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5
Monday, 26 January 2015
2015,01/26,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許豪仁老師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26日(一) 14: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學術交流為地球 慈濟大愛一家親


冬令發放道感恩 愛與尊重迎新年
- Article Details
吉林慈濟志工,今天在大安的第一中學舉行冬令發放;發放前,邀請62戶照顧戶,一同來參加感恩儀式,希望他們領到的不只物資,更是一分真心的愛和關懷。
溫馨的氣氛,在會場持續增溫。緩慢、生硬,看得出,生活勞累的照顧戶,好久沒有放鬆的舞動。
彼此的因緣,是2013年開始,當地志工成立助學金;照顧戶,就是領助學金的學生中特別貧苦的62戶人家,應邀來參與發放前的感恩儀式。
校長 馬漢軍:「一個家庭的困難,不是物質,不是病魔,而是在精神,這種愛,希望在大安、在吉林進一步傳播下去。」
志工們手心向下,和照顧戶真心互動,紓解他們沉積已久的苦悶情緒。
慈濟志工 杜柏陽:「這個互動,甚至把愛給啟發,像候鳥一樣,不斷的在飛出去飛回來,孩子們也有體會,在場的家人們也有體會,這樣真正的實現了我們把愛傳出去的意義。」
愛的能量,滋潤大家的心田,透過願望卡片,讓慈濟志工讀出學子們的感恩心。
慈濟志工 張新明:「我會像大家一樣,做個有愛的慈善人,希望總是讓人溫暖的,猶如冬日的溫暖太陽。」
在吉林最冷的此時,慈濟人為照顧戶準備充足的生活物資,希望在暖春來臨前,他們能過個不再憂愁的好年。
萬真彣 李俊葳 吉林報導
Read more打包物資挹關懷 千份心意盈祝福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集結在花蓮靜思精舍,忙著打包冬令發放物資,居家關懷戶與新芽獎學金得主,反轉手心用行動回饋,還有一百位志業體同仁,善用休假,職志合一的付出。一共300人參與,完成1450份物資打包。
排著長長的隊伍,大家依序將物資放進籃子。打包冬令發放物資,裡頭除了食品和生活用品,也裝進滿滿的心意。
慈濟基金會社工 林柏堯:「物資打包是1450份, 我們主要就是發給, 我們平常在關懷的, 長期照顧戶跟居家關懷戶, 希望說在這一個過年, 然後我們發這樣一個物資, 來給他們做一個祝福 。」
實踐心中的祝福,100位慈濟志業體同仁,把握假期,職志合一,許多人還帶著孩子一起來,付出也是學習。
慈濟志工 蔡奇珊:「有機會可以參加活動跟人互動, 另外就是多多善用時間 。」
小朋友 李明靜:「祝福他們領到這些東西, 更有智慧 。」
小朋友 吳羽庭:「我要幫師公上人, 把那些要用的食物, 傳到需要用的人的地方 。」
曾經受助,更能感受這份心意的珍貴,居家關懷戶唐先生和妻子細心裝袋,懷抱感恩來回饋。
居家關懷戶 唐先生:「慈濟幫忙我們 真的是幫忙很多, 報答不了他 只要有活動, 我們就來參加。」
居家關懷戶 唐太太:「可以幫忙別人 也可以為別人服務, 也是很好的一種回報 。」
帶著沈甸甸的物資,志工也前往行動較為不便的居家關懷戶家中訪視,關心身體狀況。年節將至,愛的行動,希望能將笑容與溫暖傳遞出去。
江杏幸 翁國嘉 花蓮報導
Read more職志合一 志業同仁參與冬令發放
- Article Details
發放活動圓滿完成,來看這群幕後英雄。這一次慈濟醫療與人文志業,在蘇北泗陽的發放中,都有職工自費自假參與,他們除了都有一顆志工心以外,他們也都不約而同發揮了自己的專長,為鄉親付出。
大愛台總監 湯健明:「棉被、棉襖,還有大米,(放這裡)哪一部車。」
在發放動線上來回奔波,大愛電視台總監湯健明縱橫全場。
大愛台總監 湯健明:「是不是棉被、棉被。」
媒體人天生敏銳的觀察力,也派上用場。
大愛台總監 湯健明:「過去我們米掉的時候,我們最後都會把掉的米,重新掃起來,因為我們知道,粒粒皆辛苦嘛,所以我比較有經驗,他們雖然沒有注意到,我注意到,所以我馬上把這個米,一顆一顆把它匯集起來。」
數十年廣播主持經驗的廣播部經理慈韻,她親切的問候聲,這一次不再透過麥克風,而是直接在蘇北鄉親的耳畔說。
