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17

週日, 08 一月 2017

2017,01/08 彰化田中環保志工參訪

【對象】彰化田中環保志工
【時間】2017年1月8日(日)13:00-15:00
【地點】慈濟內湖園區

20170108-1.jpg 
Read more

工巧續物命 熱心益有情

圖說 :張學義幫忙布置大愛感恩科技的展館,用回收的寶特瓶做成台灣的形狀。[攝影者:吳文仁]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的張學義,一路走來,從雜誌社美編到擔任經濟部、交通部、臺北市政府商圈輔導計畫主持人,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而且愈做愈出色,滿心的成就感。

◎熱情熱心 利益眾生

為了幫助全臺各地 沒落的商圈起死回生,他可以一天只睡二、三個小時,就為幫鄉親再造經濟奇蹟,在坪林、內灣、北埔、峨眉、尖石以及臺北市政府文昌家具街等商區都獲致好評。以內灣商圈為例,他從2000年開始為地方辦理振興商圈的計畫說明會,參加者只有寥寥幾位;但他不氣餒,以內灣為家,逐一拜訪每個家庭,聆聽內灣的歷史與地方大小事,用真情感動地方人士,凝聚共識,讓地方動起來,從而讓全國看到內灣山城的特色,帶動地方繁榮。十多年來,店家從12家店到現在近356家;觀光人潮從一年不到5萬人潮,到104年12月成長到一年有320萬人潮。地方人士看到他總是張顧問長、張顧問短的問候,就像是一家人般。

躊躇滿志的他,良夜深思,偶然興起念頭,自問:「這就是我要追求的人生嗎?」他不知道現況是否就是他要的答案,直到五十歲那年的3月,「我們是慈濟的社區志工,方便到你們家愛灑嗎?」剛下班的學義,巧遇來按門鈴聲的慈濟志工,他們親切的氣質當下令學義心生歡喜與讚歎,「可以、可以。」他請志工上樓。相談甚歡下,「您會開車嗎?可以利用假日來幫我們開環保車。」志工虞珊明邀約他。原本假日不是在工作或是釣魚、看電視的學義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做志工兼運動」就此與慈濟的環保志業結緣,固定到當時政大附近的環保點做資源回收,樂在其中。

圖說 :有巧藝的張張學義,看到環保站收回來的紙箱如獲至寶,他發揮巧思,延續物命,把紙箱做成布展要用的法船。[攝影者:吳文仁]原本閒來就是玩模型飛機,把所有兼差所得都投入在蒐集和購買各式客機、軍機、模型機艦隊的學義,是個標準的「機癡」,絞盡腦汁、用盡方法從全世界各地蒐羅喜愛的機型,還因此被媒體報導。但在開始做慈濟後,他的重心慢慢有了轉變;釣魚的嗜好,也因那是殺生的行為,在志工陳淑信的勸解下「收手」,用具也下定決心回收掉。

除了洋洋灑灑的經歷和頭銜,學義也是所居處文山區木柵里的鄰長,他固定和左鄰右舍的志工夜間在社區巡守,守望相助。遇到社區活動時,只要里長開口,他總是義不容辭,「找他來做一些壁報、畫畫,他真的很有這個心,他就會做,馬上就做好。」里長高銘傳讚揚他為里民服務的熱心。

◎OK先生 使命必達

慈濟45周年慶時,資深志工高金獅想到美工是他的專長,「學義師兄,臺北慈院要做布展,您可以來幫忙嗎?」喜歡動手做的他,一聽到要做他很喜歡的道具,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因時間有限,常常連日連夜、不眠不休的製作。呈現在眾人眼前的,不管是栩栩綻放的蓮花臺還是展現慈濟人在全球付出、「大愛包容地球村」的大造型,大器的屹立在臺北慈院的廣場。「他的手很巧,做模型也都是一流的,跟花藝組也都配合得非常好。他真的是OK先生,每一個人請他做什麼模型、道具他都是使命必達。」金獅的慧眼賞識,讓學義的良能大大發揮。

