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9 August 2014

海外覺與悟(一)Feel their pain!


Tzu Chi volunteers have been hard at work advocating the proper practices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one of which includes abstaining from meat. Next, we meet Selangor and Kuala Lumpur volunteer, Li Jiahao, who used to have a hankering for meat. It wasn`t until Tzu Chi volunteers held a seminar in his company that he lea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a meat-eating diet. 

慈濟志工積極推廣,農曆七月吉祥月的正確觀念,包括齋戒、茹素,接下來帶您認識雪隆志工李嘉豪,曾經是無肉不歡,直到慈濟志工到他的公司辦講座,他才知道葷食很不環保。 

Read more

覺與悟(五)A talented chef


Next we meet Italian restaurant owner Zhang Jinsheng from Taichung, Taiwan who has more than four decades of culinary experience behind him. After Zhang and his wife began to study Buddhism, they made a decision to give up serving meat and serve vegetarian food instead. 

接下來的報導,我們帶您認識,來自臺灣台中的義大利麵餐廳老闆張金生,擁有超過四十年主廚經驗,直到他和太太接觸佛法之後,決定由葷轉素。 

Read more

2014,8/19,張憶如老師參訪

【對象】張憶如老師
【時間】2014年8月19日(二) 14: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40825_4.jpg20140825_5.jpg 
Read more

輕薄外套可呼吸 體貼人性慈悲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推出的「機能輕薄外套」深具防水/防風/透濕三合一功能,是一種智慧型的「可呼吸環保再生織品」,非常適合大德們在一般日常運動時穿著;胸口縫有靜思語織標,幸福地將  上人的祝福法語與愛的關懷穿在身上,則令人有一份安定的踏實感。證嚴上人感恩現代科技的無遠弗界帶來許多便利,也期待讓正信/正法可以廣布全球利益人群,不過也不忘提醒大眾,「科技愈是發達,我們的心更是要提高警覺,保持這一分純真、清淨的心,隨時要戒慎虔誠,所以人人/日日/時時都要多用心。」 大愛感恩科技用心地結合產/官/學/研等專業良能與智慧結晶,提供「慈悲科技」賑災/備災環保織品,保護勘災/賑災志工在第一線的安全,並積極研發實用的必需品與物資。

慈悲科技之「行願系列」產品的研發,便是因應慈濟志工第一線勘災需求,因而許多便利而貼心的設計,「行願系列外套」的反光條設計,讓慈濟人即使於夜間活動時,也能因而得到安全的保護;另外外套上連身帽設計與貼合布料材質皆有表面防潑水的防水透濕處理,即使刮風下雨仍能持續進行工作,大愛感恩科技「機能輕薄外套」就延續此防護與機能性的考量,此款「機能輕薄外套」具有防水/防風/透濕三合一的功能,也是一種智慧型的「可呼吸環保再生織品」,當勘災/救災活動時,身體產生的熱氣可以立刻透過它排出表層,避免造成悶濕,藉此調整身體的濕度與溫度,也非常適合大德們在一般日常運動時穿著,而在天候微雨時,又可以發揮其防撥水功能,讓身體不受到雨水的干擾。

圖說: 此外套輕薄實穿,收納袋就藏在後背內部,收納起來20餘公分見方大小,不但收好納更便於攜帶。此外套輕薄實穿,收納袋就藏在後背內部,收納起來20餘公分見方大小,不但收好納更便於攜帶,設有帽子,亦可服貼藏於衣領後緣,領口則有束繩設計,能更緊實防風擋雨。亦置入前述反光條設計的防護功能,一般歐洲的反光背心都是需要通過EN471 Class 2 的標準,目前通過這個標準的反光係數為330度,大愛感恩科技之「機能輕薄外套」則採用3M反光條設計,反光係數高達500度左右,讓使用者用的更安心也更安全;另外,胸口縫有靜思語織標,幸福地將  上人的祝福法語與愛的關懷穿在身上,令人有一份安定的踏實感。大愛感恩科技為志工特殊場合的需求所開發機能性的布料延伸設計成實用的服飾,大大發揮慈悲科技的功能,更融合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人道關懷,帶動專業合作夥伴良能的慈悲心。

