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6 November 2014

89歲嬤老當益壯 心寬念純大智慧


住在台南白河的陳器阿嬤,今年89歲,身體仍然非常健康、行動自如,一點也看不出高齡將近90歲了!阿嬤說三十多年來,她把做環保當作平時的運動,除了騎腳踏車到附近收資源回收外,也常常和情同母女的鄰居,就在自家門口空地,做起分類。其實陳器阿嬤年輕的時候,生活相當坎坷艱辛,靠自己做工,一手拉拔孩子長大,先生也曾外遇,遇到這些重重困難,阿嬤從來沒有埋怨,卻以寬大的心胸面對,她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在能做環保,知足常樂。

慈濟志工 陳器:「要來載環保,要去村莊內載環保。我的名字叫陳器,今年八十九歲,我住在台南白河。做環保做三十多年了,都騎腳踏車去白河四處撿(回收),我這邊的人跟我說,你有五個兒子,你撿(回收)讓你兒子沒面子,我說不會啊,我這是要撿給慈濟,怎麼會沒面子,我又不是拿去賣。以前都撿給我載,固定的,好多年了。我也有在繳那個一個月一百元(功德款),(回收)就拿去賣一賣,那個錢就跟著一百元(功德款)一起捐。(你載這麼大包,會不會很辛苦?你89歲了。) 不會啦,這輕輕的不會重,我就想說,一邊運動,也沒做什麼,就像運動,大愛台也有播做環保,我想說沒有做什麼,閒閒邊做運動。(你是利用家裡空地嗎?) 這裡閒閒空空,我就放回收(物),人都這個師姊叫的,這一個,我不識字,我不會叫。」

慈濟志工 賴秀玉:「是好鄰居,就像我的媽媽一樣,自從我來就住在一起。我也鼓勵大家來做環保,身體健康沒煩惱。 」

慈濟志工 陳器:「 (我看這邊師姊只有你沒坐下來?) 我就想說這樣比較方便,不用再爬起來。 (這樣筋骨不會痠嗎?) 不會,我都不會想不好的,都往好的想,所以我的人都很快樂、沒煩惱。人生的幸福就是這些兒子乖,孫子也乖,媳婦也乖,對我好,我就吃飽,這樣就很幸福,來撿環保,一邊運動,這樣就很幸福。」

採訪撰稿/張宜茜
攝影剪輯/王昭中

Read more

教育年會幕後+花絮 Media volunteers come together


In celebration of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Tzu Chi’s educational mission, a carnival was held at Tzu Chi University over the past weekend where Tzu Chi’s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donated their favorite items for a charity sale. First, let’s meet volunteers who worked behind the scenes to support the event. 
慶祝慈濟教育25周年,慈濟在慈濟大學舉辦嘉年華園遊會,花蓮慈小、慈大附中等校學生紛紛拿出看家寶進行愛心義賣,但我們先來認識支持活動的幕後志工。 

Read more

澳慈濟大愛日Tzu Chi Adelaide Liaison Office organized an event at the local Chinatown to remind members of the public the importance to protect the planet


We go to Australia at the end of the show where Tzu Chi Adelaide Liaison Office organized an event at the local Chinatown to remind members of the public the importance to protect the planet. Besides passing on environmental messages, the volunteers also encouraged many to join their ranks.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a Ai Headlines. Goodbye. 
節目最後來到澳洲阿德雷德聯絡處,在中國城舉辦大愛地球日活動,除了推廣環保,也菩薩大招生。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教育嘉年華25th birthday of TC’s educational mission


Welcome to Da Ai Headlines. I’m Helen Liao.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Over the past weekend, a carnival was held at the Tzu Chi College of Technology in Hualien(花蓮), Taiwan to mark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Tzu Chi Foundation’s educational mission. During the event,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Tzu Chi schools and staff members from Tzu Chi’s four missions put on various performances to celebrate the occasion. 
歡迎收看大愛英語新聞,我是廖珮如,感恩您的加入。上個週末,慈濟技術學院有一場嘉年華會慶祝慈濟教育25周年慶祝大會,活動上,慈濟學校的學生和老師,以及慈濟各志業體人員準備了許多表演活動,慶祝這特別的日子。 

