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最大湖泊 面積僅剩二成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4-02-28, 週五 11:24
位在伊朗西北方的爾米亞湖,曾經是中東地區最大的湖泊,全盛時期,湖水總面積超過五十萬公頃,相當於20個台北市(27170公頃)的大小,但是從1999年開始,湖水快速乾涸,現在的面積不到原先的20%。
當地居民,見證了爾米亞湖的興衰,望著乾枯的湖水,娓娓道出,它當年的光景。
計程車司機 布魯伊:「以前湖水還很豐沛的時候,有非常多遊客慕名而來,野生動物也很受歡迎,這裡以前會有候鳥棲息,優美的景象,令人懷念。」
爾米亞湖,是世界上第六大的鹹水湖,鹽分高,所以水裡沒有魚,但是有一種俗稱豐年蝦的浮游生物,吸引鳥類前來捕食,湖區內的生物多樣性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將這裡列為生物保育區。
但是,隨著湖水乾枯,鳥兒失去食物來源後夭折,或是改居它地,專家統計,現在僅存的爾米亞湖,每年的湖水水位,至少會消退0.6公尺。
水資源灌溉專家 卡迪伊:「過去15年來,有80億噸的湖水消失,主要是因為乾旱以及人口增加,再加上湖水區降雨少,但用水量增加,以及在河水上遊興建水庫。」
追根究柢,罪魁禍首,還是人類,伊朗研究顯示,因為降雨量減少(10%),伊朗政府大量興建水壩攔截雨水(25%),再加上農民在河流上游引水灌溉(65%),失去源頭活水,湖水量當然大不如前。
更糟糕的是,湖水內的鹽份,結晶成塊後,只要大風一吹,夾雜著粗鹽的強風,不僅會破壞農作物,還會使周遭土壤鹽化,影響農作。
農民 哈札特:「每到夏天和秋天會吹起大風,風會夾帶大量的湖鹽,這些鹽巴會刮壞農作物,嚴重影響果園的收成。」
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去年在競選時,就開出選舉支票,承諾會籌組工作團隊,挽救即將消失的爾米亞湖。工作小組成立半年多來,提出多種方案,試圖增加湖水蓄水量,但不論是透過人工降雨或是從其它省分調派水源,都成效不彰,直到祭出農作改革,禁止農民在上游引水灌溉,並且對推廣旱作和省水的滴灌技術後,才有明顯改善。
但是,不少專家認為,想要找回消失的湖水,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要避免在湖水區周邊興建道路和水壩,讓上游的河水自然傾瀉,才能為爾米亞湖,帶來源源不絕的新生命。
余昊樺 范瓊文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