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04 二月 2016

素食潮流當道 淨斯資糧好口碑


健康素食展邁入第三年,攤位跟民眾都逐年增加,看得出來養身和環保觀念,是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慈濟志工們,也到場推廣有機食品,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素食好處,愛惜土地。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身觀念,連續三年舉辦的健康素食展,吸引180攤位參加,民眾反應熱烈,預估四天展期上看十萬人次,是歷年最高。 

民眾 林先生:「因為吃素的話,對健康對血管比較好,保護環境嘛。」 

商家 曾小姐:「是啊因為我們環境會比較乾淨,不會說像葷的那麼複雜。」 

看到慈濟志工們,也在場邊細心處理食材,製作飯糰,她們想推廣環保有機食品,分享愛地球的理念。 

慈濟志工 楊淑惠:「希望說藉由我們的產品,能夠大家吃出健康,吃出健康的背後,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推動愛地球,然後省水省電甚至於能夠,讓大家能夠愛惜這塊土地。」 

素食安心健康、口味佳,年關將至,民眾不妨換些,清淡年菜新選擇。 

黃奕傑 邱品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環保教育從小扎根 親子共學成長


北京的民眾,常常因為霧霾,見不到藍天,但是因為這群人的努力,帶來的後續效應,可望為後代子孫保有綠地。慈濟志工最近帶著眷屬們掃街,這是2016年第一場環保活動,也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新年,北京的胡同裡,來了這麼一群人,大手拉小手,為環境盡一分力。 

慈濟志工選在宣武區的前門大街上撿拾垃圾,做為親子環保教育的講堂,也吸引了許多路過民眾的注意。 

民眾:「這好事情,對社會是好事情。」 

2016年的第一場慈濟環保活動、聲勢不大,但對孩子和當地社區來說,寓意很深。 

真善美志工 王琦 吳更軍 曾琪娟 北京報導  Read more

慈悲科技傳大愛 人援救助展良能

圖說:人援會舉辦內部慈悲科技教育訓練,藉由研發人員的解說介紹,讓大家了解產品背後的用心與愛的故事。(攝影者:徐啟衡)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簡稱人援會TIHAA) 於2003年籌組成立,是由食、衣、住、行、資訊、及綠能各界人士共同組成。證嚴上人慈示實業家志工協助規劃慈濟人道援助後勤支援系統,包括了緊急救援物資的採購、產製、研發、儲存與倉儲物流等項目,以因應緊急災難的災區物資供應。

人援會成立至今邁入第13個年頭,人援會實業家們發揮良能,著手研發與推廣各式利於救災之物資;急難時,協助提高慈濟達到立即救援的效果,成為救災人員最強而有力的後盾。人援會於1月17日與1月31日兩天在內湖園區安排志工內部教育訓練課程,透過食、衣、住、行、資通,各方面救災設備的介紹,不僅了解每一項設備功能、操作,最重要的是認識其背後發想的故事。

柳宗言師兄將產品,依照食、衣、住、行分門別類,精彩的闡述並表示:「每一種產品的研發,背後都有感人的慈悲故事。」如食的方面,香積飯緣起於上人不忍在大陸冬令發放時,很多居民從偏遠山區前往現場,希望讓鄉民到現場能先吃熱食,讓冰冷的身體溫暖後再帶物資回家,以及災難來時,災區經常是没有電、没有瓦斯,飢寒交迫下,如何讓鄉親能即時溫飽,在上人期許下,精舍師父開始研發香積飯。經過靜思精舍德晗師父、德偌師父和林仲篪師兄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靠自己不停的摸索、測試找尋答案,歷經三年終於成功研發出米粒完整的香積飯,於八八水災時發揮效能。

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成立緣起,因 上人憂心千年不化的寶特瓶對地球生態的影響,因此人援會五組召集人,於2008年集資正式成立公司。力求「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精神理念,大愛感恩是「社會企業」,全心付出、永續經營,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導向,完全回饋並傳播分享。同時大愛感恩以「掘井人」自許,在這無私的平台上集中眾人的力量及良能,掘井出水;只要掘出湧泉,就能源源不絕滋潤萬物,大愛感恩科技正是永續經營回饋社會的活水源泉。

