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1 六月 2016

2016,06/21 嘉義朴子環保志工參訪

【對象】嘉義朴子環保志工
【時間】2016年6月21日(二)10:00-12: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嘉義菩薩聚福緣 環保人文心價值
20160621-11.jpg 20160621-12.jpg Read more

嘉義 蔡阿麗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61-6_01_0621.jpg有人說做環保都沒煩惱,我跟你說我有煩惱五分鐘!五分鐘煩惱一下,等一下就好了。我們人生也是一直拼,拼到比較好過就輕鬆了、過去就好。 Read more

環境教育研習課 大愛環保植人心

圖說:考慮不同年齡層理解力及接受訊息程度不同,教案編輯小組將編撰一套適合不同年齡的教材內容,分成小學丶中學丶社會人士,及四大主題『地球發燒了』、『慈悲科技』、『城市礦產』、『搖籃到搖籃』,12份教案。(大愛感恩科技提供)環保與教育是息息相關,大愛感恩科技與北區教聯會合作,編寫環保教育教案,籌備半年,經歷好幾次的會議與研討,與40位老師編撰教案,就是希望將環保理念傳揚出去。今天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林慧萍師姊與我們分享環境教育研習活動。

在今年2月21日【大愛環保‧感恩科技】是第一場種子師親研習活動,當天有老師、大愛媽媽、社區會眾,將近有600位來參與這次研習的活動。環保理念推廣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堅持的使命,至從2015年在巴黎所舉辦全球氣候變遷會議,證嚴上人一直呼籲來不及,環保要人人從自身做起,面臨全球氣溫正負2度限制,但每全球平均溫度每上升一度,造成地球嚴重的傷害。

大愛感恩科技去年2015底剛好滿七周年,一直以「環保精質化、清淨在源頭」理念邁進,過去也結合各界資源,透過各項認證與獎項,榮獲有企業環保獎、環教教育獎、經濟部搖籃到搖籃設計競賽的肯定,為了將環保深植人心,從去(2015)年9月向環保署提出「環境教育場域」認證,如果通過這項認證、符合各項條件,可以舉辦環教教育課程,讓教師、學生、企業等申請環教教育時數,接引更多產官學界到公司參訪。

從去年評鑑委員到公司場域勘查與評估,肯定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推廣的貢獻,也希望大愛感恩科技撰寫環保教案,教案編列需要符合的教育意義,所以主動與北區教聯會窗口陳乃裕師兄,廣邀北區教聯會40位老師一同攜手合作,共同編列屬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教案。

圖說:在今年2月21日【大愛環保‧感恩科技】是第一場種子師親研習活動,當天有老師、大愛媽媽、社區會眾,將近有600位來參與這次研習的活動。環保理念推廣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堅持的使命,至從2015年在巴黎所舉辦全球氣候變遷會議,證嚴上人一直呼籲來不及,環保要人人從自身做起,面臨全球氣溫正負2度限制,但每全球平均溫度每上升一度,造成地球嚴重的傷害。(大愛感恩科技提供)雖然教聯會老師們都發心投入編寫教案,但並非真正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核心理念,所以公司開始廣邀老師們到公司參訪,認識大愛感恩科技核心價值與公司短中長期的教育目標,回去就開始為教案構圖,接續到年底前,就將所有教案撰寫完成,而彼此近半年的密切來往與討論,讓每位投入的老師、同仁深受感動。

將原本口頭一直想宣導的理念,已經化作為有形可生活化的有形教材,更是對於 上人殷殷期盼與重視的環保教育,將這推廣的過程實現為教材與藍圖,跳脫原本只為了想完成場域認證與教案撰寫的框架,延伸規劃,舉辦數十場的研習會與課程。

考慮不同年齡層理解力及接受訊息程度不同,教案編輯小組將編撰一套適合不同年齡的教材內容,分成小學丶中學丶社會人士,及四大主題『地球發燒了』、『慈悲科技』、『城市礦產』、『搖籃到搖籃』,12份教案。

