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2016
週五, 18 十一月 2016
2016,11/18 香港扶康會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11月18日(五)09:00-10: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6/11/18 - 2016/11/20, 2016 TAIWAN FAMOUS FAIR-DONGGUAN
- Article Details
【DATE & TIME】November 18st – 20st, 2016
【LOCATION】Donggu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Read more
新店靜思堂 布展說法傳大愛
- Article Details
今年(2016)欣逢慈濟五十周年慶,位於臺北慈濟醫院旁的新店靜思堂剛好落成啟用,新店文山地區志工在文發處指導下,經過近半年的籌備,反覆設計、討論、木工施作、修正、美編,再進入最後階段的印製、張貼、場布 等,志工們卯足全力要透過空間展示的說法,讓來到新店靜思堂的會眾,深入認識慈濟五十年來「四大八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幹細胞捐贈、環保以及社區志工的足跡,也希望能接引更多有心人加入行善造福的志工行列。
◎布展團隊細說慈濟
導覽集訓一開始,由六個布展團隊簡介各館的布展內涵,包含「緣起館」、「國際賑災館」、「大愛慈善館」、「醫療館」等六大館。布展團隊做一番簡介後,二百一十五位志工分成四隊後,由引導的志工帶到各館參觀,聆聽導覽志工詳盡的解說。
志工黃嫦娥表示,「緣起館」就如展開一本書的序幕,進門有「為佛教、為眾生」海報;銅門海報以十個故事串出,從上人的小木屋到慈濟年輪;「一粒米中藏日月」以投影方式展現,讓會眾了解常住師父秉持自力更生的精神,力行「靜思家風」。
◎使命必達 愛心接力
教育館有一艘象徵無語良師「捨身育才做渡舟」的立體帆船,是志工張學義利用環保回收的紙箱製作的。他先製作小模型,確定構造方式,他把這艘船獻給高齡的母親,老人家十分歡喜。於是他著手放大比例施作,製作好時他很高興的向前來關懷的高金獅說明組裝的方式,沒想到搬動以後因為紙質太軟垮掉,只好重做。第二次他加厚紙箱還是不理想,他不禁擔心起來,「怎麼辦,離布展越來越近?」使命必達的他重新出發,臨完成時卻又發現比例不對,只好拆掉再來。終於,比例和技巧整個掌握住,在10月8日下午將船的主體結構完成,黏上風帆,一艘逼真的帆船展現在眾人面前,他繼續利用假日甚至請假到靜思堂幫船上色,搭配廢紙揉成的海浪,他和志工們以手為槳地陸上行舟,高興地划起來。
「我總算完成了,」利用凌晨二、三點的時間,把家裡的客廳當成工作室來組裝,「今天在靜思堂把它完成,真得很特別!」雀躍之情洋溢在學義的臉上,「寄望在這五十周年布展,為慈濟付出小小的個人力量,也祝布展成功。」學義很高興能夠運用個人專長以物傳法,巧手的他也幫忙其他館製作道具,栩栩如生的高麗菜,幾乎跟真的一樣。社區志工館的蘊含四大八法的米籮、志工照片的張貼,經過他的手,感覺就是不一樣;大愛感恩科技館用寶特瓶環繞而成的臺灣形狀,也非靠他不可。以臺灣為起點,透過環保將愛心發揮到國際賑災,「續物命,造福慧」,落實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也讓臺灣的愛遍灑全世界。
負責大愛感恩科技布展的志工虞珊明表示,大愛感恩科技館以簡潔的方式展示「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這三個核心價值,從環保菩薩的愛心開始,一棒接一棒,賦予資源新生命。「廠商很喜歡慈濟回收的瓶子,因為志工會利用雨水、回收的水把瓶子清洗乾淨。連原本被丟棄的瓶蓋,也回收拿來製作文具,希望清淨在源頭。」將寶特瓶回收再利用,可以減少石油的開採,做成的毛毯、衣服、環保科技產品都可以再加上原生的瓶片,「從循環到循環」溶融製作成新的環保物件。
「環保菩薩不僅是救地球,還是救苦救難──救地球是把這些瓶子回收回來,救苦救難是可以做成毛毯去賑災。」虞珊明讚歎環保菩薩無私、偉大的付出,從2006年到2015年有三十四個國家的災民受到他們的幫助。