圖說 :張學義(左)從開環保車進入慈濟門,十年來固定利用假日去做環保。[攝影者:吳文仁]2016年,慈濟走過半世紀,正式啟用的新店靜思堂要做50周年慶布展,他不但參與和氣組隊的發想、繪製,也支援其他展館做場布、做道具。「這些是我喜歡做的,不會累。」談到布展,總是眼睛發亮的他,很高興能和團隊一起工作,大家無私的付出總是令他感動莫名。逼真的高麗菜、揚帆的渡眾舟都是他用回收來的材料做成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幸福的事;能和大家一起把事完成,是很棒的過程。」學義享受布展過程中帶給他的學習,「縮小自己,心寬念純。」是他深刻的體會。

「50歲那年開始做慈濟,給了我人生方向;我今年60歲,我想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就是做布展。」利用凌晨二、三點的時間、把家裡的客廳當成工作室的學義,為了教育館的法船,不斷的修改、重做,到第四次終於組裝完成。「今天在靜思堂把它完成了,很特別,真的很高興。」學義謙虛的表示,能夠為慈濟付出一些個人小小的力量,希望慈濟五十周年布展能夠圓滿。能夠藉著布展傳法說法,令參觀者提升心靈,身心得康樂,他的大大喜悅,表露無遺。

除了環保和布展,學義很喜歡的另一個福田是園藝。當靜思堂即將完成之際,需要開始整理周邊花草樹木的志工需求訊息發布時,他毫不猶豫地加入團隊。「每個禮拜六流流汗很暢快,可以學園藝又可以讓靜思堂美觀,還可以讓身體動一動,一舉數得。」他說。搬連鎖磚、彎腰拔草、推除草機、把樹扶正、澆水灌溉……從2014年6月起,天晴的週六清晨,總可以見到他汗流浹背的身影。

◎心的方向 全職志工

圖說 :慈濟五十周年慶布展即將開展,張學義(右)和志工一起黏貼教育館的海報。[攝影者:朱秀蓮]「我看見他進入慈濟的十年,脾氣改了,女兒也覺得他的爸爸改變得非常多;進入慈濟以後會幫我做家事,這是他最大的改變。」妻子李敏莉笑著談學義的改變。性子急、沒耐性的學義,「現在他就是好好好,女兒跟她講什麼也都好好好。」聽得進老婆、女兒的意見,成了好好先生。

「進入慈濟以後,讓我看淡看開,學到珍惜與感恩,越付出越快樂,生活有意義。」慾望降低,讓學義不再著迷於模型飛機的收藏,取而代之的是做志工的快樂。在志工互動中他覺得自己學到的比付出的多。高齡的父親幾度入院,志工的關懷溫暖也感動了他的心,「過去的我不知為何而忙,慈濟改變也給了我人生方向,豐富了我的生命。」即將在明年退休的學義,一直希望自己有更多時間做慈濟,把以前做不夠的補回來。「我很想像師兄師師姊一樣,全職做志工。」在做慈濟中,持續修行與改變的學義,歡喜付出無所求,愈做愈歡喜,全職志工是他在退休後的人生方向。

慈濟全球社區網 朱秀蓮/臺北報導

Read more

工巧續物命 熱心益有情

圖說 :張學義幫忙布置大愛感恩科技的展館,用回收的寶特瓶做成台灣的形狀。[攝影者:吳文仁]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的張學義,一路走來,從雜誌社美編到擔任經濟部、交通部、臺北市政府商圈輔導計畫主持人,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而且愈做愈出色,滿心的成就感。

