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5
Thursday, 22 January 2015
印尼眾志力量強 以誠以情破藩籬
- Article Details
1月18日下午板橋園區歲末祝福,包括80位來自印尼新受證慈誠、委員、榮董。當天早上大愛感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受邀來到園區與印尼慈濟人分享。為了更深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其中9位實業家於1月20日再度來到內湖低碳概念館參訪。
印尼被稱為『萬島之國』、全球最大伊斯蘭教徒國家,曾經發生過多次排華運動。一場的災難,印尼慈濟人在 證嚴法師的教導下,無私的為當地奉獻、付出,從救災、慈善訪視,到紅溪河整頓、大愛村興建、清真寺禮拜堂、小學建置,樣樣展現了人性中最善、最美的愛,以誠以情打破印尼與華人之間的藩籬。
印尼實業家施錦場師兄分享:「自認應盡一分努力與使命,替上人分擔責任。來幫忙大愛台,因為大愛電視台都是播放慈濟人文(及 上人的法),要讓更多會眾了解與認識。來到大愛感恩科技,看了大愛的產品感到很震撼,如果有像大愛感恩科技這種產品,既可以推廣環保,還可以募愛心,以有形的產品、募無量的大愛。」希望能夠在印尼靜思堂內建置低碳人文概念館,廣邀更多人一起投入做慈濟。
2014年元月發生在印尼萬鴉老市發生水患,造成災民無家可歸,萬鴉老距離雅加達兩千多公里,印尼慈濟人合和互協,走入災區,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再一次獲得印尼政府的信任及肯定。因此,2014年,印尼軍方與慈濟簽署合作備忘錄,承諾只要印尼哪裡有災難,軍方將全力配合協助慈濟人,將救災人員與物資運送到災區。
印尼慈濟人對 證嚴上人的教導拳拳服膺,不僅建置了全球最大的慈濟園區,也成為臺灣之外,在海外唯一有大愛電視臺的國度。為了將上人的法傳遞給更多印尼民眾知道,無線電視執照從一張增加為兩張,最近更增加到五張,以涵蓋全印尼廣闊的地域。
證嚴上人讚歎印尼實業家以身作則,事業之餘回饋社會,造福人間,值得讚歎,也是令人學習的典範。有形的世間財往往追求不盡,無形的福富足則可以靠自己創造,要以誠之情誼,在我們人世間遍灑大愛,如此定能守住這一份人間祥兆。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印尼眾志力量強 以誠以情破藩籬
- Article Details
1月18日下午板橋園區歲末祝福,包括80位來自印尼新受證慈誠、委員、榮董。當天早上大愛感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受邀來到園區與印尼慈濟人分享。為了更深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其中9位實業家於1月20日再度來到內湖低碳概念館參訪。
印尼被稱為『萬島之國』、全球最大伊斯蘭教徒國家,曾經發生過多次排華運動。一場的災難,印尼慈濟人在 證嚴法師的教導下,無私的為當地奉獻、付出,從救災、慈善訪視,到紅溪河整頓、大愛村興建、清真寺禮拜堂、小學建置,樣樣展現了人性中最善、最美的愛,以誠以情打破印尼與華人之間的藩籬。
印尼實業家施錦場師兄分享:「自認應盡一分努力與使命,替上人分擔責任。來幫忙大愛台,因為大愛電視台都是播放慈濟人文(及 上人的法),要讓更多會眾了解與認識。來到大愛感恩科技,看了大愛的產品感到很震撼,如果有像大愛感恩科技這種產品,既可以推廣環保,還可以募愛心,以有形的產品、募無量的大愛。」希望能夠在印尼靜思堂內建置低碳人文概念館,廣邀更多人一起投入做慈濟。
2014年元月發生在印尼萬鴉老市發生水患,造成災民無家可歸,萬鴉老距離雅加達兩千多公里,印尼慈濟人合和互協,走入災區,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再一次獲得印尼政府的信任及肯定。因此,2014年,印尼軍方與慈濟簽署合作備忘錄,承諾只要印尼哪裡有災難,軍方將全力配合協助慈濟人,將救災人員與物資運送到災區。
印尼慈濟人對 證嚴上人的教導拳拳服膺,不僅建置了全球最大的慈濟園區,也成為臺灣之外,在海外唯一有大愛電視臺的國度。為了將上人的法傳遞給更多印尼民眾知道,無線電視執照從一張增加為兩張,最近更增加到五張,以涵蓋全印尼廣闊的地域。
證嚴上人讚歎印尼實業家以身作則,事業之餘回饋社會,造福人間,值得讚歎,也是令人學習的典範。有形的世間財往往追求不盡,無形的福富足則可以靠自己創造,要以誠之情誼,在我們人世間遍灑大愛,如此定能守住這一份人間祥兆。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節能減碳惜資源 疼惜物命修福慧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陳讚國師伯在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節目內容中,暢談何謂碳足跡水足跡以及說明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得到水足跡與碳足跡相關認證的重要性。
