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April 2014

DA.AI’s Green Humanism is Once Again Honored by the Taiwan Excellence Award

CAPTION: Secretary Zhang of the Bureau of Foreign Trade handed over the 22nd Taiwan Excellence Awards to one of DA.AI’s founders, Mr. Lin Jia Chi, to praise the brand’s consistent demonstration the eco-friendly humanism spirit through R&D, quality, design, and marketing of its eco-textile apparel. (Photo by: Polly Liao)In the award ceremony of the 22nd Taiwan Excellence Award hosted on April 24th, one of DA.AI Technology’s founders, Mr. Lin Jia He, was honored to receive the awards on 10 series and 59 eco-products from Secretary Zhang of the Bureau of Foreign Trade. DA.AI is the only textile brand to receive such honor in the field of eco-product, and with such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wishes to set an positive example for the green textile industry.

The Taiwan Excellence Award evaluation standards include R&D, design, quality, marketing, and Made in Taiwan aspects. The main reason that the award is established is to promote Taiwanese companies of every industry to innovate and market their products to the world. DA.AI received its first Taiwan Excellence Award in 2012 with the Green/White Eco-Polo Shirts; moreover, in 2013, the company was awarded over 6 product series. This year, out of the 10 series/59 eco-products, DA.AI’s Heritage Series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Fresh Sprout Series (Child/Infant), Cultivate Series (Leisure), and Compassion Technology Series all expressed st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deology and love and caring humanism within their design concepts.

Many of the Taiwan Excellence Award winners are from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bicycle industry, electronic industry, etc., which makes DA.AI unique as the only brand from the eco-textile industry. Hopefully with such establishment, DA.AI can further promote its brand values of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ircle of Love, and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to not only Taiwanese green textile industry, but also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rough methods of R&D, quality, design, and marketing, DA.AI wishes to expand its brand, and influence more people to love our Earth by choosing an eco-friendly living style and lowering new material consumption.

Through awards and exhibitions, DA.AI is consistently introducing its brand humanism to the world, and promoting its green technology to attract more people to join the path of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With such unique ideology, DA.AI invites all groups to come and visit the headquarter in Taipei, to carry and pass on this ideology to others, so that the company’s deepest wish to save the planet can eventually be achieved through everyone’s help.

DA.AI Reporter, Polly Liao, Taipei




Read more

寶特瓶製環保衣 綠色科技惜資源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賑災毛毯,早已獲得環保署碳標籤認證。(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全台出現第一個具有環保署碳標籤的服飾品牌,而大愛感恩科技也有一款賑災毛毯,早已獲得碳標籤認證。企業將生產製程的碳排放量公開,提供資訊給消費者,同時自我要求減少製程的碳排放,負起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

這舒適的衣服和保暖的毛毯,全都來自,回收的寶特瓶。大愛感恩科技從資源回收出發,寶特瓶聚酯纖維的原料特性,為製作衣物和賑災毛毯,大大加分。新型態的社會企業,用綠色科技為廢棄物加值,解決環境與社會問題。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 陳意容:「像這樣的聚酯纖維,它可以做到吸濕快乾之外,改變一下它的製程,就可以做到這種蓬鬆感,這種蓬鬆感就有保暖的效果。」

透過生產履歷,我們可以追溯每一個環節,了解買來的產品,是由幾支寶特瓶製成,在製作與配送的過程中,為地球減掉多少碳、省下多少水和石油。

此外,如同這一款,排放12公斤二氧化碳製成的毛毯,已獲得碳標籤認證,宣示節能減碳的決心。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 陳意容:「從原料一直到中間製造,配送消費一直到最後廢棄,整個過程溫室氣體排放透明化,一個社會責任,我們也希望以後所有產品,把它的碳足跡降到最低。」

維護環境急需共同合作,生產者應該努力減輕碳排量,消費者也要改買環保產品,良性循環,才能奏效。

李宛真 徐英豪 台北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寶特瓶製環保衣 綠色科技惜資源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4609

Read more

2014,4/30,援馳菲律賓-賑災毛毯裝櫃活動

【對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和內湖區社區志工
【時間】2014年4月30日(三) 19:00 - 21:00
【地點】內湖園區
大愛心新聞: 
環保清流愛援菲 合心協力撫平災
慈濟社區網:  環保清流愛援菲 日夜善不斷

20140503_1.jpg20140503_3.jpg
Read more

七十七歲做環保A dedicated recycling volunteer


In Taiwan’s Banqiao, we meet 77-year-old Tzu Chi volunteer Weng-Zhang Suli, who recycles everyday rain or shine. Despite being illiterate, Weng-Zhang insists on watching Master Cheng Yen’s Wisdom at Dawn broadcast every day at the Tzu Chi Banqiao Grounds. 

