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社區營造藝術美化 凝聚在地情誼

  • 列印

生活中的大環境怎麼樣,我們很難改變,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可以從比較小的單位,社區,努力做起。社區營造,就是近20年來興起的家園再造的概念;尤其對老年人口較多的鄉下地方來說,更是注入活力的重要關鍵。

根據統計,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經是高達11.2%,而這些老人,大多失去生活重心;台南官田區的大崎村,就面臨這樣的問題。所以台南藝術大學就輔導村民,以藝術美化為主題來做社 區營造,並邀請當地老人參與,讓大崎村的老人力,成了在地很強的創造力。 
正在蓋的是公共戶外廚房,將來村民可以一起在這裡開伙、吃飯。這是大崎村的社區營造計畫裡,很重要的建設之一,讓居民可以在這裡共享歡樂時光。正在施工的年輕人,是台南藝術大學的學生,一旁指導的,是帶領的教授,曾旭正。
南藝大 建築藝術研究所 所長 曾旭正:「初期也是利用,先營造一些小空間,透過營造一些小空間的過程, 邀集多一點人來一起做,一起做的過程中,居民跟居民,或者居民跟學生,就有比較多的互動。」
在1930年的時候,因為烏山頭水庫的建設,部分居民落腳到南邊山下,直到現在,村裡大多剩老人住著,大崎村的活力,漸漸衰退。 
南藝大 建築藝術研究所 所長 曾旭正:「對這些老長輩而言,他們大概就變成說,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就是,  在等待,等待今天時間過去,等待親人回來,有一些社區的一些事情可以忙的時候,他就變成說,除了那個很單純的等待之外,有另外一些東西,可以投入。」
因為南藝大團隊開始幫忙大崎村做「社區營造」,村裡的老長輩們,雖然沒有體力一起做,但還是忍不住來關心。 
南藝大 建築藝術研究所 所長 曾旭正:「有時候他們(老人)的那個成就感,會來自人家跟他講,喔,你們的村變得不一樣喔,慢慢的累積他的,光榮的感覺。」
戶外廚房的工程告一段落,一些人馬上又去了一個,村裡重要的聚會場所,MIGA,集合討論。 
這裡原本是荒廢的碾米廠,經過改造,現在是萌生創意的好地方。 
大崎村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登清:「以前的老人都躲在家裡,幾個人自己聊天而已,不會去注意村裡在做什麼,比較老有時他們沒辦法來幫忙,但是他們會來問長問短,我覺得就很好了。」
這就是「社區營造」帶來的改變。「社區營造」,是文建會在1993年提出的概念,社區居民依據當地的特性,擬定發展方向,藉由一起參與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
大崎村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登清:「整個村變漂亮起來,這六年裡面,我們村裡的人都有看到它在改變 ,現在漸漸髒亂點都不見,變成很活潑,村裡變成,比較不無聊。」
陶藝家王幸玉,因為喜歡上大崎村的環境和氣氛,特地把工作室設來這裡。 
陶藝家 王幸玉:「常常居民會來我們工作室,看看我們有沒有一些瑕疵品,他們會想要去裝飾他們的庭園, 這是很不一樣的,因為在過去他們可能有一點點土地,他會希望說把它變成菜園,他不會想說,我在這個地方,放一個,做一個草皮,然後放一個雕塑品。」
活動中心傳來的鼓聲。 
80幾歲的陳來福,教孩子們打快要失傳的竹鼓;現在的他,在村內社區營造的計畫裡,扮演傳承的角色,貢獻自己的才能。
大崎村居民 陳來福:「我如果沒講你們就不會,如果會就太好了,很有樂趣,大家一起玩。」
活絡的能量,逐漸在村裡的每個角落發酵,累積了新世代對家鄉的認同和感情,也儲蓄了大崎村生生不息的動能。 
文字撰寫 萬真彣  攝影剪輯 林家慧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