所謂碳足跡,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kg CO2e (二氧化碳當量) 排放量】。所謂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是指產品碳足跡排放尚須包含產品原物料整個生命週期過程中的開採、與製造、組裝、運輸,一直到消費者使用、及廢棄處理、或回收時,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kg CO2e (二氧化碳當量) 排放量】。通常,能源與資源耗用越多,溫室氣體排放量越多,碳足跡越大。此外在今年的09月30日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更出具了1份溫室氣體GHG減量評估報告,該評估報告證明大愛感恩公司灰色毛毯在全國24個主要環保站增置環保容積壓縮機後,將回收1號寶特瓶壓製成14.5 kg 重的小瓶磚的「碳足跡」溫室氣體排放量,確實可以使大愛感恩公司灰色毛毯減少1.1 kg的CO2(二氧化碳) 排放量。
水足跡又稱為虛擬水,在1993年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約翰•安東尼•艾倫教授(Professor John Anthony Allan from King's College London)提出。其概念來自於一般民眾較為熟知的「碳足跡」。碳足跡是指人類的行為或生產製造的二氧化碳量,「水足跡」則代表人類行為或商品製造消耗的用水量。其創造概念在於讓消費者暸解「水」在生活及生產線中的重要性及消耗量,讓「水」以成本的概念融入民眾的生活,使消費者做好水資源的管理。與碳足跡ㄧ樣,水足跡越小代表此產品對水資源的消耗越低。因此,在商品上標明水足跡,可提供綠色消費者購買時選購較為環保的產品。水足跡的計算,分別由綠色水足跡、藍色水足跡、及灰色水足跡三個部份所組成。其中,綠色水足跡代表商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散量,藍色水足跡則代表消耗的地表水或地下淡水量,灰色水足跡則指稀釋生產中製造污染至排放標準水質所需要的用水量。此三者加總即為「水足跡」。從研究數據中發現,用純棉原生材料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其水資源與資源耗用比較多,其生產製程的使用耗水量也比較多,所以其「水足跡」也比較大。因此我們應該多鼓勵大家使用環保再生的產品,用環保來疼惜地球。
極端氣候變化的結果將導致數十億人將面臨逐步嚴重的缺糧、缺水和洪水泛濫的命運。讓大愛感恩科技體認到 證嚴法師「環保愛地球、與地球共生息」的慈示。因此將大愛感恩科技在慈濟數十萬名的環保志工及慈濟環保資源回收系統的努力及支持下,共同將愛心接力所打造生產出來的各項環保紡織產品,推向「水足跡」與「碳足跡」認證的舞台,讓每個人都能有減少地球資源的浪費,處處用心「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護地球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業務部協力組 楊孫斌 師兄
【節目時間】 1/22(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人間菩薩招生-國際展覽感動故事分享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節能減碳惜資源 疼惜物命修福慧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陳讚國師伯在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節目內容中,暢談何謂碳足跡水足跡以及說明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得到水足跡與碳足跡相關認證的重要性。
所謂碳足跡,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kg CO2e (二氧化碳當量) 排放量】。所謂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是指產品碳足跡排放尚須包含產品原物料整個生命週期過程中的開採、與製造、組裝、運輸,一直到消費者使用、及廢棄處理、或回收時,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kg CO2e (二氧化碳當量) 排放量】。通常,能源與資源耗用越多,溫室氣體排放量越多,碳足跡越大。此外在今年的09月30日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更出具了1份溫室氣體GHG減量評估報告,該評估報告證明大愛感恩公司灰色毛毯在全國24個主要環保站增置環保容積壓縮機後,將回收1號寶特瓶壓製成14.5 kg 重的小瓶磚的「碳足跡」溫室氣體排放量,確實可以使大愛感恩公司灰色毛毯減少1.1 kg的CO2(二氧化碳) 排放量。
水足跡又稱為虛擬水,在1993年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約翰•安東尼•艾倫教授(Professor John Anthony Allan from King's College London)提出。其概念來自於一般民眾較為熟知的「碳足跡」。碳足跡是指人類的行為或生產製造的二氧化碳量,「水足跡」則代表人類行為或商品製造消耗的用水量。其創造概念在於讓消費者暸解「水」在生活及生產線中的重要性及消耗量,讓「水」以成本的概念融入民眾的生活,使消費者做好水資源的管理。與碳足跡ㄧ樣,水足跡越小代表此產品對水資源的消耗越低。因此,在商品上標明水足跡,可提供綠色消費者購買時選購較為環保的產品。水足跡的計算,分別由綠色水足跡、藍色水足跡、及灰色水足跡三個部份所組成。其中,綠色水足跡代表商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散量,藍色水足跡則代表消耗的地表水或地下淡水量,灰色水足跡則指稀釋生產中製造污染至排放標準水質所需要的用水量。此三者加總即為「水足跡」。從研究數據中發現,用純棉原生材料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其水資源與資源耗用比較多,其生產製程的使用耗水量也比較多,所以其「水足跡」也比較大。因此我們應該多鼓勵大家使用環保再生的產品,用環保來疼惜地球。