Read more

過期食鹽巧裝瓶 色彩斑斕好彩頭


慈濟教育二十五周年,舉辦嘉年華會活動,共有一百二十個義賣攤賣,學生們發揮創意,展現特色。

小小的瓶子裡,裝滿五顏六色的,可不是細砂,而是過期的食鹽

學生:「我們這個是用過期的鹽巴,還有粉筆下去調染的。」

老師 何宜靜:「我們會結合感恩,請學生做完之後,送給自己想感恩的人。」

慈濟的孩子,有想法,也身手不凡。

學生 葉時昊:「宗旨就是後面多打拳少生病。」

能靜能動,健康生活的觀念,是重點。

學生 溫皓哲:「我們要養生要養肺,因為我們知道植物,會行光合作用和釋放氧氣。」

慈濟教育二十五年嘉年華會,120個攤位,各有特色,也各出其招,吸引大家注目。

國際學生,拿出來的是家鄉味。

學生:「我們昨天就已經開始熬湯,今天早上五點多起來開始煮。」

道地的原住民佳餚,香蕉飯,也沒缺席。

學生:「有一次老師帶我們去太魯閣族,當地一個景美部落,那邊當地的奶奶帶我們去,如何製作香蕉飯,我們吃起來感覺很香甜很美味。」

而大愛餐車,同樣受歡迎,這裡有大家都熟悉的媽媽味。

慈濟志工 徐正子:「吃了會回味我們就會很滿意,當然很多人會聞香而來。」

展現成果,歡歡喜喜,一起度過特別的日子。


真善美志工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將美麗還給沙灘 頭頂烈日除垃圾


新加坡慈少兩天生活營,其中一天,特地安排慈少到距離慈濟新加坡分會臨近的巴西立海灘淨灘,體會乾淨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同時,藉由攻站活動,讓慈少重溫一整年的課程主題,引導慈少實踐在生活中。

烈日下,慈少們不放棄,要把深埋在沙裡的袋子給拉出;另一邊,石頭縫也夾著不少垃圾。新加坡慈少在淨灘中,學習珍惜美麗的大自然。

慈少 徐輝勛:「我們盡量不要丟垃圾,所以就不用這麼麻煩,去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如果看到就把這些垃圾撿起來。」

兩天的慈少生活營,80多位慈少透過攻站,一一復習一年來學習的主題。

慈少 鄧薪螢:「我有女傭就什麼依賴她做,可是現在就會慢慢地,學會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做。」

慈少 黃泓銘:「最大的改變是孝順父母,好像媽媽要我掃地,我會直接聽她的,好像你懂了要孝順他們,那我們和父母之間就不會有爭執。」

慈青張佑平七年前從慈少畢業後就加入慈少課務組,回頭陪伴弟弟妹妹成長,他有一個不放棄的原因。

慈青 張佑平:「他們在慈少的時候,可能會讓我們很頭痛的慈少,可是就會發現,他們畢業之後,變成慈青一切就不一樣,突然那個種子發芽,你就會看到他們開始帶動了,越來越多夥伴不斷起來。」

慈少 江紫綺:「去義診中心幫助病人,希望在慈青裡面可以繼續付出。」

用愛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長,少年心將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

周麗梅 戴小慶 新加坡報導

Read more

戶外教室綠屋頂 認識植物好所在


屋頂綠化,不但增加綠地空間,也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高雄市前金國中將五百三十坪的校舍屋頂,改造為綠屋頂,並且融入音樂原素,命名為「音悅農園」。不但讓學生了解綠屋頂隔熱發電之功能外,也可以體驗田園之樂。

俯看農園,空心磚排成五線譜,和音符的圖案,學生們在農園裡,認識薄荷,九層塔,玉米的農作物,學校屋頂成了大自然的教室。

前金國中學生 陳泰瑋:「多種樹,有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吸進去,氧氣排出來,空氣會比較好。」

前金國中學生 邱郁婷:「美化,種很多東西,看起來比較豐富。」

前金國中校長 蔡月梅:「我們可以融入課程,譬如生物課、童軍課、甚至國文課都來這裡朗誦詩詞。」

屋頂綠化,除了接近大自然,還能降低室內溫度,土壤吸收雨水,成了小型滯洪池,花架和溫室架設太陽能光電版,還能發電。

前金國中總務主任 王銘輝:「一個月大概是一千度的電左右,直接賣給台電,我們有把它(雨水)收集起來,用馬達抽出來,可以用來澆灌。」

前金國中校長 蔡月梅:「還有我們五樓氣溫真的是下降了。」

水泥叢林裡,空間狹小,多看綠色植物和遠方,可以釋放壓力,舒解身心,而屋頂綠化,更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和環保的教育意義,一舉數得。

賴昌邦 陳立偉 高雄報導

Read more

傳播人文傳播善 信吉衛星來採訪

圖說:信吉衛星電視台記者林郁婷與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合影。(攝影者:曹書豪)從減廢到零廢,大愛感恩科技不斷研發創新,將環保菩薩依顏色分類回收的寶特瓶,製成環保產品,不管是衣服、褲子、鞋子生活物品,到科技3C隨身碟、太陽能背包應有盡有。嘉義信吉衛星電視台採訪位於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館,製做成生活探險家電視節目,透過這次的報導希望將環保理念傳達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環保的重要性。

從環保產品理念的緣起、如何將寶特瓶製成環保產品、到產品設計理念,大愛感恩科技在行動上推動環保理念。研發部陳意容博士說到:「有些人會誤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是由『垃圾』製成的,會拿起來聞一聞臭不臭,或是疑慮穿了會不會對人體有害?除了對外積極分享外,大愛感恩科技不斷研發與創新,建置實驗室就是為了要測試與檢驗寶特瓶製成的衣物是對人體無害,也透過國內外各項認證,為每一件商品的實用性與安全性把關,要將最好的東西給予消費者。」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以動態展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的人文之美。(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協理虞珊明師兄說到:「在環保站分好顏色,透明的寶特瓶製成白色布料、綠色的寶特瓶製成綠色布料,保持原本的顏色,大愛感恩科技不後加工染色為努力的目標,減少水資源耗用、減少對地球的汙染,這是大愛感恩科技堅持的理念,也要告訴別人『環保要從源頭做起。從減廢、到零廢。』」