◎熱情熱心 利益眾生

為了幫助全臺各地 沒落的商圈起死回生,他可以一天只睡二、三個小時,就為幫鄉親再造經濟奇蹟,在坪林、內灣、北埔、峨眉、尖石以及臺北市政府文昌家具街等商區都獲致好評。以內灣商圈為例,他從2000年開始為地方辦理振興商圈的計畫說明會,參加者只有寥寥幾位;但他不氣餒,以內灣為家,逐一拜訪每個家庭,聆聽內灣的歷史與地方大小事,用真情感動地方人士,凝聚共識,讓地方動起來,從而讓全國看到內灣山城的特色,帶動地方繁榮。十多年來,店家從12家店到現在近356家;觀光人潮從一年不到5萬人潮,到104年12月成長到一年有320萬人潮。地方人士看到他總是張顧問長、張顧問短的問候,就像是一家人般。

躊躇滿志的他,良夜深思,偶然興起念頭,自問:「這就是我要追求的人生嗎?」他不知道現況是否就是他要的答案,直到五十歲那年的3月,「我們是慈濟的社區志工,方便到你們家愛灑嗎?」剛下班的學義,巧遇來按門鈴聲的慈濟志工,他們親切的氣質當下令學義心生歡喜與讚歎,「可以、可以。」他請志工上樓。相談甚歡下,「您會開車嗎?可以利用假日來幫我們開環保車。」志工虞珊明邀約他。原本假日不是在工作或是釣魚、看電視的學義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做志工兼運動」就此與慈濟的環保志業結緣,固定到當時政大附近的環保點做資源回收,樂在其中。

圖說 :有巧藝的張張學義,看到環保站收回來的紙箱如獲至寶,他發揮巧思,延續物命,把紙箱做成布展要用的法船。[攝影者:吳文仁]原本閒來就是玩模型飛機,把所有兼差所得都投入在蒐集和購買各式客機、軍機、模型機艦隊的學義,是個標準的「機癡」,絞盡腦汁、用盡方法從全世界各地蒐羅喜愛的機型,還因此被媒體報導。但在開始做慈濟後,他的重心慢慢有了轉變;釣魚的嗜好,也因那是殺生的行為,在志工陳淑信的勸解下「收手」,用具也下定決心回收掉。

除了洋洋灑灑的經歷和頭銜,學義也是所居處文山區木柵里的鄰長,他固定和左鄰右舍的志工夜間在社區巡守,守望相助。遇到社區活動時,只要里長開口,他總是義不容辭,「找他來做一些壁報、畫畫,他真的很有這個心,他就會做,馬上就做好。」里長高銘傳讚揚他為里民服務的熱心。

◎OK先生 使命必達

慈濟45周年慶時,資深志工高金獅想到美工是他的專長,「學義師兄,臺北慈院要做布展,您可以來幫忙嗎?」喜歡動手做的他,一聽到要做他很喜歡的道具,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因時間有限,常常連日連夜、不眠不休的製作。呈現在眾人眼前的,不管是栩栩綻放的蓮花臺還是展現慈濟人在全球付出、「大愛包容地球村」的大造型,大器的屹立在臺北慈院的廣場。「他的手很巧,做模型也都是一流的,跟花藝組也都配合得非常好。他真的是OK先生,每一個人請他做什麼模型、道具他都是使命必達。」金獅的慧眼賞識,讓學義的良能大大發揮。

圖說 :張學義(左)從開環保車進入慈濟門,十年來固定利用假日去做環保。[攝影者:吳文仁]2016年,慈濟走過半世紀,正式啟用的新店靜思堂要做50周年慶布展,他不但參與和氣組隊的發想、繪製,也支援其他展館做場布、做道具。「這些是我喜歡做的,不會累。」談到布展,總是眼睛發亮的他,很高興能和團隊一起工作,大家無私的付出總是令他感動莫名。逼真的高麗菜、揚帆的渡眾舟都是他用回收來的材料做成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幸福的事;能和大家一起把事完成,是很棒的過程。」學義享受布展過程中帶給他的學習,「縮小自己,心寬念純。」是他深刻的體會。

