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2016

週日, 27 三月 2016

活用節能減碳新知 提升綠色生產力

圖說: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節能減碳輔導及節能新知講習會」教育訓練課程。(網路搜尋)為協助國內中小企業因應全球節能減碳趨勢,確保符合國際綠色採購要求及順利與供應鏈接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執行提升中小企業節能減碳能力輔導計畫,提供諮詢診斷與輔導等多元服務,協助中小企業廠商建構節能減碳能力與管理工作。為增進中小企業對於本計畫輔導目標、方式、時程、內容及成果之瞭解,並於2016年03月21日在桃園勞工育樂中心辦理「節能減碳輔導及節能新知講習會」,並於現場由節能減碳專業顧問提供免費諮詢診斷服務。大愛感恩科技由行政部陳讚國高級專員,代表出席此項研討會,與業界交流。

首堂課,由「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盧進成講師介紹說明「105年度提升中小企業節能減碳能力輔導計畫」輔導申請條件、輔導申請方式、赴廠諮詢診斷服務、規範查證輔導、標竿企業成功案例等課程內容,並期許具有「工業爐生產設備的中小企業廠商」條件資格者能踴躍提出輔導計畫案之申請。

圖說:「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盧進成講師介紹說明「105年度提升中小企業節能減碳能力輔導計畫」輔導申請條件、輔導申請方式、赴廠諮詢診斷服務、規範查證輔導、標竿企業成功案例等課程內容。(攝影者:陳讚國)次堂課,由「驗證單位國際驗證機構(Lioyd 's Register勞氏集團LR)」黃國寶講師介紹說明「國際管理系統發展趨勢如何應用於企業推動節能減碳」課程內容,包括經營者最關心的事、節能技術、能源管理模式、ISO 5001能源管理系統架構及條文和操作流程、ISO 5001 vs ISO 14001:2015、ISO 14001:2015的趨勢及重點和新要求、能源消耗案例、ISO 14064溫室氣體查證標準、PAS 2050碳足跡及碳標籤驗證等議題之分享,並期許具有「中小企業廠商」條件資格者能踴躍提出輔導計畫案之驗證申請。

末堂課,由「頡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廠商《富氧燃燒運用輔導》)」向博士講師介紹說明「節能減碳新知及案例分享(富氧燃燒運用於工業爐的節能效果輔導)」課程內容,包括富氧空氣、富氧燃燒技術、富氧燃燒節能原因、富氧燃燒節能原因分析、「富氧燃燒節能方案」之應用於工業爐與產業界合作方案之介紹等議題之分享,並期許具有「工業爐生產設備的中小企業廠商」條件資格者能踴躍提出輔導計畫案之「富氧燃燒節能方案」輔導申請。

一向注重環保教育、推廣節能減碳理念的大愛感恩科技,藉由本次課程的心得啟示,盡力向環保供應鏈廠商分享推薦「富氧燃燒運用於工業爐的節能效果輔導計畫專案」,並結合運用「富氧燃燒技術」使用於工業爐之節能方案,使環保供應鏈廠商達到「節約能源」、「減少排煙量」、「提升產能」、「減少污染排放」之綠色契機。

大愛感恩科技 陳讚國 桃園報導
圖說:「驗證單位國際驗證機構(Lioyd 's Register勞氏集團LR)」黃國寶講師介紹說明「國際管理系統發展趨勢如何應用於企業推動節能減碳」課程內容,並期許具有「中小企業廠商」條件資格者能踴躍提出輔導計畫案之驗證申請。(攝影者:陳讚國)圖說:「頡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廠商《富氧燃燒運用輔導》)」向博士講師介紹說明「節能減碳新知及案例分享(富氧燃燒運用於工業爐的節能效果輔導)」課程內容,並期許具有「工業爐生產設備的中小企業廠商」條件資格者能踴躍提出輔導計畫案之「富氧燃燒節能方案」輔導申請。(攝影者:陳讚國)

