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2 December 2014

克服洗腎之苦 歡喜投入環保


今天心富大幸福要為您介紹這位童意婷,當初她是在慈濟志工邀約下加入環保,認真的她也在家裡設立環保點,但一兩年前,童意婷身體出現問題,可能得洗腎,突如其來的病魔,讓她決定放棄環保外,甚至整天呆坐在家,直到收看大愛台,看到許多慈濟志工,雖然身體有病痛,卻因付出滿心歡喜,身體的病痛也隨之消除,讓她決定再度承擔起環保任務。

這些給你回收,好感恩,雖然辛苦但很高興,很高興有這些環保可以載,可以載去(環保站),讓地球乾淨。又可以廢物利用。

我那時候載去是載去市場賣,殺殺殺殺,殺了很多魚,後來遇到我兒子,發生車禍(往生),劉旦師姊帶我去聽佛法,說這就是因緣果報,所以我轉念了,轉念開始載回收,那時候用那台魚貨車載回收,那時候舊的貨車開始冒黑煙,(感覺)空氣汙染,零件又那裡壞哪裡壞,我就跟我先生說,以前我們賣魚有存一些錢,拿來買新車,那是我的心願,讓我可以完成我的心願,先生也支持我,我也感恩,做回收越歡喜就不要殺生了。

聽到第四期會怕,就想說要洗腎,心裡就一直怕起來,怕到就想說回收休息休息,休息之後越想越擔心,又瘦了五公斤,劉旦師姊她們一直鼓勵我,時常來陪伴我,還來幫我打掃家裡,我還是很煩惱,後來師姊叫我,看大愛台草根菩提很好,草根菩提看完之後,看到很多人也是都有病痛,人家有病痛也是繼續做環保,那時候我的心就覺得,又有一股力量出來,不然那時候好像都消了,後來開始繼續做,就越做越高興,就覺得沒關係,就把那個怕給走過去。

後來我的心打開,什麼都沒關係,不煩惱,他(孫子)說阿嬤妳越做越多喔,我說對,那是我承擔的任務,我承擔(環保)這個工作,這樣阿嬤比較有成就感,不然阿嬤好像沒有用處,做個有用的人,我這一把年紀,人生無常,不然我來人世間,我們人是天生地養,如果你沒有付出,往生也是燒掉,不行要把握當下,要付出。

吳玉芬 林鑫宏

Read more

感恩堆疊感動 台商情義相挺

圖說: (圖左至右)李鼎銘總經理、吳家山師兄/秀貴師姊、黃秀足師姊,於周年慶與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合影。「有餘人生由衷奉獻,甘願甘甜最大福。」長期以來,大愛感恩科技扮演掘井人的角色,以自身為榜樣落實「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希望能夠接引一同合作的愛心合作夥伴們發揮專業與良能,善盡社會企業責任,讓不少合作夥伴都深受感動加入此愛心接力平台。

證嚴法師的慈示:「慈濟人深入人間疾苦,以尊重與愛用心對待苦難人,讓他了解人生價值,為生命注入一股清流。」有感於街上游民天寒足下少了一雙柔軟的鞋襪,愛心專業製鞋合作夥伴吳家山夫妻過去結緣了100雙鞋子給游民,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也請購100雙大愛環保襪與他們結緣,給他們一雙好鞋/襪和一份祝福,讓他們有十足的自信走出更寬廣的路。

圖說:陳秀貴師姊(左)進行贈鞋儀式,臺北市遊民收容中心中心主任王顯仁(右)歡喜接受。大愛感恩科技與吳家山夫妻之因緣,居中牽線的就是黃秀足師姊,多次參與大愛感恩科技的每周一的人文講座。「發心立願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 這句話讓師姊有很大的體悟,不管你所做的事情是大或小,只要及時參與,付出無所求就對了。


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賑災的「神奇白鞋」為大愛感恩科技與家山師兄團隊共同研發的代表作,步履之間蘊含大愛的人文精神。吳家山師兄除了與大愛感恩科技攜手合作呵護大地的環保織品開發外,也積極投入在慈濟的菩薩道上,年底即將受證。更接引家中陳秀貴師姊一同投入,秀貴師姊於今年已經完成志工培訓課程,夫婦同修共同開創家業與事業的「善業」。

大愛感恩科技的合作夥伴們正透過合作蘊含人文的產品,書寫背後實際實踐的動人篇章,為自己與企業書寫動人的大藏經。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賑災的「神奇防穿刺鞋」就是大愛感恩科技與家山師兄團隊共同研發的代表作,步履之間蘊含大愛的人文精神,「我是把這雙鞋的研發當成是我的使命在做」,他說。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實境體驗感受深 環保理念深扎根


