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4
Wednesday, 03 December 2014
垃圾不進站!忍痛教育清淨源頭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在做資源回收時,常常會發現回收物裡面夾雜著一些不可回收的垃圾;台南人和環保教育站特別製作「不可回收物」的看板,讓大家了解「環保站不是垃圾站」,以及「環保救地球,清淨在源頭」的觀念,希望讓資源回收的工作能更確實、更迅速。
一大早,環保志工就開著資源回收車,到社區裡的回收點載回收物。有的回收物就放在志工家門前的空地,有的是用租來的車位做為回收空間,方便附近民眾載回收物過來,但不知情的民眾,有時會載來一些不可回收的物品。
慈濟志工 楊碧娥:「醫療器材、玻璃瓶都沒收,慢慢跟他解說,讓他載回去,他下次就不會載來了。」
慈濟志工 陳景三:「(棉被)集中以後把它捆起來,早上拉到垃圾車去了。」
為了方便民眾辨識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能回收,志工特別製作「不可回收物」的看板,文字搭配圖片,一看就懂。
慈濟志工 許銀珠:「環保站要做到清淨在源頭,因為不希望外面的菩薩把環保站當成垃圾場,因為我們是做資源回收救地球,很清楚,讓大家都知道,而且也很方便。」
慈濟志工 陳力男:「原本差不多要跑三、四趟,有時要跑到十一點,現在這些東西在回收點漸漸看不到了。」
少了不可回收物的數量,環保志工的工作量也減輕不少,大家在回收前就把資源分類做仔細,回收點不再堆滿垃圾,影響環境衛生,也加快環保救地球的速度。
真善美志工 黃美華 王淑樺 台南報導
Read more領導思想論壇 淨化地球共商對策
- Article Details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TheNatureConservancy)成立於1951年,是國際上最大的非營利的自然環境保護組織之一,長年致力維護自然環境,提升生態保育。
在印尼雅加達,特別邀請41個宗教機構及媒體,參與「第七屆領導思想論壇」(11/27),集思廣益,共同為淨化環境努力。
國際最大的環保組織之一,大自然保護協會(TNC,TheNatureConservancy),在印尼雅加達,召開第七屆領導思想論壇,邀請41個宗教團體和媒體,締結宗教機構和環保團體的戰略聯盟。
大自然保護協會 仨凍.漢多佑:「首先是宗教家的自覺,以及他們的好奇心,觀察如何改善教徒的性格,來保護地球環境及資源,對教徒也能啟發良知良能。」
印尼慈濟志工黃禮春,也受邀成為論壇講師。
印尼慈濟志工 黃禮春:「參與論壇,我們真的獲益良多,例如伊斯蘭教師聯合會,他們也分享自己,如何從小小的社區中分組,帶動做環保。」
宗教不同,但愛地球的心一致,印尼慈濟志工,也將運用整治紅溪河的經驗,帶動更多雅加達,潔淨水源的行動。
達郎 哈娜 印尼報導
聯合國氣候大會 彭啟明組團參與
- Article Details
關注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台灣不缺席。由美國慈濟志工,與台灣氣象專家彭啟明,組成的慈濟代表團,已抵達利馬。彭啟明博士,這次也身兼,場外觀察員角色,連續幾天,都會由彭博士,告訴我們,他的第一手觀察。(當地時間11/30)
氣象專家 彭啟明:「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0, 第二十次的聯合國締約國大會, 現在正在利馬舉行, 我現在人就在利馬, 我們慈濟代表團也大概有八個人, 來參與這次的盛會, 事實上在大會還沒有開始之前, 在聯合國外圍的會場, 就辦了一個很特別的周邊會議, 這是有很多的宗教組織, 一起來參與, 他們的訴求很有意思, 為氣候變遷禁食, 什麼是為氣候變遷禁食, 這個是很快的意思, 這意思是指什麼呢?」
環保人士:「我們選擇一日不食, 是為了那些受氣候變遷影響的, 兄弟姊妹, 讓他們能夠得到每天基本的溫飽。」
氣象專家 彭啟明:「這個跟我們慈濟(齋戒), 禁食一日的觀念非常像, 曾慈慧師姊, 剛剛整個大會演說的過程當中, 它突顯了各個宗教, 一起來為地球祈福, 它有什麼樣重要的意義。」
美國慈濟志工 曾慈慧:「它最重要是藉由今天的一個聚會, 大家用點燃心燈 點燃蠟燭, 呼籲大家一起來響應, 每個月一日不食, 經由一日不食的觀念, 來減少人的欲望, 就像上人在推動, 八分飽 兩分助人好。」
氣象專家 彭啟明:「所以上人在推動的, 這個很多的理念, 在這次聯合國, 還沒有召開大會的前夕, 就已經有這樣的行動,相信我們期待這次的大會, 能夠順利成功。」
彭啟明在利馬的報導
Read more2014,12/3,大愛門市合心共識營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12月3日(三)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職志合一心融會 廣行恆持無量義


Tuesday, 02 December 2014
歐洲學校饗人文 緣起不滅傳大愛
- Article Details