「地球發燒了」等我們準備好了,一切就來不及了!如同北極熊與台灣面臨同樣的生態危機。地球的醫生在那裡?答案就在每一個人手裡,鼓掌的雙手,掌握了人類的未來。「慈悲科技」氣候的變遷,莫拉克八八風災、日本311地震、尼泊爾強震、蘇迪勒風災或是八仙塵爆等災難現場,慈悲科技就是將環保菩薩的愛心,做成環保毛毯,賑災救災用品,散播到需要愛心的地方。

「城市礦産」垃圾不垃圾,消費者「清淨在源頭」,環保菩薩「回收在後端」,大愛感恩「環保精質化」。看似簡單、不複雜,環保回收往往被人們忽略,正如這些城市中的礦產被我們所忽視,以環保產品生產履歷,揭示愛的循環生生不息。「搖籃到搖籃」一件產品被創造,使用後多數都是進到垃圾桶被焚燒。『大愛感恩科技』運用科技的力量將產品從搖籃到搖籃(C2C)、再從回收到回收 (R2R),減廢到零廢,延續物命。

總總的環保教案,就是希望環保深植到人心。 證嚴上人曾開示「友善大地、關懷人群」,大愛感恩科技肩起「慈悲科技」的使命感,一直都是賑災物資開發時首要的考量,大愛感恩科技所有環保再生賑災物資亦是慈濟環保菩薩、實業家志工及全球慈濟師兄姊的愛心接力,共同馳援、膚慰與關懷災民的最佳後盾。就因為地球來不及,所以要更積極,以「無用塑膠、重塑希望」,化無用、為大用,透過環保教育研習,讓更多能認識與了解環保的重要,期許大家都是地球的守護者,別讓地球母親再『碳』氣了。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黃毓瑾師姊
【節目時間】 2016/6/21() 15:30~15:50 
【訪談主題】壓力布()量測感恩心得
【線上收聽】http://www.daai.tv/daai-web/live/radio.htm

雲端電台 SoundCloud 安裝教學

 

Read more

環境教育研習課 大愛環保植人心

圖說:考慮不同年齡層理解力及接受訊息程度不同,教案編輯小組將編撰一套適合不同年齡的教材內容,分成小學丶中學丶社會人士,及四大主題『地球發燒了』、『慈悲科技』、『城市礦產』、『搖籃到搖籃』,12份教案。(大愛感恩科技提供)環保與教育是息息相關,大愛感恩科技與北區教聯會合作,編寫環保教育教案,籌備半年,經歷好幾次的會議與研討,與40位老師編撰教案,就是希望將環保理念傳揚出去。今天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林慧萍師姊與我們分享環境教育研習活動。

在今年2月21日【大愛環保‧感恩科技】是第一場種子師親研習活動,當天有老師、大愛媽媽、社區會眾,將近有600位來參與這次研習的活動。環保理念推廣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堅持的使命,至從2015年在巴黎所舉辦全球氣候變遷會議,證嚴上人一直呼籲來不及,環保要人人從自身做起,面臨全球氣溫正負2度限制,但每全球平均溫度每上升一度,造成地球嚴重的傷害。

大愛感恩科技去年2015底剛好滿七周年,一直以「環保精質化、清淨在源頭」理念邁進,過去也結合各界資源,透過各項認證與獎項,榮獲有企業環保獎、環教教育獎、經濟部搖籃到搖籃設計競賽的肯定,為了將環保深植人心,從去(2015)年9月向環保署提出「環境教育場域」認證,如果通過這項認證、符合各項條件,可以舉辦環教教育課程,讓教師、學生、企業等申請環教教育時數,接引更多產官學界到公司參訪。

從去年評鑑委員到公司場域勘查與評估,肯定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推廣的貢獻,也希望大愛感恩科技撰寫環保教案,教案編列需要符合的教育意義,所以主動與北區教聯會窗口陳乃裕師兄,廣邀北區教聯會40位老師一同攜手合作,共同編列屬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教案。

圖說:在今年2月21日【大愛環保‧感恩科技】是第一場種子師親研習活動,當天有老師、大愛媽媽、社區會眾,將近有600位來參與這次研習的活動。環保理念推廣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堅持的使命,至從2015年在巴黎所舉辦全球氣候變遷會議,證嚴上人一直呼籲來不及,環保要人人從自身做起,面臨全球氣溫正負2度限制,但每全球平均溫度每上升一度,造成地球嚴重的傷害。(大愛感恩科技提供)雖然教聯會老師們都發心投入編寫教案,但並非真正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核心理念,所以公司開始廣邀老師們到公司參訪,認識大愛感恩科技核心價值與公司短中長期的教育目標,回去就開始為教案構圖,接續到年底前,就將所有教案撰寫完成,而彼此近半年的密切來往與討論,讓每位投入的老師、同仁深受感動。