「50歲那年開始做慈濟,給了我人生方向;我今年60歲,我想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就是做布展。」利用凌晨二、三點的時間、把家裡的客廳當成工作室的學義,為了教育館的法船,不斷的修改、重做,到第四次終於組裝完成。「今天在靜思堂把它完成了,很特別,真的很高興。」學義謙虛的表示,能夠為慈濟付出一些個人小小的力量,希望慈濟五十周年布展能夠圓滿。能夠藉著布展傳法說法,令參觀者提升心靈,身心得康樂,他的大大喜悅,表露無遺。

除了環保和布展,學義很喜歡的另一個福田是園藝。當靜思堂即將完成之際,需要開始整理周邊花草樹木的志工需求訊息發布時,他毫不猶豫地加入團隊。「每個禮拜六流流汗很暢快,可以學園藝又可以讓靜思堂美觀,還可以讓身體動一動,一舉數得。」他說。搬連鎖磚、彎腰拔草、推除草機、把樹扶正、澆水灌溉……從2014年6月起,天晴的週六清晨,總可以見到他汗流浹背的身影。

◎心的方向 全職志工

圖說 :慈濟五十周年慶布展即將開展,張學義(右)和志工一起黏貼教育館的海報。[攝影者:朱秀蓮]「我看見他進入慈濟的十年,脾氣改了,女兒也覺得他的爸爸改變得非常多;進入慈濟以後會幫我做家事,這是他最大的改變。」妻子李敏莉笑著談學義的改變。性子急、沒耐性的學義,「現在他就是好好好,女兒跟她講什麼也都好好好。」聽得進老婆、女兒的意見,成了好好先生。

「進入慈濟以後,讓我看淡看開,學到珍惜與感恩,越付出越快樂,生活有意義。」慾望降低,讓學義不再著迷於模型飛機的收藏,取而代之的是做志工的快樂。在志工互動中他覺得自己學到的比付出的多。高齡的父親幾度入院,志工的關懷溫暖也感動了他的心,「過去的我不知為何而忙,慈濟改變也給了我人生方向,豐富了我的生命。」即將在明年退休的學義,一直希望自己有更多時間做慈濟,把以前做不夠的補回來。「我很想像師兄師師姊一樣,全職做志工。」在做慈濟中,持續修行與改變的學義,歡喜付出無所求,愈做愈歡喜,全職志工是他在退休後的人生方向。

慈濟全球社區網 朱秀蓮/臺北報導

Read more

週六, 07 一月 2017

2017,01/07 內湖歲末感恩會分享

【對象】內湖慈濟志工
【時間】2017年1月7日(六)10:10-10:30
【地點】慈濟內湖園區

20170107-1.jpg20170107-2.jpg
Read more

馬國健康檢查團 臺灣大愛慈濟行

圖說:在2017年元旦假期過後、上班第一天,馬來西亞建檢團林連英等一行8人,趁著到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健康檢查的空檔,走訪慈濟志業體,善用此趟臺灣之行,學習慈濟人文、與環保理念,1月3日,一早參觀過內湖環保教育站之後,近中午時分,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見證台灣環保科技之光。(攝影者:曹書豪)在2017年元旦假期過後、上班第一天,馬來西亞建檢團林連英等一行8人,趁著到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健康檢查的空檔,走訪慈濟志業體,善用此趟臺灣之行,學習慈濟人文、與環保理念,1月3日,一早參觀過內湖環保教育站之後,近中午時分,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見證台灣環保科技之光。先在低碳概念館詳細了解各項產品,之後用餐並聽取虞珊明簡報解說。還體驗了一場以傳揚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人文服儀之美的「傳薪」系列服飾;以及修養賢德的「修賢」系列產品走秀,親見每一項產品的背後,環保菩薩的一份愛心。