在臺灣的板橋,一起來認識77歲慈濟志工翁張素裡,她天天風雨無阻做環保,不識字的她,仍早起到板橋園區薰法香,她的勤奮,是晚輩學習的典範。 

Read more

哪裡有需要 愛就在那裏

圖說: 曾服務於大愛感恩科技的吳佳姍師姊(右)原本就是一位極富愛心者,藉此次活動,一家人發心認捐攤位,同時將攤位免費提供大愛感恩科技,宣導『寶特瓶能再生製作環保織品』,既能與更多人廣結善緣、並傳達大愛感恩『完全回饋』理念,也透過認捐攤位活動幫助弱勢兒童。基隆家扶中心關懷兒童愛心園遊會4月20日在七堵國小熱鬧登場,主辦單位透過『愛心攤位認捐』,邀請各界以行動將溫暖與關懷傳達給弱勢家庭,獲得熱烈響應。曾服務於大愛感恩科技的吳佳姍師姊原本就是一位極富愛心者,藉此次活動,一家人發心認捐攤位,同時將攤位免費提供大愛感恩科技,宣導『寶特瓶能再生製作環保織品』,既能與更多人廣結善緣、並傳達大愛感恩『完全回饋』理念,也透過認捐攤位活動幫助弱勢兒童。

座落於生活用品區的大愛感恩科技攤位,由平時於三重園區推廣的謝慧玲師姊承擔。桌上陳設吉祥物飾品立刻吸引一位小朋友的目光,她告訴媽媽那是『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這學期大愛媽媽進校園講故事時在班上介紹過。慧玲師姊向媽媽解說:「『環保大愛狗』宣導人人要愛物、惜物,將資源放在對的地方,延續物命、淨化大地。『素食感恩貓』代表尊重生命,常懷感恩心對待地球上的萬物生靈,同時淨化自己身口意,不造殺業,所以也是心靈環保。茹素是救地球的最好方法,減少地球碳排放量,延緩氣候異常,一舉兩得。」媽媽於是歡喜請購吉祥物圖案的帽子,知福、惜福,同時希望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將愛心再造福。

圖說: 座落於生活用品區的大愛感恩科技攤位,由平時於三重園區推廣的謝慧玲師姊承擔。桌上陳設吉祥物飾品立刻吸引一位小朋友的目光,她告訴媽媽那是『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這學期大愛媽媽進校園講故事時在班上介紹過。慧玲師姊向媽媽解說:「『環保大愛狗』宣導人人要愛物、惜物,將資源放在對的地方,延續物命、淨化大地。『素食感恩貓』代表尊重生命,常懷感恩心對待地球上的萬物生靈,同時淨化自己身口意,不造殺業,所以也是心靈環保。茹素是救地球的最好方法,減少地球碳排放量,延緩氣候異常,一舉兩得。」本次活動緣起於台灣家扶基金會曾倡議制訂之「428兒保日」,4代表適時關懷,2是兒童保護,8是愛的抱抱。為了進一步促使政府及社會大眾關注兒童保護議題,4/1~6/30是家扶兒保募款暨宣導期。以往,澎湖慈濟志工也曾在澎湖家扶中心歲末親子園遊會上義賣素食、推動素食人文,將義賣所得捐贈澎湖家扶中心並傳為佳話。

「大愛」與「感恩」的意涵同時也代表行善、行孝的觀念,讓孩子了解行善、行孝並不困難,且要落實在生活中。小朋友要學習如何與同學和平相處、對父母聲色柔和。「藉由大愛狗與感恩貓能夠將大寶、善來的故事更廣泛的傳遞出去,同時也藉由大愛感恩吉祥物可愛的造型,吸引並教育小朋友在他們的心中埋下善良的種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哪裡有需要 愛就在那裏