將原本口頭一直想宣導的理念,已經化作為有形可生活化的有形教材,更是對於 上人殷殷期盼與重視的環保教育,將這推廣的過程實現為教材與藍圖,跳脫原本只為了想完成場域認證與教案撰寫的框架,延伸規劃,舉辦數十場的研習會與課程。

考慮不同年齡層理解力及接受訊息程度不同,教案編輯小組將編撰一套適合不同年齡的教材內容,分成小學丶中學丶社會人士,及四大主題『地球發燒了』、『慈悲科技』、『城市礦產』、『搖籃到搖籃』,12份教案。

「地球發燒了」等我們準備好了,一切就來不及了!如同北極熊與台灣面臨同樣的生態危機。地球的醫生在那裡?答案就在每一個人手裡,鼓掌的雙手,掌握了人類的未來。「慈悲科技」氣候的變遷,莫拉克八八風災、日本311地震、尼泊爾強震、蘇迪勒風災或是八仙塵爆等災難現場,慈悲科技就是將環保菩薩的愛心,做成環保毛毯,賑災救災用品,散播到需要愛心的地方。

「城市礦産」垃圾不垃圾,消費者「清淨在源頭」,環保菩薩「回收在後端」,大愛感恩「環保精質化」。看似簡單、不複雜,環保回收往往被人們忽略,正如這些城市中的礦產被我們所忽視,以環保產品生產履歷,揭示愛的循環生生不息。「搖籃到搖籃」一件產品被創造,使用後多數都是進到垃圾桶被焚燒。『大愛感恩科技』運用科技的力量將產品從搖籃到搖籃(C2C)、再從回收到回收 (R2R),減廢到零廢,延續物命。

總總的環保教案,就是希望環保深植到人心。 證嚴上人曾開示「友善大地、關懷人群」,大愛感恩科技肩起「慈悲科技」的使命感,一直都是賑災物資開發時首要的考量,大愛感恩科技所有環保再生賑災物資亦是慈濟環保菩薩、實業家志工及全球慈濟師兄姊的愛心接力,共同馳援、膚慰與關懷災民的最佳後盾。就因為地球來不及,所以要更積極,以「無用塑膠、重塑希望」,化無用、為大用,透過環保教育研習,讓更多能認識與了解環保的重要,期許大家都是地球的守護者,別讓地球母親再『碳』氣了。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一, 20 六月 2016

大甲媽遶境進香 醫護也守護環境


大甲媽祖遶境,昨天深夜起駕,今天凌晨,一群特殊的掃街隊伍加入,他們是台中慈濟醫院醫護人員,響應大甲區慈濟志工發起的,掃街淨大地。近九十人,凌晨四點從潭子出發,其中有人,值小夜,兩點下班也不敢睡,等到四點,投入這有意義的行動。 


凌晨四點,台中慈濟醫院將近九十名醫護人員集合出發,前往大甲鎮瀾宮打掃街道。今年的垃圾量明顯減少,顯示垃圾不落地的宣導奏效,民眾環保觀念普遍提升。 

台中慈濟醫院院長 簡守信:「鞭炮的數量相對減少非常多,不過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個隱憂的地方,鞭炮少了 但我們看到菸蒂增加,所以這個雖然也是,一方面有些是好,但有一些是提醒我們,我們還是有更多努力空間。」 


掃街行列中,大腹便便的護理師陳美鳳下個月就要臨盆,為了環境整潔,她和寶寶都不缺席。 

台中慈濟醫院護理師 陳美鳳:「懷孕就帶著寶寶一起來做環保,希望以後環境可以好一點,給寶寶以後未來生活品質比較好。」 

守護生命日夜不停歇,護理師莊雅婷剛下夜班,再累都不敢闔眼,就是為了盡一分心力。 

台中慈濟醫院護理師 莊雅婷:「在醫院待到快四點就直接下來, 
就沒有回家 (幾點下班),兩點左右 (待到四點過來)。」 

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八日深夜起駕,九號一大清早,在眾人合力之下,街道恢復乾淨一如往常。 

