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1 March 2015

行銷通路師生行 體驗人文最價值

圖說:致理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三年級A班近六十位師生在葛致慧老師帶領下蒞臨大愛感恩科技,期待在參觀過程中,能跳脫課堂、了解企業行銷實例,也近一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社會企業精神。(攝影者:許育仁)大愛感恩科技位在內湖科學園區內的低碳人文概念館和研發實驗中心,位在港墘捷運站附近。 3/23和3/30致理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三年級A.B兩班近六十位師生在葛致慧老師和謝承憲老師帶領下蒞臨大愛感恩科技,在參觀過程中,能跳脫課堂、了解企業行銷實例,也進一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社會企業精神。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透過遊戲,讓學生了解到地球需要你、我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大愛感恩科技無私的平台與合作夥伴 (不稱廠商) 攜手,一起為環保付出。同時成立研發中心,為了環保研發再精進,朝『搖籃到搖籃』零廢的目標前進。

楊薏璇同學說:「今天另外了解到關於回收塑膠、及其他回收部份。也知道說 (世足賽) 足球員身上的衣服也是環保(寶特瓶)做成的,覺得這種技術很好,對地球很有幫助。」許漢威同學:「原本對慈濟的了解可能只是救災,沒想到其實有慈悲科技的綠色產品,所以今天來到這邊收穫良多。」

圖說:致理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三年級B班3/30在謝承憲老師帶領下也蒞臨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曹書豪)「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的確,一個小小的行動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而且善的能量將會延續下去。鄭佳紜同學分享: 只是一個小動作,寶特瓶也可以變成這麼多幫助大家的行為,期望未來更多人付出、幫助更多的人。巫讚樺同學則說環保是一個重要議題,日常中作好五省,在生活中落實環保。

葛致慧老師說:「今天令我印象深刻是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可以把所有回收物,做不斷的再生、再利用。慈濟在這一塊一直是領先,帶動台灣的趨勢。」環保菩薩從「鼓掌的雙手」開始,大愛的心懷、膚慰大地,大愛感恩科技秉持『大愛眾生,感恩大地』之精神,淨大地、暖人心,誠如證嚴法師慈示:「常說要『恆持剎那』,就是『那一念間』;還要『把握當下』,就是『那個時間』。」期待人人一起來為地球努力,把握當下、共造福田。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透過遊戲,讓學生了解到地球需要你、我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環保人文」的價值在於,不分老中青、富與貧,社會上願意來付出,知福、惜福、再造福的人們,在為地球付出的同時,也將這份人文之美,留下人品典範。(攝影者:許育仁) 

Read more

行銷通路師生行 體驗人文最價值

圖說:致理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三年級A班近六十位師生在葛致慧老師帶領下蒞臨大愛感恩科技,期待在參觀過程中,能跳脫課堂、了解企業行銷實例,也近一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社會企業精神。(攝影者:許育仁)大愛感恩科技位在內湖科學園區內的低碳人文概念館和研發實驗中心,位在港墘捷運站附近。 3/23和3/30致理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三年級A.B兩班近六十位師生在葛致慧老師和謝承憲老師帶領下蒞臨大愛感恩科技,在參觀過程中,能跳脫課堂、了解企業行銷實例,也進一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社會企業精神。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透過遊戲,讓學生了解到地球需要你、我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大愛感恩科技無私的平台與合作夥伴 (不稱廠商) 攜手,一起為環保付出。同時成立研發中心,為了環保研發再精進,朝『搖籃到搖籃』零廢的目標前進。

楊薏璇同學說:「今天另外了解到關於回收塑膠、及其他回收部份。也知道說 (世足賽) 足球員身上的衣服也是環保(寶特瓶)做成的,覺得這種技術很好,對地球很有幫助。」許漢威同學:「原本對慈濟的了解可能只是救災,沒想到其實有慈悲科技的綠色產品,所以今天來到這邊收穫良多。」