Read more

週六, 26 三月 2016

宗教慈悲喜捨 驅動科學動力

圖說:3月16日的大愛感恩同仁讀書會,讀到《慈濟月刊》2016年1月12日到14日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之靜思語:「放大『我』,壓縮心靈空間;縮小『我』,擴大容人心量。」告訴我們,現代人總是把『我』放得很大,這樣當然會壓縮到別人的空間。(攝影:虞珊明)「美國量子物理學家卡法托斯教授六日來訪,…」談到世間萬物皆由肉眼看不見的量子組成。上人肯定,科學契合佛法,說世間萬物本質皆空,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即『空中妙有』,但人們會起心動念,就『有』人間萬物萬象。3月16日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讀書會,讀到《慈濟月刊》2016年1月12日到14日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之靜思語:「放大『我』,壓縮心靈空間;縮小『我』,擴大容人心量。」告訴我們,現代人總是把『我』放得很大,這樣當然會壓縮到別人的空間。如此,要如何他人的認同與善意對待?所以 證嚴上人說:「縮小自己,退後一步,就有更廣大的空間可以容納人、與人結好緣。」這個道理不難懂,但我們往往執著於『你錯我對』,爭執衝突自然就容易發生。

今天的這場讀書會對於同仁們來說,應該相當熟悉,因為內文記載的那段時間,證嚴上人行腳到台北、主持一場又一場的「北區授證與歲末祝福」,同仁亦曾身歷其境、及參與〈出泥蓮花〉經藏演繹。所以,文字間的事、物,彷彿歷歷在目,清晰的回到腦中,似乎才是昨天發生過,事實上,已經兩個月過去了。若用以印證『空』與『有』的道理,這段事蹟似是『真空』、實則『妙有』!

圖說:今天的這場讀書會對於同仁們來說,應該相當熟悉,因為內文記載的那段時間,證嚴上人行腳到台北、主持一場又一場的「北區授證與歲末祝福」,同仁亦曾身歷其境、及參與〈出泥蓮花〉經藏演繹。所以,文字間的事、物,彷彿歷歷在目,清晰的回到腦中,似乎才是昨天發生過,事實上,已經兩個月過去了。若用以印證『空』與『有』的道理,這段事蹟似是『真空』、實則『妙有』!(攝影:虞珊明)宗教與科學的關係是甚麼?呂怡德分享1月2日上人談到「佛法將眾生造因、結緣、得果、受報的道理分析的很清楚,若能讓大家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就比較容易有共知、共識、共行。」同仁們均認同「科學與宗教並非兩個極端,」,以越來越劇烈的氣候變化為例,科學觀測提醒大眾做好防範,世間種種問題源頭在人心,慈悲喜捨的宗教精神,正是驅動人們運用科學服務大眾、解決世間災難問題的動力。

圖說:『聖嬰現象』對全球影響最大的就是天氣與氣候,它讓該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該下雨的地方卻出現大洪水。簡單說,在『聖嬰現象』期間,南美洲、熱帶東太平洋附近地區降雨增加,發生豪雨及水災之機會增高。西太平洋地區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則較易導致乾旱。聖嬰現象對台灣的影響,依資料的分析主要是在聖嬰年,西部春季2、3月的降水顯著增加。(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年輕人多相信科學,但楊竣翔從讀書會中印證「科學與宗教是相輔相成」。竣翔還分享『覺悟有情人』,上人說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人」,他的體會是「覺有情」也是說能夠覺悟世間的苦,讓我們珍惜己身之福,進而真誠付出助人。竣翔還與大家分享自己在慈濟東區會所另一個讀書會的心得法喜,五十年來上人帶領慈濟人以分分愛心、寸寸感情行菩薩道,希望不只是手心向下救濟貧苦,還向上提升愛心能量、淨化人心,所以『薰法香』非常重要。上人更進一步叮嚀:「不只是腳步跟隨,最重要的是心念要跟隨。」讀到這段,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深感自己是很有福報的一群人,可以天天沐浴在上人的教育之中,將上人的法應用在工作中,修養自己的身、行『向善、向上』,再進而影響更多的人『共行』:秉持大愛、起於行動、注重服務。

虞珊明導讀之1月6日到8日,分享從標題『信、願、行』回想上人最近一再提到「共知、共識、共行」,從「『信』為道源功德母」是對於『正法』要先深信,上人殷殷教誨、期盼人人聞法,這是在建立『共知』的環境。願力則是形成『共識』的氛圍。有願放在心裡,若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所以要身體力行,而且是人人凝聚力量『共行』。