圖說: 曾服務於大愛感恩科技的吳佳姍師姊(右)原本就是一位極富愛心者,藉此次活動,一家人發心認捐攤位,同時將攤位免費提供大愛感恩科技,宣導『寶特瓶能再生製作環保織品』,既能與更多人廣結善緣、並傳達大愛感恩『完全回饋』理念,也透過認捐攤位活動幫助弱勢兒童。基隆家扶中心關懷兒童愛心園遊會4月20日在七堵國小熱鬧登場,主辦單位透過『愛心攤位認捐』,邀請各界以行動將溫暖與關懷傳達給弱勢家庭,獲得熱烈響應。曾服務於大愛感恩科技的吳佳姍師姊原本就是一位極富愛心者,藉此次活動,一家人發心認捐攤位,同時將攤位免費提供大愛感恩科技,宣導『寶特瓶能再生製作環保織品』,既能與更多人廣結善緣、並傳達大愛感恩『完全回饋』理念,也透過認捐攤位活動幫助弱勢兒童。

座落於生活用品區的大愛感恩科技攤位,由平時於三重園區推廣的謝慧玲師姊承擔。桌上陳設吉祥物飾品立刻吸引一位小朋友的目光,她告訴媽媽那是『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這學期大愛媽媽進校園講故事時在班上介紹過。慧玲師姊向媽媽解說:「『環保大愛狗』宣導人人要愛物、惜物,將資源放在對的地方,延續物命、淨化大地。『素食感恩貓』代表尊重生命,常懷感恩心對待地球上的萬物生靈,同時淨化自己身口意,不造殺業,所以也是心靈環保。茹素是救地球的最好方法,減少地球碳排放量,延緩氣候異常,一舉兩得。」媽媽於是歡喜請購吉祥物圖案的帽子,知福、惜福,同時希望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將愛心再造福。

圖說: 座落於生活用品區的大愛感恩科技攤位,由平時於三重園區推廣的謝慧玲師姊承擔。桌上陳設吉祥物飾品立刻吸引一位小朋友的目光,她告訴媽媽那是『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這學期大愛媽媽進校園講故事時在班上介紹過。慧玲師姊向媽媽解說:「『環保大愛狗』宣導人人要愛物、惜物,將資源放在對的地方,延續物命、淨化大地。『素食感恩貓』代表尊重生命,常懷感恩心對待地球上的萬物生靈,同時淨化自己身口意,不造殺業,所以也是心靈環保。茹素是救地球的最好方法,減少地球碳排放量,延緩氣候異常,一舉兩得。」本次活動緣起於台灣家扶基金會曾倡議制訂之「428兒保日」,4代表適時關懷,2是兒童保護,8是愛的抱抱。為了進一步促使政府及社會大眾關注兒童保護議題,4/1~6/30是家扶兒保募款暨宣導期。以往,澎湖慈濟志工也曾在澎湖家扶中心歲末親子園遊會上義賣素食、推動素食人文,將義賣所得捐贈澎湖家扶中心並傳為佳話。

「大愛」與「感恩」的意涵同時也代表行善、行孝的觀念,讓孩子了解行善、行孝並不困難,且要落實在生活中。小朋友要學習如何與同學和平相處、對父母聲色柔和。「藉由大愛狗與感恩貓能夠將大寶、善來的故事更廣泛的傳遞出去,同時也藉由大愛感恩吉祥物可愛的造型,吸引並教育小朋友在他們的心中埋下善良的種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馬企業做環保Tzuchi volunteers launched a vegetarian lunch per month campaign to encourage employees to go meatless in Malaysia


We go back to Malaysia at the end of the show,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Tzu Chi volunteers have been spreading the NGO’s eco-friendly messages at a local packing company. Recently, the volunteers launched a vegetarian lunch per month campaign to encourage employees there to go meatless.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節目最後來到馬來西亞,過去七年來,慈濟志工提供環保講座及環保展覽,增強員工的環保意識,每個月志工推動一天免費的素食午餐,鼓勵大家茹素。 Read more

2014,4/30,致理技術學院環保分享

【對象】致理技術學院師生
【時間】2014年4月30日(三) 10:00 - 12:00
【地點】致理技術學院(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1段313號) Read more

