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June 2014

維繫族群命脈 人與土地相生相息


基改作物追求的是大量生產,但是在台灣,有愈來愈多人看到原生作物種子的珍貴,政府與民間不但都有「種原庫」試圖保存台灣原生種,也有原住民部落努力復育老祖宗的小米品種。台灣原生種的DNA,或許是未來面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祕密武器。

「我還在小的時候,老人家說,一定要保存那個,以前的那個小米。」

布滿風霜的雙手熟練地採摘著小米,他是族人口中的杜爸爸,從屏東遷居到台東,六十年來的生命與小米緊緊相繫。

農民 高世宗 與 杜義中:「杜爸爸請問一下喔,小米要怎麼看,有熟,熟成的跟沒有熟成的,就是這樣比較黃的,就是已經熟了,可以摘,像這種的,這個還不能採,青青的,這個還不能採。」

把老人家的經驗傳給下一代,杜爸爸謹記的,是爸媽說過的,小米的種子一定要傳下去。

農民 杜義中:「我從十三歲開始很認真的,把這個品種留持,一直到現在像這種的小米就是說,我們金峰小米第一名的,這種的小米,這個…這種的小米是,金峰第二,這個小米,這個比較黃的。」

小米象徵部落命脈的傳承,農民把最好的小米獻給頭目,讓頭目可以代代相傳下去。只不過,這個傳統正在消失當中。

農民 杜義中:「以前是沒有電,沒有冰箱,要保留那個種子很難很難,所以,每年都要存一點一點,不能把那個小米滅掉。」

一串串小米高掛在門邊,是豐收,也是分享。而搗小米就是父子之間重要的文化傳承。

農民 羅忠早:「搗小米的時候是,三七步,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不要併攏是稍微開的,要有默契,Bala,打另外一邊,不是,打在洞那邊,打小米一直不斷在翻。」

父子倆有默契地為小米脫殼,在缺乏電力、食物保存不易的年代,原住民男丁必須每天搗小米。

「來看一下喔,上面的都浮出來,下面的都已經脫殼好了,還沒有,我們再打一遍。」

部落的另外一邊,農民同步學習的,是如何用機器打小米。

「我們這裡的機器好一點的是,它還可以接第二批,再重新打一次。」

而杜爸爸努力收集來的十六種小米,也在產銷班的陳列館裡保存著,金峰鄉今年總共有二十六種小米開始復育。

台東金峰產銷班班長 高世宗:「可能因為我們的種子,時間已經太久了,所以這個種子的活力,可能已經沒有那麼好,所以我們全部復育,只有復育到一種成功。」

儘管如此,學者依然相當肯定農民自動留種的努力。

台大農藝所教授 郭華仁:「假設沒有農民自動地去留種的話,那將來我們在田裡面就找不到,合適將來新環境的地方品種了,在那個情況之下,科學家要做育種,他可能找不到適當的材料。」

怎樣才能永續保留台灣的原生作物種子,這是基改食品安全帶給我們的另外一個重要省思。

採訪撰文:許斐莉
攝影剪接:梁家銘

Read more

身體力行做環保 深耕社區廣結緣


   證嚴上人今天下午和高雄地區的環保志工見面,環保志工把自己的付出點滴和上人分享,其中八十二歲的志工,天天推著比自己身高還要高的回收物,相當精進!

高雄地區的慈濟環保站,怎樣做環保教育?環保志工們輪番說明!

慈濟志工 洪琨富:「我們分類完之後,用壓縮機,壓縮之後,可以減少(塑膠袋)空間,打包好,一綑一綑。」

慈濟志工 林美蓮:「師姑師伯,大家好,感恩感恩,讓你們代代出好子孫。」

不同的場地、不同的對象,環保志工用盡方法來推動環保,其中還有這一位,八十二歲的張陳杏!

慈濟志工 張陳杏:「我騎一台三輪車載環保,可以載兩到三布袋,一直都是這樣載(環保),想說我現在還可以做,就多少做,越做心情越高興。」

八十二歲,精神奕奕,上人也給予鼓勵!

證嚴上人開示:「很多老菩薩,在那邊做環保,我每天都是跟老菩薩說感恩。」

感恩環保志工的付出,也疼惜環保志工在炎炎夏日,揮汗分類,期許眾人不只在環保站付出,為了乾淨大地,大家走出環保站,也該和左鄰右舍推廣正確的回收概念,清淨在源頭!