針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表觀測紀錄,認為今年的『聖嬰現象』可能成為氣候破壞力最大的一年。虞珊明問:「大家知道甚麼是『聖嬰現象』嗎?」鑒於大多數人可能無法完整說出甚麼是『聖嬰現象』,於是透過一段教學影片向大家解釋,「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意為上帝之子,是100多年前南美洲 秘魯和厄瓜多的漁民用來稱呼發生於聖誕節前後,祕魯附近海域海溫異常偏暖的現象。「聖嬰現象」大約每二至七年發生一次,其週期可達一年半到二年之久,然後像鐘擺一樣,逐漸回復。有時在回復過程卻擺過了頭,造成東太平洋的表水溫反而更低,就被稱為「反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對全球影響最大的就是天氣與氣候,它讓該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該下雨的地方卻出現大洪水。簡單說,在『聖嬰現象』期間,南美洲、熱帶東太平洋附近地區降雨增加,發生豪雨及水災之機會增高。西太平洋地區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則較易導致乾旱。聖嬰現象對台灣的影響,依資料的分析主要是在聖嬰年,西部春季2、3月的降水顯著增加。

上人慈示只是擔心於事無補,需要人人提高宗教情操,戒慎虔誠、做出改變,希望人心淨化,人人依法行事,才能緩和氣候變化、減輕災難。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宗教慈悲喜捨 驅動科學動力

圖說:3月16日的大愛感恩同仁讀書會,讀到《慈濟月刊》2016年1月12日到14日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之靜思語:「放大『我』,壓縮心靈空間;縮小『我』,擴大容人心量。」告訴我們,現代人總是把『我』放得很大,這樣當然會壓縮到別人的空間。(攝影:虞珊明)「美國量子物理學家卡法托斯教授六日來訪,…」談到世間萬物皆由肉眼看不見的量子組成。上人肯定,科學契合佛法,說世間萬物本質皆空,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即『空中妙有』,但人們會起心動念,就『有』人間萬物萬象。3月16日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讀書會,讀到《慈濟月刊》2016年1月12日到14日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之靜思語:「放大『我』,壓縮心靈空間;縮小『我』,擴大容人心量。」告訴我們,現代人總是把『我』放得很大,這樣當然會壓縮到別人的空間。如此,要如何他人的認同與善意對待?所以 證嚴上人說:「縮小自己,退後一步,就有更廣大的空間可以容納人、與人結好緣。」這個道理不難懂,但我們往往執著於『你錯我對』,爭執衝突自然就容易發生。

今天的這場讀書會對於同仁們來說,應該相當熟悉,因為內文記載的那段時間,證嚴上人行腳到台北、主持一場又一場的「北區授證與歲末祝福」,同仁亦曾身歷其境、及參與〈出泥蓮花〉經藏演繹。所以,文字間的事、物,彷彿歷歷在目,清晰的回到腦中,似乎才是昨天發生過,事實上,已經兩個月過去了。若用以印證『空』與『有』的道理,這段事蹟似是『真空』、實則『妙有』!

圖說:今天的這場讀書會對於同仁們來說,應該相當熟悉,因為內文記載的那段時間,證嚴上人行腳到台北、主持一場又一場的「北區授證與歲末祝福」,同仁亦曾身歷其境、及參與〈出泥蓮花〉經藏演繹。所以,文字間的事、物,彷彿歷歷在目,清晰的回到腦中,似乎才是昨天發生過,事實上,已經兩個月過去了。若用以印證『空』與『有』的道理,這段事蹟似是『真空』、實則『妙有』!(攝影:虞珊明)宗教與科學的關係是甚麼?呂怡德分享1月2日上人談到「佛法將眾生造因、結緣、得果、受報的道理分析的很清楚,若能讓大家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就比較容易有共知、共識、共行。」同仁們均認同「科學與宗教並非兩個極端,」,以越來越劇烈的氣候變化為例,科學觀測提醒大眾做好防範,世間種種問題源頭在人心,慈悲喜捨的宗教精神,正是驅動人們運用科學服務大眾、解決世間災難問題的動力。

圖說:『聖嬰現象』對全球影響最大的就是天氣與氣候,它讓該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該下雨的地方卻出現大洪水。簡單說,在『聖嬰現象』期間,南美洲、熱帶東太平洋附近地區降雨增加,發生豪雨及水災之機會增高。西太平洋地區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則較易導致乾旱。聖嬰現象對台灣的影響,依資料的分析主要是在聖嬰年,西部春季2、3月的降水顯著增加。(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年輕人多相信科學,但楊竣翔從讀書會中印證「科學與宗教是相輔相成」。竣翔還分享『覺悟有情人』,上人說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人」,他的體會是「覺有情」也是說能夠覺悟世間的苦,讓我們珍惜己身之福,進而真誠付出助人。竣翔還與大家分享自己在慈濟東區會所另一個讀書會的心得法喜,五十年來上人帶領慈濟人以分分愛心、寸寸感情行菩薩道,希望不只是手心向下救濟貧苦,還向上提升愛心能量、淨化人心,所以『薰法香』非常重要。上人更進一步叮嚀:「不只是腳步跟隨,最重要的是心念要跟隨。」讀到這段,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深感自己是很有福報的一群人,可以天天沐浴在上人的教育之中,將上人的法應用在工作中,修養自己的身、行『向善、向上』,再進而影響更多的人『共行』:秉持大愛、起於行動、注重服務。