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說到:「傳薪系列商品取自於薪火相傳,以端莊典雅服飾告訴別人穿衣服的重要性, 證嚴上人告訴我們 「衣服的服與福氣相通,所以穿衣服要穿的整齊,不僅尊重別人,也祝福自己。」慈悲科技系列則是考量救災的困難情境下,災區沒水沒電,以保護、安全及減少資源的消耗而研發,像是太陽能LED帽、太陽能LED背包,透過太陽能板充電,可以即時充電、提供緊急用電,完成救災行動。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博士陳意容師姊分享搖籃到搖籃理念,讓產品可以永續利用。(攝影者:曹書豪)經由大愛感恩科技的介紹後,信吉電視記者林郁婷分享採訪後心得:「今天代表信吉衛星電視台的《生活探索家》節目來採訪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經過大愛感恩科技的介紹,實際了解且發現原本是垃圾的寶特瓶塑膠製品,經由回收再用後,還可以把它製成慈濟賑災的毛毯等物品。希望透過《生活探索家》把這個理念繼續傳達下去,讓更多人了解,畢竟地球是大家的,大家都要生活在此,透過我們今天的介紹,讓觀眾可以了解到原來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垃圾不只是垃圾,還是我們的寶貴的資源。」 

大愛感恩科技在每個環節上推廣環保理念,且結合科技與人文,從慈悲科技到傳薪系列產品,都蘊涵著證嚴上人的智慧與環保菩薩的愛心,大愛感恩科技不僅做到生活環保,也做到心靈環保,期許更多的人能一起加入守護地球的行列。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傳播人文傳播善 信吉衛星來採訪

圖說:信吉衛星電視台記者林郁婷與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合影。(攝影者:曹書豪)從減廢到零廢,大愛感恩科技不斷研發創新,將環保菩薩依顏色分類回收的寶特瓶,製成環保產品,不管是衣服、褲子、鞋子生活物品,到科技3C隨身碟、太陽能背包應有盡有。嘉義信吉衛星電視台採訪位於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館,製做成生活探險家電視節目,透過這次的報導希望將環保理念傳達出去,讓更多能知道環保的重要性。

從環保產品理念的緣起、如何將寶特瓶製成環保產品、到產品設計理念,大愛感恩科技在行動上推動環保理念。研發部陳意容博士說到:「有些人會誤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是由『垃圾』製成的,會拿起來聞一聞臭不臭,或是疑慮穿了會不會對人體有害?除了對外積極分享外,大愛感恩科技不斷研發與創新,建置實驗室就是為了要測試與檢驗寶特瓶製成的衣物是對人體無害,也透過國內外各項認證,為每一件商品的實用性與安全性把關,要將最好的東西給予消費者。」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以動態展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的人文之美。(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協理虞珊明師兄說到:「在環保站分好顏色,透明的寶特瓶製成白色布料、綠色的寶特瓶製成綠色布料,保持原本的顏色,大愛感恩科技不後加工染色為努力的目標,減少水資源耗用、減少對地球的汙染,這是大愛感恩科技堅持的理念,也要告訴別人『環保要從源頭做起。從減廢、到零廢。』」

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說到:「傳薪系列商品取自於薪火相傳,以端莊典雅服飾告訴別人穿衣服的重要性, 證嚴上人告訴我們 「衣服的服與福氣相通,所以穿衣服要穿的整齊,不僅尊重別人,也祝福自己。」慈悲科技系列則是考量救災的困難情境下,災區沒水沒電,以保護、安全及減少資源的消耗而研發,像是太陽能LED帽、太陽能LED背包,透過太陽能板充電,可以即時充電、提供緊急用電,完成救災行動。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博士陳意容師姊分享搖籃到搖籃理念,讓產品可以永續利用。(攝影者:曹書豪)經由大愛感恩科技的介紹後,信吉電視記者林郁婷分享採訪後心得:「今天代表信吉衛星電視台的《生活探索家》節目來採訪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經過大愛感恩科技的介紹,實際了解且發現原本是垃圾的寶特瓶塑膠製品,經由回收再用後,還可以把它製成慈濟賑災的毛毯等物品。希望透過《生活探索家》把這個理念繼續傳達下去,讓更多人了解,畢竟地球是大家的,大家都要生活在此,透過我們今天的介紹,讓觀眾可以了解到原來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垃圾不只是垃圾,還是我們的寶貴的資源。」 

大愛感恩科技在每個環節上推廣環保理念,且結合科技與人文,從慈悲科技到傳薪系列產品,都蘊涵著證嚴上人的智慧與環保菩薩的愛心,大愛感恩科技不僅做到生活環保,也做到心靈環保,期許更多的人能一起加入守護地球的行列。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