朱怡蓉 鄭瑞萍 高雄報導

Read more

草根菩薩勤耕耘 疼惜感恩護大地


  證嚴上人今天行腳到慈濟大寮聯絡處,看見環保志工低頭做分類,上人感恩他們的付出,並且一再叮嚀期許,人人從平時做好資源分類,就能降低這些環保志工的辛勞,也讓環保可以更落實!

看見志工低頭做環保,證嚴上人疼惜,也感恩!

叮嚀著要加強那些環節讓環保志工可以安心做事,上人在環保站的每個角落仔細觀察!

除了環保站,上人也到聯絡處,看到志工陳列的展示,有感而發!

證嚴上人開示:「希望人人,家家來做環保,要有這個環保的意識,就像在我們大寮,這邊那樣多人,每個家庭,如果說你沒有來做,也要在自己家裡,做一個清淨在源頭,人人在家裡就可以做環保啊。」

期許人人落實環保,在用完塑膠袋、瓶瓶罐罐,隨手清理分類,如此一來,不只降低環保志工的辛勞,也能省水護大地!

朱怡蓉 鄭瑞萍 高雄報導

Read more

鼓足勇氣面向群眾 宣說環保理念


新加坡慈少,長期投入環保,這一回,是自己上網找資料,製作環保看板,然後組隊到住宅區(組屋)以及美食中心,向民眾宣導環保以及拒吃魚翅。慈少們鼓起勇氣,民眾的熱情回應,也讓孩子覺得,說環保並不難。

最後複習環保口訣,接著,正式上場。

慈少 沈思綺:「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這是我們怎麼樣環保的一些。」

慈少和民眾說環保,這也是一堂勇氣練習課。

慈少 沈思綺:「我們可以拿自己的餐盒,我們去跟(店家)打包,木筷子也不要拿。」

民眾 謝士崇:「從這麼小的年紀,就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並且投身到做這種事情,那是很好的事情。」

新加坡慈少,除了利用假期學習環保,這一次,還上網收集資訊,製作看板,向民眾宣導環保回收,以及拒吃魚翅。

慈少 林毅愷:「那個影片真的是徹底打動我的心,所以我是決定,我不會再吃魚翅湯,我也會勸導人家 不再吃魚翅湯。」

一整天,街頭巷尾走透透,慈少同學,不再害怕,走入人群。

慈少 沈思綺:「其實跟陌生人談話,不是這樣困難,而且推廣環保,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我們都是住在地球的人,我們應該為地球做出一分貢獻。」

慈少的勇氣,換來許多民眾,熱情的回應,孩子的力量,比想像還要大。

新加坡綜合報導

Read more

新芽助學家庭 撿拾資源大布施


馬來西亞,這一戶慈濟照顧戶,經歷人生最谷底,卻也展現最大的韌性。男主人,罹患重症肌無力,一家四口生計,就靠妻子做清潔工。在慈濟提供生活補助,協助孩子申請新芽助學後,這個家的情況,慢慢有了改善。十一歲的大兒子,兩年前開始,一邊上學,一邊撿回收,這是年紀小的他,唯一想到,能回饋的方法。

十一歲的勒維納斯,上學之路,環保之旅。從2012年起,日復一日。

勒維納斯母親 迦耶:「他是由學校做起,回家路途撿回收物,他告訴我,他很想做環保,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要給慈濟。」