展場慈濟尋根的列車,讓人感到以前溫馨的畫面仍然猶在!而慈濟從草創艱辛一路走來,至今已走過半世紀,慈濟大愛的足跡遍及九十四個國家!布展雖歷經難產、陣痛期;但為了實踐佛陀教義、弘揚靜思法脈,努力完成展館,期待大家說靜思、傳法脈。
人文真善美志工 朱秀蓮、胡淑惠 臺北報導
Read more新店靜思堂 布展說法傳大愛
- Article Details
今年(2016)欣逢慈濟五十周年慶,位於臺北慈濟醫院旁的新店靜思堂剛好落成啟用,新店文山地區志工在文發處指導下,經過近半年的籌備,反覆設計、討論、木工施作、修正、美編,再進入最後階段的印製、張貼、場布 等,志工們卯足全力要透過空間展示的說法,讓來到新店靜思堂的會眾,深入認識慈濟五十年來「四大八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幹細胞捐贈、環保以及社區志工的足跡,也希望能接引更多有心人加入行善造福的志工行列。
◎布展團隊細說慈濟
導覽集訓一開始,由六個布展團隊簡介各館的布展內涵,包含「緣起館」、「國際賑災館」、「大愛慈善館」、「醫療館」等六大館。布展團隊做一番簡介後,二百一十五位志工分成四隊後,由引導的志工帶到各館參觀,聆聽導覽志工詳盡的解說。
志工黃嫦娥表示,「緣起館」就如展開一本書的序幕,進門有「為佛教、為眾生」海報;銅門海報以十個故事串出,從上人的小木屋到慈濟年輪;「一粒米中藏日月」以投影方式展現,讓會眾了解常住師父秉持自力更生的精神,力行「靜思家風」。
◎使命必達 愛心接力
教育館有一艘象徵無語良師「捨身育才做渡舟」的立體帆船,是志工張學義利用環保回收的紙箱製作的。他先製作小模型,確定構造方式,他把這艘船獻給高齡的母親,老人家十分歡喜。於是他著手放大比例施作,製作好時他很高興的向前來關懷的高金獅說明組裝的方式,沒想到搬動以後因為紙質太軟垮掉,只好重做。第二次他加厚紙箱還是不理想,他不禁擔心起來,「怎麼辦,離布展越來越近?」使命必達的他重新出發,臨完成時卻又發現比例不對,只好拆掉再來。終於,比例和技巧整個掌握住,在10月8日下午將船的主體結構完成,黏上風帆,一艘逼真的帆船展現在眾人面前,他繼續利用假日甚至請假到靜思堂幫船上色,搭配廢紙揉成的海浪,他和志工們以手為槳地陸上行舟,高興地划起來。
「我總算完成了,」利用凌晨二、三點的時間,把家裡的客廳當成工作室來組裝,「今天在靜思堂把它完成,真得很特別!」雀躍之情洋溢在學義的臉上,「寄望在這五十周年布展,為慈濟付出小小的個人力量,也祝布展成功。」學義很高興能夠運用個人專長以物傳法,巧手的他也幫忙其他館製作道具,栩栩如生的高麗菜,幾乎跟真的一樣。社區志工館的蘊含四大八法的米籮、志工照片的張貼,經過他的手,感覺就是不一樣;大愛感恩科技館用寶特瓶環繞而成的臺灣形狀,也非靠他不可。以臺灣為起點,透過環保將愛心發揮到國際賑災,「續物命,造福慧」,落實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也讓臺灣的愛遍灑全世界。
負責大愛感恩科技布展的志工虞珊明表示,大愛感恩科技館以簡潔的方式展示「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這三個核心價值,從環保菩薩的愛心開始,一棒接一棒,賦予資源新生命。「廠商很喜歡慈濟回收的瓶子,因為志工會利用雨水、回收的水把瓶子清洗乾淨。連原本被丟棄的瓶蓋,也回收拿來製作文具,希望清淨在源頭。」將寶特瓶回收再利用,可以減少石油的開採,做成的毛毯、衣服、環保科技產品都可以再加上原生的瓶片,「從循環到循環」溶融製作成新的環保物件。
「環保菩薩不僅是救地球,還是救苦救難──救地球是把這些瓶子回收回來,救苦救難是可以做成毛毯去賑災。」虞珊明讚歎環保菩薩無私、偉大的付出,從2006年到2015年有三十四個國家的災民受到他們的幫助。
展場慈濟尋根的列車,讓人感到以前溫馨的畫面仍然猶在!而慈濟從草創艱辛一路走來,至今已走過半世紀,慈濟大愛的足跡遍及九十四個國家!布展雖歷經難產、陣痛期;但為了實踐佛陀教義、弘揚靜思法脈,努力完成展館,期待大家說靜思、傳法脈。
人文真善美志工 朱秀蓮、胡淑惠 臺北報導
Read more週四, 17 十一月 2016
愛護動物啟悲心 戒除口欲願茹素
- Article Details
羅馨語,今年5歲,一向不喜歡吃菜,最喜歡吃炸雞塊。7月初,就讀的馬六甲大愛幼兒園推動齋戒,引導孩子了解素食護生,原本只喜歡吃肉的馨語,牢牢把要愛護小動物的觀念,深植心中,發願要茹素108餐,而且完全不被葷食誘惑,也影響到爸爸媽媽減少葷食,以行動支持女兒吃素。
滿桌子的菜,羅馨語吃得很開心,但在一年前,卻不是這樣。
