千本書籍的容量,讓這台電子書,也有「行動藏經閣」的名稱。

 

樹蔭下、湖水邊,張文章在鳥鳴聲的陪伴中閱讀著!

按下按鈕,眼前的文字,化成了聲音,想讓眼睛休息一下看風景時,這個功能很方便,而且時時可以用。

慈濟志工 張文章:「以前要我看經文 我沒那個時間, 現在這帶著 在車上也可以聽。」

過去幾乎不讀經文的張文章,因為有了電子書,改變習慣,但七十三歲的他,在三年前才開始學習使用,對三C產品一點都不畏懼的原因,是因為孫子們!

慈濟志工 張文章:「我有很多個孫子, 看到他們在玩(電腦), 我看到 也會跟著摸一摸, 打電動玩具。」

自己會操作,還成為電子書指導老師。這個可以讓七十歲長輩願意花時間學習的三c產品,在2010年,10月,由慈濟和華碩、中華電信合作推出,在訴求環保無紙化與縮短數位落差的主軸下。

0.97公分的九吋黑白觸控螢幕電子書出爐,不使用背光、避免長時間閱讀讓眼睛疲勞,小小一項產品,蘊含貼心設計。

慈濟志工 呂美雲:「環保上去顧慮到 保護眼睛, 又去用最簡單的一種方式, 那這中間, 我們真的要非常感恩的是, 華碩的施董事長。」

華碩財務長 張偉明:「回饋社會的一個角度來做, 五年多來 其實我們總共, 我記得 出了十三萬多台左右, 跟華碩的總營業額比起來, 真的是微乎其微, 但是我們, 也不是要靠這個來賺錢, 我們也從來沒有說, 要靠電子書來賺錢。」

電子書的使用,利用網路連結,下載書籍不受時間空間的侷限,而且,如果願意,可以儲存上千本書。

慈濟志工 呂美雲:「其實就是一個行動藏經閣, 像我的話 在這樣一本書裡面, 我有三千多本書, 假設 我不要說三千多本, 我可能扛十本, 要扛著它走 還真不容易。」

一本七百多頁的書,光看厚度,就難以隨身攜帶,更何況超過十本。

慈濟志工 郭金華:「字比較大 翻頁也是滿方便, 不用說帶筆在弄。」

減少紙張的使用,透過密碼保護個資,加上簡易的筆記本功能,電子書就像行動藏經閣,但閱讀使用的越多,不會有大樹因此倒下做成紙張,也達到環保護大地的初衷。

朱怡蓉 蕭宏澍 高雄報導

Read more

台天然資源缺乏 可能扭轉現況?


台灣因為缺乏天然資源,讓產業經常遇到原料出口國的限制,但是這樣的台灣也有扭轉現況的可能。日本學者在1988年提出城市礦山的概念,指的是從城市的廢棄物裡頭,就能取得城市所需的礦物,由於礦產的日益減少與開發造成的環境問題,近年來城市礦山,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重視。而這個觀念,在台灣落實已久。

在台灣,原物料缺乏高度仰賴進口,我們得到情報,原來在台北市竟然有礦場

從台北市地標101出發,不到15分鐘。

我們來到內湖行忠路。

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回收隊長 陳麗娥:「這一個部分 就是城市的鐵礦。」

這些看起來都只是廢棄物,哪裡有鐵礦。

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回收隊長 陳麗娥:「這些廢鐵 廠商提貨以後會回到他們下游廠商去 把它製成鐵的再生料 再去做後續的應用。」

北科大工程學院院長 張添晉:「把過去我們使用的東西 不要把它當廢棄物 把它當另外一種資源 這一些資源都存在城市裡面。」

原來把報廢的電子用品與電器等產品回收,就可以提供城市所需礦產,就是城市礦山「Urban Mining」,這個名詞是日本東北大學選礦研究所教授南條道夫,在1988年提出的。後續更有調查指出,日本國內蓄積的金屬總量,就足以穩定自給自足。