圖說:黃華德師兄:「人援會由一群實業家們組成,我們用愛止厄,見苦知福;用愛鋪路走,秉持環保理念,以無私的心,研發與推廣慈悲科技產品,有效率的運用於救災,接引更多實業家一起將愛傳承下去。」(攝影者:賴慧娟)透過課程了解,千年不爛的寶特瓶,大愛感恩科技利用資源回收物,再製造利用研發產品,減少對大自然的危害;每年救災,發送至全球各地以寶特瓶回收、抽紗做成的毛毯約八十七萬多件,但每年臺灣所產生的寶特瓶卻有四十六億多只,回收再利用約僅使用量的千分之一,人類正以驚人的速度破壞環境、危害地球。

每當慈濟志工身入災區協助,在災區中處處暗藏著危機,看不到的碎玻璃、鐵釘、漂流木等危險物品,都可能讓志工受傷,因此大愛感恩科技秉持 上人慈悲救助的心念,運用科技研發出一系列慈悲科技產品保護志工的安全,如112公斤以下的人穿防穿刺鞋以及鞋墊、防割手套、LED太陽能帽,可使救災輕便又安全許多,透過解說大家了解這些都是回收環保產品,但其背後的用心故事更讓現場志工讚歎不已。

近年來,在國外得奬無數的福慧床,柳宗言師兄說明介紹,才知道此產品研發緣起於巴基斯坦水災時,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嬰躺在又溼又冷的泥土上,上人知道後,不忍心眾生苦而激起研發的想法,福慧床幾經開發修正才有今日方便又實用,目前己送到十個重大災難國家使用,福慧床以人的角度研發,在人與人間看到了苦難人,不怕辛苦、不怕遙遠。

住屋組多年來努力不懈,製作過各種簡易教室與組合屋,有早期的帳篷、蒙古包、貨櫃屋、紙板急難組合屋、風琴式組合屋、半圓形簡易教室,到現在人字形斜頂PP瓦楞板簡易屋等,住屋組不斷研發修改不下四十多種款式,雖然已有數千組簡易屋,已送往災區使用,但都還有進步空間,上人的期待能冬不冷、夏不熱、通風、没有異味、散熱快、不被風吹倒,有家的感覺、高架地板防大雨淹水的簡易屋。

魏良旭分享在辛巴威,以一星期的時間搭建簡易教室,完工後,有一千多人參與啟用典禮,看到原本只能頂著烈日上課的孩子,興高采烈來回奔跑於教室內外的喜悅,讓他心中充滿感動,一切辛苦都值回票價。

圖說:蔡堅印師兄為大家解說行動餐車的運用,每個環節的用心之處。(攝影者:賴慧娟)2015年2月復興空難時,曾經在冷冽的寒風中,為消防人員,注入一股暖流,志工提供火箭爐讓他們取暖。火箭爐利用煙囪效應的概念,讓火由下往上竄,火苗快速升起,讓災民能在寒冬中,免於受凍,除了取暖功能外,組合式汽化爐上方還可以烹煮食物、燒開水,志工貼心設計,讓災民得到最好的照顧;同時,當災難發生時,資源取得不易,漂流木、農作物廢料,成為最佳燃燒物料,壓碎、乾燥成為火爐的燃燒棒,或者直接當柴燒。

每當災難現前,香積志工就會開始總動員為災民準備熱食,上人從921大地震看到志工團隊在熱食準備的艱難,因此要開發一台可以深入交通不便的地方將熱食即時送到,因此蔡堅印師兄擔起這設計行動餐車的任務,希望能夠打造一台能在災區中行動方便的餐車,讓災民或救災人員即時享有熱食,經過好幾次的改良設計,到現在第二代克服了種種的考驗,因應各地所需來可以調整餐車的配備。

泰國淹水,馬來西亞即時運送乾淨的礦泉水提供災民使用,因此志工團隊憂心提供礦泉水還是會製造更多的寶特瓶垃圾、消耗更多的資源。但淹水災區最多的就是水,如何運用水來給予當地協助,這就是一大考驗,很感恩工研院陳建宏師兄以及團隊提供專業的淨水技術,開發出淨水車/淨水法船,讓這樣的設備運送到災區,將災區的水淨化、過濾,成為可飲用的水源,解決災民用水問題。