圖說:致理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三年級B班3/30在謝承憲老師帶領下也蒞臨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曹書豪)「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的確,一個小小的行動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而且善的能量將會延續下去。鄭佳紜同學分享: 只是一個小動作,寶特瓶也可以變成這麼多幫助大家的行為,期望未來更多人付出、幫助更多的人。巫讚樺同學則說環保是一個重要議題,日常中作好五省,在生活中落實環保。

葛致慧老師說:「今天令我印象深刻是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可以把所有回收物,做不斷的再生、再利用。慈濟在這一塊一直是領先,帶動台灣的趨勢。」環保菩薩從「鼓掌的雙手」開始,大愛的心懷、膚慰大地,大愛感恩科技秉持『大愛眾生,感恩大地』之精神,淨大地、暖人心,誠如證嚴法師慈示:「常說要『恆持剎那』,就是『那一念間』;還要『把握當下』,就是『那個時間』。」期待人人一起來為地球努力,把握當下、共造福田。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透過遊戲,讓學生了解到地球需要你、我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環保人文」的價值在於,不分老中青、富與貧,社會上願意來付出,知福、惜福、再造福的人們,在為地球付出的同時,也將這份人文之美,留下人品典範。(攝影者:許育仁) 

Read more

2015,03/31,品牌台灣發展計畫辦公室參訪

【對象】品牌台灣發展計畫辦公室
【時間】2015年3月31日(二) 15:00–17: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331_4.jpg 
Read more

2015,03/31,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巴生支會人文推廣團參訪

【對象】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巴生支會人文推廣團
【時間】2015年3月31日(二) 11:00–15:00
【地點】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尋根之旅台灣行 正法入心更努力

20150331_2.jpg20150331_3.jpg
Read more

靜思生活營The 64th Jing Si Life Camp


At the end of the show, we join participants from 9 different countries as they gathered in Taiwan to attend the 64th Jing Si Life Camp. Although each participant’s connection with Tzu Chi was different, they all hope to become diligent volunteers in the future. That’s all the time we have for today. Thank you for watching the program. Have a good weekend. 
節目最後我們跟著來自九國的實業家,參與64期靜思生活營,來自九國的實業家,雖然大家認識慈濟的因緣不同,都希望將來能成為慈濟志工。我們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週末愉快。

Read more

慈濟教育植樹March is Arbor Day


In Taiwan, Arbor Day is celebrated in March, and to mark the occasion,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zu Chi’s education mission planted trees to honor the event. 
在臺灣三月是植樹月,為了慶祝這個日子,慈濟教育志業各地陸續展開植樹教育。 

Read more

環保貢寮情The former community director established the Tzu Chi Gongliao recycling station


Twenty years ago, the former community director of Gongliao District, Xu-Wu Que, was deeply moved by Master Cheng Yen’s recycling vision and personally gathered recyclables despite of opposition. To help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the community, the former community director established the Tzu Chi Gongliao recycling station. We now take you to meet some of the seniors there. 

早在二十多年前,新北市貢寮區當時的社區理事長許吳卻,感動於證嚴上人的呼籲,不顧外人異樣眼光,親自帶頭撿拾回收物,考慮到推動環保點的必要性,許吳卻成立了貢寮的慈濟環保站,帶各位看看環保老菩薩的付出。 

Read more

網溪國小省水+新山李偎寧省水Wangxi Elementary saves on water & a water conservationist in Johor Bahru


Central and south Taiwan is facing one of the worst droughts in years. As reservoirs begin to dry up, the government has plans to begin imposing water rationing. Thus it is ever more important for everyone to cherish every drop of water. Before we hear some household water saving tips from a Tzu Chi kindergarten teacher in Malaysia’s Johor Bahru, we first see how Wangxi Elementary School of New Taipei City manages to save over 23,000 tons of water a year by recycling rainwater. 

台灣的中南部正面臨歷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當水庫的水越來越少時,政府也只好開始準備限水,這也讓每一滴水更顯得重要,待會兒將聽聽看馬來西亞新山慈濟幼兒園的幼教老師,分享家庭可用的省水技巧。但首先來到新北市的網溪國小,看看他們如何利用雨水回收,一年省下超過2萬3千噸的水。 

Read more

美素食博覽+蘇州佛事展Vegfest 2015 in US & the Buddhist Culture and Product Exhibition in Suzhou, China


At the Buddhist Culture and Product Exhibition organized in Suzhou, China, Tzu Chi shared with members of the public Jing Si products and clothing made from recycled PET bottles. Meanwhile in Seattle, Washington of the United States, local Tzu Chi volunteers were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the 2015 Vegfest. 