大愛台廣播部經理 慈韻:「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無論到哪裡,我們到全中國各地,都有冬令發放過,感覺上都是一樣的,都是那麼的親切。」
慈濟志業體員工發揮所長,目前在加護病房擔任護理長的林美伶,也是其中之一。
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長 林美伶:「一樣是很急,所以其實我還滿開心,因為我是在加護病房工作,所以步調都很快,當他們說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只要可以確定東西在哪裡,我幾乎都可以馬上支援他們,覺得很緊張,可是,還滿有成就感的。」
同樣也是負責把生活物資裝袋,護理師「陳綵珍」認為,幫助貧苦的鄉親,與面對病患時的心境,並無分別。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師 陳綵珍:「一個人在痛苦,但是你去幫助他,他會再去幫助別人,就很像一個善的循環這樣。」
無論是身先士卒,還是在後勤上默默付出,慈濟的職志合一,在他們身上,都能看到。
楊旻峰 簡元吉 江蘇報導
Read more2015,01/26,【人文週會】陳珞韶師姊分享
- Article Details
【講師】慈青學長陳珞韶師姊
【時間】2014年1月26日(一) 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大愛心聞: 我心呼喚海地 活出生命熱力

Read more
Sunday, 25 January 2015
蘭陽傳大愛 寒冬暖人心
- Article Details
響應工業總會「宜蘭愛心之旅」,大愛感恩科技捐贈之10箱、150件全新環保材質毛衣,規劃於本日依需求的尺吋/數量將送至「宜蘭聖嘉民啟智中心」、「懷哲康復之家」、「蘭陽智能發展學苑」、「羅東創世清寒植物人安養院」、「慕光盲人重建中心」、「竹安身心障礙養護院」等六家老人院與身障機構。期盼藉由企業社會責任發揮,將這一份「愛的效應、善的循環」擴散出去,於歲末年冬之際,讓人間處處有愛、關懷溫暖膚慰眾生。
大愛感恩科技自成立之初,將「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訂立為公司經營的核心理念,透過對於慈濟基金會的護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將盈餘全數用於賑災與公益用途。歲末寒冬,月初亦曾發動同仁所捐出的舊衣,配合公司捐贈69件全新環保毛衣,透過「中華民國新人類把愛傳出去協會」,送至南投偏鄉區域,幫助育幼院及中途之家孩童度過寒冬。
其中所捐贈「大地色的環保圓領毛衣」,更別具意義,款式素雅、輕柔保暖,而它的材質是取自於回收雜色(透明及綠色以外其他顏色寶特瓶,每一批次會依顏色比例不同而有不同特殊色)的寶特瓶,將原本百年不化、破壞環境的廢棄資源,化無用為有用,做成有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更將化有用為大用,成為愛心物資,馳援苦難、救人之急。
期盼這一次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寒冬送暖活動的參與,能帶動起社會企業責任的示範作用,匯聚清流、傳遞愛心,讓這一份「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人文理念,進入「續物命、造福慧」的美善循環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報導
Read more蘭陽傳大愛 寒冬暖人心
- Article Details
響應工業總會「宜蘭愛心之旅」,大愛感恩科技捐贈之10箱、150件全新環保材質毛衣,規劃於本日依需求的尺吋/數量將送至「宜蘭聖嘉民啟智中心」、「懷哲康復之家」、「蘭陽智能發展學苑」、「羅東創世清寒植物人安養院」、「慕光盲人重建中心」、「竹安身心障礙養護院」等六家老人院與身障機構。期盼藉由企業社會責任發揮,將這一份「愛的效應、善的循環」擴散出去,於歲末年冬之際,讓人間處處有愛、關懷溫暖膚慰眾生。
