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歐洲環保先驅 落實回收政策

  • 列印

台灣的環保,不輸國外,當然有值得學習的,更可以借鏡。帶您看,歐洲環保先驅的典範,德國。德國的環保運動,從90年代開始,在法蘭克福市,家家戶戶的回收筒,可多達五六個。我們訪問了德國慈濟志工林美鳳,她說找不到一個買車的理由,家裡更是落實回收政策,簡單的綠色生活,就是快樂的源頭。

(慈濟志工 林美鳳:在德國 有兩條很重要的河流經德國 很有名的河流 一條是萊茵河 一條是多瑙河 那時候就有一個發願 我希望 我希望慈濟的法水 可以隨著萊茵河 還有多瑙河 因為這兩條河流 流經很多的國家 我希望慈濟的法水可以跟著這個 把我們的愛傳達出去)

來自台灣的媳婦,林美鳳,嫁到德國法蘭克福。希望在這一座綠色城市,孕育出慈濟幼苗。

先生伊楊(Jan Wlof),支持太太。而他們也以行動,愛這座城市。根據調查,法蘭克福市64%的民眾,交通工具,不是搭乘大眾運輸,就是騎自行車,或步行。

(慈濟志工 林美鳳:我是來德國才學腳踏車的)

(林美鳳的先生 伊楊:當美鳳到這裡的時候 她根本不會騎自行車 因為在台灣騎自行車太危險了 在台北車子又多又擠 所以她必須要從頭學起)

(慈濟志工 林美鳳:我最喜歡德國的部分 就是因為我覺得這裡的生活很單純 很單純的生活就可以很快樂 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買車)(其實我們沒有車反而更好 找不出一個我們需要車子的理由)

在歐洲國家中,德國是回收與廢棄物管理的領導者。德國的環保運動,從90年代開始。

(伊楊:這些都是玻璃瓶 它們都含有押瓶費 這些塑膠箱 還有塑膠瓶子 也都是一樣 押瓶費使我有動力 帶著這些東西去回收) 

(現在我們大家都會回收自己的垃圾 在回收過程的關鍵因素 就是家家戶戶會分類好他們的垃圾 兩桶是紙類回收 這是醫療廢棄物 還有這是包裝材料 如我之前提過的 有這個綠點標誌 但還是有一些經濟誘因的成分 因為一個家庭若不分類自己的垃圾 就要付錢給這個城市 來清除這些垃圾 如果你想要的話 也可以按這裡 把錢捐出去 那你拿到了多少回饋金呢 四十分)

(現在你看到的山 其實並不是一座普通的山 這底下是一大堆的廢棄物與垃圾 嗯 在我小時候 這就是以前德國 眾多垃圾的其中一堆)

環境保護與永續觀念,是德國社會中,每個人的責任。舉個例子來說明,法蘭克福市政府,計畫在這座公園蓋博物館,民眾發起搶救老樹行動,政府也尊重民意,變更縮小博物館建築的面積,以保護公園的老樹。

環保,不是口號,在德國,是至高無上的原則。
(2011.12.10)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