福建廈門,隨著工廠的開發多,外來民工也增加,呂厝小學因此有許多學生來自民工家庭。老師希望能讓大家建立環保觀念,在當地的慈濟志工引導下,一起到同安環保站身體力行。(12/7)

瓶瓶罐罐散落一地,呂厝小學的師生、家長,在滿地的回收物裡,像尋寶隊,有的人撿塑膠類,有的人撿紙類,做資源分類。

小朋友 呂雅靜:「(為什麼要來做環保?)因為保護地球。(在家有沒有做?)有。(除了保護地球以外,我們還能養成什麼好習慣?)養成分類垃圾(資源)。」

小朋友 林晨 與 母親:「(做環保孩子有改變嗎?)有,變勤快了現在很勤快努力。」

老師 傳巧紅:「主要是現在的小朋友,他那個生活的條件,相對來說比以前更好了,有些是需要帶出來,一起參加這樣的體驗。」

老師 王藝敏:「以前我們這邊的村莊,其實河流也很清澈,然後沒有像今天,開發得這麼嚴重到處是工廠。」

班上不少同學來自外來民工家庭。建立環保觀念,從實際的體驗。老師希望大家把環保理念也帶回家。

真善美志工 陳莉婷 曾美伶 廈門報導

Read more

星國人文推環保 回饋理念愛延伸

圖說:新加坡人文推廣團隊一行二十多位菩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活動窗口 廖婕瑩師姊(前排左2)表示: 這次有因緣來到大愛,身為人文推廣志工,在新加坡除了推廣靜思法品之外,也有在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今天回來參訪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等有了更深入了解,了解產品之外,更了解到背後核心價值。(攝影者:呂怡德)「大愛感恩科技就是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推廣無形的環保人文及回饋社會的理念及落實。」一開場,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與大家分享。日前,新加坡人文推廣團隊一行二十多位菩薩先後兩梯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活動窗口 廖婕瑩師姊表示: 這次有因緣來到大愛,身為人文推廣志工,在新加坡除了推廣靜思法品之外,也有在推廣大愛感恩環保科技產品,今天回來參訪,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有了更深入了解,了解綠色再生產品之外,更了解到背後核心價值。

「這是寶特瓶回收再製的產品,都是由台灣環保菩薩愛心的付出。」婕瑩師姊表示這次回來跟鼎銘師伯學習。未來希望在新加坡也能湧現像台灣發心的實業家來成為掘井人,把大愛感恩科技這樣有生命力的綠色產品帶回新加坡當地,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另一位 陳永愛師姊也分享:「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都是廣行恆持的產品,讓大眾知道寶特瓶也可以做成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潘心淨師姊說:「大愛感恩科技每一種東西都是愛的接力,善的循環,未來回去也會將大愛感恩科技理念帶回去推廣。」

「第二次來大愛感恩參訪,跟第一次比起來大愛感恩科技進步了非常多,短短這幾年,大愛品牌也漸漸作出口碑,獲獎無數,得到各方肯定及鼓勵,證明寶特瓶做出來的環保織品也會有它品質的提昇及控管,這是非常讓人讚歎的。」在新加坡承擔環保合心幹事的陳蘇姍師姊分享,在新加坡從環保開始推動,當地的人都很能接受這背後的核心理念,既環保又可回饋社會。未來回去後會跟已經接觸過的公司和學校推這產品,將這環保織品做成學校或是公司品牌,讓『回饋』這精神能更加延伸。

「淨化人心的衣服看不到,但感受的到。」在大愛感恩科技平台上,感恩星國人文推廣志工,共同將環保推向國際,讓『回饋』理念愛延伸。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星國人文推環保 回饋理念愛延伸

圖說:新加坡人文推廣團隊一行二十多位菩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活動窗口 廖婕瑩師姊(前排左2)表示: 這次有因緣來到大愛,身為人文推廣志工,在新加坡除了推廣靜思法品之外,也有在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今天回來參訪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等有了更深入了解,了解產品之外,更了解到背後核心價值。(攝影者:呂怡德)「大愛感恩科技就是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推廣無形的環保人文及回饋社會的理念及落實。」一開場,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與大家分享。日前,新加坡人文推廣團隊一行二十多位菩薩先後兩梯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活動窗口 廖婕瑩師姊表示: 這次有因緣來到大愛,身為人文推廣志工,在新加坡除了推廣靜思法品之外,也有在推廣大愛感恩環保科技產品,今天回來參訪,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有了更深入了解,了解綠色再生產品之外,更了解到背後核心價值。