極端氣候變化的結果將導致數十億人將面臨逐步嚴重的缺糧、缺水和洪水泛濫的命運。讓大愛感恩科技體認到 證嚴法師「環保愛地球、與地球共生息」的慈示。因此將大愛感恩科技在慈濟數十萬名的環保志工及慈濟環保資源回收系統的努力及支持下,共同將愛心接力所打造生產出來的各項環保紡織產品,推向「水足跡」與「碳足跡」認證的舞台,讓每個人都能有減少地球資源的浪費,處處用心「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護地球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人物專訪】 楊孫斌 師兄
【節 目 時 間】 1/22(四) 15:30~15:50
【訪 談 主 題】 人間菩薩招生-國際展覽感動故事分享
【線 上 收 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Wednesday, 21 January 2015
巴淡環保動土Tzu Chi Batam Liaison Office organized a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for a new recycling education center
- Article Details
We go to Indonesia at the end of the show, where volunteers of the Tzu Chi Batam Liaison Office organized a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for a new recycling education center. Besides volunteers, many community members also attended the ceremony to show their support of the Buddhist NGO’s environmental messages.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a Ai Headlines. Goodbye.
節目最後,我們帶各位到印尼,巴淡聯絡處舉辦巴淡環保教育站動土儀式,除了慈濟志工,左鄰右舍也都來參與,期待新的環保站能發揮更多的功能,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馬代賑宣環保Tzu Chi volunteers took the opportunity during a free clinic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correct recycling practices in Kuala Krau, Pahang
- Article Details
The recent flooding in Malaysia has given residents a wake-up call that forest conservation and respect for the environment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Kuala Krau, Pahang, volunteers took the opportunity during a free clinic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correct recycling practices. Also, a recycling point was established at a local school for residents to put these concepts into practice.
馬來西亞東海岸水患,也給人們敲響警鐘,省思對環境以及森林的保護。在彭亨州的瓜拉吉撓,當地居民普遍沒有資源回收概念,慈濟志工利用義診時的候診區,把握時間傳遞回收知識,也在當地成立環保點,讓居民能夠有確實行動。 Read more
海地藍之丘Cash-for-work in Blue Hills
- Article Details
At the end of 2014, torrential rains inundated Haiti’s Cap-Haitien. To help, Tzu Chi began a cash-for-work program to help local residents clean up the floodwaters. Besides this financial assistance, volunteers were also quick to teach local resident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orting recyclables.