大愛呼叫妙博士 環保深耕植心芽

圖說: 愛地球有很多方法,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教育領域持續與呼叫妙博士合作,去(2013)年即共同舉辦活動,邀請觀眾們把愛護地球的行動拍照下來,上傳到呼叫妙博士臉書粉絲團,喚起孩子們愛地球這份心,期待大家一起來具體行動、做環保、愛地球! (攝影者: 大愛電視台)『氣象異常導致花期錯亂,博學多聞的妙博士接到花小姐的委託,小助理們該如何幫花小姐找回正確的開花季節呢?』電視螢幕上,孩子切身相關的題材,妙博士與小助理們抽絲剝繭的引領,讓兒童觀眾融入劇情,並透過貼心可愛的紙本漫畫內容輔助,節目及益智本的內容不再只是作業,而是能激發孩子主動學習意願,探索有趣自然世界的優良讀物。

「呼叫妙博士」為大愛電視台自製之科普兒童節目,多次入圍電視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並連續獲得媒體觀察基金會推薦為五顆星優良兒童電視節目。有鑑於許多研究調查指出:「看電視和上網是兒童課外最常從事的活動。」大眾傳播媒體是兒童教育不可忽視的一環。然而電視節目種類繁多,未必能帶給兒童正面的學習及啟發,如何管理孩子看電視的行為,也成為許多家長擔憂的問題。因此大愛電視台「呼叫妙博士」節目製作單位,邀請環境教育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們,與慈濟教師聯誼會經驗豐富的教師群,共同設計《呼叫妙博士生態環保益智本》,最新一期已經是第6本,期望「結合電視媒體,以科學教育與環境教育為主軸,透過精彩有趣的內容,建立孩子正確的科學精神和思考邏輯,培養探索觀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涵養關心生命與關懷環境的熱情。」

圖說: 4/20樂利國小教聯會舉辦呼叫妙博士校園研習活動,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同仁 曾昱淳師姊(左)和李欣諭師姊(右)和推廣志工 黃秀龍師姊(中)前往校園推廣,希望豎立『企業投入環境教育』的示範效果,讓更多人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使命和價值,並期望在每位孩子的心中植入環保愛地球、善的種子。愛地球有很多方法,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教育領域持續與呼叫妙博士合作,去 (2013) 年即共同舉辦活動,邀請觀眾們把愛護地球的行動拍照下來,上傳到呼叫妙博士臉書粉絲團,喚起孩子們愛地球這份心,期待大家一起來具體行動、做環保、愛地球!!今 (2014) 年更配合《呼叫妙博士生態環保益智本6》【校園研習活動】大愛感恩吉祥物『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出現在北區十八場的研習會場,透過專題講座、專題個案影片分享、實務教學分享等方式,深入不同社區、校園推廣,讓更多教師認識了解、使親子有機會接觸更寬廣、更多彩的學習領域,以期增加學子的人文素養。並希望豎立『企業投入環境教育』的示範效果,並期望在每位孩子的心中植入環保愛地球、善的種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馬來西亞限水 善用回收水應變


馬來西亞雪隆七個水壩,由於二月份至三月份降雨量減少,導致水壩的水位一直在下降,因此政府採取限水計劃,影響最深的是餐飲業。雖然大部份業者都改用一次性餐具,減少用水量,但是仍有餐廳為了避免因為水荒問題而衍生環保問題,堅持保留原有的餐具,想辦法更節約用水。

馬來西亞巴生谷,從二月開始雨量少,造成水荒,政府在三月開始採取限水措施,餐飲業影響大。為了減少用水量,大部分老闆都改用免洗餐具,但仍有人寧願增加用水成本,洗滌餐具,也不要傷害大地。

素食館老闆 葉康年:「當有水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說很用心去感恩天給予我們這些東西,今天因為沒有水了,我們是不是會很不自在,所以,當然這是我們大家要全民共面對的問題。」

這家咖啡店,一開張就遇到限水,但老闆都是慈濟人,懂得善用回收水,找到應對的方法。

咖啡店老闆 陳昭綺:「我們都已經很省了,比起別人,我們已經很省了,但是我們剛開始制(限)水的時候,也面對到了問題,因為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會發現到越用越多,就奇怪怎麼我整片(桶)的水都不見掉了,如果不是發生這個制(限)水,可能我們也不會去想到做改變。」

為了節約用水,清洗步驟變得繁瑣,大家也更能體會水的珍貴。

咖啡店老闆 林康永:「以前是站著洗碗,現在要蹲著洗碗,第一(影響)就是體力的部分,開始一定會有怨言,因為以前他們認為自來水就是真的自己來的水,但是當我們開始發覺到,你扭開水喉的那一刻沒有水源來的時候,大家才會開始緊張,有一個警惕,才開始去省思。」