北科大工程學院院長 張添晉:「事實上這些東西都不適合到掩埋場 焚化爐 會造成很大很大的環境汙染問題 因此我們就想辦法 把在城市我們所使用的東西 想辦法把它循環 把它再生利用。」
光是2012年,全球就賣出超過兩億三千萬台電視「2億3850萬」,超過四億四千萬台電腦與平板「4億4440萬」,而且大多數在幾年內就會被丟棄。更有研究直言,電子廢棄物,很可能是21世紀最緊迫的環境問題。

「在台灣 平均一個月就會產生二十萬台的廢棄家電 這些家電如果當成垃圾 就會對環境造成很大負擔 但是如果好好被處理的話 它們至少可以變成4100公噸的各式金屬 1300公噸的塑膠 對於台灣來說,它們就是可用的資源」

廢家電回收廠處長 謝瑞裕:「你看我們這是冷氣的面板 是塑膠整個來講它銅的部分占最多 銅 鋁 跟外殼的鐵 塑膠含一小部分 裡面系統有冷媒。」

在專家眼中,洗衣機、電視、冰箱,都有鐵、塑膠等等可用資源。
「停一下」
1噸廢PC板,約等於300克的金,1公斤的銀,172公斤的銅,和120公斤的錫。

環保署廢管處第三科代理科長 顏振華:「從一噸的舊手機 可以回收150克的黃金 但是從採礦 從一噸的礦只能取出五克的黃金 所以很顯然的 回收我們貴金屬 是很有效 而且節約我們天然資源的使用。」

「鏡頭 搜尋、鎖定感」
也就是說,現在你口袋裡的手機、平板電腦,甚至信用卡,淘汰之後別把它們當垃圾,它們都是寶。

廢家電回收廠處長 謝瑞裕:「把它變成有價的東西 能再利用的東西 最主要是我們不用再去從國外 或者哪個礦產裡面挖了這個礦來使用 其實我們台灣這些東西就是一個礦產。」

地球資源有限,尤其中國等原料出口大國,把稀土、稀有金屬列為戰備資源或限制出口數量,在在顯示礦產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讓各國開始重視隱身在都市裡面的一座座礦山。物資缺乏的台灣,如果更積極把握與發展,自給自足,將可能成真。

採訪撰稿 周玲秀
攝影剪輯 蕭于傑

Read more

東海岸嚴重水患 八個州受災慘重


馬來西亞最近天氣乾旱,森美蘭州跟柔佛州蓄水池的水量,低過警戒線水平,一度告急。其中的柔佛州,去年底才發生嚴重水患,沒想到相隔數月,卻出現旱象。新山慈濟幼兒園的老師機會教育,教導小朋友珍惜水資源的觀念。

 

馬來西亞三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水患。受災的八個州當中,柔佛州也在其中。

沒想到相隔約三個月時間,柔佛州傳出旱象,蓄水池的水量低過警戒線水平,一度告急。

拿著報紙新聞,新山慈濟幼兒園的老師機會教育。

新山慈濟幼兒園老師 劉欣艷:「天旱讓蓄水池的水量, 就快見底了。」

體驗甘肅居民,要走很長一段的山路到湖邊挑水,才有水可用。

五歲學員怕水弄翻,兩眼直視前方,小心翼翼。這才體會到,原來家裡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用,多幸福!

新山慈濟幼兒園學員 黃宇雄:「(這樣挑水會不會很辛苦) 嗯, (怎樣辛苦), 要背著很重很重的東西。」

新山慈濟幼兒園學員 文博:「因為現在沒有下雨了, 要省水囉。」

新山慈濟幼兒園學員 潘沁妤:「(洗米的水可以拿來做什麼) 澆花。」

有水當思無水苦。小朋友們蓋上印章,表示要響應節水,要把這樣的觀念帶回家裡。

謝玖玲 陳志財 翟佩庭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