大愛感恩科技  李明瑩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輕薄外套可呼吸 體貼人性慈悲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推出的「機能輕薄外套」深具防水/防風/透濕三合一功能,是一種智慧型的「可呼吸環保再生織品」,非常適合大德們在一般日常運動時穿著;胸口縫有靜思語織標,幸福地將  上人的祝福法語與愛的關懷穿在身上,則令人有一份安定的踏實感。證嚴上人感恩現代科技的無遠弗界帶來許多便利,也期待讓正信/正法可以廣布全球利益人群,不過也不忘提醒大眾,「科技愈是發達,我們的心更是要提高警覺,保持這一分純真、清淨的心,隨時要戒慎虔誠,所以人人/日日/時時都要多用心。」 大愛感恩科技用心地結合產/官/學/研等專業良能與智慧結晶,提供「慈悲科技」賑災/備災環保織品,保護勘災/賑災志工在第一線的安全,並積極研發實用的必需品與物資。

慈悲科技之「行願系列」產品的研發,便是因應慈濟志工第一線勘災需求,因而許多便利而貼心的設計,「行願系列外套」的反光條設計,讓慈濟人即使於夜間活動時,也能因而得到安全的保護;另外外套上連身帽設計與貼合布料材質皆有表面防潑水的防水透濕處理,即使刮風下雨仍能持續進行工作,大愛感恩科技「機能輕薄外套」就延續此防護與機能性的考量,此款「機能輕薄外套」具有防水/防風/透濕三合一的功能,也是一種智慧型的「可呼吸環保再生織品」,當勘災/救災活動時,身體產生的熱氣可以立刻透過它排出表層,避免造成悶濕,藉此調整身體的濕度與溫度,也非常適合大德們在一般日常運動時穿著,而在天候微雨時,又可以發揮其防撥水功能,讓身體不受到雨水的干擾。

圖說: 此外套輕薄實穿,收納袋就藏在後背內部,收納起來20餘公分見方大小,不但收好納更便於攜帶。此外套輕薄實穿,收納袋就藏在後背內部,收納起來20餘公分見方大小,不但收好納更便於攜帶,設有帽子,亦可服貼藏於衣領後緣,領口則有束繩設計,能更緊實防風擋雨。亦置入前述反光條設計的防護功能,一般歐洲的反光背心都是需要通過EN471 Class 2 的標準,目前通過這個標準的反光係數為330度,大愛感恩科技之「機能輕薄外套」則採用3M反光條設計,反光係數高達500度左右,讓使用者用的更安心也更安全;另外,胸口縫有靜思語織標,幸福地將  上人的祝福法語與愛的關懷穿在身上,令人有一份安定的踏實感。大愛感恩科技為志工特殊場合的需求所開發機能性的布料延伸設計成實用的服飾,大大發揮慈悲科技的功能,更融合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人道關懷,帶動專業合作夥伴良能的慈悲心。

大愛感恩科技  李明瑩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下鄉居家訪視 物質匱乏看見需求


慈濟志業體同仁將職業與志業結合,自發利用假日,定期到花蓮縣萬榮鄉 西林村,訪視慈濟居家關懷戶,還特地製作課桌椅,希望讓孩子有更好的讀書空間。

合力搬運家具,慈濟志業體同仁帶了二手書桌、床墊和鞋櫃,來到西林村居家關懷戶家中。

慈濟居家關懷戶 李小姐:「有四個小孩子嘛,我想說,因為書桌,因為他們很愛讀書嘛,喜歡讀書這樣的話,想說,一人弄一個書桌。」

定期訪視,瞭解小朋友的需求,在志業體同仁邀請下,熱心的陳銘偉,發揮木工專長,重新裝釘舊書桌。也幫忙拉電線、更換燈管,就是要給孩子更好的讀書環境。

志工 陳銘偉:「有時間過來,能幫忙就盡量幫忙,就這樣。」

慈濟基金會影視組長 洪翔郁:「如果有書桌,至少孩子們有,在家裡能讀書的話,慢慢可以,讓他們個性可以更加的安定,然後有機會可以多讀點書。」

利用假日,帶來這份禮物,裡頭包含滿滿的誠意與祝福,讓李小姐很感動,她發心捐出善款,讓這份愛心延續下去。

真善美志工 葉朝慶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危難時刻現光明 志工接力愛動員


加州東奧克蘭市一棟公寓,日前一場火災,導致17位受災民眾受到影響。美國紅十字會為了援助受災民眾,特地聯繫當地慈濟志工共同合作,提供了食物、毛毯等物資,協助受災戶度過難關。