每個月一次,慈善日家訪,一定得出大車,來他們家。

「哈囉 你們好嗎,哇,你們收集了很多資源啊,一起來幫忙。」


慈濟志工 郭金桃:「我們講過就算了,可能不曉得他有沒有聽進去,可是我們真的是輕輕地講,他們真的是重重地聽進去。」

勒維納斯父親 瓦勒:「不是有錢人才可做善事,貧窮人也可以做善事,沒錯,窮人也會有,自己的方式來做善事的,就如我們這一家人。」

這一家人,是慈濟照顧戶。一家之主的瓦勒,在2007年,證實罹患肌無力後,重重的倒下。

慈濟人醫會醫師 陳慧健:「重症肌無力,是我們自動控制的肌肉無力,和容易疲倦,
那麼它是可以影響,任何,我們身體任何的肌肉。」

最明顯的,就是瓦勒的雙眼,無力到撐不起眼皮,他只能用手,拉抬眼皮。

病情日益嚴重,瓦勒只能待在家。妻子,迦耶,靠著每個月不到2500台幣的清潔工收入,要維持一家四口生計。當時第二個小孩,才出生沒多久。

勒維納斯母親 迦耶:「因為沒錢買食物給孩子吃,那時我的寶寶沒奶粉喝,所以我餵他喝奶茶和咖啡,奶茶也沒有就餵白開水。」

直到2011年,遇到慈濟。人情的冷,終於,有了暖和溫度。

勒維納斯母親 迦耶:「沒有人幫助我,我有很多親戚朋友,可是卻沒有一個人來幫助我,唯有慈濟幫我最多。」

一家四口,從孩子的新芽助學補助,到爸爸的傷口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有慈濟。這一天,剛好是志工動員,為他們修繕,會漏雨的窗戶。

慈濟志工 郭金桃:「讓他們可以安安心心的,晚上,白天都好,可以很安心的,不用去擔心窗戶漏水這個部分。」

這個家,安了心,多了愛。環保,是他們能回饋的唯一方法,從2013年起,甚至成為慈濟會員,就如瓦勒所言,貧窮人也可以做善事。

Read more

輕安自在無罣礙 投入環保惜萬物


慈濟馬來西亞吉打分會,有位環保志工,王亞龍,今年69歲了,是位獨居長者,四年前接受慈濟的生活補助,抱著感恩心,天天早起做環保,而他總是最早到的志工,半年前出車禍,還心心念念,想著做環保。

王亞龍總是比太陽還要早起床,簡單整理家務後,騎上腳踏車出門,一路上車不多,暢行無阻,如同他的心情,輕鬆無掛礙,靜思堂是目地的,一整疊的報紙,就是他要起得比別人早的原因。

慈濟照顧戶 王亞龍:「不開心就不來了,我睡少了就高興了,在家裡也是坐著,做環保,還是早早來比較好,有時睡不著,之前沒有做環保的時候,常常想要睡覺 一天睡三四次。」
王亞龍是獨居長者,二個兒子離家後,生活失去依靠,四年前接受慈濟的補助,他也不再是一個人。

慈濟志工 黃國榮:「這位亞龍叔,他是屬於那種不多說話的人,要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實在是不容易,其實後來接觸他多了,亞龍叔他有付出的那種心,不過他老人家可能是不善表達。」
半年前王亞龍出車禍,必須以輪椅代步。陪伴他的,就是慈濟志工的。

慈濟照顧戶 王亞龍;「他們去探望你高興嗎,高興,有人來探望我就高興了, 還扶上扶下,載上載下,怎麼會不高興,我出事意外兩天,他(師兄)打電話給我,就告訴他 師兄我住院了,腳被汽車擦撞到骨折,他隔天就來了。

慈濟志工視他如家人,他也把慈濟事當做自家事,雖然話不多,感恩心滿滿,人生也更加豐富

尤靜蓓 許懿礽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與矽谷科技人有約 說慈濟繫情誼


北加州慈濟志工,持續針對矽谷的科技公司(AIBT漢辰科技)舉辦茶會(5/8),志工以最近在全球發生的天災作為主題,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對於災難要隨時保有應變準備,另外,志工也介紹慈濟的竹筒歲月,現場很多科技人都熱情響應。

【美國 北加州】

矽谷科技公司溫馨的午餐約會,邀請北加州慈濟志工前來舉辦茶會,同為科技人,志工陳寶如,介紹慈濟如何從竹筒歲月走向國際NGO,不過大家最感興趣的卻是環保毛毯。

慈濟志工 與 科技公司 員工:「你們猜猜看這個毛毯和圍巾,它們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回收的。)非常接近,是塑膠的什麼回收產品?(寶特瓶。)答對了。」

與平常開會時一樣,志工邀大家一起腦力激盪,少了針鋒相對的會議桌上,多了愛與關懷,員工們的和諧與互助,也能更加凝聚。

慈濟志工 陳寶如:「竹筒是一個很好的助人方式,您可以每天存下一點點的零錢,累積了一個月之後,如果每個人都存那就是一筆大錢,這就是我們用來幫助桑迪風災,那些災民的方式,包括菲律賓也是這樣。」

