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08 六月 2016

2016,06/08 中山大學學術參訪

【對象】中山大學
【時間】2016年6月8日(三)14:3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6,06/08 社企小聚參訪

【對象】社會企業
【時間】2016年6月8日(三)14:00-15: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60508-15.jpg 20160508-16.jpg
Read more

2016,06/08 慈濟緬甸聯絡處志工

【對象】慈濟緬甸聯絡處志工
【時間】2016年6月8日(三)14:3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緬甸志工心富饒 行善更要學環保
20160508-11.jpg20160508-12.jpg 
 
Read more

2016,06/08 潔淨海洋

【對象】
【時間】2016年6月8日(三)
【地點】

大愛心聞:
潔淨海洋日 愛護地球心
20160508-13.jpg20160508-14.jpg 
 
Read more

東莞菩薩湧現愛 大愛環保立典範

圖說:近期東莞靜思堂新建完成,是由慈濟志工洪明清與張秀美夫妻發心籌建,為了有善規劃園區,預計規劃一塊環保教育站,希望將慈濟人文與環保理念深耕於當地。東莞幹部6月6日由吳家山師兄帶領部分志工一行14人參訪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許育仁)東莞幹部6月3日至5日返回到花蓮精進,聽取證嚴上人教誨。6月6日由吳家山師兄帶領部分志工一行14人,參訪內湖園區、大愛感恩科技、大愛台及台北慈濟醫院等志業體。來到大愛感恩科技,除了學習觀摩之外,這群志工代表另承擔東莞家人託付的一項重要使命,原來,由慈濟志工洪明清與張秀美夫妻發心提供土地籌劃多年、2014年初起建的廣東東莞靜思堂,已新建完成啟用。靜思堂僅占園區四分之一土地面積,為了充分運用、發揮良能,志工們預計規劃一塊環保教育站,將慈濟人文與環保理念深耕於當地。

因為前年參與臺灣文物博覽會,開始接觸大愛感恩科技的李霞:「剛開始對大愛感恩什麼都不懂,看著家山師兄如何與人推廣大愛環保理念,三天下來慢慢的懂得如何與會眾推廣,今天來了我才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每一項 "心 " 品,都是孕含著愛心,一開始也會認為大愛產品怎麼會比較貴的感覺?今天聽了李鼎銘師兄分享,感受到真的是物有所值,在推廣時會更有勇氣與人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是藉有形的產品在推廣無形的價值,並希望落實環保於日常生活當中,這趟臺灣心靈之旅真的是收穫很多。」大愛感恩科技藉著國內外展覽推廣、人間菩薩大招生,接引當地志工投入慈濟、環保,將愛與善的種子撒播於當地,漸漸萌芽成菩提林。

圖說:大愛感恩贈送一台寶特瓶模擬抽紗機,希望東莞志工將環保教育深耕社區;贈送回收寶特瓶瓶蓋筆記本,期許志工們晨鐘起‧薰法香,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勇猛精進於菩薩道上。(攝影者:曹書豪)一步一腳印,只要方向正確,不怕走錯路、不怕路遙遠。志工 葉達強表示:「真的很幸福,東莞的家人來到每一個地方都有很多的驚喜,真的很感恩,認為東莞是一塊福地,東莞真是很有福,有這麼多慈濟志工發心立願投入慈濟志業,在資深師兄師姊身上更能學習很多的寶,所以回去以後一定要好好認真做、且用心去做慈濟,推廣環保,為東莞成一為片淨土,大家一起來努力。」

當初因為聽到黃華德師兄、李鼎銘師兄與林家和師兄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張秀美開始對大愛感恩科技而感動:「只要是大愛的新產品,我都會請購,每項產品都很實用,且背後擁有感人的故事我很喜歡,而這些故事要讓所有人知道,自己要先試用、再向他人分享介紹。我對大愛感恩很肯定,剛剛又聽到新的理念,『將壞的的毛毯再回收製造成新的產品』,聽了更感動,同時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已經將環保生活化,讓每一項產品符合消費者使用,請購一件大愛產品,不僅能對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還能回饋社會,這是最感動的地方。」

