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16

週一, 13 六月 2016

科技研發創新機 燒燙傷友見曙光

圖說:為了加速幫助傷友之復建,研發團隊結合慈濟人醫會及社區志工共約80人,經過四次的培訓計畫傷針對傷有患部各種壓力值、傷疤厚度色度量測之數據蒐集與記錄,期待透過慈悲結合科技的力量,可以化悲劇為成長的動力,讓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理想落實。(攝影者:虞珊明)2016年端午連續假日期間,證嚴 上人行腳來到台北,並且在慈濟關渡園區安排多場與大台北地區的靜思弟子之溫馨座談。這是 證嚴上人第一次於端午時間行腳至北區與慈濟人共同過節,大愛感恩科技把握因緣,安排研發部同仁,於6月9日端午節當天下午專題報告,將燒燙傷友壓力布的研發進程、以及壓力衣量測進度等利用溫馨座談時間跟 證嚴上人及北區慈濟人呈報。

去年6月27日八仙塵爆意外發生,有將近四百多人不幸被火燒傷,且多數為正值青春洋溢、花樣年華的年輕人,當他們恍若從鬼門關歷劫重生,在他們前方的卻還有漫長復健之路。 證嚴上人十分不捨,於是在意外發生之後隨即指示慈濟醫療志業與大愛感恩科技,研發更舒適的壓力布,來幫助燒燙傷患者復健與傷疤恢復平整。研發部門的同仁,開始請教花蓮慈院、 陽光基金會、國智經編,了解壓力布現況,共同研究如何再精進,因而開啟了這一段創新開發任務。

圖說:新型壓力布研發,大愛感恩科技期待結合眾人的愛心與力量,將慈悲與智慧的結合,可以化悲劇為成長的動力。(攝影者:虞珊明)開發過程第一步首重涼感、透氣及舒適度, 證嚴上人親自承擔第一位試用者,將這塊壓力布製成護腰帶,經過連續三天親身試穿、試戴,確認,並且向研發團隊分享所測試的壓力布料體驗結果,如此慈心與悲心,深深的感動研發同仁與合作愛心夥伴們,開始一起不斷的投入研發測試。溫馨座談上,經李鼎銘總經理引言後,代表報告的 正雄師兄分享,從一開始加入機能性的冰涼紗線開始,一步步的研發改善,到加強現有壓力布所無之適當壓力、高透氣性的編織來增加復元效果,接著又著力於降低磨擦係數、改善布面磨擦、增加舒適性。為了確保壓力效果,陽光基金會的同仁在製壓力衣還要每四公分、四公分的量測來調整布料均壓值,量身訂做最適合每一位傷友的壓力衣,這一切一切的考量,都是為了幫助燒燙傷友穿著舒適、加速復原與重啟復健。

迎向陽光、慈濟人的愛不曾間斷,這一項新型燒燙傷友的壓力布的研發工作,已經進行到第九代壓力布、即將屆滿一年,其中除了大愛感恩研發同仁的用心思量、不斷克服困難,陽光基金會、國智經編無私的付出居功偉厥給與專業及經驗的傳授。為了加速幫助傷友之復建,研發團隊結合了慈濟人醫會及社區志工共約80人,經過四次的培訓 ,針對傷友患部各種壓力值、傷疤厚度色度量測之數據蒐集與記錄, 期待透過慈悲結合科技的力量,可以化悲劇為成長的動力,讓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理想落實。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虞珊明 台北關渡報導

 

Read more

「艾」在慈濟志工行 「錚」心相待懿淳心

圖說:「其實自己猶豫了很久,畢業後五年才願意回到慈濟受證,在這段期間,我們直屬委員不斷的關心、邀約我,慈青畢業了可以多回來關心學弟學妹,開始培訓,替  上人承擔使命,我都不斷推託,跟師姑我很忙、沒有時間,但在一次參與慈青營隊中,聽到  上人呼喚我的孩子去了哪裡?意味著未來能否還再看的到這一群孩子?他們有沒有繼續再慈濟道上精進;所以我不能再找理由,拿著報名表報名培訓,跟媽媽說我要報名慈濟委員陪訓,於民國100年授證為慈濟委員,感恩 上人賜予的法號『懿淳』,如同單純的純,  上人期許弟子我能以單純的心去做事情,對的事做就對了,並保持一棵赤子之心。」 (李艾錚提供)慈濟中有一個年輕人團體,名為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許多慈青學長畢業後,選擇投入慈濟志業體服務,也會發願承當起慈濟志業,報名慈濟志工培訓、授證成為慈濟委員誠慈。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電台共同製播環保愛地兒節目單元,今天特別邀請現在服務於大愛感恩科技的李艾錚師姊,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慈濟心路。