虞珊明導讀之1月6日到8日,分享從標題『信、願、行』回想上人最近一再提到「共知、共識、共行」,從「『信』為道源功德母」是對於『正法』要先深信,上人殷殷教誨、期盼人人聞法,這是在建立『共知』的環境。願力則是形成『共識』的氛圍。有願放在心裡,若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所以要身體力行,而且是人人凝聚力量『共行』。

針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表觀測紀錄,認為今年的『聖嬰現象』可能成為氣候破壞力最大的一年。虞珊明問:「大家知道甚麼是『聖嬰現象』嗎?」鑒於大多數人可能無法完整說出甚麼是『聖嬰現象』,於是透過一段教學影片向大家解釋,「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意為上帝之子,是100多年前南美洲 秘魯和厄瓜多的漁民用來稱呼發生於聖誕節前後,祕魯附近海域海溫異常偏暖的現象。「聖嬰現象」大約每二至七年發生一次,其週期可達一年半到二年之久,然後像鐘擺一樣,逐漸回復。有時在回復過程卻擺過了頭,造成東太平洋的表水溫反而更低,就被稱為「反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對全球影響最大的就是天氣與氣候,它讓該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該下雨的地方卻出現大洪水。簡單說,在『聖嬰現象』期間,南美洲、熱帶東太平洋附近地區降雨增加,發生豪雨及水災之機會增高。西太平洋地區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則較易導致乾旱。聖嬰現象對台灣的影響,依資料的分析主要是在聖嬰年,西部春季2、3月的降水顯著增加。

上人慈示只是擔心於事無補,需要人人提高宗教情操,戒慎虔誠、做出改變,希望人心淨化,人人依法行事,才能緩和氣候變化、減輕災難。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五, 25 三月 2016

萬事萬物守規律 天人合一致圓融

圖說:為了替香港廢棄物問題尋求出路,香港電台特於21日抵台取經,鑒於慈濟多年來在台灣奉行環保,並積極開發將回收的PET瓶製成紡織品,賦予回收物新生命,外景團隊一行六人於3月24日早上來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及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顏福江及虞珊明陪同拍攝。(攝影:許育仁)為了替香港廢棄物問題尋求出路,香港電台特於21日抵台取經,鑒於慈濟多年來在台灣奉行環保,並積極開發將回收的PET瓶製成紡織品,賦予回收物新生命,外景團隊一行六人於3月24日早上來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及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顏福江及虞珊明陪同,拍攝慈濟環保菩薩在各種垃圾分類的處處用心、介紹由寶特瓶紡織成的製品,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並接受採訪說明環保精質化、搖籃到搖籃、慈悲科技等成果。節目中由曾參選2014 香港小姐榮獲旅遊大使頭銜之年輕主持人吳凱欣(SOPHIEE),從一位香港年輕人的角度,去看其他地方是怎樣做回收、減廢,當中可以有什麼經驗值得香港參考。

香港電台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香港電台擁有3個數位地面電視頻道,以及12個電台頻道。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香港電台電視部俞芷玲編導指出:「香港的垃圾主要是以掩埋方式處理,掩埋場目前正面臨爆滿危機,回收及減廢的課題已經刻不容緩,雖然香港在多年前即已開始推動資源回收,但因為回收政策方向是朝民眾自願性質,缺乏具體誘因,導致實際上的回收效果並不理想。」

圖說:節目中由曾參選2014 香港小姐榮獲旅遊大使頭銜之年輕主持人吳凱欣(SOPHIEE),從一位香港年輕人的角度,去看其他地方是怎樣做回收、減廢,當中可以有什麼經驗值得香港參考。(攝影:虞珊明)日前透過媒體及網路,獲知台灣在推動資源回收有多年經驗與成果,包括政府政策與民間團體、家家戶戶配合,因此,希望透過專題報導,讓香港民眾及政府正視資源回收的必要性,並將這些政策作為香港執行上的參考依據。這次來台採訪拍攝包括台北市環保局、新北市環保局、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大愛感恩科技專訪交流,希望將寶貴的學習之旅轉為深度報導,為香港的資源回收推廣帶來良好的正面學習量能。