核對名單,美國紅十字會邀請來的17位受災民眾,因為火災意外陷入困境,這天特地在慈濟「奧克蘭聯絡處」,領取物資。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船井:「我們與慈濟基金會有很密切的合作,我們在這裡幫助受災戶,希望可以協助他們度過難關,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加州東奧克蘭日前的火災,讓受災民眾頓時沒了依靠,甚至有人太傷心,兩天沒有吃飯。慈濟志工都給予關懷,供應食物、毛毯。

紅十字會外語翻譯志工 甘迺迪:「你們做的事很有愛心,能遇到慈濟幫助,我很感謝,有你們一起協助,這真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藉由慈善團體互相合作,各自發揮功能,給受災戶一分安心,也讓行善成效一加一大於二。

真善美志工 詹安琪 傅啟文 張莉莉 美國報導

Read more

極端氣候頻威脅 推廣齋戒護生靈


高雄發生氣爆,在美國的慈濟志工也關注著。奧斯汀聯絡處的志工,利用吉祥月活動,邀請社區民眾一起祈福。而加州,今年面對百年來的嚴重乾旱,一度缺水,祈福會,眾人一起響應齋戒、環保。

乾旱,被迫休耕。極端氣候,威脅人類生命,在加州的居民深刻體會。在慈濟愛滿地聯絡處,志工辦祈福活動,素食料理教學,響應齋戒護生。

九十歲長者 陳王惠英:「平常的話就吃素菜,很少吃肉吃魚,吃飯的時候就不要吃太多。」

許多人帶了竹筒,將每天累積的善款捐出來。

在慈濟長島支會,志工利用賑災常用的香積飯料理餐點,讓民眾從吃啟發慈悲心,也分享吃素的好。

民眾 潘欣:「(醫生說)這個血裡面的成分,什麼高血壓、什麼東西都變得很正常,比以前好多了。」

發願誠心齋戒,年幼的孩子也跟著學習。

一聲巨響,多少生命消失?!在慈濟奧斯汀聯絡處,志工帶社區民眾關心高雄氣爆事件。虔誠祈禱,回向給天災人禍的受難者與家屬。

真善美志工 美國報導

Read more

暑期趣味科學營 互動汲知護生態


利用暑假,台東區教聯會於台東靜思堂舉辦為期兩天的「呼叫妙博士科學營」,讓小朋友在互動中,學習知識,寓教於樂。

在一問一答中,了解自然生態,台東區慈濟教聯會舉辦呼叫妙博士科學營,老師用心準備課程,讓小朋友學會反思,保護生態。

課程老師 許淑玲:「我覺得先從小朋友的心感動起,應該來保護它們是最有可能的。」

動手做一餐,發現原來素食可以有不同的變化,探討吃素對地球的影響,讓小朋友落實在生活上。

學員 康芳菱 與 楊詩涵:「吃素食可以愛護地球,而且不用殺生而且很環保,對人體也有健康的幫助。」

教聯會老師利用暑假舉辦營隊,將知識帶入遊戲中,82位孩子,學習如何珍惜地球,回家和更多人分享。


真善美志工 陳信守 劉玫足 林素月 台東報導

Read more

謙虛彎腰惜萬物 灑掃間開闊心境


慈大附中十分重視人文教育,舉辦「掃心地,淨校園,護地球」活動,讓學生透過打掃,學習日本的「掃除道」精神。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維護整潔校園。

示範影片:「掃地的時候,要記得把我們的心,用在掃地的每一個動作上。」

透過示範影片,讓學生瞭解清掃要注意的細節,老師也提醒大家在過程中,要抱持歡喜、感恩的態度。

慈大附中教師 方美倫:「我們希望恢復乾淨無染的校園,那孩子也能夠學到,很踏實的在做事,感恩的心,感恩有這片美好的土地,合作無間,帶著歡喜心,來做這樣子的一個人文統整。」

「掃心地,淨校園,護地球」是慈大附中的一堂人文課程,讓學生透過行動,展現愛護校園的心。大家也在付出的過程,去除心中煩惱。

慈大附中高三生 邱佳鈺:「覺非常好,因為這些環境,平常就在我們周遭,所以走過去摸到,上面沒有灰塵,也是一種,就是掃地掃地、掃心地,也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加愉快。」