在大學時就已經接觸慈濟、參與慈青的李艾錚師姊,慈濟心路要從家裡開始說起:「因為媽媽是慈濟會員,有慈濟師姑住在家附近,與媽媽介紹慈濟,媽媽了解有一個這麼好、這麼美善的團體,幫助苦難的人,所以媽媽也希望能付出一點心力,但媽媽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做志工,所以在自己能力所為,捐一點錢幫助他人,長期下來已經護持慈濟,且將近有40年左右。」

「在我準備到台南讀大學時,師姑與媽媽和我分享慈濟有慈青社,可以邀請女兒來參加慈青社,想說媽媽認同慈濟好、上大學也不知道要做什麼,離開家裡到外地讀書,面對新的環境,有答應師姑說可以去了解什麼是慈青社。」在開學前新生訓練的新生社團博覽上,艾錚師姊從第一攤開始走到最後一攤,繞了一大圈,始終沒有看慈青社的攤位,納悶慈青社到底是什麼?怎麼都沒看到這個社團!當年輕的艾錚師姊想放棄參加慈青社的念頭,隔天一位慈青學姊來到我們宿舍發宣傳單,邀請大家來參與期初茶會,第一次與慈青社的相見。「是慈青社!不是沒有嗎?不是找不到,於是跑過去問學姊問,妳是慈青社嗎?我怎以報名嗎?」因緣就這樣開始參與慈青社。「因緣如此奇妙,假如沒有這位學姊一間一間房間邀請活動,可能這樣的因緣就這麼斷掉了!」

在平常與社區慈濟師姑師伯往來,善的種子早已經種在心理,因緣來時就發芽了。李艾錚師姊的媽媽也不簡單,當初願意捐款救人,成為慈濟會員,一當就當了40多年不間斷;臺灣的美,美在每一個人的心,很多人省吃儉用,雖然生活沒有很富裕,但也願意分一點來幫助別人;艾錚的媽媽很不簡單,家教做得很好,以身教帶替言教。

參加慈青社,慈青社是一個服務性社團,且蘊含著慈濟人文精神及宗教理念。在參加慈青社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學長學姊邀請我們到榮民之家服務、關懷年長者,榮民伯伯住在榮民之家,沒有任何的親戚、沒有子女,第一次接觸榮民的艾錚師姊,當下想說我能做什麼:「非常緊張,第一次來到這裡、第一次接觸不認識的人,非常害怕,平常在家裡與爺爺奶奶互動,也沒這麼的緊密熱絡,好在有學長學姊教我們一些手部按摩運動、團康遊戲,幫爺爺們按摩、互動,拉近一點點距離,我才敢跟老爺爺說話,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我有的一些的自省,我都可以跟不認識老爺爺互動,但我為什麼不能與住在家裡面的爺爺互動,在活動後的分享,借鏡自省,回到家以後也要幫爺爺按摩。」

參加慈青很感動,真的在慈青社的活動當中,都會反照自己有沒有做到,參加慈青社就是開使我們去服務別人的機會,雖然我們都很有善心,就是不知道如何幫忙、如何跨出這步,都會覺得不好意思、不知如何開口、不知如何幫助他人,因為在慈青善的環境中,一點一滴打開自己的心,去服務他人,也將這份愛的互動帶回家中,與家人互動,拉近家人間情誼。

為何發心承擔起慈濟委員?「其實自己猶豫了很久,畢業後五年才願意回到慈濟受證,在這段期間,我們直屬委員不斷的關心、邀約我,慈青畢業了可以多回來關心學弟學妹,開始培訓,替 上人承擔使命,我都不斷推託,跟師姑我很忙、沒有時間,但在一次參與慈青營隊中,聽到 上人呼喚我的孩子去了哪裡?意味著未來能否還再看的到這一群孩子?他們有沒有繼續再慈濟道上精進;所以我不能再找理由,拿著報名表報名培訓,跟媽媽說我要報名慈濟委員陪訓,於民國100年授證為慈濟委員,感恩 上人賜予的法號『懿淳』,如同單純的純, 上人期許弟子我能以單純的心去做事情,對的事做就對了,並保持一棵赤子之心。」

畢了業以後,開始找工作,還沒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工作之前,有在其他商業電視台新聞部工作,因為從事記者相關工作反應都要很即時,所接收的訊息不一定都是快樂美善的事情,大多都是社會寫實面、或政治相關新聞,很感恩與同事間的相處都還不錯,只是在商業性的電視台工作,相對競爭壓力很高,在競爭與即時性的壓力,長時間接觸負面的訊息不斷的累積,在你當下的工作可能會抱怨很多,當負面新聞多了,整天下來的心情就會很沉重,在這樣環境下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心境,所以想說換個環境工作, 上人也慈示我的(慈青)孩子在哪裡?所以選擇慈濟志業體服務。

