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0 八月 2016
2016,08/10 花蓮社區發展協會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8月10日(三) 11:00-14:4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6,08/10 大愛環保示範工廠會議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8月10日(三) 14:00-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大愛環保示範工廠會議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8月10日(三) 14:00-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週二, 09 八月 2016
義烏國際交易會 傳揚環保心典範
- Article Details
「環保就是保護大地,疼惜地球就是疼惜自己。」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電台聯合製播的《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林立騏師兄,與大家分享「第十一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
一走進義烏交會會場,就能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標語,吸引了許多會眾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展位,因為大家都很好奇這些袋包、服飾等產品,到底跟『環保』有什麼關係!大愛感恩科技特地到中國浙江義烏,參加第十一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此次大會主軸是以「傳統文化」跟「時尚生活」為主題,共有來自15個國家與中國19個省份,將近有1300家企業場商參展,展示文化創意產業理念、技術、及成果,彼此互相交流。
大愛感恩科技呈現「簡約心生活」系列,並主力推廣強調服儀之美的「傳薪」系列,傳揚:傳承博大精深中華文化薪火、傳遞深刻持久衣著禮儀,呈現文化五千年,洗練出精實,展現融古匯今的人文之美。傳薪系列人文,著重於內心的真性情涵養,外顯於言行舉止中的進退禮儀;藉著傳薪服儀,落實簡約、惜福行為,體現傳統亙古美德。
「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大愛感恩科技三個核心價值,中國文交會主辦單位認同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精神,每年將所有投資及盈餘,全數回饋給慈善機構做國內外慈善、賑災工作,符合社會企業精神,特別頒給大愛感恩「最佳參展企業」勉勵大愛感恩科技。
感人故事說不盡,要特別要感恩當地志工付出,其中黃仁茂師兄協助,不管是事前準備,到展覽中推廣、最後場復,全心投入大愛感恩科技展覽。黃仁茂師兄家在臺灣高雄,在2012年看到大愛台報導有關氣候高峰會新聞,若人人再不注重環境議題的話,地球壽命可能剩下短短幾年,所以黃仁茂師兄發願推動環保,因為工作到中國義烏定居,原本就在岡山社會教育推廣中心教學,來到義烏定居之後,用心陪伴義烏當地志工,教導慈濟人文,也在家人的支持下,承擔起天下米籮,幫助證嚴上人推動慈濟志業。
每一次的展覽推廣,只有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人力不夠,更需要當地志工協助來圓滿;只要用心影響人人,真的要感恩每一個人的努力,共同成就每一次的展覽會。透過每一次的參展,大愛感恩科技期許將環保理念推廣出去,讓更多人了解環保議題的重要,傳遞綠色的消費觀念,只要將日常生活會使用到的物品,可以選擇對環境有善的企業或產品,不僅節能減碳、還能減少資源開發,落實生活的環保生活觀念。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義烏國際交易會 傳揚環保心典範
- Article Details
「環保就是保護大地,疼惜地球就是疼惜自己。」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電台聯合製播的《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林立騏師兄,與大家分享「第十一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