慈濟在中國大陸蘇州佛事展,分別與民眾分享靜思人文與環保科技材質產品,此外,在美國的西雅圖,當地志工受邀參與2015年素食博覽會。 

Read more

伊斯蘭環保見習+土城學子環保Visit to a Tzu Chi recycling station


Continuing on our topic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zu Chi’s recycling stations serve not only as a place where recyclables can be taken, but an education center as well. Recently students from Taiwan and Malaysia visited their respective recycling stations to learn more about sorting and categorizing recyclables and how they can apply these lessons in their daily life. 

持續環保議題的報導,慈濟的環保站不只是分類回收的地方,也是一個環保教育站,最近,臺灣跟馬來西亞的學生各自前往自己居住地的環保站,學習回收分類,以及如何落實環保概念在日常生活中。 

Read more

慈少淨灘樂彎腰 還海洋美麗面貌


美國加州大東洛的慈少團隊,上周(3/23)到曼哈頓海灘淨灘,105位慈少有家長及慈濟志工陪同,共計161人,大家彎腰淨灘的身影,受到不少遊客的好奇詢問。當他們知道慈濟以疼惜地球而努力,都表達讚歎之意。

陽光沙灘海浪,曼哈頓海灘,已經迎接春天、迎接遊客。不過,大東洛的慈少團隊,這身裝扮,不是以遊玩為目的。

105名慈少,加上家長、與慈濟志工,共161人,大家漫步沙灘,為淨灘而彎腰。

家長 高大昭:「我們感到最高興的是,有很多的群眾,老百姓問我們說,你們是哪個單位,我說我們是慈濟,他們都對我們豎起大拇指,我們也教育了所有在這邊玩的,一些遊客們,他們不會亂丟東西,也間接地愛護地球。」

捨一點休閒的時間、換一片清淨的空間,敬天愛地大家一起來。

真善美志工 趙愛紅 黃家卉 美國報導

Read more

無常火災毀家園 藍天白雲愛馳援


菲律賓馬萊汶市頓蘇亞里(TONSUYA/ MALABON),因人為縱火,導致二人死亡,八百多個家庭受到波及,慈濟志工勘災後,前往發放,儘管當天風大,吹垮了帳棚,但災民們依舊靜心聆聽,一同祈禱。

發放當天,強勁的風力,數度吹垮帳棚,災民和志工合力搶救,風實在太大了,最後只好放棄,災民們頂著大太陽,坐在台下聆聽志工介紹慈濟,沒有人離開,在一同祈禱時,威廉還掉了淚,在上一次的火災,他就曾與志工相遇。

災民 威廉:「在2006年也曾發生火災,我們都記得當時是慈濟志工來到這發放,幫助我們,就像現在這樣。」

因有人惡意縱火,造成頓蘇亞里八百多間房子被燒毀,還有二人不幸往生,瑪莉凱特就是因此失去了母親,難過的心情,現在已經能安定下來。

災民 瑪莉凱特:「我現在心很安定,因為有這些物資的幫助,我有自信能好好安排母親的葬禮。」

志工為往者家屬送上慰問金,對於受災的居民,則是提供生活用品和大米,有十七位社區志工協助發放,他們也更能感受捐錢助人的歡喜。

志工 吉娜:「非常開心我們能幫助不幸的人,沒想到我每天存一披索,能幫助到這麼多人。」

志工 蓓斯:「雖然這些物資不是我們買的,但是由我們送到災民手中,同樣能感受到,這種歡喜也是很深的。」

愛的能量,在施與受之間流動,也一同面對傷痛。

馬肯德 李佳美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

科技重鎮推環保 志工勤懇不厭疲


在美國北加州,慈濟志工長期與矽谷的高科技公司合作, 回收這些公司不要的包裝紙箱,以及塑膠打包膜。既費工,回收的價錢也不高,但志工看重的,是當初愛護大地的初發心。

這是一間位於美國矽谷的伺服器製造商,生產線的旁邊, 擺著兩個巨型紙箱。慈濟志工陳毓英,推著起重板車,來來回回的,把箱子搬到工廠後方的環保回收站。

慈濟志工 陳毓英:「我是想這塑膠膜很乾淨,馬上又可以回收,我做了一年半,去年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師姊進來一起做,大家都帶得很歡喜。」