在大學參加慈青社,畢了業後很少回來慈濟服務,受證成慈濟委員只當名快樂志工,但好像沒有真正回來幫助 上人承擔使命,艾錚心想竟然我有相關的經驗、與能力,就回來志業體服務吧,因緣際會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服務,雖然與之前工做內容、環境截然不同,但環保宣導很重要,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業需要有行銷推廣、或媒體傳播人才,可以在這裡付出一點力量,從頭學起,但在善的環境下工作,真的心情真的會開心,在大愛感恩科技的人都不藏私,大家都互相幫忙,將他所知道的教導、與告訴你,也會不吝嗇請指導您,在這工作當中,你會有一種歡喜心與成就感,我每天所做的事都是善的對的事情,且有意義的,你知道你在為了什麼而努力,比較起來就多一些快樂與歡喜,不傷害到他人、理念都是良善、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的。

一路走來,從當初上大學報名參加慈青社,到畢業了工作、參加志工培訓、授證成為慈濟委員,結束幾年來的媒體人生活,最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服務,在大愛感恩科技剛開始可能會有點不適應職志合一,漸漸地解開心中疑問,很感恩身旁的所有法親家人呵護與愛護,更堅定自己在志業體服務,每到一個環境,都會有菩薩考驗您的道心,磨練出我們的真如本性-明珠,照亮他人。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艾」在慈濟志工行 「錚」心相待懿淳心

圖說:「其實自己猶豫了很久,畢業後五年才願意回到慈濟受證,在這段期間,我們直屬委員不斷的關心、邀約我,慈青畢業了可以多回來關心學弟學妹,開始培訓,替  上人承擔使命,我都不斷推託,跟師姑我很忙、沒有時間,但在一次參與慈青營隊中,聽到  上人呼喚我的孩子去了哪裡?意味著未來能否還再看的到這一群孩子?他們有沒有繼續再慈濟道上精進;所以我不能再找理由,拿著報名表報名培訓,跟媽媽說我要報名慈濟委員陪訓,於民國100年授證為慈濟委員,感恩 上人賜予的法號『懿淳』,如同單純的純,  上人期許弟子我能以單純的心去做事情,對的事做就對了,並保持一棵赤子之心。」 (李艾錚提供)慈濟中有一個年輕人團體,名為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許多慈青學長畢業後,選擇投入慈濟志業體服務,也會發願承當起慈濟志業,報名慈濟志工培訓、授證成為慈濟委員誠慈。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電台共同製播環保愛地兒節目單元,今天特別邀請現在服務於大愛感恩科技的李艾錚師姊,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慈濟心路。

在大學時就已經接觸慈濟、參與慈青的李艾錚師姊,慈濟心路要從家裡開始說起:「因為媽媽是慈濟會員,有慈濟師姑住在家附近,與媽媽介紹慈濟,媽媽了解有一個這麼好、這麼美善的團體,幫助苦難的人,所以媽媽也希望能付出一點心力,但媽媽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做志工,所以在自己能力所為,捐一點錢幫助他人,長期下來已經護持慈濟,且將近有40年左右。」

「在我準備到台南讀大學時,師姑與媽媽和我分享慈濟有慈青社,可以邀請女兒來參加慈青社,想說媽媽認同慈濟好、上大學也不知道要做什麼,離開家裡到外地讀書,面對新的環境,有答應師姑說可以去了解什麼是慈青社。」在開學前新生訓練的新生社團博覽上,艾錚師姊從第一攤開始走到最後一攤,繞了一大圈,始終沒有看慈青社的攤位,納悶慈青社到底是什麼?怎麼都沒看到這個社團!當年輕的艾錚師姊想放棄參加慈青社的念頭,隔天一位慈青學姊來到我們宿舍發宣傳單,邀請大家來參與期初茶會,第一次與慈青社的相見。「是慈青社!不是沒有嗎?不是找不到,於是跑過去問學姊問,妳是慈青社嗎?我怎以報名嗎?」因緣就這樣開始參與慈青社。「因緣如此奇妙,假如沒有這位學姊一間一間房間邀請活動,可能這樣的因緣就這麼斷掉了!」

在平常與社區慈濟師姑師伯往來,善的種子早已經種在心理,因緣來時就發芽了。李艾錚師姊的媽媽也不簡單,當初願意捐款救人,成為慈濟會員,一當就當了40多年不間斷;臺灣的美,美在每一個人的心,很多人省吃儉用,雖然生活沒有很富裕,但也願意分一點來幫助別人;艾錚的媽媽很不簡單,家教做得很好,以身教帶替言教。