中部綜合報導 Read more

老有所用愛環保 81歲老嫗樂活


上海浦東區慈濟志工,定期訪視「千鶴敬老院」,自己也是上了年紀的「陸傳通」,總是鼓勵大家不要糊里糊塗度過老年生活,因此在環保理念上,常常分享解說。結果有一位年過八十的王奶奶,積極做回收,每天上下樓梯也當成運動。 


慈濟志工 陸傳通:「現在我們老了, 老了,老了不是沒有用處,老了還可以保護地球,最大的功德啊。」 

聽到、知道、也做到,王奶奶已經回收資源好幾個月。 

千鶴敬老院院友 王容美:「(丟了)浪費掉 一方面空氣汙染,對國家有利(的事),我要出分力量。」 

慈濟志工 陸傳通:「老奶奶已經八十多歲了,每天從一樓到三樓,不斷地在收集牛奶盒,牛奶瓶的蓋子。」 

千鶴敬老院院友 王容美:「我來收環保了,(王媽媽)明早我開始做環保,假使有牛奶盒幫我留著喔!(好的) 。」 

正向的觀念,讓老年生活不糊塗,還發揮了良能。 

真善美志工 劉臣 張永 上海報導 Read more

表達紀念崇敬 效法先聖善孝精神


今年五月佛誕節,菲律賓慈濟人將首次在奧莫克和獨魯萬,舉辦浴佛典禮,志工和當地民眾積極展開彩排。而在台灣民間宗教盛事,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繞境起駕,今年環保署出動監測系統,慈濟志工也在現場帶動鄉親資源回收。證嚴上人在今天(4/9)的志工早會開示,在紀念的時刻,要效法行孝行善的精神,身體力行,啟發人人的愛心,就是表達最好的紀念。 


一年一度大甲媽繞境,今年環保署出動空汙檢測,希望民眾減少炮竹施放。慈濟志工的環保行動,更是年年不缺席。證嚴上人也呼籲大家,學習媽祖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紀念方式。 

證嚴上人開示:「這樣的紀念的時刻,我們來宣導孝與善,我們假如向著這樣的精神,孝女的精神,行善行孝不能等,這樣的精神去身體力行,效法與孝道,那就對了。」 

身體力行,心念虔誠。菲律賓慈濟人,今年將首次在奧莫克和獨魯萬舉辦浴佛典禮。本土志工廣邀鄉親參與,眾人合心,積極彩排,認真學習佛教儀軌。 

證嚴上人開示:「人人都很守這樣的紀念的人文,人人來報名,要到了浴佛的時候,要如何整齊,表達了尊重,這一種的啟發,啟發人人的愛心跟規則跟合齊。」 

因為愛,跨越宗教,曾經受助的海燕風災災民,效法佛陀的精神,希望凝聚更多善念與祝福。 

江杏幸 宋相猛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塑膠袋千年不壞 分類回收愛地球


隨著石油降價,連帶石油相關產品也跟著降價,進而影響資源回收的價格,價格低,回收的廠商也少了,慈濟環保站回收物量也因此大增,在新莊中港環保站,志工每天動員七十多人,分十組做塑膠袋回收,彼此互相體諒承擔工作,一同為地球盡心力。 


一袋又一袋塑膠袋回收,堆滿了中港環保站,除了環保回收車,還有志工天天到菜市場做回收,就怕資源會變成垃圾。 

環保志工 陳思韻:「一天的生產量很多,若是你沒(去收)就拖去做垃圾。」 

由於回收量比過往要來得多,每天有七十多位志工,分成十組,承擔塑膠袋的處理和回收,芭樂袋的回收最繁雜,志工陳素碧做了一個多月,看不出來手受傷過,動作俐落,心也很細。 