一走進義烏交會會場,就能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標語,吸引了許多會眾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展位,因為大家都很好奇這些袋包、服飾等產品,到底跟『環保』有什麼關係!大愛感恩科技特地到中國浙江義烏,參加第十一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此次大會主軸是以「傳統文化」跟「時尚生活」為主題,共有來自15個國家與中國19個省份,將近有1300家企業場商參展,展示文化創意產業理念、技術、及成果,彼此互相交流。
大愛感恩科技呈現「簡約心生活」系列,並主力推廣強調服儀之美的「傳薪」系列,傳揚:傳承博大精深中華文化薪火、傳遞深刻持久衣著禮儀,呈現文化五千年,洗練出精實,展現融古匯今的人文之美。傳薪系列人文,著重於內心的真性情涵養,外顯於言行舉止中的進退禮儀;藉著傳薪服儀,落實簡約、惜福行為,體現傳統亙古美德。
「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大愛感恩科技三個核心價值,中國文交會主辦單位認同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精神,每年將所有投資及盈餘,全數回饋給慈善機構做國內外慈善、賑災工作,符合社會企業精神,特別頒給大愛感恩「最佳參展企業」勉勵大愛感恩科技。
感人故事說不盡,要特別要感恩當地志工付出,其中黃仁茂師兄協助,不管是事前準備,到展覽中推廣、最後場復,全心投入大愛感恩科技展覽。黃仁茂師兄家在臺灣高雄,在2012年看到大愛台報導有關氣候高峰會新聞,若人人再不注重環境議題的話,地球壽命可能剩下短短幾年,所以黃仁茂師兄發願推動環保,因為工作到中國義烏定居,原本就在岡山社會教育推廣中心教學,來到義烏定居之後,用心陪伴義烏當地志工,教導慈濟人文,也在家人的支持下,承擔起天下米籮,幫助證嚴上人推動慈濟志業。
每一次的展覽推廣,只有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人力不夠,更需要當地志工協助來圓滿;只要用心影響人人,真的要感恩每一個人的努力,共同成就每一次的展覽會。透過每一次的參展,大愛感恩科技期許將環保理念推廣出去,讓更多人了解環保議題的重要,傳遞綠色的消費觀念,只要將日常生活會使用到的物品,可以選擇對環境有善的企業或產品,不僅節能減碳、還能減少資源開發,落實生活的環保生活觀念。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生動話劇教環保 善苗扎根萌菩提
- Article Details
馬六甲兩所小學的老師為了加強特殊教育學生對環保的概念,15位老師和家長陪伴他們來到慈濟環保教育站。志工以生動有趣的帶動方式和他們分享環保,並讓他們親身體驗做分類的樂趣,希望他們回到學校發揮力量,推動校園環保。
「一人一點力量,你住的地方就很美麗,很清潔。」
生動可愛的話劇,37位小朋友看得目不轉睛,再加上卡通影片,更加深他們對環保的印象。
啟智班學生 李紫薇:「一個大象,牠講不可以用多多水沖涼,等下就不會浪費。」
家長 李美鳳:「這些在家裡她婆婆有教,但是他們都不明白為什麼從房間(出來)一定要關風扇,今天你們這樣子教她了,她會跟我講要關風扇要關燈,不錯,她進得到她的腦。」
學生:「這個報紙丟那邊。」
這一群特殊學生,雖然學習有障礙,但愛地球的心,卻和其他孩子一樣。
香林小學啟智班老師 賴美蓮:「就讓他們親身體驗,就是說看得更多環保的東西,然後回去的時候,他們更有信心去做,然後由我們啟智班的同學,去影響其他主流班的同學。」
啟智班學生 何釗漩:「跟他們講分類,罐子跟罐子,紙張跟紙張。」
啟智班學生 王順傑:「不要亂亂丟,垃圾要環保。」
一隻金色的金龜子,慢慢地爬過來。
特殊學生做環保,開心學習無障礙。
呂嘉嘉 鍾健明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疼惜環境一念心 敬天愛地志不移
- Article Details
新加坡慈濟環保職工馮添福,任職已經邁入第十年,他每天都需要到不同地點,回收超過五百至六百公斤的環保資源。馮添福一星期七天都在做環保,但是他不曾埋怨,因為這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分使命和願力。馮添福任勞任怨的精神影響了身邊志工,每星期都抽空一天來協助,而太太林寶心也是他的得力助手,大家一起用雙手來守護大地。
慈濟新加坡分會職工 馮添福:「(去哪裡收)現在我們去洗衣廠收白布和塑膠袋,感恩!」
64歲的馮添福是新加坡慈濟的環保職工,每天開著卡車繞全島回收環保資源,回收地點有辦公室,工廠,學校,醫院等等,十年如一日。
洗滌服務公司副經理 楊辰希:「(他沒有來的話會讓你們起煩惱)對對對!會囤著、會覺得比較不好看,感覺就是很亂,師兄給我感覺他人很親切、很盡責。」
慈濟新加坡分會職工 馮添福:「(塑膠袋)這個我們有分顏色,顏色和黑白。」
他不僅僅只是載運回收,還要先做分類,讓資源有更好的回收價值。