「為什麼安排各位到大愛感恩科技呢?個人健康要重視,地球的健康也很重要!」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述說因緣回溯自證嚴法師1990年『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呼籲、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環保毛毯的研發成果,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成立, 整合慈濟8000多個環保回收點、定期/不定期近20萬名的環保菩薩,經過細心分類整理,增加半成品製作的良率,同時降低了在製程中所產生的水及能源損耗。考量到石油資源會有用罄枯竭的一天,開源節流、節能減碳的環保理念非常重要,而且迫在眉梢。在應用方面,大愛感恩科技不追求流行,而是結合慈悲、與愛心,因應救災、賑災發放,同時可以保護救難人員安危,專注研發「慈悲科技」系列產品。大愛感恩科技更進一步致力於研究將『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今年已經成功將廢棄毛毯/下腳料回收再製成為毛毯,做到二次回收(Recycle to Recycle,R2R),讓物命延續於工業循環當中,期望透過此項研究創新,讓世界看到臺灣環保科技之光,處處展現大愛感恩科技的用心研發。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兼總經理李鼎銘,呼籲人人不要忽視自己的力量,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能影響整個環境與社會,環保不在是你我個人的問題,只有臺灣一個在做環保還不夠,只要東北季風一吹,中國大陸霧霾問題,也會影響到臺灣的空氣品質,所以環保要全世界一起來做,不能少了你、少了我、少了每一個人,要人人身體力行,匯聚眾人的愛心,一個人付出一點力量,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共創美好的世代。(攝影者:曹書豪)林連英表示:「我個人認為慈濟環保可以這麼的好、做出這麼多的環保產品,每一項產品,都是這麼的優質、很高;外面的人可能都不了解、不認識、沒有到,如果看到了(大愛),肯定都會愛上大愛(環保)的產品;自己也買了很多件衣服送給媽媽(楊亞嬌女士)。現在科技可以將(不要的垃圾、資源)做成這麼好的(環保)產品,自己本身沒有來親眼見證,可能都會不知到,當親身看到、雙手觸摸到,(內心)很興奮,感恩慈濟、感恩環保菩薩用心用愛守護地球,資源分類真的做的非常好,感受的到每一分的愛心,很高興自己可以親身來到這裡,感受到這一份有形的愛與善。」

「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最後,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鼎銘,呼籲人人不要忽視自己的力量,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能影響整個環境與社會,環保不在是你我個人的問題,只有臺灣一個在做環保還不夠,只要東北季風一吹,中國大陸霧霾問題,也會影響到臺灣的空氣品質,所以環保要全世界一起來做,不能少了你、少了我、少了每一個人,要人人身體力行,匯聚眾人的愛心,一個人付出一點力量,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共創美好的世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臺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林連英表示:「現在科技可以將(不要的垃圾、資源)做成這麼好的(環保)產品,自己本身沒有來親眼見證,可能都會不知到,當親身看到、雙手觸摸到,(內心)很興奮,感恩慈濟、感恩環保菩薩用心用愛守護地球,資源分類真的做的非常好,感受的到每一分的愛心,很高興自己可以親身來到這裡,感受到這一份有形的愛與善。」同時請購大愛傳薪服飾孝敬母親(楊亞嬌女士),楊亞嬌表示穿上大愛的衣服整個人氣色都不一樣。(攝影者:曹書豪) 

Read more

馬國健康檢查團 臺灣大愛慈濟行

圖說:在2017年元旦假期過後、上班第一天,馬來西亞建檢團林連英等一行8人,趁著到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健康檢查的空檔,走訪慈濟志業體,善用此趟臺灣之行,學習慈濟人文、與環保理念,1月3日,一早參觀過內湖環保教育站之後,近中午時分,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見證台灣環保科技之光。(攝影者:曹書豪)在2017年元旦假期過後、上班第一天,馬來西亞建檢團林連英等一行8人,趁著到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健康檢查的空檔,走訪慈濟志業體,善用此趟臺灣之行,學習慈濟人文、與環保理念,1月3日,一早參觀過內湖環保教育站之後,近中午時分,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見證台灣環保科技之光。先在低碳概念館詳細了解各項產品,之後用餐並聽取虞珊明簡報解說。還體驗了一場以傳揚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人文服儀之美的「傳薪」系列服飾;以及修養賢德的「修賢」系列產品走秀,親見每一項產品的背後,環保菩薩的一份愛心。