羅馨語的阿姨 陳燕妃:「每次看到了,一定要我們彎進去,買那個炸雞塊她很喜歡吃。」
4歲時就讀馬六甲大愛幼兒園,學校的蔬食環境,讓不喜歡吃菜的馨語無法適應。
羅馨語的媽媽 陳麗明:「就好像是人生的第一個的困境,(如果幫她轉校)她就以為說,以後一遇到困難就可以逃避了。」
得到家長的認同,當時的老師也想辦法幫忙。
大愛幼兒園老師 黃愛愛:「就從書裡面去引導她,我們(把菜)吃下去對我們身體,比如說菜有纖維,那蘿蔔有紅色素,它會讓我們的皮膚,變得滑滑紅紅美美這樣子。」
漢堡和炸雞塊,你們很喜歡吃的對嗎,那麼雞媽媽的肉,就是在這些炸雞塊裡面了。
在今年七月,大愛幼兒園推動齋戒時,羅馨語更發願茹素108餐。
大愛幼兒園學生 羅馨語:「因為要愛護小動物,我就忍住不要吃,63、64、65、67、68,如果再一天吃菜就再塗一個。」
發了願,說到做到,現在天天蔬食,馨語的堅持,得到家人的支持。
羅馨語的阿姨 陳燕妃:「煮給她吃,也是成就我自己我覺得很好。」
羅馨語的父親 羅慷凱:「雖然我本身是一個基督徒,但是我也是非常非常,鼓勵她去吃素,要學習我應該也會像她這樣子。」
饒于潤 鍾健明 鄧凱升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三校聯合校慶 力行環保不分年紀
- Article Details
台北市大安區三校聯合校慶,舉辦封街嘉年華園遊會,慈濟人把握機會宣導節能減碳。
同在台北市臥龍街的「大安國小」、「芳和國中」、「和平高中」三間學校,最近舉辦「聯合校慶封街嘉年華園遊會」,熱鬧開心的日子,卻有件事、困擾著負責整潔的學生。
台北和平高中學生 葉茂暐:「寶特瓶跟塑膠,這兩個他們有時候會分不出來。」
當地慈濟人如同往年一樣,受邀到現場設攤,志工除了向孩子講解如何分類資源,也宣導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慈濟志工:「在家裡隨手關燈,隨手,像電風扇用完了就關掉。」
面對三個不同學齡層的學生,志工給予不同的引導方式,希望環保觀念在校園扎根。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仕女會企業參訪 互相觀摩與交流
- Article Details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傑出仕女聯誼會於11月9日舉辦一日企業觀摩活動,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參觀大愛感恩科技在成立第六年申請就得到中小企業最高獎 國家磐石獎的肯定。
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是全台灣第一家環保再生的『社會企業』,藉由回饋慈濟來幫助國內外需要幫助的人。初期大愛感恩科技把購自環保菩薩所回收來的回收寶特瓶,重新提煉製造成環保再生紡織品,不僅能減少開發地球資源,還能保護我們的環境。藉由傳薪服飾系列動態走秀,讓仕女會的成員們更加了解回收寶特瓶所製作出的服飾,穿起來典雅、端莊展現服儀之美與人文之美。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傑出仕女聯誼會以發揚現在傑出女性之精神,結合全體會員之力量,相互觀摩及交流,團結合作、提升自我、回饋社會,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和諧為宗旨。會長黃美華說:「真的是讓我開了眼界,也贈送我們這麼好的環保再生產品,我希望今天姊妹們回去使用不錯的話,回到公司有需要的禮贈品都來這邊請購如此有意義的綠色產品,同時我們也是把環保愛地球能夠具體的推廣落實。大愛感恩科技的名子,也是慈濟證嚴法師所示的『大愛眾生、感恩大地』,我們今天來有所收穫,大家能夠抱著感恩的心,今天的與以往企業參訪完全不同的 " 心靈之旅 " 豐收帶回去,也帶回去影響周遭的家人/同事,還有公司的幕後推手。」
當你走進一間公司看到展台上的產品,都只能看到實體表面的樣貌,會覺得跟外面的商店一樣,都是在賣東西沒什麼特別的,但卻無法得知產品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或意思;當有人跟你解說之後,你會深深了解到、體會到產品背後的「感動」,是由全台灣環保菩薩們無私奉獻,只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的一念心,這就是大愛感恩科技藉由「環保再生產品」來傳達的那一份「感動」。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仕女會企業參訪 互相觀摩與交流