全校師生總動員,賣力清掃,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落實日本的「掃除道」精神,學生也有所體悟。

慈大附中高三生 吳念潔:「如果我們真的有心,去把它做好的話,其實要把環境整潔做到最好,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雖然很累,可是看到變乾淨,真的是滿值得的。」

不使用傳統清潔劑,打掃起來比較費力、花時間,但可以真正落實環保、愛護大地,學生也從中學到「做事徹底,謙卑惜福」的精神。

陳俞霈 翁國嘉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時時好心是好日 處處行善招吉祥


農曆七月,在香港稱為盂蘭節,又稱為鬼節,香港民眾會焚燒紙錢,舉辦法會。其實盂蘭節,起源目犍連救母的孝順故事,所以在佛教,農曆七月,是孝親月、吉祥月。香港的慈濟志工,在各個社區,舉辦齋戒祈福會,讓民眾有正確觀念,也要有環保的生活方式。(港島7/28;新界8/12;將軍澳8/2)

推動吉祥月的齋戒,慈濟香港分會港島區志工,舉辦素宴,邀請社區長者茹素,也用竹筒存下點滴愛心。

慈濟志工 與 民眾:「(竹筒)送給您,帶回家,希望您每天都發善念,把錢放進去,然後滿了以後,就可以幫助人家。」

志工同時藉由話劇演出,希望民眾改掉燒紙錢的習慣。

民眾 何儂英:「你的心向善就已經很足夠了,你要多發揮一點愛心,對每一個人都有愛心,大愛是包容全世界的。」

在香港,素食餐廳不多,因此志工推廣齋戒也格外辛苦,但每年吉祥月,他們還是賣力走上街頭宣導,有些志工更是用自己的經驗,鼓勵民眾茹素。

志工 曾偉忠:「(素食)如果均衡(攝食)的話,其實營養和體能方面,絕對是有提升,反而不會下跌的。」

民眾 陳漢林:「初步接觸素食方面,我算是成功的,我當初以為,素食會沒精力,不夠精神,會不夠營養,不夠飽,其實不是的。」

民眾 彭慧嫻:「我覺得從不吃肉以後,素食對每一個人都會很有益的。」

愛護地球,不僅要體內環保,更要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這天將軍澳區的志工,在社區舉辦環保推廣,從垃圾減量的呼籲,到不燒紙錢的宣導,很多民眾也都認同慈濟的理念

慈濟志工 與 民眾:「(為什麼你不燒紙錢),環保一點囉,如果燒紙錢會(產生)很大的煙,那個對人的身體不好,也會汙染環境啊(對啊)。」

香港慈濟志工,利用各種形式和活動,舉辦吉祥月祈福會,讓民眾有正確的觀念,也能有正確的生活方式。

真善美志工 香港報導

Read more

Monday, 18 August 2014

祈福會倡正念 環保普度意義更深


農曆七月吉祥月,即將邁入尾聲,但是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宣導「不殺生」、「不燒紙錢」的腳步可沒有減緩。最近就在檳城與新山三地舉辦說明會,帶領大家以「祈福」取代「普度」,獲得不錯的迴響。

慈濟志工在馬來西亞檳城的「北海社區」,舉辦農曆七月祈福會,許多民眾第一次知道,原來、人間的祭祀,可以不用生靈來供奉。

民眾 余惜妮:「犧牲了別的動物的生命,來做祭拜的話呢,有可能我們也跟他們,結下了一些不好的惡緣。」

另外、在新山,志工分別在社區與體育場,舉辦兩場祈福會。祈禱聲中,手中的一盞燈,照亮了參與民眾的心,大家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民眾 黎秀珍:「燒紙錢這些都是不環保的動作,可以用別的方式代替燒紙錢,殺生的一些動作,可能會為地球 為環保,出一分力啦!」

祈福會上,也能看到環保實踐者大方上台分享。

慈濟志工 陳春華:「當我上完了去年的吉祥月(活動),我把整個心放下了,我不要再做這樣(燒紙錢)的動作了,我很開心喔,因為真的是 我找到正確的方向,我就完全真的沒有燒了。」

恨不得早點知道,馬來西亞的三場祈福會,讓人了解到七月過節,更尊重生命、更環保的方法。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