環保志工 陳素碧:「芭樂袋有些比較髒比較溼,有些老菩薩可能不太適合,我認為他們抵抗力較弱,所以我們比較年輕,就過來做。」 

張黃蓉退休後,就和先生來到環保站,那裡有缺人,就住那裡補位。 

環保志工 張黃蓉:「芭樂區最髒的就是,整個(袋)都垃圾,垃圾都一整包。(你還能堅持做下去?) 越做越開心。(怎麼說?) 越做越開心。」 

各自分工,做好分類,光是塑膠袋,每個月也有十幾公噸,滿滿一大車。 

環保志工 許長林:「(環保)菩薩他們在第一線的裁剪分類,才能讓我們塑膠袋能夠分不同種類,它的價位,我們不在意價位,是在於它回收再製造出來的品質會更好。」 

就是這分歡喜,大家看到的不是回收的價格,而是回收再利用的價值 

真善美志工 廖森藤 吳玉對 袁韶聆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阿曼石油王國 訪臺環保之旅

圖說:太陽能拉桿後背包,使用大愛環保紗所織成,更加入太陽能充電概念,使救災人員可以在沒水沒電的災區現場緊急供電,解決沒電的不便,除了可後背型走,還有拉行的功用,最重要的是這些產品,全都來自於環保菩薩一念守護大地的心,將寶特瓶回收而製成,不能只看到產品價格、與功能,更要體會背後所意涵價值。市政委員們紛紛讚歎太陽能後背包、與太陽能帽,見證到臺灣的先進科技。 (攝影者:曹書豪)6月16日,阿曼(Oman)王國首都馬斯開特市市政委員會主席Mohsin Al-Shaikh等一行6位,在外交部亞非司蕭裕文秘書陪同下,來到慈濟內湖聯絡處參訪,除了參訪環保教育站,觀摩慈濟環保回收,也到巧藝坊、大愛感恩科技內湖園區陳列館,了解大愛環保賑災毛毯、及社會企業與掘井人精神。

「一半是灼熱的戈壁,一半是碧藍的大海,在金色太陽灑下寧靜,藍色湧動豪情,如迷失在夢境般的國家。」阿曼王國於阿拉伯半島東南部,三面環海,北濱波斯灣和阿曼灣,東臨阿拉伯海,西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南和南葉為鄰,約台灣8~9倍大,但人口卻不到300萬人,擁有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霍爾木茲海峽。當地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高達40℃以上,雖然土地貧瘠、造成農業無法自足,但擁有豐富天然礦產,主要開採石油、天然氣等工業發展,帶給國家富裕。

在一個石油資源豐厚的國家,為何會來到臺灣參訪慈濟環保?因為地球的資源有限,再多的石油,總有一天也會被開採完畢,為了將地球資源永續,『環保』、『回收』是不可忽視!

圖說:防穿刺神奇白布鞋,可承受112公斤以下不會被鐵釘、鋼釘穿刺,保護賑災人員行走的安全,表面使用大愛神奇白布,不易髒、且防潑水功能。(攝影者:曹書豪)面對全球氣候變遷,2015年底在法國巴黎,170多國家在此召開「全球氣候變遷會議,COP21」,共同簽署『全球平均溫度控制在2℃之內』,會議上各國都有了減碳的『共知』,但為了國家經濟成長所要的工業發展,遲遲沒有解決氣候變遷的方式,更別說有『共識』、『共行』。

環保理念需要更多人知道,將人人環保意識提升起來,讓大家產生了共識,有了減少碳足跡、垃圾共識,更要帶動人來身體力行、響應環保。大愛感恩科技化腐朽為神奇,將廢棄的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環保再生產品,期望藉著這些有形環保產品,傳遞環保人文,廣邀大眾力行節能減碳、綠色生活。「一進來您所看到每一項產品,都是以寶特瓶回收所製成的,只要是您生活所需要的紡織產品,都可以使用環保材質來取代。」大愛感恩同仁楊竣翔,利用流利英文向外賓們解說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

日常生活產品外,大愛感恩科技更將科技結合環保與愛心,研發出慈悲科技系列產品,例如太陽能拉桿後背包,面料使用大愛環保紗所織成,更加入太陽能充電概念,使救災人員可以在災區現場緊急供電,解決沒電的不便,除了可後背行走,還有拉行的功用,最重要的是這些產品,全都來自於環保菩薩一念守護大地的心,將寶特瓶回收而製成,不能只看到產品價格、與功能,更要體會背後所意涵價值。市政委員們紛紛讚歎太陽能後背包、與太陽能帽,見證到臺灣的先進科技。