- Article Details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傑出仕女聯誼會於11月9日舉辦一日企業觀摩活動,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參觀大愛感恩科技在成立第六年申請就得到中小企業最高獎 國家磐石獎的肯定。
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是全台灣第一家環保再生的『社會企業』,藉由回饋慈濟來幫助國內外需要幫助的人。初期大愛感恩科技把購自環保菩薩所回收來的回收寶特瓶,重新提煉製造成環保再生紡織品,不僅能減少開發地球資源,還能保護我們的環境。藉由傳薪服飾系列動態走秀,讓仕女會的成員們更加了解回收寶特瓶所製作出的服飾,穿起來典雅、端莊展現服儀之美與人文之美。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傑出仕女聯誼會以發揚現在傑出女性之精神,結合全體會員之力量,相互觀摩及交流,團結合作、提升自我、回饋社會,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和諧為宗旨。會長黃美華說:「真的是讓我開了眼界,也贈送我們這麼好的環保再生產品,我希望今天姊妹們回去使用不錯的話,回到公司有需要的禮贈品都來這邊請購如此有意義的綠色產品,同時我們也是把環保愛地球能夠具體的推廣落實。大愛感恩科技的名子,也是慈濟證嚴法師所示的『大愛眾生、感恩大地』,我們今天來有所收穫,大家能夠抱著感恩的心,今天的與以往企業參訪完全不同的 " 心靈之旅 " 豐收帶回去,也帶回去影響周遭的家人/同事,還有公司的幕後推手。」
當你走進一間公司看到展台上的產品,都只能看到實體表面的樣貌,會覺得跟外面的商店一樣,都是在賣東西沒什麼特別的,但卻無法得知產品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或意思;當有人跟你解說之後,你會深深了解到、體會到產品背後的「感動」,是由全台灣環保菩薩們無私奉獻,只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的一念心,這就是大愛感恩科技藉由「環保再生產品」來傳達的那一份「感動」。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週三, 16 十一月 2016
環保教育心循環 新加坡小學參訪
- Article Details
「環境教育」強調的是要在真實環境中,進行教育、教育有關於環境的知識、態度、技能,並且為實踐永續環境而進行教育。11月14日,新加坡榜天鵝小學(Punggol Primary School)22位師生,來到台北慈濟內湖環保站、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學習,希望將臺灣環保實踐方式帶回新加坡落實。
環境教育包含六個核心的學習要素「自然資源保育」、「環境管理」、「生態原理」、「互動與互賴」、「環境倫理」與「永續性」的概念。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環保認知,從中了解環保的重要性,我們所賴以所居的地球只有一個,必須要好好珍惜首富守護。
今年大愛感恩科技參與「搖籃到搖籃多媒體製作競賽」榮獲第三名。「循環」是以生動有趣、且觸動人心的動畫方式,向一般大眾宣導以關搖籃到搖的理念,進而推廣政府政策,促進社會大眾落實生活環保;人類把回收物用完即丟棄的動作,不僅造成環境的破壞,也可能造成動物死亡;其實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帶來這麼大的後果,呼籲每個人應該要做好資源回收或非使用一次性的用品,來愛惜大地。
讓我們許下心願,讓愛重新漫延,傳播環保的概念,恢復蔚藍的海面,再次重回海岸邊,迎著浪跟海相戀,拯救海洋不分誰,還地球幸福的笑臉,推動減塑行動,減少使用塑膠袋,來拯救我們的海洋!大愛電視台舉辦「減塑行動‧拯救海洋」活動,走進校園內推動減塑活動,有大家一起行動,將滙集成一股減塑的力量,將塑膠徹底趕出我們的生活!