俞芷玲編導表示:「上次(3/10)來訪踏勘,聽到慈濟及大愛感恩科技解說,感受最深的是如果要將回收物資真正能循環再造,需要很多人不斷的努力,而前端越仔細分類,就越能減少後製的成本,才能真正做到保護地球。我們希望透過節目將這觀念傳播出去。」,總經理 鼎銘師兄也提及香港慈濟人也已落實資源分類,相信在香港慈濟人的帶動下必要更多人投入守謢地球的行列。

圖說:慈濟環保志工在各種垃圾分類的處處用心,寶特瓶分色、去瓶環,由大愛感恩紡織成高品質環保製品,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並接受採訪說明環保精質化、搖籃到搖籃、慈悲科技成果。(攝影:虞珊明)面對近年氣候的急劇變化、環境污染、全球暖化、熱島效應等問題,「保護環境」此概念早已非僅限於專家層面的學術課題,而是結合並影響着我們日常生活兼且日趨重要的一環。歸根究底,此等問題都是由生態系統的失衡所引致,如何透過科技研發及日常生活的參與和推動來減少污染及能源損耗,以求延緩失衡狀態,甚至力圖將之「撥亂反正」,是現時及未來每個人類的課題。古時還沒有「環保」一詞,而是以「陰陽調和」、「五行平衡」,甚至「天人合一」等概念來表達,這些歸納自人類與大自然相處的經驗,是萬物最和諧的共存模式。因此,古代不少哲賢提倡、推行的理念,講求人與大自然的配合和平衡,例如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道。

地球近年來陸續出現「不正常」的現象:氣候暖化、物種減少、水源污染、土壤流失、空氣變差等等,一連串的問題都顯示這個星球出現了「失調」、「失衡」、「元氣大傷」的徵狀,環境問題已迫在眉睫,以身為香港公共廣播機構,必須喚起港人意識:「香港作為全球一份子,也難以獨善其身,更別以為這屬於下一代的問題,而拯救地球的工作絕對刻不容緩。」

唯有啟發人人了解環境現況、危機意識,進而採取共行:尋找引發環境問題的源頭以及解決問題的端倪,才能重回天人合一之圓融,還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萬事萬物守規律 天人合一致圓融

圖說:為了替香港廢棄物問題尋求出路,香港電台特於21日抵台取經,鑒於慈濟多年來在台灣奉行環保,並積極開發將回收的PET瓶製成紡織品,賦予回收物新生命,外景團隊一行六人於3月24日早上來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及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顏福江及虞珊明陪同拍攝。(攝影:許育仁)為了替香港廢棄物問題尋求出路,香港電台特於21日抵台取經,鑒於慈濟多年來在台灣奉行環保,並積極開發將回收的PET瓶製成紡織品,賦予回收物新生命,外景團隊一行六人於3月24日早上來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及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顏福江及虞珊明陪同,拍攝慈濟環保菩薩在各種垃圾分類的處處用心、介紹由寶特瓶紡織成的製品,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並接受採訪說明環保精質化、搖籃到搖籃、慈悲科技等成果。節目中由曾參選2014 香港小姐榮獲旅遊大使頭銜之年輕主持人吳凱欣(SOPHIEE),從一位香港年輕人的角度,去看其他地方是怎樣做回收、減廢,當中可以有什麼經驗值得香港參考。

香港電台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香港電台擁有3個數位地面電視頻道,以及12個電台頻道。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香港電台電視部俞芷玲編導指出:「香港的垃圾主要是以掩埋方式處理,掩埋場目前正面臨爆滿危機,回收及減廢的課題已經刻不容緩,雖然香港在多年前即已開始推動資源回收,但因為回收政策方向是朝民眾自願性質,缺乏具體誘因,導致實際上的回收效果並不理想。」

圖說:節目中由曾參選2014 香港小姐榮獲旅遊大使頭銜之年輕主持人吳凱欣(SOPHIEE),從一位香港年輕人的角度,去看其他地方是怎樣做回收、減廢,當中可以有什麼經驗值得香港參考。(攝影:虞珊明)日前透過媒體及網路,獲知台灣在推動資源回收有多年經驗與成果,包括政府政策與民間團體、家家戶戶配合,因此,希望透過專題報導,讓香港民眾及政府正視資源回收的必要性,並將這些政策作為香港執行上的參考依據。這次來台採訪拍攝包括台北市環保局、新北市環保局、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大愛感恩科技專訪交流,希望將寶貴的學習之旅轉為深度報導,為香港的資源回收推廣帶來良好的正面學習量能。