藉著短短的幾個小時,走訪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各點,感受大慈濟環保回收的用心與專業,阿曼王國馬斯開特市市政委員會們期望將這趟環保之旅所學習到環保理念的都帶回阿曼王國。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阿曼石油王國 訪臺環保之旅

圖說:太陽能拉桿後背包,使用大愛環保紗所織成,更加入太陽能充電概念,使救災人員可以在沒水沒電的災區現場緊急供電,解決沒電的不便,除了可後背型走,還有拉行的功用,最重要的是這些產品,全都來自於環保菩薩一念守護大地的心,將寶特瓶回收而製成,不能只看到產品價格、與功能,更要體會背後所意涵價值。市政委員們紛紛讚歎太陽能後背包、與太陽能帽,見證到臺灣的先進科技。 (攝影者:曹書豪)6月16日,阿曼(Oman)王國首都馬斯開特市市政委員會主席Mohsin Al-Shaikh等一行6位,在外交部亞非司蕭裕文秘書陪同下,來到慈濟內湖聯絡處參訪,除了參訪環保教育站,觀摩慈濟環保回收,也到巧藝坊、大愛感恩科技內湖園區陳列館,了解大愛環保賑災毛毯、及社會企業與掘井人精神。

「一半是灼熱的戈壁,一半是碧藍的大海,在金色太陽灑下寧靜,藍色湧動豪情,如迷失在夢境般的國家。」阿曼王國於阿拉伯半島東南部,三面環海,北濱波斯灣和阿曼灣,東臨阿拉伯海,西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南和南葉為鄰,約台灣8~9倍大,但人口卻不到300萬人,擁有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霍爾木茲海峽。當地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高達40℃以上,雖然土地貧瘠、造成農業無法自足,但擁有豐富天然礦產,主要開採石油、天然氣等工業發展,帶給國家富裕。

在一個石油資源豐厚的國家,為何會來到臺灣參訪慈濟環保?因為地球的資源有限,再多的石油,總有一天也會被開採完畢,為了將地球資源永續,『環保』、『回收』是不可忽視!

圖說:防穿刺神奇白布鞋,可承受112公斤以下不會被鐵釘、鋼釘穿刺,保護賑災人員行走的安全,表面使用大愛神奇白布,不易髒、且防潑水功能。(攝影者:曹書豪)面對全球氣候變遷,2015年底在法國巴黎,170多國家在此召開「全球氣候變遷會議,COP21」,共同簽署『全球平均溫度控制在2℃之內』,會議上各國都有了減碳的『共知』,但為了國家經濟成長所要的工業發展,遲遲沒有解決氣候變遷的方式,更別說有『共識』、『共行』。

環保理念需要更多人知道,將人人環保意識提升起來,讓大家產生了共識,有了減少碳足跡、垃圾共識,更要帶動人來身體力行、響應環保。大愛感恩科技化腐朽為神奇,將廢棄的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環保再生產品,期望藉著這些有形環保產品,傳遞環保人文,廣邀大眾力行節能減碳、綠色生活。「一進來您所看到每一項產品,都是以寶特瓶回收所製成的,只要是您生活所需要的紡織產品,都可以使用環保材質來取代。」大愛感恩同仁楊竣翔,利用流利英文向外賓們解說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

日常生活產品外,大愛感恩科技更將科技結合環保與愛心,研發出慈悲科技系列產品,例如太陽能拉桿後背包,面料使用大愛環保紗所織成,更加入太陽能充電概念,使救災人員可以在災區現場緊急供電,解決沒電的不便,除了可後背行走,還有拉行的功用,最重要的是這些產品,全都來自於環保菩薩一念守護大地的心,將寶特瓶回收而製成,不能只看到產品價格、與功能,更要體會背後所意涵價值。市政委員們紛紛讚歎太陽能後背包、與太陽能帽,見證到臺灣的先進科技。

藉著短短的幾個小時,走訪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各點,感受大慈濟環保回收的用心與專業,阿曼王國馬斯開特市市政委員會們期望將這趟環保之旅所學習到環保理念的都帶回阿曼王國。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