參加慈青社,慈青社是一個服務性社團,且蘊含著慈濟人文精神及宗教理念。在參加慈青社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學長學姊邀請我們到榮民之家服務、關懷年長者,榮民伯伯住在榮民之家,沒有任何的親戚、沒有子女,第一次接觸榮民的艾錚師姊,當下想說我能做什麼:「非常緊張,第一次來到這裡、第一次接觸不認識的人,非常害怕,平常在家裡與爺爺奶奶互動,也沒這麼的緊密熱絡,好在有學長學姊教我們一些手部按摩運動、團康遊戲,幫爺爺們按摩、互動,拉近一點點距離,我才敢跟老爺爺說話,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我有的一些的自省,我都可以跟不認識老爺爺互動,但我為什麼不能與住在家裡面的爺爺互動,在活動後的分享,借鏡自省,回到家以後也要幫爺爺按摩。」

參加慈青很感動,真的在慈青社的活動當中,都會反照自己有沒有做到,參加慈青社就是開使我們去服務別人的機會,雖然我們都很有善心,就是不知道如何幫忙、如何跨出這步,都會覺得不好意思、不知如何開口、不知如何幫助他人,因為在慈青善的環境中,一點一滴打開自己的心,去服務他人,也將這份愛的互動帶回家中,與家人互動,拉近家人間情誼。

為何發心承擔起慈濟委員?「其實自己猶豫了很久,畢業後五年才願意回到慈濟受證,在這段期間,我們直屬委員不斷的關心、邀約我,慈青畢業了可以多回來關心學弟學妹,開始培訓,替 上人承擔使命,我都不斷推託,跟師姑我很忙、沒有時間,但在一次參與慈青營隊中,聽到 上人呼喚我的孩子去了哪裡?意味著未來能否還再看的到這一群孩子?他們有沒有繼續再慈濟道上精進;所以我不能再找理由,拿著報名表報名培訓,跟媽媽說我要報名慈濟委員陪訓,於民國100年授證為慈濟委員,感恩 上人賜予的法號『懿淳』,如同單純的純, 上人期許弟子我能以單純的心去做事情,對的事做就對了,並保持一棵赤子之心。」

畢了業以後,開始找工作,還沒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工作之前,有在其他商業電視台新聞部工作,因為從事記者相關工作反應都要很即時,所接收的訊息不一定都是快樂美善的事情,大多都是社會寫實面、或政治相關新聞,很感恩與同事間的相處都還不錯,只是在商業性的電視台工作,相對競爭壓力很高,在競爭與即時性的壓力,長時間接觸負面的訊息不斷的累積,在你當下的工作可能會抱怨很多,當負面新聞多了,整天下來的心情就會很沉重,在這樣環境下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心境,所以想說換個環境工作, 上人也慈示我的(慈青)孩子在哪裡?所以選擇慈濟志業體服務。

在大學參加慈青社,畢了業後很少回來慈濟服務,受證成慈濟委員只當名快樂志工,但好像沒有真正回來幫助 上人承擔使命,艾錚心想竟然我有相關的經驗、與能力,就回來志業體服務吧,因緣際會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服務,雖然與之前工做內容、環境截然不同,但環保宣導很重要,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業需要有行銷推廣、或媒體傳播人才,可以在這裡付出一點力量,從頭學起,但在善的環境下工作,真的心情真的會開心,在大愛感恩科技的人都不藏私,大家都互相幫忙,將他所知道的教導、與告訴你,也會不吝嗇請指導您,在這工作當中,你會有一種歡喜心與成就感,我每天所做的事都是善的對的事情,且有意義的,你知道你在為了什麼而努力,比較起來就多一些快樂與歡喜,不傷害到他人、理念都是良善、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的。

一路走來,從當初上大學報名參加慈青社,到畢業了工作、參加志工培訓、授證成為慈濟委員,結束幾年來的媒體人生活,最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服務,在大愛感恩科技剛開始可能會有點不適應職志合一,漸漸地解開心中疑問,很感恩身旁的所有法親家人呵護與愛護,更堅定自己在志業體服務,每到一個環境,都會有菩薩考驗您的道心,磨練出我們的真如本性-明珠,照亮他人。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週日, 12 六月 2016

守護青海碧藍天 環保力即知即行


青海位於高海拔,空氣稀薄,當地居民燒媒炭取暖,垃圾也以直接焚燒做處理,居民大多有肺部或呼吸道疾病,環保志工李翔林也曾不以為然,而在認識慈濟後,發現做環保的重要,天天騎著電動三輪車做回收,在市場做生意的他,也帶動商家一起來回收紙箱,在青海成立了第一個環保點。 