俞芷玲編導表示:「上次(3/10)來訪踏勘,聽到慈濟及大愛感恩科技解說,感受最深的是如果要將回收物資真正能循環再造,需要很多人不斷的努力,而前端越仔細分類,就越能減少後製的成本,才能真正做到保護地球。我們希望透過節目將這觀念傳播出去。」,總經理 鼎銘師兄也提及香港慈濟人也已落實資源分類,相信在香港慈濟人的帶動下必要更多人投入守謢地球的行列。

圖說:慈濟環保志工在各種垃圾分類的處處用心,寶特瓶分色、去瓶環,由大愛感恩紡織成高品質環保製品,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並接受採訪說明環保精質化、搖籃到搖籃、慈悲科技成果。(攝影:虞珊明)面對近年氣候的急劇變化、環境污染、全球暖化、熱島效應等問題,「保護環境」此概念早已非僅限於專家層面的學術課題,而是結合並影響着我們日常生活兼且日趨重要的一環。歸根究底,此等問題都是由生態系統的失衡所引致,如何透過科技研發及日常生活的參與和推動來減少污染及能源損耗,以求延緩失衡狀態,甚至力圖將之「撥亂反正」,是現時及未來每個人類的課題。古時還沒有「環保」一詞,而是以「陰陽調和」、「五行平衡」,甚至「天人合一」等概念來表達,這些歸納自人類與大自然相處的經驗,是萬物最和諧的共存模式。因此,古代不少哲賢提倡、推行的理念,講求人與大自然的配合和平衡,例如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道。

地球近年來陸續出現「不正常」的現象:氣候暖化、物種減少、水源污染、土壤流失、空氣變差等等,一連串的問題都顯示這個星球出現了「失調」、「失衡」、「元氣大傷」的徵狀,環境問題已迫在眉睫,以身為香港公共廣播機構,必須喚起港人意識:「香港作為全球一份子,也難以獨善其身,更別以為這屬於下一代的問題,而拯救地球的工作絕對刻不容緩。」

唯有啟發人人了解環境現況、危機意識,進而採取共行:尋找引發環境問題的源頭以及解決問題的端倪,才能重回天人合一之圓融,還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路跑無懼風和雨 合和互協聚愛心

圖說:起跑槍響起,參賽者們奮力向前衝,雖然這天下著綿綿細雨甚至一度下起大雨,但卻沒有澆熄選手們的熱情,大家拿出運動家的精神跑完全程。(攝影者:梁榮為)3月19日這一天是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一年一次親子路跑活動在新北市板橋區浮洲橋下河濱公園開跑,共有800多人報名參加,雖然這天下著綿綿細雨甚至一度下起大雨,但卻沒有澆熄選手們的熱情,大家拿出運動家的精神跑完全程。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也共襄盛舉,除了承擔路跑工作人員,也在活動第二階段義賣園遊會上推廣環保織品。

起跑槍響起,參賽者們奮力向前衝,為的就是要拿下好成績,這次最特別的一位選手是來挑戰自己的勇士-吳維軒,雖然身障,但他乘著運動輪椅奮力向前推,在下雨的天氣裡,跑完七公里路程,他覺得特別有難度:「推的時候是要靠這個(輪子),還有跟這個鐵圈,它太滑了,方向也不太容易掌控。殘障更需要運動,因為你一直坐著,下肢更容易萎縮。」

20160325-1-2.jpg另外一位李仁琳同學,已連續三年參加路跑,並在今年拿下國中組冠軍,她認為:「這次比賽,自己有很大進步,是因為掌握了一些跑步技巧,調整呼吸,所以不會很累。」

路跑結束後,大家回到板橋園區,迎接大家的是滿滿的愛心園遊會攤位,板橋八個和氣區社區志工,加上大愛感恩科技、慈青、慈籃家族各隊,總共34個義賣攤位,每個攤位擺上熱騰騰的炒米粉、鬆餅、麵線等等美味佳餚,以及守護大地的純手工香皂、環保織品等。每位慈籃家人熱情招呼著大家,用美味餐點填飽大家的肚子,同時匯聚大家滿滿的愛全部捐助國際賑災,幫助國際間更需要幫助的孩子與家庭,給予他們滿滿的關懷。