每一項慈悲科技的產品都是來自於『願眾生得離苦』的悲心,透過生動活潑的上課方式,以感人故事帶出產品研發的淵源,傳遞產品背後的用心故事。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陳意容師姊分享:「在十幾年前加入慈濟後,聽一位慈濟師兄說『上人的科技一直走在人類的前端,為人類著想,帶給人類幸福,又看到上人從環保著手愛護地球,從研發 科技紮根。』我就想著自己只為公司、老闆而努力是不夠的,就轉到了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上班,完成職志合一的理想。」課程中,聽黃華德師兄分享,地球過度開發,已威脅人類的生存;魏良旭師兄為設計大愛屋的努力,雖尚未獲上人採用,仍不計名利,為更大目標而不斷努力,精神是值得學習的,讓她學習要更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

第一次參與的文淇慈青學長,本身畢業於資訊相關科系,參與課程之前疑惑自己可以發揮什麼樣的良能,但透過課程了解每一件慈悲科技產品的運用與研發的用心,找到自己發揮專才的地方,希望未來能夠盡在這領域中盡自己一份心力。

這次擔任音控工作人員的曹筱蓓師姊本身在建築業工作,因承擔音控因緣聽到這次的課程,她收穫很多,也覺得以往我們只知道這些配備的運用,但不知道其背後的故事與研發人員的用心,令人非常感動,因此她也加入人援會住屋組,盡自己的一份力。

前交通部長蔡堆師兄表示:「透過這次課程看到各組的發想,受益良多,了解每一樣產品上都有 上人的法在其中。除了靜態課程,透過參訪動態展覽完整的呈現,摸擬實境的設計很生動,這些都可以做為日後布展發想的靈感來源。還有之前海地風災的時候,有一間海運公司主動協助運送物資,另一間海運公司看到,主動與慈濟聯繫希望未來有機會也能盡己之力,這是為善競爭。」

如黃華德師兄所言:「人援會由一群實業家們組成,我們用愛止厄,見苦知福;用愛鋪路走,秉持環保理念,以無私的心,研發與推廣慈悲科技產品,有效率的運用於救災,接引更多實業家一起將愛傳承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慈悲科技傳大愛 人援救助展良能

圖說:人援會舉辦內部慈悲科技教育訓練,藉由研發人員的解說介紹,讓大家了解產品背後的用心與愛的故事。(攝影者:徐啟衡)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簡稱人援會TIHAA) 於2003年籌組成立,是由食、衣、住、行、資訊、及綠能各界人士共同組成。證嚴上人慈示實業家志工協助規劃慈濟人道援助後勤支援系統,包括了緊急救援物資的採購、產製、研發、儲存與倉儲物流等項目,以因應緊急災難的災區物資供應。

人援會成立至今邁入第13個年頭,人援會實業家們發揮良能,著手研發與推廣各式利於救災之物資;急難時,協助提高慈濟達到立即救援的效果,成為救災人員最強而有力的後盾。人援會於1月17日與1月31日兩天在內湖園區安排志工內部教育訓練課程,透過食、衣、住、行、資通,各方面救災設備的介紹,不僅了解每一項設備功能、操作,最重要的是認識其背後發想的故事。

柳宗言師兄將產品,依照食、衣、住、行分門別類,精彩的闡述並表示:「每一種產品的研發,背後都有感人的慈悲故事。」如食的方面,香積飯緣起於上人不忍在大陸冬令發放時,很多居民從偏遠山區前往現場,希望讓鄉民到現場能先吃熱食,讓冰冷的身體溫暖後再帶物資回家,以及災難來時,災區經常是没有電、没有瓦斯,飢寒交迫下,如何讓鄉親能即時溫飽,在上人期許下,精舍師父開始研發香積飯。經過靜思精舍德晗師父、德偌師父和林仲篪師兄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靠自己不停的摸索、測試找尋答案,歷經三年終於成功研發出米粒完整的香積飯,於八八水災時發揮效能。

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成立緣起,因 上人憂心千年不化的寶特瓶對地球生態的影響,因此人援會五組召集人,於2008年集資正式成立公司。力求「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精神理念,大愛感恩是「社會企業」,全心付出、永續經營,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導向,完全回饋並傳播分享。同時大愛感恩以「掘井人」自許,在這無私的平台上集中眾人的力量及良能,掘井出水;只要掘出湧泉,就能源源不絕滋潤萬物,大愛感恩科技正是永續經營回饋社會的活水源泉。