2014年底,海地角發生水患,為了幫助這裡的居民,慈濟志工啟動以工代賑計畫,讓居民動手打掃自己的環境,除了能改善居民的經濟之外,也教導他們環保回收的重要性。 Read more
2015,01/21,富勝董事長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21日(二)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環保毛巾求精進 突破五十環保紗


大愛環保一家親 歲末演繹法入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在董事長黃華德師兄的帶領下,將近50位同仁參加北區第十四場「受證及 上人歲末祝福」。經藏演繹由大愛感恩十五位代表,與人文志業、藝聯會、環保志工800多人共同呈現別具意涵的《無量義經 – 說法品》。一般人聽到『說法』兩個字,直覺總認為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然而與教育體制比較,媒體、人文志業有大量、迅速傳播的良能,所以經文說:『法從一而生、乃至百千萬』,因此人文志業有更大的教育及影響力。重要的是:『所傳何物?』法有善法、惡法之分,若『一人吐虛、萬人傳實』,則能夠明辨是非、報真導正就顯得非常重要。所以今天這個場次的人員安排似乎在呼應 證嚴上人對於這些功能的期望:『人文志業』:報真導正、媒體清流;『藝聯菩薩』:發揮善良能、成『藝』朵心蓮;『大愛感恩』:環保理念推廣到產業界與社會,用科技力量為慈善後盾。並期許『環保菩薩』在行進付出間,用正確安全的方法,做快樂的環保志工。
「十秒鐘可以做甚麼事情?」人文志業中心大愛電視台節目二部張美娟師姊在台上分享,一次上班途中,身旁一位載小孩的婦人,突然機車翻倒在車陣當中,眼見紅綠燈倒數計時剩下十秒鐘左右,念頭閃過「幫?不幫?」當美娟師姊將機車腳架立好、摟起受驚嚇的小孩,瞬間數雙手也分別撿起四周散落的東西、抬起機車、扶起傾倒的婦人,等確認都沒妨礙,「3、2、1」,綠燈亮、車流啟動。雖然現場已看不出曾發生事故,但這「十秒鐘的愛」讓美娟師姊心中充滿無比感動,感動於台灣人情溫暖、感動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善心與愛心、慶幸自己也能及時伸出助人之手。
這個景象正是今年歲末祝福上人給大家的勉勵:「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當災難發生,需要平安的人以誠以情投入膚慰;災難過後,更需要明辨大是非的社會教育。真誠的情、覺悟的愛是當今社會最需要的。而慈濟人四十九年來,無不是以菩薩心、覺有情,在人間殷實耕耘。
業務部互愛組吳怡萱師姊去年從慈濟技術學院畢業後,就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任職,今年是第一次參加上人歲末祝福,對於自己能夠在近距離演繹經藏、呈現給 證嚴上人,覺得因緣真是非常殊勝。研發部小韻師姊也是去年大學畢業就進入大愛感恩科技,對於「斯經譬如一種子,百千萬億從他生」這句偈文印象深刻,讀科學的她,很訝異在2500多年前佛陀已經貫通如此哲理,無怪乎被尊稱為「宇宙大覺者」。去年底動過手術、第二次參加上人歲末祝福的研發部王妍文師姊表示,今年入經藏「萬物性向本空寂」這句偈文讓她體會深刻,「性」就是本性;「相」是外貌、用途。世間一切萬物皆有其本性及用途,也因為萬法由因緣所生,所以其體性空寂。提醒自己要把握因緣,『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業務部大愛組許夢津師姊說恭迎 上人時,忍不住眼淚流個不停,回想自己畢業後在外面飄盪了五年,去年在慈青社學姊的招喚下,終於回到志業體工作,感覺自己要更努力。研發部陳意容博士則表示,以志業體職志合一身分參加這場歲末祝福,感覺責任特別重大,以前在其他公司工作,感覺只是為「老闆」賺錢,但是在大愛感恩科技付出的當下,自己也賺到智慧法財,覺得生命更有意義。
