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歡喜一輩子的事

  • 列印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41_6_2014_564-091.jpg撰文.蔡瑜璇、黃筱哲 攝影.黃筱哲          臺南.郭不

七年前,因為製作社區海報的因緣認識了郭不老菩薩,沒想到七年後,會因《慈濟月刊》環保志工專欄再續前緣。

如果說人的一天有四分之一花在睡眠,那麼老菩薩的一生有四分之一在做環保。這天,老菩薩騎著三輪車一路從市場、街坊巷弄收取回收物,身手俐落、精神矍鑠的模樣,令人完全想不到已有八十五歲高齡。歲月在老菩薩臉上刻出一條條智慧紋理,卻抹不去開朗樂觀的笑容。

老菩薩做環保有一段「進化」歷程——從推嬰兒車、四輪手推車到現在的三輪腳踏車;心靈也有一套「淨化」哲學——做人不要亂想,傻傻地做,每天做環保就很歡喜,因為「佛在我們的心中」。在畫面凝結的瞬間,我彷彿看見了老菩薩二十年來的縮影——知足常樂,對的事,做就對了!

一粒種子落地

時光回溯至二十年前,老菩薩在花蓮聽到上人開示「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不捨上人聲聲呼籲,遂恆持一念心做環保,將住屋旁的空地作為環保回收點,帶動鄰里響應,也感動兒子一同投入。

為充分運用老天爺給予的每一分土地,老菩薩在閒置的空間種植蔬菜與人結緣。每一顆菜籽需要有人播種才會萌芽,每件好事需要有人力行才會發揚,而老菩薩就是那一顆從花蓮來到臺南的環保種子,用耐心澆灌耕耘、用寬心掃塵除垢,逐漸在社區生根,形成善的循環。

這一路走來,老菩薩無所求付出,滿懷著感恩知足,更不在意功德成果。我在想,對老菩薩來說,「敬天愛地、保護地球」,本來就是應該做的吧!

母子也是法親

老菩薩經常站在窗前,望向一牆之隔的環保回收點,看看是否有民眾不時送來的可回收資源。

夜幕低垂,母子兩人坐在客廳,一邊吃晚餐,一邊看大愛臺。老菩薩講述白日環保回收的狀況,兒子分享上人所說的法,這是一天中溫馨的餐敘時光。老菩薩提醒兒子端碗持筷要龍口含珠,兒子笑稱「媽媽是上人派來的糾察隊」,可知老菩薩向來行儀合一,不只是在道場,在家中亦如是。

兒子感念母恩,選擇走入慈濟,參加培訓,並發願接棒環保工作,做令母親歡喜的事來行孝。如今母承師志,子繼母志,是老菩薩最幸福的事!

資料來源:慈濟月刊第564期 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564&mp=3460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