慈濟志工 陳毓英:「我們就開始整理,整理完就把它疊,疊好疊成一捲一捲的。」

手腳並用,像是折棉被一樣,將一大捆的透明塑膠膜,捲成圓筒。這個大「圓筒」平均重量約7公斤(15英磅)。

慈濟志工 劉玉華:「因為他們用到這麼多,你看量這麼多,就算回收賣不到什麼錢,可是我們可以把它回收,再利用的話,我們就減少它,跑到垃圾掩埋場的量,我覺得很好很好。」

相信對的事,做就對了,即使有許多流言蜚語,也不是阻礙

慈濟志工 劉玉華:「我有看到台灣的很多的新聞,但對我來這裡做沒有影響,什麼樣的人講什麼樣的,所以我覺得不會受到影響。」

慈濟志工 馬慧媚:「沒有影響啊,上人所說的,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啊。」

整理打包,搬上車,還要開二個小時的車程,送到回收站,同樣不計較成本,看重的是愛護大地的理念

鞠佩璇 劉翰卿 美國報導

Read more

取於社會之富 回饋鄉里感恩心念


為接引大陸地區賢達人士,一同來行善,慈濟志工舉辦實業家人文營活動,除了介紹慈濟,也帶著實業家一起做環保,二天一夜的活動,有感動,也有了行動。

來自華東地區,不同省分,三十九位學員,走進上海長風聯絡處,他們都是實業家,帶著想回饋社會的善心而來,這已經是第五期,有許多人是再次來取經。

學員 翟義:「(合肥)建自己的基地,(做)環保等等,今年的規畫,回去以後要把它做出來。」

不只是靜態,也帶著學員參觀環保站一起做環保,大老闆彎下身段,感受更深。

學員 姚寧:「我能感覺到它不是帶有功利性,完全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慈濟志工 黃天河:「最主要是為接引在大陸賢達人士,能夠有因緣加入這個慈濟大家庭。」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共同方向去付出,善的根基,在大陸,也能扎得更穩。


真善美志工 葉惠芬 呂晶平 王迺忠 上海報導

Read more

Monday, 30 March 2015

環保能源紡織品 救災安全有保障

圖說:台北市產業發展局 林裕益副局長(左)蒞臨大愛感恩科技展示檯前訪視。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洪碩廷博士為其解說(右)。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系列產品深獲林副局長的肯定。(攝影者:王妍文)「激發無限創意,看見嶄新台北。」臺北市是一個充滿創意與無限可能的現代化城市,匯聚了人才、創意、科技的整合發展,形塑出諸多融合後的創意整合產業、產品與服務。而臺北市產業發展局於99年度,即開始辦理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簡稱『臺北市地方型SBIR』)」,以協助臺北市中小型企業運用政府研發資源達成創新、轉型與升級之目的,臺北市中小企業是帶動臺北市經濟繁榮的基石,及支撐臺北市景氣的主要命脈,進而提高其國際競爭力。

103年度台北市地方型SBIR的計畫輔導,大愛感恩科技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品部能源紡織品組合作的『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開發計劃』,獲得了計畫補助。3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大樓舉辦台北市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展示及上台說明產品特色。