「這是寶特瓶回收再製的產品,都是由台灣環保菩薩愛心的付出。」婕瑩師姊表示這次回來跟鼎銘師伯學習。未來希望在新加坡也能湧現像台灣發心的實業家來成為掘井人,把大愛感恩科技這樣有生命力的綠色產品帶回新加坡當地,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另一位 陳永愛師姊也分享:「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都是廣行恆持的產品,讓大眾知道寶特瓶也可以做成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潘心淨師姊說:「大愛感恩科技每一種東西都是愛的接力,善的循環,未來回去也會將大愛感恩科技理念帶回去推廣。」

「第二次來大愛感恩參訪,跟第一次比起來大愛感恩科技進步了非常多,短短這幾年,大愛品牌也漸漸作出口碑,獲獎無數,得到各方肯定及鼓勵,證明寶特瓶做出來的環保織品也會有它品質的提昇及控管,這是非常讓人讚歎的。」在新加坡承擔環保合心幹事的陳蘇姍師姊分享,在新加坡從環保開始推動,當地的人都很能接受這背後的核心理念,既環保又可回饋社會。未來回去後會跟已經接觸過的公司和學校推這產品,將這環保織品做成學校或是公司品牌,讓『回饋』這精神能更加延伸。

「淨化人心的衣服看不到,但感受的到。」在大愛感恩科技平台上,感恩星國人文推廣志工,共同將環保推向國際,讓『回饋』理念愛延伸。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推廣素食獲好評 知行合一做環保


香港新界,擁有150年歷史的「曾大屋」客家式古宅,舉辦一場素食嘉年華(11/23),慈濟香港分會志工也共襄盛舉,現場設攤,推廣美味蔬食大受好評。也在會後,花了一小時,整理到四五百個回收寶特瓶,清潔場地,也帶回滿滿的資源物。

百年老宅「曾大屋」,注入一股活水,舉辦素食嘉年華。

表演活動新舊融合,還中西合璧,也要說環保。

慈濟志工:「環保清淨要在源頭,我們每一個人,無論老人家小朋友,都要開始做環保。」

說,還不夠,慈濟志工邀請民眾,用味蕾,品嘗素食救地球。

彩蔬涼麵、小巧的豆皮包飯禮物盒,都讓現場民眾食指大動。

民眾 李汶霏:「之前在英國讀書,英國其實很多年輕的茹素者,我很多同學都是吃素的,有些人或許是因為宗教信仰,或是覺得吃素很環保,其實可以幫助地球,我覺得這種理念很好。」

活動結束,主辦單位席開七十多桌,吃的是簡單的素食大鍋菜。慈濟志工可是留到最後,收拾桌上的寶特瓶,多達四五百個,環保資源大豐收。

真善美志工 王萍 盧志德 香港報導

Read more

沮喪遇見讀書會 環保站有家之味


台商在東莞,人數最多,離家的孤獨和無奈,是台商們都有的經驗,而在台東長大的林明章,也曾是如此,就在最沮喪時,參加慈濟讀書會,找到了家的溫暖,由於環保站就設置在任職的工廠裡,他成了長住的環保志工,生活也因做慈濟,豐富了起來

台灣人對大陸這邊還是 不是很放心 尤其是家人 有些負面的消息 所以我們家師姊(太太)她 其實我過來半年以後 她有過來跟我住了一年的時間 她才又回台灣去 在這邊有慈濟師兄師姊 慈濟基本上都是行善 不會把我帶往不好的地方去 所以她很放心讓我留在東莞這個地方

我們禮拜六下午二點到五點 固定是我們資源回收的時間 所以我都會用禮拜六的早上 還是禮拜五的下午這個時段過來

有時候是我一個人 因為他們廠的人員有要上貨櫃 有時候人力支援不到 但是如果他們沒有人在上貨櫃的話 他們有專屬人員 他們就會過來幫忙 基本上好的話就是二個人就夠了 大部分的時間就我一個人 上上下下這樣子 四公噸的回收物 常常是一個人扛 林明章沒有怨言 唯一一次的要求 是為了環保站的志工家人

電子公司總經理 張仕龍:「我們之前都沒什麼特別整理 只是一堆破紙箱爛紙箱就往裡面塞 裡面有一些髒的東西一些水分 甚至一些惡臭等等 我覺得說既然把這些東西捐獻出去 但是我讓師兄師姊增加這麼多困擾 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 所以我後來請林師兄幫我準備一些 一些環保的訊息跟資訊

很感恩啊

在東莞走入慈濟,環保站是他慧命的開始,他也是大家的依靠

志工 林長壬:「因為他是住在這裡的師兄 所以叫做常住。」

志工 張梅:「我們平常香積有缺什麼 油鹽醬醋你一通電話 他就使命必達 。」

志工 鄭美珠:「(有問題就知道要找他) 對 有缺什麼就找他 這塊地過去是片荒地 包括林明章在內 台商慈濟人是從搬一塊石頭 移一棵樹開始 親手蓋出了石碑環保站 回收所得也全都用在當地 。」