「很感恩大愛感恩科技,化腐朽為神奇。訪貧、賑災時,遞上大愛感恩環保毛毯時,膚慰他的同時也傳遞愛護球的理念、要清淨在源頭,。」東莞環保幹事 葉郁蕙說道。在東莞規推動環保,下半年預計推動『塑造人生‧減塑運動』,在中國一天就有三億塑膠袋,就因為塑膠袋便利、氾濫,造成地球的汙染,靜思堂完工後,希望以臺灣環保為標準,預計在後面一塊地規劃環保教育站,希望在這裡能成為全東莞環保教育基地,目標能菩薩大招生,接引年長者來做環保,也將環保理念帶回家庭,讓每個家庭都能減少,造福家庭幸福。

圖說:慈濟志工 吳家山分享:「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團隊們這麼精進,發心投入在大愛感恩科技,我也期許自己發揮專業上的良能給大愛感恩科技一臂之力,每每看到慈悲科技的產品都有大家心血的結晶, 這是我與其他品牌商合作時完全無法感受的到。」 (攝影者:曹書豪)慈濟志工 吳家山(大愛感恩科技防穿刺白布鞋合作夥伴):「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團隊們這麼精進,發心投入在大愛感恩科技,我也期許自己發揮專業上的良能給大愛感恩科技一臂之力,每每看到慈悲科技的產品都有大家心血的結晶, 這是我與其他品牌商合作時完全無法感受的到。」

「這次來到臺灣心靈之旅,真的是福報滿滿,回到花蓮精舍與上人報告、到桃園靜思堂師兄師姊們熱情款待,又到環保站觀摩學習,接著又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聽了大愛感恩科技分享 " 搖籃到搖籃 " 的努力,心中更能了解地球的資源可以不斷永續利用,很感恩洪明清師兄護持慈濟,在東莞地區捐地建立聯絡處,將信我們東莞的環保教育站很快的就能完成,同時通東莞已經將環保教育帶入校園中推廣,團隊與政府單位配合,在各學校裡堆動環保教學,相信我們團隊這次來到臺灣取經,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相信將來東莞看到一片藍天。」

圖說:慈濟志工/實業家 洪明清(中) 分享:在東莞新成立的聯絡點規劃一半為靜思堂,大家都覺得大愛感恩科技這麼好,期待在東莞靜思堂旁規劃環保教育站、並結合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示範基地,將慈濟理念與愛心根深於東莞,遍地開花,來預約人間淨土。(攝影者:曹書豪)「在座的各位菩薩回來臺灣精進,大家都有承擔使命,東莞環保推動,我們該如何盡一份使命!東莞教育環保站的成立,未來是不僅能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心品,全中國都要環保,政府單位跟慈濟的不同,慈濟多了一份心、一份善,剛好有這樣的因緣來到台灣學習,從內湖環保站觀摩、到參訪大愛感恩科技,接下來我們還會再來為東莞地區、全中國而努力。」

慈濟志工/實業家 洪明清分享:在東莞新成立的聯絡點一半規劃為靜思堂,期待在東莞靜思堂旁規劃環保教育站、並結合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示範基地,將慈濟環保理念與愛心深根於東莞,遍地開花,來預約人間淨土。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圖說:今天剛好也是張秀美師姊生日,大愛感恩科技特定準備生日蛋糕祝福師姊,也祝福東莞慈濟志業蓬勃發展。(攝影者:虞珊明) 

Read more

東莞菩薩湧現愛 大愛環保立典範

圖說:近期東莞靜思堂新建完成,是由慈濟志工洪明清與張秀美夫妻發心籌建,為了有善規劃園區,預計規劃一塊環保教育站,希望將慈濟人文與環保理念深耕於當地。東莞幹部6月6日由吳家山師兄帶領部分志工一行14人參訪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許育仁)東莞幹部6月3日至5日返回到花蓮精進,聽取證嚴上人教誨。6月6日由吳家山師兄帶領部分志工一行14人,參訪內湖園區、大愛感恩科技、大愛台及台北慈濟醫院等志業體。來到大愛感恩科技,除了學習觀摩之外,這群志工代表另承擔東莞家人託付的一項重要使命,原來,由慈濟志工洪明清與張秀美夫妻發心提供土地籌劃多年、2014年初起建的廣東東莞靜思堂,已新建完成啟用。靜思堂僅占園區四分之一土地面積,為了充分運用、發揮良能,志工們預計規劃一塊環保教育站,將慈濟人文與環保理念深耕於當地。

