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國聖地牙哥:彎腰身影讓大地更美

  • 列印
Multithumb found errors on this page: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http://www.tzuchi.net/aas.nsf/65944f5d25d71a68482574110015e2a3/b5251f686cf42c40482574f300056e9c/Text_J/0.84?OpenElement&FieldElemFormat=jpg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http://www.tzuchi.net/aas.nsf/65944f5d25d71a68482574110015e2a3/b5251f686cf42c40482574f300056e9c/Text_J/1.3DE0?OpenElement&FieldElemFormat=jpg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http://www.tzuchi.net/aas.nsf/65944f5d25d71a68482574110015e2a3/b5251f686cf42c40482574f300056e9c/Text_J/6.4616?OpenElement&FieldElemFormat=jpg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http://www.tzuchi.net/aas.nsf/65944f5d25d71a68482574110015e2a3/b5251f686cf42c40482574f300056e9c/Text_J/11.48F2?OpenElement&FieldElemFormat=jpg
攝影:顏霖沼 索拉達山(Mount Soledad)山頂,是飽覽聖地牙哥市景的最佳地點,
來訪遊人深為繁華市容與碧藍大海迷惑。
在成群訪客間,志工尋找瓶罐、踩扁、裝袋的身影稀微,卻怡然自得;
常人視作最微不足道的環保工作,就從這一點點細節中累積起來。
在觀光景點的「尋寶」之旅,
也讓擁有「最美好之城」暱稱的聖地牙哥,更美好!

走在索拉達山的草地上,不同於一般遊客遠眺前方美景,慈濟志工的視線卻拉低觀望,在矮小灌木叢中穿梭,想要透視層層灌木的秘密。「啊!找到了!這裏有一個玻璃瓶!」葉慈薈大叫著,一旁的蔡素文手裏也拿著兩個鐵鋁罐。

「這麼美的風景,可惜還有人亂丟垃圾!」葉慈薈嘀咕著。兩人隨身帶的塑膠袋已經裝滿,於是將瓶罐倒在地上踩扁,節省空間。

位於加州南端的聖地牙哥(San Diego),擁有燦爛陽光、美麗沙灘和清新空氣,是僅次於洛杉磯、舊金山海灣的加州第三大城市,距離墨西哥只有一小時車程,以高科技與生化業聞名,無重工業污染。

當地慈濟志工以女性為多,卻都是「全能娘子軍」——或在沙灘上探頭檢查每個垃圾桶,或在會所整理回收物,或開車繞行社區、工廠、商家,奮力扛著厚重紙箱……

環保需要大家一起做;日復一日,更需要堅持的心。

攝影:顏霖沼
從個人行動到團體共識

2003年一趟喜瑞都之行,讓葉慈薈決心做環保:「靜志師姊在自家車庫做資源回收,給我很大的鼓勵——誰說海外不能做環保?從自己做起就是了!」

她身體力行,不只在家中回收資源,還上街四處收集紙板瓶罐,一個月後載去販賣。「第一次賣了二十九美金。我在志工月會分享這件事,大家聽了覺得很新奇。」

志工開始將家裏的回收物集中在會所,積少也成多。他們並向社區居民宣導,也情商超市在門口貼上廣告;漸漸地,有公司行號聯繫志工回收,資源逐日增加。

「有些公司通知去載回收物,我臨時找不到人幫忙也不放棄,就一個人去搬。雖然手很痠,但我告訴自己:即使只賣二十元,也能拿去救人!」就是這個原因讓葉慈薈堅持做下去。

在她大力帶動下,獲得劉明山、王曉慧等人的全力支持。五年來,從個人行動到團體共識,如今聖地牙哥慈濟志工都將環保視為本分事投入。

「有些事,不一定每個人都會;但做環保,每個人都會,而且隨手就能做!」葉慈薈說。

每一組志工每天輪班到不同社區回收,每次出動兩台車,一台載志工、一台空車載運回收物,當天完成變賣。「有人提回收物來、有人整理、有人變賣——做環保是團體活動,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葉慈薈強調。

