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年發百萬盞 切莫丟進垃圾桶

  • 列印
在傳統習俗中,每年元宵節,民眾都習慣參加熱鬧的燈會活動,還會帶上小提燈來應景,不過隨著時代進步,這些提燈也從過去的鐵罐、蠟燭廢物再利用,演變為各式各樣的電子提燈。但是您知道嗎,其實這些現代化的電子提燈,屬於複合式材質,可能含有紙類、塑膠、電池等回收物,使用後應該分別拆解回收,不能直接當垃圾丟棄,否則一旦進入掩埋場或焚化爐,裡頭所含的塑化劑和重金屬,都會釋放出毒素,影響下一代健康。 元宵節賞花燈,已經成了許多台灣人,每年習慣,各地政府不但爭相贈送免費生肖提燈,很多人甚至還會自備小型花燈應景。
不過一旦時效熱潮過去,這些提燈可能淪為,用幾次就丟掉的垃圾。廢棄不用的小提燈,就這樣整個直接丟進垃圾桶,其實是錯誤的。
提燈屬於複合式材質,最常見就是塑膠外殼,裡頭還有燈泡、電線、電池等回收物,一旦被當垃圾,直接掩埋或焚化,都會釋放出,有害毒素。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 謝和霖:「它會添加很多塑化劑,如果這個塑膠,最後它是淪落到焚化廠的話,燒出來的東西就會含有重金屬。」
台灣環保聯盟前祕書長 李卓翰:「其實都應該它有它專用的回收系統 ,比如說,電線裡面它可能有銅,有什麼東西。」
海綿寶寶、哆啦A夢,都是小朋友最愛,但這些五顏六色的塑膠提燈,不但含有塑化劑,還可能添加好幾種,有毒的重金屬物質。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 謝和霖:「像顏色裡面可能就會有鉛、鎘,鉛跑到食物鏈的話,它是會讓我們的智商降低,記憶力變差,鎘的話它會造成骨頭痠痛,會傷腎。」
北市清潔隊分隊長 鄧淞駿:「拿那些提燈來(回收)的其實並不多,所以我們也是在懷疑說,他們可能誤以為不能回收,當成一般垃圾,那如果有拿來的很少會拆解。」
不管是塑膠原料還是電池,要製造一個提燈,必須耗費許多能源。而每年各地舉辦大型燈會活動,也花掉不少錢,以台北燈節來說,今年從2/7到16號,十天內包含電力消耗,預算就高達5750萬。
在歡樂過後,民眾或許,應該思考,花這麼多錢,最後卻換來一堆資源回收物,是否真的,有其必要。
台北報導 蔡佳珍 鄧應忠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