因為前年參與臺灣文物博覽會,開始接觸大愛感恩科技的李霞:「剛開始對大愛感恩什麼都不懂,看著家山師兄如何與人推廣大愛環保理念,三天下來慢慢的懂得如何與會眾推廣,今天來了我才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每一項 "心 " 品,都是孕含著愛心,一開始也會認為大愛產品怎麼會比較貴的感覺?今天聽了李鼎銘師兄分享,感受到真的是物有所值,在推廣時會更有勇氣與人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是藉有形的產品在推廣無形的價值,並希望落實環保於日常生活當中,這趟臺灣心靈之旅真的是收穫很多。」大愛感恩科技藉著國內外展覽推廣、人間菩薩大招生,接引當地志工投入慈濟、環保,將愛與善的種子撒播於當地,漸漸萌芽成菩提林。

圖說:大愛感恩贈送一台寶特瓶模擬抽紗機,希望東莞志工將環保教育深耕社區;贈送回收寶特瓶瓶蓋筆記本,期許志工們晨鐘起‧薰法香,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勇猛精進於菩薩道上。(攝影者:曹書豪)一步一腳印,只要方向正確,不怕走錯路、不怕路遙遠。志工 葉達強表示:「真的很幸福,東莞的家人來到每一個地方都有很多的驚喜,真的很感恩,認為東莞是一塊福地,東莞真是很有福,有這麼多慈濟志工發心立願投入慈濟志業,在資深師兄師姊身上更能學習很多的寶,所以回去以後一定要好好認真做、且用心去做慈濟,推廣環保,為東莞成一為片淨土,大家一起來努力。」

當初因為聽到黃華德師兄、李鼎銘師兄與林家和師兄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張秀美開始對大愛感恩科技而感動:「只要是大愛的新產品,我都會請購,每項產品都很實用,且背後擁有感人的故事我很喜歡,而這些故事要讓所有人知道,自己要先試用、再向他人分享介紹。我對大愛感恩很肯定,剛剛又聽到新的理念,『將壞的的毛毯再回收製造成新的產品』,聽了更感動,同時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已經將環保生活化,讓每一項產品符合消費者使用,請購一件大愛產品,不僅能對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還能回饋社會,這是最感動的地方。」

「很感恩大愛感恩科技,化腐朽為神奇。訪貧、賑災時,遞上大愛感恩環保毛毯時,膚慰他的同時也傳遞愛護球的理念、要清淨在源頭,。」東莞環保幹事 葉郁蕙說道。在東莞規推動環保,下半年預計推動『塑造人生‧減塑運動』,在中國一天就有三億塑膠袋,就因為塑膠袋便利、氾濫,造成地球的汙染,靜思堂完工後,希望以臺灣環保為標準,預計在後面一塊地規劃環保教育站,希望在這裡能成為全東莞環保教育基地,目標能菩薩大招生,接引年長者來做環保,也將環保理念帶回家庭,讓每個家庭都能減少,造福家庭幸福。

圖說:慈濟志工 吳家山分享:「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團隊們這麼精進,發心投入在大愛感恩科技,我也期許自己發揮專業上的良能給大愛感恩科技一臂之力,每每看到慈悲科技的產品都有大家心血的結晶, 這是我與其他品牌商合作時完全無法感受的到。」 (攝影者:曹書豪)慈濟志工 吳家山(大愛感恩科技防穿刺白布鞋合作夥伴):「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團隊們這麼精進,發心投入在大愛感恩科技,我也期許自己發揮專業上的良能給大愛感恩科技一臂之力,每每看到慈悲科技的產品都有大家心血的結晶, 這是我與其他品牌商合作時完全無法感受的到。」

「這次來到臺灣心靈之旅,真的是福報滿滿,回到花蓮精舍與上人報告、到桃園靜思堂師兄師姊們熱情款待,又到環保站觀摩學習,接著又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聽了大愛感恩科技分享 " 搖籃到搖籃 " 的努力,心中更能了解地球的資源可以不斷永續利用,很感恩洪明清師兄護持慈濟,在東莞地區捐地建立聯絡處,將信我們東莞的環保教育站很快的就能完成,同時通東莞已經將環保教育帶入校園中推廣,團隊與政府單位配合,在各學校裡堆動環保教學,相信我們團隊這次來到臺灣取經,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相信將來東莞看到一片藍天。」