騎著電動車,沿著大街小巷做回收,這是李翔林每一天的工作,不敢懈怠,因為不回收就是被燒掉。 

志工 李翔林:「你不做,他們馬上就點(燒),還不如我拉回來,也能賣幾塊錢。」 

青海位在高海拔,空氣稀薄,居民習慣燒煤炭取暖,再加上焚燒垃圾,天空總是灰灰的。 

李翔林也曾不以為意,走入慈濟,終於知道環保的重要,在市場做生意的他,天天撿紙板,還帶動附近商家一同來做。 

商家:「盒子塑膠袋我們經常也是扔掉,扔掉不如給他做環保,幫他一把,也是幫自己,對社會。」 

志工 李翔林:「保護地球母親是我們人人有責吧,自己。」 

他認為該承擔的,還有這件事。 

慈濟志工 祁海明:「會所有點事,他們打電話叫我過去,我們不管有環保或者訪視,只要你打電話邀約,就會說沒問題,只要你叫我就過來,永遠都是OK的。」 

樂於助人,喜歡做訪視看個案,慈濟在青海善的志業,他是重要的生力軍,七十六歲的老父親,曾經因不明白而擔憂,如今以他為榮。 

李翔林的父親:「(做回收)衣服髒了(沒關係),內心要乾淨,身上髒沒關係,內心不要髒了就好,聽了證嚴上人的話,好好把環保做下去,極力支持。」 Read more

推行環保幼扎根 校園撒播善種子


菲律賓慈濟志工最近來到聖馬刁鎮的基層教育單位,再一次向學生宣導環保觀念,結果孩子們高舉自製的海報,上面寫了什麼,帶您來看。 


菲律賓慈濟人來到聖馬刁鎮的兩間小學,和小朋友聊環保,結果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了。 

慈濟志工 伊麗莎:「這裡的每個人都很努力做回收,垃圾今天被丟棄沒錯,但其實裡面也許仍有價值,只要你試著回收、過磅、處理這些東西,你就不會亂丟垃圾了。」 

志工長年在教育單位宣導資源分類的觀念,學生不但聽進去,這天他們還想說聲感謝。 

學生 克里斯:「即使我們做得不多,但很高興我們能,透過資源分類幫助別人,也謝謝慈濟基金會一直在這裡,幫著窮人。」 

慈濟志工與小學學童,跨世代的對話,因為環保、沒有代溝。 

僑納斯 羅登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

用心烹煮素食佳餚 餐桌上救地球


美國慈濟志工,只要有機會,總會把握推廣素食。德州「奧斯汀素食博覽會」(4/2),以及「西雅圖素食美食節」(4/9),慈濟人設計不同內容,與民眾結緣。 


量血壓、測血糖,關心健康。慈濟志工第五年參與「西雅圖素食美食節」,兩天出動20位志工,其中包括醫護專業人士,現場提供民眾飲食照護和身體保養的建議。 

德州的「奧斯汀素食博覽會」,則是在陽光下熱情展開。東方人的米食,健康美味,慈濟志工邀請民眾品嘗「香積飯」,也介紹它的賑災功能。 

以慈悲為初衷,應用科技研發,環保救地球的綠色產品,在會場深受肯定與歡迎。 

真善美志工 美國綜合報導 Read more

腦麻兒環保


16 patients suffering cerebral palsy arrived at the Tzu Chi Bixin Recycling Station in Kaohsiung to try their hands 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anyone can give as long as they want to. We join this memorable event at the end of today`s program. Thank you for watching. Goodbye. 


16位患有腦性麻痺的病人,來到高雄的慈濟必信環保站,學習用雙手做環保,這証明了只要有心,任何人都能付出,節目的最後一起來看看,這感人的活動,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Read more

腦麻兒環保


16 patients suffering cerebral palsy arrived at the Tzu Chi Bixin Recycling Station in Kaohsiung to try their hands 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anyone can give as long as they want to. We join this memorable event at the end of today`s program. Thank you for watching. Goodbye. 