「為什麼安排各位到大愛感恩科技呢?個人健康要重視,地球的健康也很重要!」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述說因緣回溯自證嚴法師1990年『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呼籲、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環保毛毯的研發成果,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成立, 整合慈濟8000多個環保回收點、定期/不定期近20萬名的環保菩薩,經過細心分類整理,增加半成品製作的良率,同時降低了在製程中所產生的水及能源損耗。考量到石油資源會有用罄枯竭的一天,開源節流、節能減碳的環保理念非常重要,而且迫在眉梢。在應用方面,大愛感恩科技不追求流行,而是結合慈悲、與愛心,因應救災、賑災發放,同時可以保護救難人員安危,專注研發「慈悲科技」系列產品。大愛感恩科技更進一步致力於研究將『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今年已經成功將廢棄毛毯/下腳料回收再製成為毛毯,做到二次回收(Recycle to Recycle,R2R),讓物命延續於工業循環當中,期望透過此項研究創新,讓世界看到臺灣環保科技之光,處處展現大愛感恩科技的用心研發。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兼總經理李鼎銘,呼籲人人不要忽視自己的力量,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能影響整個環境與社會,環保不在是你我個人的問題,只有臺灣一個在做環保還不夠,只要東北季風一吹,中國大陸霧霾問題,也會影響到臺灣的空氣品質,所以環保要全世界一起來做,不能少了你、少了我、少了每一個人,要人人身體力行,匯聚眾人的愛心,一個人付出一點力量,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共創美好的世代。(攝影者:曹書豪)林連英表示:「我個人認為慈濟環保可以這麼的好、做出這麼多的環保產品,每一項產品,都是這麼的優質、很高;外面的人可能都不了解、不認識、沒有到,如果看到了(大愛),肯定都會愛上大愛(環保)的產品;自己也買了很多件衣服送給媽媽(楊亞嬌女士)。現在科技可以將(不要的垃圾、資源)做成這麼好的(環保)產品,自己本身沒有來親眼見證,可能都會不知到,當親身看到、雙手觸摸到,(內心)很興奮,感恩慈濟、感恩環保菩薩用心用愛守護地球,資源分類真的做的非常好,感受的到每一分的愛心,很高興自己可以親身來到這裡,感受到這一份有形的愛與善。」

「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最後,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鼎銘,呼籲人人不要忽視自己的力量,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能影響整個環境與社會,環保不在是你我個人的問題,只有臺灣一個在做環保還不夠,只要東北季風一吹,中國大陸霧霾問題,也會影響到臺灣的空氣品質,所以環保要全世界一起來做,不能少了你、少了我、少了每一個人,要人人身體力行,匯聚眾人的愛心,一個人付出一點力量,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共創美好的世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臺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林連英表示:「現在科技可以將(不要的垃圾、資源)做成這麼好的(環保)產品,自己本身沒有來親眼見證,可能都會不知到,當親身看到、雙手觸摸到,(內心)很興奮,感恩慈濟、感恩環保菩薩用心用愛守護地球,資源分類真的做的非常好,感受的到每一分的愛心,很高興自己可以親身來到這裡,感受到這一份有形的愛與善。」同時請購大愛傳薪服飾孝敬母親(楊亞嬌女士),楊亞嬌表示穿上大愛的衣服整個人氣色都不一樣。(攝影者:曹書豪) 

Read more

週五, 06 一月 2017

2017,01/06 新加坡張俐梅小姐來訪

【對象】新加坡張俐梅小姐
【時間】2017年1月6日(五)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70106-11.jpg20170106-12.jpg
Read more

許一下個承諾 111世界蔬醒日

圖說:「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DA.AI在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Ai.tech)上,分享一個「111世界蔬醒日」聯屬活動,邀請您1月11日響應蔬食愛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FB粉絲團)「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動動您的手指頭,和我一起連署111世界蔬醒日吧!