圖說:慈濟志工/實業家 洪明清(中) 分享:在東莞新成立的聯絡點規劃一半為靜思堂,大家都覺得大愛感恩科技這麼好,期待在東莞靜思堂旁規劃環保教育站、並結合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示範基地,將慈濟理念與愛心根深於東莞,遍地開花,來預約人間淨土。(攝影者:曹書豪)「在座的各位菩薩回來臺灣精進,大家都有承擔使命,東莞環保推動,我們該如何盡一份使命!東莞教育環保站的成立,未來是不僅能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心品,全中國都要環保,政府單位跟慈濟的不同,慈濟多了一份心、一份善,剛好有這樣的因緣來到台灣學習,從內湖環保站觀摩、到參訪大愛感恩科技,接下來我們還會再來為東莞地區、全中國而努力。」

慈濟志工/實業家 洪明清分享:在東莞新成立的聯絡點一半規劃為靜思堂,期待在東莞靜思堂旁規劃環保教育站、並結合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示範基地,將慈濟環保理念與愛心深根於東莞,遍地開花,來預約人間淨土。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圖說:今天剛好也是張秀美師姊生日,大愛感恩科技特定準備生日蛋糕祝福師姊,也祝福東莞慈濟志業蓬勃發展。(攝影者:虞珊明) 

Read more

週二, 07 六月 2016

慈濟五十垃圾變黃金


Staying in Taiwan, some 18 billion plastic bags are used annually, which when not recycled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and animals. Tzu Chi has long promoted recycling and reducing people’s dependency on plastic goods. We now see how its recycling volunteers deal with plastic bags. 

在臺灣,一年使用的塑膠袋多達180億個,假使沒有妥善回收,對環境與動物來說是場浩劫,慈濟長期推動環保,也提醒人民要少用塑膠製品,我們一起來了解,環保志工是如何處理塑膠袋。  Read more

海邊校外教學 學子淨灘落實環保


花蓮慈大附中,為響應慈濟愛護地球的精神,舉辦七星潭淨灘活動,落實服務學習及環境保護教育。一共三十位學生,捲起袖子,撿拾垃圾,海灘堆積的廢棄物也讓學生意想不到,啟發他們發覺平時要更注重環保的觀念。 


花蓮慈大附中的同學,到七星潭舉行淨灘活動,連防風林也仔細撿拾,真正落實清淨在源頭,環保愛地球的精神。 

慈大附中學生:「就我們剛剛有撿到電池,電池它的汙染力也是很大,而且丟到土中,就會讓很大的一片土地完全沒辦法再利用。」 

慈大附中衛生組長 張佩琪:「全部都把孩子們從校園帶到七星潭做淨灘的工作,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不單單可以親近大自然,更可以把環境整理乾淨。」 

提著裝得滿滿的桶子,看見海灘充滿各種人工垃圾,學生們好驚訝。 

慈大附中學生:「就是有一種成就感,就是撿起很多垃圾。」 

慈大附中學生:「很開心就是可以來七星潭淨灘,就是看到很多垃圾,希望大家不要丟垃圾。」

除了淨灘,老師也藉此機會,讓孩子認識生態環境。希望透過淨灘,將環保愛地球的精神,更深的,種在孩子的心田。 


真善美志工 范呂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素食是大環保 尊重生命餐桌開始


馬來西亞高淵慈濟幼兒園,一年一度蔬果星球活動登場,鼓勵小朋友維持一個月吃素食。每一年,孩子願意吃素的原因都有不同,有人為了得到蔬果護照徽章、有人知道吃素很健康,有人則是不忍心傷害動物。 


蔬果星球活動登場,小朋友拿著「蔬果護照」、過海關、戴著太空帽、搭乘太空梭,安全抵達蔬果星球。 

慈濟幼兒園學生 莊昱恩:「我喜歡蔬果星球是因為我喜歡吃素,不然我覺得我吃肉(動物)很可憐。」 

參與話劇,小朋友學習尊重生命,還號召大家一起吃素。 

「素食愛地球你們做得到嗎?」「做得到!」 

期盼地球微微笑,老師帶領小廚師們,以蔬果天然的顏色,準備健康的太空素食餐,吸引了孩子發願。 

慈濟幼兒園學生 陳樂爾:「因為可以跟朋友一起做(菜),大家可以吃素。」 

慈濟幼兒園學生 陳怡靖:「我要吃素一百餐。」 

慈濟幼兒園學生 楊子堯:「我要發願一百餐吃素。」 

每年一個月的蔬果星球活動,也成就了不少小朋友救地球的願望。 


陳慧潔 邱佩軒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社區修行道場 心鄰居也是心靈居


這五十年來,改變社會的一百個觀念,社區道場,守護台灣各個角落。慈濟的環保站、聯絡處,到園區、靜思堂,都是社區的好鄰居。這些社區道場,即使平日沒有講經說法,也孕育了豐厚的人文理念;而透過舉辦各種大小活動,儲備多功能的豐沛人力,一旦災難發生,就可以火速轉為緊急應變中樞。 