16位患有腦性麻痺的病人,來到高雄的慈濟必信環保站,學習用雙手做環保,這証明了只要有心,任何人都能付出,節目的最後一起來看看,這感人的活動,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Read more

週六, 11 六月 2016

力行環保 慈悲科技展愛心

圖說:林志弘博士和與志工一起呼籲大家珍惜「城市礦產」[攝影者:李世升]「寧靜的天空,蟬叫的嗡嗡,有很多的螢火蟲穿梭在垃圾桶,地球閉著眼睛不敢太吃驚,他們在回收環保,清掃是他們的舞蹈……」2016年5月22日,初夏的周日清晨,臺北慈 濟松山聯絡處,飄揚著輕快、歡喜的歌聲,原來是「大愛環保與感恩科技研習活動」第十八場,在這裡舉行,吸引位二百一十慈濟志工及社區民眾参加。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也 親臨現場全程參與,大力推廣環保教育與慈悲科技。在活動段落中,李總經理幽默的穿插著有獎問答,鼓勵大家一起來做環保,愛護地球。

研習活動一開始,臺上十多位慈濟志工帶動唱著〈清掃是舞蹈〉,而臺下的來賓也開心地配合一起舞動,嘹亮而歡欣的歌聲,不僅為今日嚴肅議題的研習課程做了一個輕鬆有趣的開 場,也讓與會者身心舒暢,準備好好學習。

◎城市礦產要珍惜 日日環保最歡喜

圖說 : 身為第三代全素食者的詹瑞琴(右一)呼籲大家要茹素救地球。[攝影者:李世升]「二十一世紀最大的環保問題就是電子廢棄物!」第一堂課由慈濟教聯會志工政大資管博士林志弘介紹「城市礦產」。「清淨在源頭,製造時就要考慮如何安全又有效率的回收!大家 要珍惜物資,能減量才不浪費,能不用就不要用!」原來廢棄的各種3C產品中蘊藏著豐富的礦資源,大家應該響應環保回收再利用。「有手機的,請舉手!」臺下的聽眾幾乎都舉手 了。「廢棄的手機裡面有很多貴金屬,兩萬隻手機可以提煉出1公斤的黃金!」從廢棄的手機中可分解出的重金屬,竟比從礦場中提煉,還要更有效益呢!

林博士也提醒大家注意寶特瓶對環境的危害,他說:「臺灣每年使用四十六億支寶特瓶,而一公升容量的寶特瓶在製造時需要消耗十七點五公升的水!」慈濟志工陳淑敏也在場以「環保十指口訣」教大家如何做好回收物品的分類,讓大家更清楚如何以實際行動落實環保。「做環保很好,做一天算一天!」八十三歲的陳秀雲是十多年的慈濟環保志工,子女們看到她 歡喜地投入,非常支持。她說:「我要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也邀請大家一起來做環保!」

◎貼心創意展慈悲 善用科技愛無邊

圖說 : 環教老師王淑如在臺下認真聽講並勤作筆記。[攝影者:李世升]第二堂課則由慈濟志工魏志龍、陳惠美與賴淑貞介紹「慈悲科技」,慈悲科技產品的內涵元素:慈悲、科技、環保、人文、感恩、尊重、愛等等。臺上志工以輕鬆逗趣的方式,介紹各 種以環保與賑災為前提,開發出的各式慈悲科技商品,包括:毛毯、太陽能LED後背包、護足舒壓襪、防穿刺神奇白布鞋、太陽能LED帽等等。臺下的會眾不時發出驚嘆聲,笑聲。中場休息時,大家紛紛到展示櫃檯將各種產品看個仔細,也紛紛購買以實際行動支持環保。

◎全球暖化 茹素救地球

圖說 :課間身心寬暢,學員踴躍至大愛感恩展示攤位體驗環保織品。[攝影者:李世升]由於石化燃料的濫用,過分倚賴塑膠,大量砍樹,畜牧業的興起,以及人口的壓力等因素造成全球暖化。全球氣候失調,水災和旱災以及沙漠化現象愈來愈嚴重,對於生態體系、水土資源、人類的活動與生存等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而我們該如何面對「地球發燒了」?

「我的小孩是第四代全素的寶寶,他非常的健康!很多茹素的人都擔心會不會不健康?會不會鈣不足?他六個月大時,我帶他去看牙醫,牙醫非常的驚訝,這樣素食的孩子的鈣質竟非 常的充足,非常的健康!大家等一下可以親自抱抱看我的寶寶就知道了!」第三代「全素」的詹瑞琴女士帶著她可愛的寶寶一起現身說法,呼籲大眾要素食。

為何應該素食,詹瑞琴說:「我們地球生產的糧食原來可以供應八十億人食用,然而現在全球只有七十億人,卻有很多人因沒有糧食,挨餓甚至死亡,其中全球飢餓的孩童便有十億人。相信大家都看過世界新聞報導,富有的國家拿錢向貧窮的國家購買糧食,而其中百分之七十的糧食是用來餵養有錢國家人民要食用的動物。窮國的人民卻只能挨餓,看著自己孩子 活活餓死!」為了拯救地球,也為了大量可憐飢民,期望有更多人能加入茹素的行列!