大愛感恩自2016年12月中旬起,在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Ai.tech)上,分享一則了「111世界蔬醒日」聯署活動,邀請您從餐桌上改變世界,1月11日響應蔬食愛地球。

由慈濟佛教基金會主辦「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推廣「111世界蔬醒日」覺醒活動。「世界蔬醒日」運動,就是希望能聚集眾人的力量,邀約大家於1月11日,一起蔬食減碳;假如一人一天三餐都蔬食,即可減少至少2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是在2017年1月11日、111個城市支持、募集1,110,000人響應,依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數據,1棵樹每日可吸收約0.03公斤二氧化碳,當天就能減少2,220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7仟4百萬棵樹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根據美國NASA (航太)和NOAA (氣象)專家分析表示, 相較於上一世紀,2016年六月的氣溫超出了攝氏0.9度,這也是自2015年4月以來,連續第十四個月打破最高溫的紀錄。『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不再僅是口號,我們也都能『感覺』到了。

「道德飲食Ethical Eating」不僅指選擇蔬食,還包括當地生產的食物,消費者可以購買當地種植的食物有許多好處,尤其是營養和節能方面,本地食物從收穫到我們的餐桌需要更短的時間,通常更安全和更新鮮,而外國食品旅行平均距離1500英里到達消費者,並浪費了大量、且不必要的運輸所消耗的能源。

IPCC (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主席拉金德拉•帕卓里博士曾在歐洲議會舉行關於「全球暖化和糧食政策」的聽證會演講表示,畜牧業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土地使用者。事實上,畜牧生產佔用了70%的農業用地和30%的陸地面積。而畜牧業所飼養動物,純粹為了滿足人類的口慾,大量生產肉製食物引起環境問題,乃因為土地用於飼養動物用糧食,導致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空氣和水污染以及水資源短缺。您或許不敢相信,但科學家已經證明,畜牧業比大眾運輸、及其他所產生產的溫室氣體高出好幾倍,為了拯救地球、減緩全球暖化,蔬食主義是抑制全球變暖的最快和最簡單的解決方案

蔬食不再是您以往所想的『沒有營養』,蔬食不緊對人體有益處,更能幫助您集中精神,減緩病菌的侵略。如果你已經蔬食了,太棒了!如果你還沒蔬食,大愛感恩科技邀請您一同響應環保蔬食的好,在「111世界蔬醒日」(https://goo.gl/KqojGq),將會有更多蔬食對你我、環境的好,將可以找到一個你願意選擇蔬食的理由。大愛感恩科技全公司(含門市同仁)共有72位同仁,上網連署支持111世界蔬醒日,並且發心推廣素食,與身旁的親朋好友分享蔬食環保。

「道德飲食」不僅是為了我們的健康和滋養同情心,而且還要確保我們的未來和子孫後代有一個可持續的生活環境。由於個人選擇可以防止全球變暖和應對氣候變化,您可以廣邀您身旁的家人、朋友、公司的同事,共同響應「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上網蒐尋「世界蔬醒日」(http://www.earth111.org/)登入您的資訊、並響應「111世界蔬醒日」聯署活動,這將由聯合國記錄,每年的1月11日將會是世界蔬醒日;更改從今天開始,並承諾於2017年1月11日成為蔬食者。

大愛感恩科技 臺北內湖報導

「世界蔬醒日」(http://www.earth111.org/) 

Read more

許一下個承諾 111世界蔬醒日

圖說:「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DA.AI在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Ai.tech)上,分享一個「111世界蔬醒日」聯屬活動,邀請您1月11日響應蔬食愛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FB粉絲團)「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動動您的手指頭,和我一起連署111世界蔬醒日吧!