不再認為一切都理所當然,也就更不會因為怕麻煩,而再次傷害大地。

馬來西亞綜合報導

Read more

長樂!環保站如其名長久快樂


在桃園內壢,有一個慈濟環保站,論空間,它比其他的環保站小得太多,論人數,志工全部加起來還不到30位!但如果是看團結程度,他們,絕對數一數二。十幾年來,這一個「長樂環保站」,就如同它的名字「長樂」,帶給志工「長久的快樂」,彼此開心做環保,感情好比一家人。說到底,這環保站,還真可說是他們人生另一個家。

「同心協力」是這群環保志工,十幾年來,不變的合作方式,在「長樂環保站」32坪小小空間中,他們,擁有巨大的快樂。

環保志工,林鄭腰:「做得很開心,就每一位菩薩這樣來,來做,,就最開心了。」

環保志工,柯艾均:「每個人都想說,這東西需要趕快整理起來,他們都一下子就馬上做,很像心都在一起,凝聚在一起。」

轉動了十幾年的電風扇,和付出了十幾年的環保志工,勤奮,是他們共同語言,彼此,都是這個大家庭重要一分子,偶爾的鬥嘴、開玩笑,是他們維繫感情的潤滑劑。

環保志工「林忠賢」,口腔癌纏身,最近因為病情惡化,即將進行手術,但他心中最掛念的,始終是環保站。

環保志工,林忠賢:「在家裡也是痛,那你出來的話,你看他們,和這些法親天天高高興興,也是會忘記病痛。」

環保志工,吳泳德:「(即將去)住院了,他還是想說這些工作,他要來幫忙,而且,今天又是載工廠回收物的日子。」

「林忠賢」的勤奮,就是「長樂環保站」十幾年來的縮影,一個帶動一個,環保大家庭,感情、濃得化不開。

程三令 郭清波 呂桂樹 真善美志工 桃園報導

Read more

眾人之力買設備 晨起薰法精進心


桃園縣蘆竹鄉福興環保站,有四十多位志工,天天早起薰法香,而為了成就這個因緣,大家合力集資,買電腦買電視,共同成就。

天剛亮,福興環保站,佛號聲不斷,有人走路來,有人騎車來,能在社區聞法,蘆竹鄉慈濟人很感恩。

慈濟志工 潘雪梅:「家裡到這邊不到十分鐘,大概差一半的時間,因為早上我要去接女兒上課,來這邊時間縮短,回去接女兒就夠了。」

志工 楊麗璇:「每天想聽上人講,聞法。(上人講台語。) 對,我聽得懂。」

蘆竹鄉,離桃園市區的靜思堂,還要三十分鐘的車程,也因此有人提議要在環保站薰法香,立刻有人贊成,主動要出資買電視買電腦。

慈濟志工 呂陳乖:「薰法香我很開心,我說好,電視電腦我來買,阿珠說我們兩個一起出錢,阿泉(邱顯泉)師兄就說不行,要給大家種福田,大家隨喜功德一起來。」

慈濟志工 邱顯泉:「環保站是在田中央啦,(薰法香)點設置了,附近的老菩薩、一些師兄師姊都能來參與。」

這一號召,就有四十多人來響應,不單是足夠買電子用品,還能買桌椅,更有人熱心找來蒲團和地毯,讓大家更方便拜經。

慈濟志工 林彩真:「滴水能成河,粒米能成籮。這樣的一個因緣,大家都很歡喜,因為畢竟我都有出一點心力,大家都有出一點心力,大家都來護持這一個點。」

眾人有心共同成就,和全球同步,聞法零時差,歡喜也更加倍。

真善美志工 李美儒 林宏祈 桃園報導 Read more

水是大生命 珍惜涓滴永續地球


台灣中部,日月潭水庫出現缺水危機,在印度也因為缺水在成農田乾旱,證嚴上人在今天(4/29)志工早會開示:「水,就是天地人間的大生命,這種大自然的資源,是要靠人人來節省。」