志工 林明章:「11月1號環保販賣所得 四百三十五元 大家有沒有鼓掌一下 多少錢 四百三十五元 好棒 好棒。」

曾經是天天倒數著 回台灣的日子 如今 家 就在眼前

Read more

保護水源為使命 手工肥皂響環保


在新北市的大屯溪畔,有一群婆婆媽媽堅持保護水源,除了封溪護魚,她們只用自己做的手工肥皂,在溪畔洗衣服,用自己做的環保酵素,洗菜洗東西,希望能夠保護當地珍貴的水資源。

全世界第一顆固體皂,誕生在三千年前,古敘利亞的阿勒坡城,當時人們用橄欖油,混合月桂油,製造出了阿勒坡皂,取代液體皂,聽說連埃及豔后,也都是用這種肥皂。

肥皂因為有皂素,可以殺菌,去汙好,沖洗,不殘留,不傷手,好分解,即使是到現在,也不例外,這些好處,婆婆媽媽們最知道。

周秀娥:「這條溪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三、四十年了 你如果不環保 哪有這樣的環境可以澆菜 所以不能再汙染了 你再汙染 就不必了啦 也沒辦法用 也沒辦法澆灌了。」

附近菜園裡用的水,都是引自大屯溪,住在社區裡的媽媽們,堅持身體力行,保護環境跟水源。社區裡也開辦了很多的課程,把大家聚在一起上課,像是今天,就教大家用吃剩的果皮,做酵素。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郭麗卿:「這個三分之一 水三分之一 環保皂三分之一。」

小小的活動中心裡,年紀最大的學生,高齡九十歲,有的負責切果皮,有的攪糖水,大家一面動手,一面說說笑笑,做得很開心。

社區媽媽 許布施:「他很愛吃 我們這個很好玩噢 很好玩。」

她們笑說這裡是最環保的生產線,不只回收果皮,也回收年紀大的勞動力。

社區媽媽 許布施:「對頭腦超好的 比較不會老人癡呆症。」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郭麗卿:「跟他們講過有這麼多的好處 那我們(酵素)放在這邊 就給阿嬤繼續使用 我們的產品大部分都是二手再製 再利用 不會再去買新的來用。」

而他們都知道,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因為自己做的天然酵素,不但很省錢,還能幫助淨化水資源。

社區媽媽 李碧雲:「這個用來洗東西 洗得很乾淨 又不會傷手。」

社區媽媽 陳施阿甘:「比較沒有那麼多的泡泡 很容易洗乾淨 像是沙拉脫 泡泡比較多 比較難洗乾淨。」

很多人都在守護台灣,就連婆婆媽媽們也不例外,只要我們每個人,從自己的身邊,小小的地方開始做起,或許有一天,就能夠改變我們的環境,德不孤必有鄰,所以我們相信,台灣只會越來越好,不會越來越壞。

文字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謝啟泉

Read more

二手物拍賣活動 塑膠袋當購物金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提倡環保,舉辦蒐集塑膠袋就能換二手物的活動,其中還有二手的原文書、收錄音機等學生常用物品!已經舉辦第二屆的活動,學生們熱情響應,活動到目前已經三天,回收近千個塑膠袋。這些回收的袋子將交給慈濟志工利用,並藉此宣傳惜福跟資源利用觀念。

高雄應用大學川堂裡,這個擺滿書籍、雜物的兩張桌子,看來好特別,上邊還有標示,寫著30、5、20,看看他的單位,是塑膠袋!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技士劉建偉:「這些過期的雜誌 有些是圖書館那邊 他們訂閱了很多雜誌 但裡面的知識很有用 想說讓一般 讓有需要的人拿去 也順便推廣塑膠袋回收(那麼從一個塑膠袋到)到一百個塑膠帶 我們那個行李箱 這些是堪用的行李箱 只要一百個塑膠袋就可以。」

二手行李箱,只要一百個大小不拘的塑膠袋!而這些課堂上需要的原文書,一本定價七八百元,在這邊只要五十個塑膠袋,像最近天氣冷,回收的電暖器,就有同學拿了一百五十個塑膠袋,換回家!

慈濟志工江玉英:「我就看 很棒啊 我很喜歡這兩支回收的木槍 想說平常運動的時候也可以用。」

不只學生共同響應,校園中慈青社的志工,也一同參與,把這個塑膠袋回收利用的概念,再推廣!

慈濟志工江玉英:「我一直想說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我是一直希望慈青社 我們可以在校園裡面 可以做邀約環安組 一起做塑膠袋的少用 重複使用和不用的一個活動。」

已經在校園中舉辦第二屆的塑膠袋換舊物活動,預計四天可以回收近千個塑膠袋,也讓校園內的資源做了最好利用!

朱怡蓉 蕭宏澍高雄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