林凱慧同學表示,環保是很重要的,看到海洋的動物受到垃圾汙染,感到很可憐:「因為牠們將人類所丟棄的垃圾、塑膠袋當成了食物吃掉,(塑膠)對牠們的身體有害。所以,我會在我有空的時候去做義工、環保,將這些塑膠袋做成一些有用的東西,來拯救海洋動物。」
張麗燕 老師表示,在香港環保政策很好,但缺乏實際參與來實踐,希望藉著這趟台灣遊學之旅,學習台灣慈濟環保分類與回收:「在我們小學裡都有做環保分類工作,也邀請新加坡慈濟志工到學校推廣環保。我們知道慈濟在環保方面投入很多,所以我們很想向慈濟來學習,剛好學校活動,帶學生來臺灣遊學,所以我們連絡新加坡慈濟,希望可以幫我們安排一些環保參訪,看台灣當地如何實踐落實環保回收,且想把這邊的所學道的環保理念,搬回到我們的學校裡。」
「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每一個人做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地球變得更好,最後透過DIY活動,製做由寶特瓶瓶片所回收再製的環保天燈,期許小朋友們將環保理念深植到內心,並且點亮心中的一盞明燈,照亮自己,同時影響身旁的人,共同位地球盡一份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環保教育心循環 新加坡小學參訪
- Article Details
「環境教育」強調的是要在真實環境中,進行教育、教育有關於環境的知識、態度、技能,並且為實踐永續環境而進行教育。11月14日,新加坡榜天鵝小學(Punggol Primary School)22位師生,來到台北慈濟內湖環保站、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學習,希望將臺灣環保實踐方式帶回新加坡落實。
環境教育包含六個核心的學習要素「自然資源保育」、「環境管理」、「生態原理」、「互動與互賴」、「環境倫理」與「永續性」的概念。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環保認知,從中了解環保的重要性,我們所賴以所居的地球只有一個,必須要好好珍惜首富守護。
今年大愛感恩科技參與「搖籃到搖籃多媒體製作競賽」榮獲第三名。「循環」是以生動有趣、且觸動人心的動畫方式,向一般大眾宣導以關搖籃到搖的理念,進而推廣政府政策,促進社會大眾落實生活環保;人類把回收物用完即丟棄的動作,不僅造成環境的破壞,也可能造成動物死亡;其實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帶來這麼大的後果,呼籲每個人應該要做好資源回收或非使用一次性的用品,來愛惜大地。
讓我們許下心願,讓愛重新漫延,傳播環保的概念,恢復蔚藍的海面,再次重回海岸邊,迎著浪跟海相戀,拯救海洋不分誰,還地球幸福的笑臉,推動減塑行動,減少使用塑膠袋,來拯救我們的海洋!大愛電視台舉辦「減塑行動‧拯救海洋」活動,走進校園內推動減塑活動,有大家一起行動,將滙集成一股減塑的力量,將塑膠徹底趕出我們的生活!
林凱慧同學表示,環保是很重要的,看到海洋的動物受到垃圾汙染,感到很可憐:「因為牠們將人類所丟棄的垃圾、塑膠袋當成了食物吃掉,(塑膠)對牠們的身體有害。所以,我會在我有空的時候去做義工、環保,將這些塑膠袋做成一些有用的東西,來拯救海洋動物。」
張麗燕 老師表示,在香港環保政策很好,但缺乏實際參與來實踐,希望藉著這趟台灣遊學之旅,學習台灣慈濟環保分類與回收:「在我們小學裡都有做環保分類工作,也邀請新加坡慈濟志工到學校推廣環保。我們知道慈濟在環保方面投入很多,所以我們很想向慈濟來學習,剛好學校活動,帶學生來臺灣遊學,所以我們連絡新加坡慈濟,希望可以幫我們安排一些環保參訪,看台灣當地如何實踐落實環保回收,且想把這邊的所學道的環保理念,搬回到我們的學校裡。」
「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每一個人做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地球變得更好,最後透過DIY活動,製做由寶特瓶瓶片所回收再製的環保天燈,期許小朋友們將環保理念深植到內心,並且點亮心中的一盞明燈,照亮自己,同時影響身旁的人,共同位地球盡一份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