為迎接聖誕節到來,台北歐洲學校在11/29舉辦耶誕嘉年華園遊會,校園內處處充滿濃厚耶誕氣息。這場盛會中,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共襄盛舉,宣傳環保理念,寄望能夠感動師生後啟發自我善念,共同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家長會主席 Mrs.Iphi Spreter(斯佩特)熱情歡迎大家,並表示: 「歐洲學校一直以來也致力於環保推廣教育,包括帶孩子們參與淨灘與校園的綠化活動等。而今天則結合眾家長的愛心、手做禮品與手工餅乾義賣,讓家長陪同孩子們渡過一個溫馨聖誕節園遊會。」
有別於其他禮品/食品攤位,大愛感恩吉祥物玩偶和禮品一出場就吸引隔壁攤位一對外國兄弟 - 菲利浦和立歐的目光,兄弟兩對於太陽能LED背包也感到非常好奇,用流利的中文驚呼: 「這真的是用寶特瓶做的嗎?超酷!」除了現場親身體驗外,另一名小志工莊子澈以英文與外國家長互動「Do you like it?」、「It’s made from PET bottles.」更自告奮勇拿起吉祥物禮盒組與裝著酯粒的寶特瓶,向來往的賓客大力推廣,當起大愛感恩的一日小志工。
大愛感恩科技與台北歐洲學校數度合作,因緣始於去年『慈援起菲,募心募愛』的感恩愛灑分享;台北歐洲學校CEO總執行長 Dr. Allan Weston (威斯頓)表示: 「去年的菲律賓風災,我們和慈濟基金會合作,校內募得了五十萬,來自校內50餘國、1300多位外籍學生及全體300位教職員的愛心,捐出幫助菲律賓災民做簡易教室與愛心物資、膚慰使用,也因此開啟了慈濟大愛與歐洲學校合作的善緣。」
這天適逢選舉投票日,感恩慈濟外語隊志工 蘇錦琍師姊(Siri)與新店區外語隊總召張文興師兄(George)力邀外語隊志工們助緣,當日共有五位外語志工,分上午與下午與大愛同仁合和互協推廣環保,除對歐洲多元文化社群傳達慈濟人文理念,也向民眾介紹大愛感恩科技之緣起、核心價值和環保理念。外語志工 林麗琴師姊本身是大愛感恩科技愛用者,用流利英文與外國民眾分享自身使用經驗和推廣大愛感恩產品。林詠馨師姊更帶著她義大利籍的夫婿到場幫忙,裝扮起吉祥物『感恩貓』吸引大小朋友注意與之互動,藉機推廣環保;張文興師兄與許泰山師兄用行動參與外,也發心護持了兩頂多功能且實用的太陽能LED帽,文興師兄更表示:「再怎麼忙,也一定要來護持大愛的環保!」
這場溫馨聖誕節園遊會,匯聚了眾人愛心,也讓台北歐洲學校今年的耶誕節,注入更多溫暖。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歐洲學校饗人文 緣起不滅傳大愛
- Article Details
為迎接聖誕節到來,台北歐洲學校在11/29舉辦耶誕嘉年華園遊會,校園內處處充滿濃厚耶誕氣息。這場盛會中,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共襄盛舉,宣傳環保理念,寄望能夠感動師生後啟發自我善念,共同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家長會主席 Mrs.Iphi Spreter(斯佩特)熱情歡迎大家,並表示: 「歐洲學校一直以來也致力於環保推廣教育,包括帶孩子們參與淨灘與校園的綠化活動等。而今天則結合眾家長的愛心、手做禮品與手工餅乾義賣,讓家長陪同孩子們渡過一個溫馨聖誕節園遊會。」
有別於其他禮品/食品攤位,大愛感恩吉祥物玩偶和禮品一出場就吸引隔壁攤位一對外國兄弟 - 菲利浦和立歐的目光,兄弟兩對於太陽能LED背包也感到非常好奇,用流利的中文驚呼: 「這真的是用寶特瓶做的嗎?超酷!」除了現場親身體驗外,另一名小志工莊子澈以英文與外國家長互動「Do you like it?」、「It’s made from PET bottles.」更自告奮勇拿起吉祥物禮盒組與裝著酯粒的寶特瓶,向來往的賓客大力推廣,當起大愛感恩的一日小志工。
大愛感恩科技與台北歐洲學校數度合作,因緣始於去年『慈援起菲,募心募愛』的感恩愛灑分享;台北歐洲學校CEO總執行長 Dr. Allan Weston (威斯頓)表示: 「去年的菲律賓風災,我們和慈濟基金會合作,校內募得了五十萬,來自校內50餘國、1300多位外籍學生及全體300位教職員的愛心,捐出幫助菲律賓災民做簡易教室與愛心物資、膚慰使用,也因此開啟了慈濟大愛與歐洲學校合作的善緣。」
這天適逢選舉投票日,感恩慈濟外語隊志工 蘇錦琍師姊(Siri)與新店區外語隊總召張文興師兄(George)力邀外語隊志工們助緣,當日共有五位外語志工,分上午與下午與大愛同仁合和互協推廣環保,除對歐洲多元文化社群傳達慈濟人文理念,也向民眾介紹大愛感恩科技之緣起、核心價值和環保理念。外語志工 林麗琴師姊本身是大愛感恩科技愛用者,用流利英文與外國民眾分享自身使用經驗和推廣大愛感恩產品。林詠馨師姊更帶著她義大利籍的夫婿到場幫忙,裝扮起吉祥物『感恩貓』吸引大小朋友注意與之互動,藉機推廣環保;張文興師兄與許泰山師兄用行動參與外,也發心護持了兩頂多功能且實用的太陽能LED帽,文興師兄更表示:「再怎麼忙,也一定要來護持大愛的環保!」
這場溫馨聖誕節園遊會,匯聚了眾人愛心,也讓台北歐洲學校今年的耶誕節,注入更多溫暖。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岡山環保兩年Tzu Chi Gangshan Recycling Education Center celebrated its second anniversary
- Article Details