走進2015年,大愛感恩科技期盼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更將環保與慈善結合,隨著慈濟人關懷苦難的腳步,將環保菩薩及實業家的愛心化為助人的力量,將大愛理念深植人心,延續「續物命 造福慧」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大愛環保一家親 歲末演繹法入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在董事長黃華德師兄的帶領下,將近50位同仁參加北區第十四場「受證及 上人歲末祝福」。經藏演繹由大愛感恩十五位代表,與人文志業、藝聯會、環保志工800多人共同呈現別具意涵的《無量義經 – 說法品》。一般人聽到『說法』兩個字,直覺總認為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然而與教育體制比較,媒體、人文志業有大量、迅速傳播的良能,所以經文說:『法從一而生、乃至百千萬』,因此人文志業有更大的教育及影響力。重要的是:『所傳何物?』法有善法、惡法之分,若『一人吐虛、萬人傳實』,則能夠明辨是非、報真導正就顯得非常重要。所以今天這個場次的人員安排似乎在呼應 證嚴上人對於這些功能的期望:『人文志業』:報真導正、媒體清流;『藝聯菩薩』:發揮善良能、成『藝』朵心蓮;『大愛感恩』:環保理念推廣到產業界與社會,用科技力量為慈善後盾。並期許『環保菩薩』在行進付出間,用正確安全的方法,做快樂的環保志工。
十秒鐘可以做甚麼事情?人文志業中心節目二部張美娟師姊在台上分享,一次上班途中,身旁一位載小孩的婦人,突然機車翻倒在車陣當中,眼見紅綠燈倒數計時剩下十秒鐘左右,念頭閃過「幫?不幫?」當美娟師姊將機車腳架立好、摟起受驚嚇的小孩,瞬間數雙手也分別撿起四周散落的東西、抬起機車、扶起傾倒的婦人,等確認都沒妨礙,「3、2、1」,綠燈亮、車流啟動。雖然現場已看不出曾發生事故,但這「十秒鐘的愛」讓美娟師姊心中充滿無比感動,感動於台灣人情溫暖、感動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善心與愛心、慶幸自己也能及時伸出助人之手。
這個景象正是今年歲末祝福上人給大家的勉勵:「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當災難發生,需要平安的人以誠以情投入膚慰;災難過後,更需要明辨大是非的社會教育。真誠的情、覺悟的愛是當今社會最需要的。而慈濟人四十九年來,無不是以菩薩心、覺有情,在人間殷實耕耘。
業務部互愛組吳怡萱師姊去年從慈濟技術學院畢業後,就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任職,今年是第一次參加上人歲末祝福,對於自己能夠在近距離演繹經藏、呈現給上人,覺得因緣真是非常殊勝。研發部小韻師姊也是去年大學畢業就進入大愛感恩科技,對於「斯經譬如一種子,百千萬億從他生」這句偈文印象深刻,讀科學的她,很訝異在2500多年前佛陀已經貫通如此哲理,無怪乎被尊稱為「宇宙大覺者」。去年底動過手術、第二次參加上人歲末祝福的研發部王妍文師姊表示,今年入經藏「萬物性向本空寂」這句偈文讓她體會深刻,「性」就是本性;「相」是外貌、用途。世間一切萬物皆有其本性及用途,也因為萬法由因緣所生,所以其體性空寂。提醒自己要把握因緣,『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業務部大愛組許夢津師姊說恭迎 上人時,忍不住眼淚流個不停,回想自己畢業後在外面飄盪了五年,去年在慈青社學姊的招喚下,終於回到志業體工作,感覺自己要更努力。研發部陳意容博士則表示,以志業體職志合一身分參加這場歲末祝福,感覺責任特別重大,以前在其他公司工作,感覺只是為「老闆」賺錢,但是在大愛感恩科技付出的當下,自己也賺到智慧法財,覺得生命更有意義。
走進2015年,大愛感恩科技期盼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更將環保與慈善結合,隨著慈濟人關懷苦難的腳步,將環保菩薩及實業家的愛心化為助人的力量,將大愛理念深植人心,延續「續物命 造福慧」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