【美國 印第安納】

同樣也是法親的溫馨聚會,這次趁著在印城舉辦年度全美急難救援志工組織年會(NVOAD)的機會,來自美國各地的志工也齊聚在聯絡處,分享志工經驗。

慈濟志工 吳素珍:「我們印城是一個農業村,所以我們這裡的華人很少,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菩薩大招生,辦一些活動,接引更多的人來參與(慈濟)。」

慈濟志工 張立甲:「我是覺得說我們走,行這個菩薩道,所謂的行,就是要做嘛,所以以後如果有機會的話,包括我自己在內,我覺得大家都應該有機會去國際賑災的話,就去走走這樣。」

小而美的聯絡處,雖然志工人數不多,但向心力飽滿,也能讓印城未來的慈善腳步走得更踏實。

真善美志工 陳寶如 游慧鵑 林美雪 陳清旺 美國報導

Read more

綠色奇蹟馳援世界 心存大愛信願力行

圖說: 此前6月19日剛出過兩個貨櫃到南非德本,6月25日傍晚,這一份優質與用心,繼續隨著的志工的汗水,裝入貨櫃等待啟航、再次運達德本,預計後續尚有辛巴威、賴索托、莫三鼻克等地冬令發放物資。(攝影者: 呂怡德)四時更迭,慈濟人賑災的腳步卻一刻不曾停歇。伴隨這群擁抱蒼生、人間菩薩的腳步,大愛感恩的環保毛毯、圍巾與發放袋等賑災物資也持續送達世界各地,為苦難中的人們送上溫暖與關懷,這份環保與慈善結合的奇蹟,除了落實「環境保護、續物命」,還做到「行善助人、護人命」,並且備受國際肯定與重視。此外,證嚴上人更開示:「我們要給別人的東西,也是我們很歡喜的東西,是我們要的東西;都是以最好的東西送到達。」

為了做到『最好』,大愛感恩灰色賑災毛毯不斷精進,不但織品純淨輕柔、溫暖舒適、易洗快乾、水洗不褪色。外界肯定除了具有台灣環保標章、獲經濟部綠色典範產品獎、以及MIT微笑產品認證標章,亦榮獲德國萊因集團水足跡以及碳足跡雙認證,其中水足跡認證為全球紡織業環保織品的第一張。還獲得日本綠色環保標章認證。更為了實踐從『減廢』到『零廢』,灰色賑災毛毯也獲得紡織品全球第二、全亞洲第一,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

後記:一百年前,有「彩虹之國」稱譽的南非境內,開普(首都開普敦)、納塔爾(首都德本)、德蘭士瓦(首都普勒托利亞)、奧蘭治(首都布隆方丹)4個邦共存,1910年英國將他們組成南非聯邦。在表決定都地點時,互不相讓,最後協議,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僑界亦稱斐京)、立法首都開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或譯布魯方登),德本拿到了貨物進出口的經濟權。結果雖然皆大歡喜,卻也成為世界上唯一『同時存在三個首都』的國家。此前6月19日剛出過兩個貨櫃到南非德本,6月25日傍晚,這一份優質與用心,繼續隨著的志工的汗水,裝入貨櫃等待啟航、再次運達德本,預計後續尚有辛巴威、賴索托、莫三鼻克等地冬令發放物資。把握因緣投入本次裝櫃活動大愛感恩科技財務部玟錡師姊、美姿師姊、純真師姊等同仁分享說:「雖然我們每天都接觸著這些產品(帳務數字),但能親手將我們的賑災毛毯裝櫃寄出,讓它在被送到災民手上的這個過程中盡一份力,是與平時工作完全不同的心情。這樣的投入雖然身體很疲勞,但很單純的付出,心情也很輕鬆,又能讓平時坐在辦公室的我們有運動流汗的機會,更是身體力行投入『愛的接力』,非常有意義。每位同仁有機會都應該去體驗,看著我們努力的成果上了櫃、而且能幫助到災民的畫面,格外感動,也更有成就感。」