雖然已經入春,但是台灣中部春雨不足,造成「日月潭水庫」水位下降,「濁水溪」灌溉水源吃緊。而在印度西部,則是面臨嚴重乾旱,農作物大受影響,農民擔憂經濟問題。

證嚴上人開示:「水,就是天地人間的大生命,我常常都這麼說,不知道人人能不能感覺到呢,可是現在的人,水資源很浪費,而且越來越不能沒有水,這種的大地資源,尤其是水,是要靠人人來節省。」

水是大生命。彰化慈濟志工「蔡洪淑卿」,日常生活用水,不論是洗米、洗菜、洗澡的水,全部都會留下來二次、三次利用,這項習慣,不但節省荷包,更為地球節省資源。

證嚴上人開示:「菩薩們,他們以身作則,一水三、 五用都有,他們很節約水,而且可以把水,如何一次一次來利用,保持著乾淨,唯有人人,就力行這樣的方法,要不然,的確我們的未來人世間,會缺水、缺資源。」

全球資源有限,人類應該以「生命共同體」的觀念,看待水資源,節省一分,就為自己以及後代子孫,多積一分福。

陳信羽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實業家生活營 志業巡禮法親結緣


雖然為期3天的「第62期全球實業家生活營」已經結束,但活動過程,獲得實業家熱烈回響。因為他們參訪環保站、靜思堂以及慈濟聯絡點等處,每到一地,實業家就更加體悟人文精神,也學習到企業所注重的社會責任,在慈濟裡,是如何實踐。

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廚房外,指揮交通的志工,為學員撐起了雨傘,也搭起了彼此之間,心靈相通的橋梁。

慈濟志工 黃政杰:「今天還是要上班,可是能替海外生活營的人服務,是我最大的歡喜。」

慈濟志工 許麗薰:「有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慈濟的,所以我們要讓他們覺得說,來到慈濟的大家庭是這麼的溫馨。」

大家庭的和樂氣氛,讓來自海外8個國家地區、一共230多位學員,在日前參與「全球實業家生活營」的機會下,彷彿回到另一個家。

要維護好這一個家,環保,是實業家不可少的行動之一。

實業家 蕭智鈞:「不管是我們自己或是其他同仁,那乃至於對於我們的環境,有一分的責任,從內在影響到外在,間接的,可能從無形到有形的一個部分。」

實業家,不僅做好有形的資源回收,也著重無形的心靈養分,在新泰聯絡處,他們抱持學習心,專注聆聽兩位慈濟人,如何在非洲,化不可能為可能。

慈濟志工 朱金財:「大家都知道做慈濟,不只是要出力,又要出時間,反正在辛巴威,其實很感恩,只有我自己,那時間就其實很好控制,等於是無限的。」

慈濟志工 蔡岱霖:「(莫三比克)這樣的一個民族性,因為愛,讓這麼多來自各個階層,各種不同能力的人,短時間凝聚得這麼好。」

即使營隊只有短短三天,但兼顧事業與志業的實業家,這一次的收穫,遠遠超乎他們預料。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2014,4/30,華美科技商會參展籌備視訊會議

【對象】北加分會合心環保幹事的蔡汪騰師兄和環保志工
【時間】2014年4月30日(三) 10:00 - 12:00
【地點】網路雲端
大愛心新聞:  
慈濟世界日不落 大愛環保滿人間
慈濟社區網:   慈濟日不落 推廣大愛環保
20140430_6.jpg20140430_7.jpg Read more

Tuesday, 29 April 2014

大愛媽媽成長教室 環保推廣人文愛灑

圖說: 日前於師大禮居所舉辦的大安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來分享。菲律賓獨魯萬賑災一幕幕畫面呈現,彷彿在現場看到慈濟志工們在當地對於災民的膚慰及幫助。(攝影者: 黃歆瑜)日前於師大禮居所舉辦的大安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來分享。除了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使命與價值之外,更告訴大家大愛感恩科技最重要不是賣東西,而是推廣環保商品背後的人文及愛心。透過  證嚴上人「來不及」的影片,讓大家體會到行善即時重要性。然而菲律賓獨魯萬賑災一幕幕畫面呈現,彷彿親臨現場看到慈濟志工們在當地對於災民的膚慰及幫助。當看到環保菩薩影片,苗皓嬴師姊表示原本認為媽媽年紀那麼大還在做環保很辛苦,今日知道原來這些資源回收的背後真正涵義是淨化人心並能回饋社會,回去娘家定除肯定媽媽的投入外也繼續鼓勵媽媽繼續投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原本誤認為大愛感恩科技商業氣息可能較重的丁師姊,今日的分享讓他完全改觀,師姊感恩這次愛灑分享,教導大家正確的環保觀念。負責籌劃北區大愛媽媽課務師姊也表示感恩大愛不論地點有多遠,不管是哪個社區、哪個教室邀約,皆都義不容辭的前來參與及分享,讓大家都上了一堂寶貴環保課程。