大愛感恩自2016年12月中旬起,在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Ai.tech)上,分享一則了「111世界蔬醒日」聯署活動,邀請您從餐桌上改變世界,1月11日響應蔬食愛地球。

由慈濟佛教基金會主辦「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推廣「111世界蔬醒日」覺醒活動。「世界蔬醒日」運動,就是希望能聚集眾人的力量,邀約大家於1月11日,一起蔬食減碳;假如一人一天三餐都蔬食,即可減少至少2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是在2017年1月11日、111個城市支持、募集1,110,000人響應,依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數據,1棵樹每日可吸收約0.03公斤二氧化碳,當天就能減少2,220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7仟4百萬棵樹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根據美國NASA (航太)和NOAA (氣象)專家分析表示, 相較於上一世紀,2016年六月的氣溫超出了攝氏0.9度,這也是自2015年4月以來,連續第十四個月打破最高溫的紀錄。『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不再僅是口號,我們也都能『感覺』到了。

「道德飲食Ethical Eating」不僅指選擇蔬食,還包括當地生產的食物,消費者可以購買當地種植的食物有許多好處,尤其是營養和節能方面,本地食物從收穫到我們的餐桌需要更短的時間,通常更安全和更新鮮,而外國食品旅行平均距離1500英里到達消費者,並浪費了大量、且不必要的運輸所消耗的能源。

IPCC (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主席拉金德拉•帕卓里博士曾在歐洲議會舉行關於「全球暖化和糧食政策」的聽證會演講表示,畜牧業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土地使用者。事實上,畜牧生產佔用了70%的農業用地和30%的陸地面積。而畜牧業所飼養動物,純粹為了滿足人類的口慾,大量生產肉製食物引起環境問題,乃因為土地用於飼養動物用糧食,導致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空氣和水污染以及水資源短缺。您或許不敢相信,但科學家已經證明,畜牧業比大眾運輸、及其他所產生產的溫室氣體高出好幾倍,為了拯救地球、減緩全球暖化,蔬食主義是抑制全球變暖的最快和最簡單的解決方案

蔬食不再是您以往所想的『沒有營養』,蔬食不緊對人體有益處,更能幫助您集中精神,減緩病菌的侵略。如果你已經蔬食了,太棒了!如果你還沒蔬食,大愛感恩科技邀請您一同響應環保蔬食的好,在「111世界蔬醒日」(https://goo.gl/KqojGq),將會有更多蔬食對你我、環境的好,將可以找到一個你願意選擇蔬食的理由。大愛感恩科技全公司(含門市同仁)共有72位同仁,上網連署支持111世界蔬醒日,並且發心推廣素食,與身旁的親朋好友分享蔬食環保。

「道德飲食」不僅是為了我們的健康和滋養同情心,而且還要確保我們的未來和子孫後代有一個可持續的生活環境。由於個人選擇可以防止全球變暖和應對氣候變化,您可以廣邀您身旁的家人、朋友、公司的同事,共同響應「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上網蒐尋「世界蔬醒日」(http://www.earth111.org/)登入您的資訊、並響應「111世界蔬醒日」聯署活動,這將由聯合國記錄,每年的1月11日將會是世界蔬醒日;更改從今天開始,並承諾於2017年1月11日成為蔬食者。

大愛感恩科技 臺北內湖報導

「世界蔬醒日」(http://www.earth111.org/) 

Read more

週四, 05 一月 2017

2017,01/05 美國芝加哥陳嘉倩師姐來訪

【對象】美國芝加哥陳嘉倩師姐
【時間】2017年01月05日(四)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70105-1.jpg20170105_02.jp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