慈濟志工 李德福:「你來做,你才感覺真的很幸福,不要講辛苦。有一次我就跟他去大士地方回收這些東西,去到那裡我看都怕了一下,我就問他:師兄,假如我沒有來,這些東西你怎樣搬?他就講:我就是慢慢搬,他沒有埋怨過。」
慈濟新加坡分會職工 馮添福:「你不收、你不做、你不賣掉再循環就是當垃圾,放在垃圾桶就倒掉,甘願做就歡喜受。」
有好友支持,太太也是得力助手,夫妻二人每天做環保超過十小時。
馮添福的太太 林寶心:「我知道他辛苦,因為我有做,我就知道一定會辛苦的。有時候他還怕我辛苦,我說我能做的!我如果怕辛苦我就不會來跟你做。」
慈濟新加坡分會職工 馮添福:「以前沒有來慈濟,時常會有一點吵鬧,現在改變了,就是有忍,你講你對就好,我就給你對。」
十年環保路,馮添福一心一意,因為這不止是一份職業,而是一分願力與使命。
新加坡分會職工 馮添福:「我未來我退休了還是要來走走,還是要做一點環保,沒有放棄。」
李嘉儀 姚淩淩 新加坡報導 Read more
跨越宗教種族 平等獻愛實踐佛法
- Article Details
加拿大林火延燒超過一個月,超過九萬人撤離,慈濟加拿大分會賑災團,前往愛明頓,除了提供物資和毛毯,也膚慰民眾不安的心。證嚴上人在今天(6/2)的志工早會開示,慈濟人不分種族宗教,用誠懇的愛,平等付出,把佛法化為行動。
加拿大亞伯達省林火,救災人員不辭辛勞控制火勢。慈濟志工也到愛明頓,了解撤離居民的需求。除了發放生活用品,也送上溫暖的毛毯。
證嚴上人開示:「法入心來是一粒種子,我們自己的心地耕耘,長久以來體解大道,把法就是轉成了行動。」
愛的行動,給予需要的人依靠。物資的援助外,慈濟人帶動受災民眾,虔誠祈禱,膚慰心靈,也祈求平安。
證嚴上人開示:「平等愛去付出,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信仰,這種誠懇的愛愛的能量,都是不怕辛苦,那一種平等的慈悲心愛心去付出。」
慈濟志工把林火事件,作為教材,與愛德蒙小學的學生分享,希望啟發孩子助人的善念,知福惜福。
江杏幸 翁國嘉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廢輪胎循環利用 膠片作輔助燃料
- Article Details
廢輪胎每公斤可以賣3.2元,其實價格不錯。可是台灣兩家處理廢輪胎的工廠,最近都因為歲修停收,廢輪胎一夕之間完全無處可去,甚至堆置在街頭。
一輛輛車在路面上,呼嘯而過,左右對稱的輪胎,扮演驅動的關鍵角色。想安全上路,定期汰換可不能少。
汽修廠業者 林資泰:「一般我們輪胎的壽命跟里程數的話,大概都在三萬五左右,如果以年分來講的話,大概五年以內都還算安全,再來就是要看你使用的習慣性,它是在1.6cm裡面,算是安全。」
以往汽修廠或輪胎廠換下來的舊胎,因為量大,都會與回收商長期配合,每天固定載運,而現在卻面臨沒人想收的窘境。
汽修廠業者 林資泰:「大概(累積)160條最多紀錄。 (會不會很不方便?) 大概沒有路可以走,然後外面又不能放,因為環保局會來開單。」
輪胎回收司機 邱俊凱:「店家的部分,我們就是盡量可以拖延就跟他拖延,因為我們一天只能下一車。(店家會不會抱怨啊?) 當然會啊! (你們怎麼都那麼久才來,或者是根本不來。) 當然會,店家現在基本上都是打電話拜託我們去收。 (以前不曾發生過?) 以前沒有,以前不趕快去收,還會被別人收走。」
政府為了不讓廢棄輪胎造成汙染,從1989年開始,以每公斤3.2元,補貼廢輪胎處理機構,讓廢輪胎回收鏈源源不絕。
諷刺的是,實際來到輪胎回收商,眼前這些廢胎,堆積如山的分量,已經跟大門口的距離越來越近,原因出在,廢輪胎的最末端,台灣兩大主要再利用機構,永豐餘及台灣汽電,在農曆年前同步停爐歲修,暫停進貨,導致廢輪胎供過於求。
環保署基管會組長 翁文郁:「以去年的數據來看,每個月大概是5700-5800公噸左右,事實上這些再利用機構的需求,它的量可以達到6000-6500公噸,事實上在供需是平衡的,但是有可能有歲修,或是尖峰期間的不同,所以某幾個月會有去化(消化)比較慢的情形。」
不只回收端出了問題,再到廢輪胎的處理機構,手上這一塊塊黑色的東西,是經過機械破碎,平均大小2.5公分以內的膠片,它們目前的囤積量,已經比人還高。
台灣每年的廢輪胎回收量將近12萬噸,有將近七成是破碎成膠片,當輔助燃料使用,兩成是磨成膠粉,作為地墊或吸音板,剩下的一成,透過熱裂解分解成碳黑,可以再製輪胎。而永豐餘和台灣汽電的膠片需求量,足足占了台灣一年總膠片量的82%,換句話說,廢輪胎回收的生死關卡,超過一半的決定權,就在他們身上。
輪胎處理場業者 田清文:「這個產業憑良心講也滿辛苦的,現在呢因為本身終端交貨有問題,所以最近的價錢有down到(一公斤)8毛錢到一塊錢,可是這個時候我們下去打(破碎),我們下去把作業量增加,但是這些我消不出去啊,因為呢全省十三家處理廠,只有兩家在燒。」
燒不完的膠片,放著有可能引發火苗,成堆聚集的廢胎,也有可能成為登革熱的下一個溫床,廢輪胎回收危機,怎麼做才會是新的轉機?
採訪撰稿:彭淑珮
攝影剪輯:蕭于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