We go to Taiwan’s Kaohsiung at the end of the show, where the Tzu Chi Gangshan Recycling Education Center celebrated its second anniversary. Thanks to recycling volunteers’ dedication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this once abandoned school,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place where the public learn to protect our planet.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tuning in. Goodbye.
最後,我們來到臺灣高雄,岡山環保教育站成立兩週年,當初這地方是廢棄校園,因為環保志工兩年來的付出,成為功能具備的環保教育站,一起來看看,再會。 Read more
板橋塑膠袋回收&老菩薩環保Passion to safeguard our planet
- Article Details
Safeguarding the environment is a job for all, and doing his bit to help has been 81-year-old Shen Qinan of Taichung, Taiwan. That same sort of passion can be seen in Banqiao, New Taipei City, as Tzu Chi volunteers hit the streets to educate members of the public on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plastic. Volunteers even made a chart to make it easier for local resident to remember.
守護環境是大家的責任,住在台灣台中 81歲沈啟南也貢獻自己一點心力,這樣的熱心也在新北市板橋看得見,慈濟志工走入人群 宣傳塑膠種類的不同,志工還製作道具讓民眾短時間內記得回收的歸類。 Read more
印雅加達環保Promoting recycling at Suntec Metro Housing in Jakarta
- Article Details
Starting this past March, Tzu Chi volunteers in Jakarta, Indonesia began holding monthly recycling day at the Sunter Metro Housing community. At first, residents had no idea what the volunteers were doing nor did they know much about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But thanks to the volunteers’ hard work,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has grown steadily.
從今年三月,印尼雅加達慈濟志工,開始在美特羅順德街區,舉辦每個月一次的社區環保日,一開始居民根本不清楚,志工來這裡的目的,許多人對環保也沒有概念,因為志工的努力,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 Read more
下定決心做環保 起而行向前精進
- Article Details
馬來西亞峇株巴轄慈濟志工,多年來定期在華仁中學推廣環保,包括校長在內的教職員,深感環保行動似乎尚未落實,因此在學校本年度的義賣會,再度邀請慈濟志工分享經驗,也協助老師與同學,在義賣會場上引導大家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並做到自備環保購物袋。
慈濟志工 李克紹:「因為我們在做(環保)是一種經驗的累積,所以我們希望說,用我們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
峇株巴轄慈濟志工多年來在華仁中學不斷推廣環保,不過,校長與老師們似乎發覺,自己的學校環保成果還有待進步。
華仁中學校長 陳德波:「應該就是說我們的決心還不夠, 還不夠用心,還不夠努力,還一直停留在觀念上,環保是重要的,應該要做的,但行動上還是比較緩慢,這一次,我們是希望義賣會有一個起步。」
「做所說,說所做。」慈濟志工分享舉辦義賣會的經驗。
慈濟志工 葉俍輝:「這一次我們要做的是綠色義賣,而且我們要做到垃圾不落地。」
要達到垃圾不落地的目標,就不能怕麻煩。華仁中學義賣會這一天,230位學生分工執行。
華仁中學教師 陳奇男:「因為那麼多人做,我們相信來的人,他會看到這個場所這麼乾淨,他們也就不那麼輕易地把這個垃圾丟下去 所以我們主要是這樣來提醒大家。」
環保的終極目標,其實還是減少垃圾量、清淨在源頭。義賣會透過師生們的宣導,也做到不提供包裝提袋,養成大家自備環保購物袋的習慣。
真善美志工 余秀娟 許忠志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