大愛感恩科技自成立之初,將「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訂立為公司經營的核心理念,透過對於慈濟基金會的護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將盈餘全數用於賑災與公益用途。歲末寒冬,月初亦曾發動同仁所捐出的舊衣,配合公司捐贈69件全新環保毛衣,透過「中華民國新人類把愛傳出去協會」,送至南投偏鄉區域,幫助育幼院及中途之家孩童度過寒冬。
其中所捐贈「大地色的環保圓領毛衣」,更別具意義,款式素雅、輕柔保暖,而它的材質是取自於回收雜色(透明及綠色以外其他顏色寶特瓶,每一批次會依顏色比例不同而有不同特殊色)的寶特瓶,將原本百年不化、破壞環境的廢棄資源,化無用為有用,做成有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更將化有用為大用,成為愛心物資,馳援苦難、救人之急。
期盼這一次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寒冬送暖活動的參與,能帶動起社會企業責任的示範作用,匯聚清流、傳遞愛心,讓這一份「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人文理念,進入「續物命、造福慧」的美善循環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報導
Read more2015,01/27,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蔡馨芳教授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27日(五)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5,01/25,慈藍教練研習活動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25日(日)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Saturday, 24 January 2015
環保毛巾求精進 突破五十環保紗
- Article Details
面對科技世代的日新月異,為保護地球,環保也應精進和努力,大愛感恩科技愛心合作夥伴 富勝紡織 柯漢哲董事長開心的表示:「使用50%再生材質製成毛巾,目前業界未能突破,但我們突破了,這條環保毛巾,再生成份達到50%以上,且仍具吸水、快乾、不易留有異味等特性。」
1993年於一場環保議題講座中,富勝紡織柯漢哲董事長被 證嚴法師的精神所感動,承諾要為地球盡一份力量,即致力於「寶特瓶回收再生纖維」的研究與開發。富勝紡織成為為台灣最早投入做Recycle PET的廠商之一,今天柯漢哲董事長帶著夫人及公司同仁一行人一起來到大愛感恩科技研發與討論。
富勝紡織以往即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共同開發環保織品,在這個愛心平台上奉獻己力。此次與大愛感恩科技討論的合作針對新開發的環保毛巾,使用的再生紡織成份達到50%以上,領先目前紡織界,更為環保科技立下了標竿和突破。
環保應是人人的責任和義務,柯董事長感恩的說道:「因為這幾年來我們在慈濟 證嚴上人的帶領下,不斷在推展『節能減碳救地球』,我們看全球溫室效應、整個氣候的變遷嚴重,我們都要省思。尤其在 上人、大愛感恩科技的推展之下,能夠開啟回收資源,能更加的落實回歸我們的生活。(大家)要跟著我們大愛感恩科技的方向和目標一起走。」
柯董事長一行人,親自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實地走訪研發中心、低碳人文生活展示,也更了解一系列過程和掘井人精神。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也與柯漢哲董事長分享:寶特瓶除了能抽成一絲絲柔順的細紗,也能製成堅硬的成品出來。寶特瓶瓶蓋的PP材質已能製成資料夾和筆記本硬質封面。正如靜思語所言:「可用的物資,都是值得珍惜的寶。」一份愛護地球的小小舉動,更是智慧將資源化為大用。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