會所空間狹小,累積過多回收物容易滋生髒亂,因此必須「垃圾不落地」;志工一邊整理回收物,也打開大愛台接收慈濟訊息,讓身心都充實。

意識到做環保不只是會眾之間的活動,志工更走入人群宣導。例如一年一度的聖地牙哥博覽會,以及在國慶日、勞工節隔日淨灘、清理公園。當穿著整齊制服 的慈濟志工散布在廣大草坪、海灘上,為前一日活動人群所留下的垃圾而賣力,葉慈薈說:「不僅為地球做環保,也讓居民留下良好印象。」

連續多年互動至今,公園管理人員主動提供清掃器具和垃圾袋給志工使用。他說:「你們很棒,行善無所求!」

攝影:顏霖沼
徹底減碳,不捨近求遠

經營農場的劉明山,四年前在葉慈薈鼓勵下投入環保,出人、出車、出油錢。「剛好我有營業用的大箱型車,便嘗試做做看。以往自己農場都花錢請人處理用過的紙箱,現在自行變賣,少了垃圾處理費支出,還能捐款護持慈濟行善。」

不僅從自家農場做起,他也向超市、工廠等客戶宣導。凌晨出門處理生意,日暮才得返家,環保卻愈做愈起勁;連太太都質疑他:這麼忙,怎麼有辦法做慈濟?

「我就例舉比爾蓋茲和佛典中貧婆的故事,說明我不是時間富有的人,雖然只有一點點時間,但我選擇奉獻給慈濟。」劉明山說,以生活為中心做環保,只要仔細安排路線與時間,還算順利。

「安排回收路線不要捨近求遠,盡量在生活周遭找資源,避免浪費汽油。若是載女兒去學琴,就利用空檔回收紙板,收完後女兒也差不多要下課了;拜訪客戶時也順便回收。」

日暮之時,所有山岳都黯淡,深藍天穹逐次刷淡,等著沈入闇黑的夜裏。劉明山手中拿著袋子,依靠著微弱光源,在住家後山找尋被隨手亂丟的瓶罐。短短的野草冒出綠芽覆蓋丘陵,但焦黑的枯枝卻還記憶著去年年底的一場狂火,差點吞噬了劉明山數十年來的打拚成果。

四年前,加州森林大火迅速延燒無法抵擋,就要向著劉明山的農場而去,幸運地風勢逆轉,火苗不再竄來。去年再次大火,讓劉明山體會甚深。

「接到撤退命令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分鐘可以收拾行李。匆匆抓著換洗衣物和護照逃出去的時候,想到一輩子努力的成果都不能帶走,驚覺無常來得很快!如果能多一點時間、多做一點事情,該有多好!」

劉明山到慈濟志工家中度過驚恐的一晚,在尚未得知房屋是否安然無恙時,便投入慈濟關懷受災戶的工作,也在居民避難所做起環保。「未來不可知,就多把握現在吧!」


來到夜燈下的超市倉儲區,兩個大垃圾子母車在空蕩蕩的停車場上,劉明山往裏俯瞰:「哇!有好幾束還新鮮的花!」他跳入子母車裏輕鬆自在,將花拾起仔細挑選;拼湊之下,未開的百合、含苞的玫瑰,還有待放青春。

「這家超市原本需要六部子母車裝垃圾,每車要付一百元美金的處理費;把其中可回收物給慈濟,減少垃圾處理費負擔。他們很認同環保理念,決定自行回收廢紙箱,讓人很高興!」劉明山說。

這樣的環保行動帶動了許多人——葉慈薈師姊的兒子是腦神經內科醫師,在醫院推動資源回收,受到同仁的讚揚;慈濟人林鍾美的工廠外,圍起小小區域供人放紙箱,員工也會協助志工整理……點點滴滴,都是一分肯定。

攝影:顏霖沼
「聖地牙哥福田很廣,但志工不多,目前只能重點回收。我發願不斷培養新的種子、接引新的環保志工。」劉明山說。

每次回收,他盡量邀請沒做過的人參與;週末假日也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UCSD)的慈青一起載回收物去賣,讓年輕人建立起環保理念。

在聖地牙哥享受碧海藍天,善念也彼此感染,自然之美才能長久保持!

資料來源:取自慈濟月刊503期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