圖說:103年度台北市地方型SBIR的計畫輔導,大愛感恩科技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品部能源紡織品組合作的『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開發計劃』,獲得了計畫補助。3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大樓舉辦台北市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展示及上台說明產品特色。(攝影者:王妍文)近年來因全球溫室效應導致氣候快速變遷、全球各地災難不斷,台灣一群群不求自身安逸的志工,從各地湧現、投入災難現場,協助賑災、安撫人心。大愛感恩科技應用回收寶特瓶再製的環保紡織品,結合紡織所研發的太陽能發電,超薄軟性儲能系統與環保LED紗線,開發出「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延續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產品系列的開發精進,供賑災與備災之用。具有LED警示效果的太陽能LED後背包、登機箱、識別證及輕薄外套,讓無論是一般人在戶外活動,或是救災人員在災區賑災,應用無汙染且長時效性的太陽能源環保配備,能在夜間活動具有警示效果、及提供緊急行動電源,安全有保障!

圖說:大愛感恩合作單位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所林明志博士(右一)、林鴻儒先生(左一)蒞臨會場。(攝影者:王妍文)發表會當日,產業發展局 林裕益副局長親臨大愛感恩科技展示檯前,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介紹『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功能及效用,林副局長稱讚這真是「慈悲科技」,結合環保能源與環保產品是未來產業發產的走向,相當肯定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並給予鼓勵。參觀民眾也相當有興趣了解『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紛紛詢問何時量產,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和回饋社會的理念更是給予高度肯定及支持。

大愛感恩科技期盼透過這獨一無二環保綠色社會公益平台,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帶動更多有心人士與團體投入環保,一起用愛與智慧,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王妍文 台北市信義區報導

Read more

環保能源紡織品 救災安全有保障

圖說:台北市產業發展局 林裕益副局長(左)蒞臨大愛感恩科技展示檯前訪視。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洪碩廷博士為其解說(右)。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系列產品深獲林副局長的肯定。(攝影者:王妍文)「激發無限創意,看見嶄新台北。」臺北市是一個充滿創意與無限可能的現代化城市,匯聚了人才、創意、科技的整合發展,形塑出諸多融合後的創意整合產業、產品與服務。而臺北市產業發展局於99年度,即開始辦理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簡稱『臺北市地方型SBIR』)」,以協助臺北市中小型企業運用政府研發資源達成創新、轉型與升級之目的,臺北市中小企業是帶動臺北市經濟繁榮的基石,及支撐臺北市景氣的主要命脈,進而提高其國際競爭力。

103年度台北市地方型SBIR的計畫輔導,大愛感恩科技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品部能源紡織品組合作的『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開發計劃』,獲得了計畫補助。3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大樓舉辦台北市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展示及上台說明產品特色。

圖說:103年度台北市地方型SBIR的計畫輔導,大愛感恩科技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品部能源紡織品組合作的『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開發計劃』,獲得了計畫補助。3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大樓舉辦台北市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展示及上台說明產品特色。(攝影者:王妍文)近年來因全球溫室效應導致氣候快速變遷、全球各地災難不斷,台灣一群群不求自身安逸的志工,從各地湧現、投入災難現場,協助賑災、安撫人心。大愛感恩科技應用回收寶特瓶再製的環保紡織品,結合紡織所研發的太陽能發電,超薄軟性儲能系統與環保LED紗線,開發出「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延續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產品系列的開發精進,供賑災與備災之用。具有LED警示效果的太陽能LED後背包、登機箱、識別證及輕薄外套,讓無論是一般人在戶外活動,或是救災人員在災區賑災,應用無汙染且長時效性的太陽能源環保配備,能在夜間活動具有警示效果、及提供緊急行動電源,安全有保障!

圖說:大愛感恩合作單位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所林明志博士(右一)、林鴻儒先生(左一)蒞臨會場。(攝影者:王妍文)發表會當日,產業發展局 林裕益副局長親臨大愛感恩科技展示檯前,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介紹『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功能及效用,林副局長稱讚這真是「慈悲科技」,結合環保能源與環保產品是未來產業發產的走向,相當肯定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並給予鼓勵。參觀民眾也相當有興趣了解『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紛紛詢問何時量產,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和回饋社會的理念更是給予高度肯定及支持。

大愛感恩科技期盼透過這獨一無二環保綠色社會公益平台,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帶動更多有心人士與團體投入環保,一起用愛與智慧,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王妍文 台北市信義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