圖說: 活動中的雙向互動讓師姊們從問答中更了解到大愛感恩公司的使命及願景。(攝影者:黃歆瑜)「經過師兄的分享,雖然我還是不敢用環保再生紙,但這件 (大愛感恩科技) 的衣服我願意嘗試。」手拿著剛新買的大愛衫,師姊們主動分享了之前用回收再生的商品時會有疑慮,雖然很肯定這樣環保再生、資源回收的觀念,但真正要使用時會擔心,但今天聽完鼎銘師兄分享,了解到產品製程的安全性樣及環保性,不僅感動並以實際行動來落實之。

分享中的雙向互動,讓師姊們更了解到大愛感恩公司的使命及願景,最後「真正的佈施除了無欲無求外,還要有一顆感恩心。佈施並不是要獲得對方的感謝,而是要以感恩的心感謝對方讓我們有付出的機會。」課務師姊帶大家一起讀誦今日靜思語並齊聲唱頌「祈禱」,祈求天下無災難。大愛感恩科技期望透過每次的愛灑分享,讓更多人了解到「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和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達到   證嚴上人慈示之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就像最後一句歌詞「這世界充滿著愛與關懷」。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愛媽媽成長教室 環保推廣人文愛灑

圖說: 日前於師大禮居所舉辦的大安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來分享。菲律賓獨魯萬賑災一幕幕畫面呈現,彷彿在現場看到慈濟志工們在當地對於災民的膚慰及幫助。(攝影者: 黃歆瑜)日前於師大禮居所舉辦的大安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來分享。除了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使命與價值之外,更告訴大家大愛感恩科技最重要不是賣東西,而是推廣環保商品背後的人文及愛心。透過  證嚴上人「來不及」的影片,讓大家體會到行善即時重要性。然而菲律賓獨魯萬賑災一幕幕畫面呈現,彷彿親臨現場看到慈濟志工們在當地對於災民的膚慰及幫助。當看到環保菩薩影片,苗皓嬴師姊表示原本認為媽媽年紀那麼大還在做環保很辛苦,今日知道原來這些資源回收的背後真正涵義是淨化人心並能回饋社會,回去娘家定除肯定媽媽的投入外也繼續鼓勵媽媽繼續投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原本誤認為大愛感恩科技商業氣息可能較重的丁師姊,今日的分享讓他完全改觀,師姊感恩這次愛灑分享,教導大家正確的環保觀念。負責籌劃北區大愛媽媽課務師姊也表示感恩大愛不論地點有多遠,不管是哪個社區、哪個教室邀約,皆都義不容辭的前來參與及分享,讓大家都上了一堂寶貴環保課程。

圖說: 活動中的雙向互動讓師姊們從問答中更了解到大愛感恩公司的使命及願景。(攝影者:黃歆瑜)「經過師兄的分享,雖然我還是不敢用環保再生紙,但這件 (大愛感恩科技) 的衣服我願意嘗試。」手拿著剛新買的大愛衫,師姊們主動分享了之前用回收再生的商品時會有疑慮,雖然很肯定這樣環保再生、資源回收的觀念,但真正要使用時會擔心,但今天聽完鼎銘師兄分享,了解到產品製程的安全性樣及環保性,不僅感動並以實際行動來落實之。

分享中的雙向互動,讓師姊們更了解到大愛感恩公司的使命及願景,最後「真正的佈施除了無欲無求外,還要有一顆感恩心。佈施並不是要獲得對方的感謝,而是要以感恩的心感謝對方讓我們有付出的機會。」課務師姊帶大家一起讀誦今日靜思語並齊聲唱頌「祈禱」,祈求天下無災難。大愛感恩科技期望透過每次的愛灑分享,讓更多人了解到「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和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達到   證嚴上人慈示之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就像最後一句歌詞「這世界充滿著愛與關懷」。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