早上七點,張玉英跟連彩霞,從互道早安開始,展開了一天的環保工作。 

慈濟志工 連彩霞:「 我先生過世後,我就來做環保了,他過世快二十年了。」 

另一位同行的阿嬤柯鴛鴦,雖然患有巴金森氏症,手有一點抖,但做起環保,卻從來不輸人。 

慈濟志工 柯鴛鴦:「這也沒關係呀,就是邊做邊運動,才會邊健康。」 

四個人,加起來三百多歲的老姊妹,每天相約到此,歡歡喜喜的做環保當復健 

慈濟志工 蘇張雲:「要做到沒辦法做的那天啦,有辦法就繼續做,做到我們做不動的那天,(阿彌陀佛)。」 

他們像用身體闡揚惜福愛物、清淨地球的精神,在社區回收的資源,早已積沙成塔。 

20150228上人開示 :「多少老菩薩,大家用心用愛投入呢,老人家做得很開心,而且這就好像一個輕安居一樣,大家聚在一起,感覺到我雖然年紀大,也可以為大地盡一分的力量。」 

不管是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或是恬靜幽然的鄉間小巷,這樣的場景跟故事,比比皆是。 

「自從我到這裡做環保,現在我身體也很好,也沒有生過病的樣子。」 

輕安,簡活,在各地的靜思堂、園區、環保站、聯絡處,不但是大家的好鄰居,也是充電的好場所;平日的活動,即便沒有講經說法,仍隱含著無形的人文教育。 

而多功能設計的靜思堂與園區,不但老少咸宜,平常可以在此聚會,除了環保,還有廚房香積,清掃福田;或是人文諮詢、營運機動等各種志工團,不定時舉辦各種大型活動,藉此儲備多功能的豐沛人力,一旦災難發生,可以火速轉為緊急應變中樞。 

慈濟志工 羅美珠:「在復興空難,三重(靜思堂)這邊去那邊(南港)也近,所以在這邊就提供大量的,薑湯,薑茶還有熱食 在蘇迪勒(風災)的時候 三重(靜思堂)這邊,也一開始它先提供便當。」 

每逢大型災難,總會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發放便當、熱食,滿足救災最基本的需求。如此大規模動員的能量,必須要有在地,強力的後勤支援,而這其實是從十五年前的,一場風災開始。 

2001年的納莉颱風,整個大台北大淹水,信義區幾乎整個淹沒,家家戶戶斷水斷電,慈濟志工快速動員,在內湖園區煮熱食,分送給居民。 

因為需求量太大,志工就在鐵皮屋下,搭設長桌,就地烹煮。 

慈濟志工 羅美珠:「那時候中央廚房,一天供應十萬個便當,也是因為社區志工,漸漸成熟了,可以有那麼多人,可以在八天之內,煮七十萬個便當。」 

志工 王秀珍:「爐子也沒有,你就是要用簡單式的,就是快速爐,就趕快煮。」 

慈濟志工 李花盆:「菜有要炒,有要燙,大家都擠在一起,大家一趕,就會燙到。」 

這個臨時的簡易廚房,雖然克難,卻是改變的開端。 

慈濟志工 許麗薰:「那個時候災難那麼多,上人就指示說內湖這個地方,能夠趕快成立一個中央廚房。」 

當中央廚房的設備建置完成,園區的功能頓時升級,備災的網絡,也更完整。 

慈濟志工 羅美珠:「 我們的機制是越來越快,所以現在的災難,它會視這個(發生)點在哪裡,然後由那裡的靜思堂,去救災。」 

不管是毫不起眼的小小便當,或有如一根芒草的環保回收,背後都是無數的慈濟人,一分用心的發願,要為人世間,無怨無悔的付出。 
而靜思堂、園區、聯絡處或環保站,不但是物資與人力的集結地點,也永遠是需要時,慈濟人最堅實的後盾。 

熊其娟 謝啟泉 徐筱明 採訪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