幾週後,這份愛心將送抵地球另一端的南非。受到證嚴上人『南非國際化』的期許,南非分會執行長潘明水師兄,除了帶動本土黑珍珠菩薩深耕社區、同時擴展愛的種子到鄰近賴索托、史瓦濟蘭、莫三鼻克、辛巴威等地。兩年跨國到史瓦濟蘭及莫三鼻克累計兩萬多公里、募兩國1000位本土志工,入群渡眾 擁抱眾生,傳 上人法。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時值北半球災害好發、南半球冬令發放期間,大愛感恩做好配合賑災物資出口是本分事,與為全球慈濟人攜手,為受災、貧苦大眾付出與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綠色奇蹟馳援世界 心存大愛信願力行

圖說: 此前6月19日剛出過兩個貨櫃到南非德本,6月25日傍晚,這一份優質與用心,繼續隨著的志工的汗水,裝入貨櫃等待啟航、再次運達德本,預計後續尚有辛巴威、賴索托、莫三鼻克等地冬令發放物資。(攝影者: 呂怡德)四時更迭,慈濟人賑災的腳步卻一刻不曾停歇。伴隨這群擁抱蒼生、人間菩薩的腳步,大愛感恩的環保毛毯、圍巾與發放袋等賑災物資也持續送達世界各地,為苦難中的人們送上溫暖與關懷,這份環保與慈善結合的奇蹟,除了落實「環境保護、續物命」,還做到「行善助人、護人命」,並且備受國際肯定與重視。此外,證嚴上人更開示:「我們要給別人的東西,也是我們很歡喜的東西,是我們要的東西;都是以最好的東西送到達。」

為了做到『最好』,大愛感恩灰色賑災毛毯不斷精進,不但織品純淨輕柔、溫暖舒適、易洗快乾、水洗不褪色。外界肯定除了具有台灣環保標章、獲經濟部綠色典範產品獎、以及MIT微笑產品認證標章,亦榮獲德國萊因集團水足跡以及碳足跡雙認證,其中水足跡認證為全球紡織業環保織品的第一張。還獲得日本綠色環保標章認證。更為了實踐從『減廢』到『零廢』,灰色賑災毛毯也獲得紡織品全球第二、全亞洲第一,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

後記:一百年前,有「彩虹之國」稱譽的南非境內,開普(首都開普敦)、納塔爾(首都德本)、德蘭士瓦(首都普勒托利亞)、奧蘭治(首都布隆方丹)4個邦共存,1910年英國將他們組成南非聯邦。在表決定都地點時,互不相讓,最後協議,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僑界亦稱斐京)、立法首都開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或譯布魯方登),德本拿到了貨物進出口的經濟權。結果雖然皆大歡喜,卻也成為世界上唯一『同時存在三個首都』的國家。此前6月19日剛出過兩個貨櫃到南非德本,6月25日傍晚,這一份優質與用心,繼續隨著的志工的汗水,裝入貨櫃等待啟航、再次運達德本,預計後續尚有辛巴威、賴索托、莫三鼻克等地冬令發放物資。把握因緣投入本次裝櫃活動大愛感恩科技財務部玟錡師姊、美姿師姊、純真師姊等同仁分享說:「雖然我們每天都接觸著這些產品(帳務數字),但能親手將我們的賑災毛毯裝櫃寄出,讓它在被送到災民手上的這個過程中盡一份力,是與平時工作完全不同的心情。這樣的投入雖然身體很疲勞,但很單純的付出,心情也很輕鬆,又能讓平時坐在辦公室的我們有運動流汗的機會,更是身體力行投入『愛的接力』,非常有意義。每位同仁有機會都應該去體驗,看著我們努力的成果上了櫃、而且能幫助到災民的畫面,格外感動,也更有成就感。」

幾週後,這份愛心將送抵地球另一端的南非。受到證嚴上人『南非國際化』的期許,南非分會執行長潘明水師兄,除了帶動本土黑珍珠菩薩深耕社區、同時擴展愛的種子到鄰近賴索托、史瓦濟蘭、莫三鼻克、辛巴威等地。兩年跨國到史瓦濟蘭及莫三鼻克累計兩萬多公里、募兩國1000位本土志工,入群渡眾 擁抱眾生,傳 上人法。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時值北半球災害好發、南半球冬令發放期間,大愛感恩做好配合賑災物資出口是本分事,與為全球慈濟人攜手,為受災、貧苦大眾付出與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