圖說:慈籃親子路跑,現場攤位包括大愛感恩科技義賣所得,匯聚大家滿滿的愛,總共募得150萬捐入國際賑災,幫助國際間更需要幫助的孩子與家庭,給予他們滿滿的關懷。(攝影者:梁榮為)這次的慈籃路跑活動,籌備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考驗,慈籃原申請通過借用日期為3月20日,但另一個團體透過主管機關協調希望借用同一個時段。由於涉及近千人的安全問題,承辦之慈籃板橋江翠組團隊用心折衝協調,最後選擇禮讓成全對方、慈籃路跑改在3月19日舉辦,過程中,是克服所有的考驗;而每組慈籃家人包容體諒,面對變化不抱怨而是感恩,感恩彼此的付出與努力。

慈籃家族「以球會友‧以愛相挺」凝聚慈籃家族的力量,用大手拉小手,跑出互相扶持的情感,如同呂福堯師兄最後代表慈籃家人送上滿滿感恩,藉由一張小小的感謝狀感謝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慈籃總協調李鼎銘師兄,以及王穎駿師兄和鄭芬蕙師姊長期的陪伴,做為慈籃家族最堅強的後盾,期許未來慈籃家族即便分為三大合心區運作,大家的情感依舊一樣相互扶持。


人文真善美志工 新北市板橋區 綜合報導

圖說:慈籃家族「以球會友‧以愛相挺」,凝聚慈籃家族的力量,用大手拉小手,跑出互相扶持的情感,最後代表慈籃家人送上滿滿感恩,藉由一張小小的感謝狀感謝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慈籃總協調李鼎銘師兄、王穎駿師兄和鄭芬蕙師姊長期的陪伴,做為慈籃家族最堅強的後盾,期許未來慈籃家族大家的情感依舊一樣相互扶持。(攝影者:黃秀琴) 

Read more

路跑無懼風和雨 合和互協聚愛心

圖說:起跑槍響起,參賽者們奮力向前衝,雖然這天下著綿綿細雨甚至一度下起大雨,但卻沒有澆熄選手們的熱情,大家拿出運動家的精神跑完全程。(攝影者:梁榮為)3月19日這一天是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一年一次親子路跑活動在新北市板橋區浮洲橋下河濱公園開跑,共有800多人報名參加,雖然這天下著綿綿細雨甚至一度下起大雨,但卻沒有澆熄選手們的熱情,大家拿出運動家的精神跑完全程。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也共襄盛舉,除了承擔路跑工作人員,也在活動第二階段義賣園遊會上推廣環保織品。

起跑槍響起,參賽者們奮力向前衝,為的就是要拿下好成績,這次最特別的一位選手是來挑戰自己的勇士-吳維軒,雖然身障,但他乘著運動輪椅奮力向前推,在下雨的天氣裡,跑完七公里路程,他覺得特別有難度:「推的時候是要靠這個(輪子),還有跟這個鐵圈,它太滑了,方向也不太容易掌控。殘障更需要運動,因為你一直坐著,下肢更容易萎縮。」

20160325-1-2.jpg另外一位李仁琳同學,已連續三年參加路跑,並在今年拿下國中組冠軍,她認為:「這次比賽,自己有很大進步,是因為掌握了一些跑步技巧,調整呼吸,所以不會很累。」

路跑結束後,大家回到板橋園區,迎接大家的是滿滿的愛心園遊會攤位,板橋八個和氣區社區志工,加上大愛感恩科技、慈青、慈籃家族各隊,總共34個義賣攤位,每個攤位擺上熱騰騰的炒米粉、鬆餅、麵線等等美味佳餚,以及守護大地的純手工香皂、環保織品等。每位慈籃家人熱情招呼著大家,用美味餐點填飽大家的肚子,同時匯聚大家滿滿的愛全部捐助國際賑災,幫助國際間更需要幫助的孩子與家庭,給予他們滿滿的關懷。

圖說:慈籃親子路跑,現場攤位包括大愛感恩科技義賣所得,匯聚大家滿滿的愛,總共募得150萬捐入國際賑災,幫助國際間更需要幫助的孩子與家庭,給予他們滿滿的關懷。(攝影者:梁榮為)這次的慈籃路跑活動,籌備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考驗,慈籃原申請通過借用日期為3月20日,但另一個團體透過主管機關協調希望借用同一個時段。由於涉及近千人的安全問題,承辦之慈籃板橋江翠組團隊用心折衝協調,最後選擇禮讓成全對方、慈籃路跑改在3月19日舉辦,過程中,是克服所有的考驗;而每組慈籃家人包容體諒,面對變化不抱怨而是感恩,感恩彼此的付出與努力。