◎身體力行揚理念 落實環保最重要

圖說 : 袁璟(左)與林舜之(右)夫婦及其幼子林禹軒(中)開心出席研習會。[攝影者:李世升]「很感謝大愛感恩科技為地球環保所做的努力,也讓我們清楚地明白哪些東西是可以真正回收再利用的!那位八十三歲的阿嬤分享,她每天清晨四點就起來做環保,很令人感動!」王淑如一早自基隆來出席今天的活動,身為海洋大學與水公園環教講師,她用心聆聽課程,收集資訊,希望能為環境教育貢獻更多的心力。聽了一上午的課,王淑如希望大家都能隨時隨 地做環保之外,也強調發展慈悲科技的重要,王淑如說:「護持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就是護持國際賑災!」

「我來之前覺得垃圾分類很麻煩,直接丟垃圾桶就好了!我沒有想到原來有些要丟棄的物品裡面含有金屬,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以後我要做好垃圾分類,也會請同學一起做!」大男生張家齊還在就讀高一,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參加今日的研習,收穫不少。

前年剛從加拿大返回臺灣的林舜之感慨地說:「現在的電器用品幾年就無法用,壽命很短,強迫你要去買新的。這是現代科技的不歸路!是一種浪費,造成地球的破壞。慈悲科技的概 念很不一樣,純粹是為了拯救地球,而不是以商業利益為出發點。」以前都買鳳梨酥、茶葉送人的他說:「今年夏天回上海過暑假時,我們要改送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給親友。這次回去介紹環保概念給他們,這樣更有意義!」

林舜之侃侃而談,身旁來自上海的妻子袁璟一直點頭,深表同感地說:「一般人如果沒有來參加研習,沒有看到這些展示與產品,會以為環保只是口號而已!不會體認到環保和我們實 際的生活關係那麼的密切!而真正的參與,要落實在實際生活中可操作是很重要的!」袁璟在慈濟擔任大愛媽媽,近日也去環保站參觀,並參加大愛媽媽博覽會展演「縱鯉增壽」減塑行動,六歲的兒子林禹軒也一起參加演出,難怪她感觸良多!

2016/05/22 | ◎王美瑜/臺北市松山區報導

Read more

力行環保 慈悲科技展愛心

圖說:林志弘博士和與志工一起呼籲大家珍惜「城市礦產」[攝影者:李世升]「寧靜的天空,蟬叫的嗡嗡,有很多的螢火蟲穿梭在垃圾桶,地球閉著眼睛不敢太吃驚,他們在回收環保,清掃是他們的舞蹈……」2016年5月22日,初夏的周日清晨,臺北慈 濟松山聯絡處,飄揚著輕快、歡喜的歌聲,原來是「大愛環保與感恩科技研習活動」第十八場,在這裡舉行,吸引位二百一十慈濟志工及社區民眾参加。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也 親臨現場全程參與,大力推廣環保教育與慈悲科技。在活動段落中,李總經理幽默的穿插著有獎問答,鼓勵大家一起來做環保,愛護地球。

研習活動一開始,臺上十多位慈濟志工帶動唱著〈清掃是舞蹈〉,而臺下的來賓也開心地配合一起舞動,嘹亮而歡欣的歌聲,不僅為今日嚴肅議題的研習課程做了一個輕鬆有趣的開 場,也讓與會者身心舒暢,準備好好學習。

◎城市礦產要珍惜 日日環保最歡喜

圖說 : 身為第三代全素食者的詹瑞琴(右一)呼籲大家要茹素救地球。[攝影者:李世升]「二十一世紀最大的環保問題就是電子廢棄物!」第一堂課由慈濟教聯會志工政大資管博士林志弘介紹「城市礦產」。「清淨在源頭,製造時就要考慮如何安全又有效率的回收!大家 要珍惜物資,能減量才不浪費,能不用就不要用!」原來廢棄的各種3C產品中蘊藏著豐富的礦資源,大家應該響應環保回收再利用。「有手機的,請舉手!」臺下的聽眾幾乎都舉手 了。「廢棄的手機裡面有很多貴金屬,兩萬隻手機可以提煉出1公斤的黃金!」從廢棄的手機中可分解出的重金屬,竟比從礦場中提煉,還要更有效益呢!

林博士也提醒大家注意寶特瓶對環境的危害,他說:「臺灣每年使用四十六億支寶特瓶,而一公升容量的寶特瓶在製造時需要消耗十七點五公升的水!」慈濟志工陳淑敏也在場以「環 保十指口訣」教大家如何做好回收物品的分類,讓大家更清楚如何以實際行動落實環保。「做環保很好,做一天算一天!」八十三歲的陳秀雲是十多年的慈濟環保志工,子女們看到她 歡喜地投入,非常支持。她說:「我要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也邀請大家一起來做環保!」

◎貼心創意展慈悲 善用科技愛無邊

圖說 : 環教老師王淑如在臺下認真聽講並勤作筆記。[攝影者:李世升]第二堂課則由慈濟志工魏志龍、陳惠美與賴淑貞介紹「慈悲科技」,慈悲科技產品的內涵元素:慈悲、科技、環保、人文、感恩、尊重、愛等等。臺上志工以輕鬆逗趣的方式,介紹各 種以環保與賑災為前提,開發出的各式慈悲科技商品,包括:毛毯、太陽能LED後背包、護足舒壓襪、防穿刺神奇白布鞋、太陽能LED帽等等。臺下的會眾不時發出驚嘆聲,笑 聲。中場休息時,大家紛紛到展示櫃檯將各種產品看個仔細,也紛紛購買以實際行動支持環保。

◎全球暖化 茹素救地球

圖說 :課間身心寬暢,學員踴躍至大愛感恩展示攤位體驗環保織品。[攝影者:李世升]由於石化燃料的濫用,過分倚賴塑膠,大量砍樹,畜牧業的興起,以及人口的壓力等因素造成全球暖化。全球氣候失調,水災和旱災以及沙漠化現象愈來愈嚴重,對於生態體系、水土資源、人類的活動與生存等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而我們該如何面對「地球發燒了」?

「我的小孩是第四代全素的寶寶,他非常的健康!很多茹素的人都擔心會不會不健康?會不會鈣不足?他六個月大時,我帶他去看牙醫,牙醫非常的驚訝,這樣素食的孩子的鈣質竟非常的充足,非常的健康!大家等一下可以親自抱抱看我的寶寶就知道了!」第三代「全素」的詹瑞琴女士帶著她可愛的寶寶一起現身說法,呼籲大眾要素食。

為何應該素食,詹瑞琴說:「我們地球生產的糧食原來可以供應八十億人食用,然而現在全球只有七十億人,卻有很多人因沒有糧食,挨餓甚至死亡,其中全球飢餓的孩童便有十億 人。相信大家都看過世界新聞報導,富有的國家拿錢向貧窮的國家購買糧食,而其中百分之七十的糧食是用來餵養有錢國家人民要食用的動物。窮國的人民卻只能挨餓,看著自己孩子 活活餓死!」為了拯救地球,也為了大量可憐飢民,期望有更多人能加入茹素的行列!

◎身體力行揚理念 落實環保最重要

圖說 : 袁璟(左)與林舜之(右)夫婦及其幼子林禹軒(中)開心出席研習會。[攝影者:李世升]「很感謝大愛感恩科技為地球環保所做的努力,也讓我們清楚地明白哪些東西是可以真正回收再利用的!那位八十三歲的阿嬤分享,她每天清晨四點就起來做環保,很令人感動!」王 淑如一早自基隆來出席今天的活動,身為海洋大學與水公園環教講師,她用心聆聽課程,收集資訊,希望能為環境教育貢獻更多的心力。聽了一上午的課,王淑如希望大家都能隨時隨 地做環保之外,也強調發展慈悲科技的重要,王淑如說:「護持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就是護持國際賑災!」

「我來之前覺得垃圾分類很麻煩,直接丟垃圾桶就好了!我沒有想到原來有些要丟棄的物品裡面含有金屬,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以後我要做好垃圾分類,也會請同學一起做!」大男生張家齊還在就讀高一,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參加今日的研習,收穫不少。

前年剛從加拿大返回臺灣的林舜之感慨地說:「現在的電器用品幾年就無法用,壽命很短,強迫你要去買新的。這是現代科技的不歸路!是一種浪費,造成地球的破壞。慈悲科技的概 念很不一樣,純粹是為了拯救地球,而不是以商業利益為出發點。」以前都買鳳梨酥、茶葉送人的他說:「今年夏天回上海過暑假時,我們要改送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給親友。這次回去介紹環保概念給他們,這樣更有意義!」

林舜之侃侃而談,身旁來自上海的妻子袁璟一直點頭,深表同感地說:「一般人如果沒有來參加研習,沒有看到這些展示與產品,會以為環保只是口號而已!不會體認到環保和我們實 際的生活關係那麼的密切!而真正的參與,要落實在實際生活中可操作是很重要的!」袁璟在慈濟擔任大愛媽媽,近日也去環保站參觀,並參加大愛媽媽博覽會展演「縱鯉增壽」減塑 行動,六歲的兒子林禹軒也一起參加演出,難怪她感觸良多!

2016/05/22 | ◎王美瑜/臺北市松山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