慈籃家族「以球會友‧以愛相挺」凝聚慈籃家族的力量,用大手拉小手,跑出互相扶持的情感,如同呂福堯師兄最後代表慈籃家人送上滿滿感恩,藉由一張小小的感謝狀感謝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慈籃總協調李鼎銘師兄,以及王穎駿師兄和鄭芬蕙師姊長期的陪伴,做為慈籃家族最堅強的後盾,期許未來慈籃家族即便分為三大合心區運作,大家的情感依舊一樣相互扶持。


人文真善美志工 新北市板橋區 綜合報導

圖說:慈籃家族「以球會友‧以愛相挺」,凝聚慈籃家族的力量,用大手拉小手,跑出互相扶持的情感,最後代表慈籃家人送上滿滿感恩,藉由一張小小的感謝狀感謝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慈籃總協調李鼎銘師兄、王穎駿師兄和鄭芬蕙師姊長期的陪伴,做為慈籃家族最堅強的後盾,期許未來慈籃家族大家的情感依舊一樣相互扶持。(攝影者:黃秀琴) 

Read more

小蔬童蔡善淵 Chua Shan Yuan


While many people enjoy lavish meals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loved ones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there are some who insist on keeping to a vegetarian diet. A student at the Tzu Chi Johor Bahru Kindergarten in Malaysia, Chua Shan Yuan, began to refrain from eating meat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Passport to Vegetarian Land campaign held at his school. As he has persevered with his vegetarian diet, his family was moved to also follow suit. 


當許多人過年少不了大魚大肉,有一些人還是堅持茹素,一位就讀馬來西亞新山慈濟幼兒園的孩童蔡善淵,因為響應蔬果星球活動,開始茹素,當他堅持茹素後,家人也欣然接受跟著吃素。 Read more

習慣資源分類 提升居家環境品質


環保在這裡,不是口號,而是一種習慣。五年前,印尼慈濟人把資源分類的觀念,帶進這個名叫「阿利艾斯」的住宅區裡,現在當地居民做環保,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印尼「西雅加達」的「阿利艾斯」住宅區,是個著名的環保社區,家家戶戶動手做資源分類行之有年,當地居民把功勞,歸功於五年前、把環保觀念帶進社區的慈濟志工。 

里長 偉迪阿摩苟:「確實剛開始推動很難,只有兩三個人。但五年過去了,現在發展得挺不錯,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好分類,每個月都固定交給慈濟,這表示大家認知到環境的重要。」 

在社區裡,守護環境、已經變得如同呼吸一樣,是個不可或缺、且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民眾 布思碧妲:「環境當然有改善,以前只會亂丟垃圾,現在學會怎麼做資源分類再交給慈濟。」 

改變習性、養成習慣,現在社區的好環境,不僅居民滿意,也羨煞了許多外地人。 


伊菈瓦蒂 嘉朗 印尼報導 
Read more

「不浪費市集」 綠色再生產品吸睛


保不是個無聊的口號,更不是難以下嚥的教條,環保原來可以如此貼近人心。菲律賓慈濟人最近參與了馬尼拉的「不浪費市集」,現場展示各式各樣的綠色再生產品,結果吸引眾多的年輕學生圍觀。(1/31) 


菲律賓2016年的「不浪費市集」、在馬尼拉熱鬧開張,為了傳達惜福愛物的觀念,各路創意好手,紛紛展示了綠色再生產品,推廣環保有成的慈濟基金會,也占有一席之地。 

民眾 漢娜:「我們對慈濟不是很了解,但是這些東西吸引了我們,特別竹筒歲月讓我們很好奇,志工就向我們解說背後的意涵,我們因此有所啟發。」 

賦予可回收物新生命,慈濟的攤位上擺滿了各式精巧的手工藝品,不過最吸引年輕人目光的,當推這艘寶特瓶製的小艇。 

民眾 西里爾:「這點子不賴精確一點的說法,應該是棒透了,因為這展示了如何減少浪費,與人們的創造力。」 

當年輕族群願意拿出手機,開始拍照打卡的時候,帶團的師長們觀察,某種程度、這也代表著網路世代的認同。 

大學教職員 柯菈松:「年輕人需要這一類的知識,比如說(處置)廢棄物的重要性,我希望他們學到,回收的資源能夠再製成什麼。」 

用時尚與創意包裝的環保觀念,成功打入不同年齡層,也製造了新的話題。 

丹尼斯 朱琉斯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