圖說:黃華德師兄:「人援會由一群實業家們組成,我們用愛止厄,見苦知福;用愛鋪路走,秉持環保理念,以無私的心,研發與推廣慈悲科技產品,有效率的運用於救災,接引更多實業家一起將愛傳承下去。」(攝影者:賴慧娟)透過課程了解,千年不爛的寶特瓶,大愛感恩科技利用資源回收物,再製造利用研發產品,減少對大自然的危害;每年救災,發送至全球各地以寶特瓶回收、抽紗做成的毛毯約八十七萬多件,但每年臺灣所產生的寶特瓶卻有四十六億多只,回收再利用約僅使用量的千分之一,人類正以驚人的速度破壞環境、危害地球。

每當慈濟志工身入災區協助,在災區中處處暗藏著危機,看不到的碎玻璃、鐵釘、漂流木等危險物品,都可能讓志工受傷,因此大愛感恩科技秉持 上人慈悲救助的心念,運用科技研發出一系列慈悲科技產品保護志工的安全,如112公斤以下的人穿防穿刺鞋以及鞋墊、防割手套、LED太陽能帽,可使救災輕便又安全許多,透過解說大家了解這些都是回收環保產品,但其背後的用心故事更讓現場志工讚歎不已。

近年來,在國外得奬無數的福慧床,柳宗言師兄說明介紹,才知道此產品研發緣起於巴基斯坦水災時,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嬰躺在又溼又冷的泥土上,上人知道後,不忍心眾生苦而激起研發的想法,福慧床幾經開發修正才有今日方便又實用,目前己送到十個重大災難國家使用,福慧床以人的角度研發,在人與人間看到了苦難人,不怕辛苦、不怕遙遠。

住屋組多年來努力不懈,製作過各種簡易教室與組合屋,有早期的帳篷、蒙古包、貨櫃屋、紙板急難組合屋、風琴式組合屋、半圓形簡易教室,到現在人字形斜頂PP瓦楞板簡易屋等,住屋組不斷研發修改不下四十多種款式,雖然已有數千組簡易屋,已送往災區使用,但都還有進步空間,上人的期待能冬不冷、夏不熱、通風、没有異味、散熱快、不被風吹倒,有家的感覺、高架地板防大雨淹水的簡易屋。

魏良旭分享在辛巴威,以一星期的時間搭建簡易教室,完工後,有一千多人參與啟用典禮,看到原本只能頂著烈日上課的孩子,興高采烈來回奔跑於教室內外的喜悅,讓他心中充滿感動,一切辛苦都值回票價。

圖說:蔡堅印師兄為大家解說行動餐車的運用,每個環節的用心之處。(攝影者:賴慧娟)2015年2月復興空難時,曾經在冷冽的寒風中,為消防人員,注入一股暖流,志工提供火箭爐讓他們取暖。火箭爐利用煙囪效應的概念,讓火由下往上竄,火苗快速升起,讓災民能在寒冬中,免於受凍,除了取暖功能外,組合式汽化爐上方還可以烹煮食物、燒開水,志工貼心設計,讓災民得到最好的照顧;同時,當災難發生時,資源取得不易,漂流木、農作物廢料,成為最佳燃燒物料,壓碎、乾燥成為火爐的燃燒棒,或者直接當柴燒。

每當災難現前,香積志工就會開始總動員為災民準備熱食,上人從921大地震看到志工團隊在熱食準備的艱難,因此要開發一台可以深入交通不便的地方將熱食即時送到,因此蔡堅印師兄擔起這設計行動餐車的任務,希望能夠打造一台能在災區中行動方便的餐車,讓災民或救災人員即時享有熱食,經過好幾次的改良設計,到現在第二代克服了種種的考驗,因應各地所需來可以調整餐車的配備。

泰國淹水,馬來西亞即時運送乾淨的礦泉水提供災民使用,因此志工團隊憂心提供礦泉水還是會製造更多的寶特瓶垃圾、消耗更多的資源。但淹水災區最多的就是水,如何運用水來給予當地協助,這就是一大考驗,很感恩工研院陳建宏師兄以及團隊提供專業的淨水技術,開發出淨水車/淨水法船,讓這樣的設備運送到災區,將災區的水淨化、過濾,成為可飲用的水源,解決災民用水問題。

每一項慈悲科技的產品都是來自於『願眾生得離苦』的悲心,透過生動活潑的上課方式,以感人故事帶出產品研發的淵源,傳遞產品背後的用心故事。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陳意容師姊分享:「在十幾年前加入慈濟後,聽一位慈濟師兄說『上人的科技一直走在人類的前端,為人類著想,帶給人類幸福,又看到上人從環保著手愛護地球,從研發 科技紮根。』我就想著自己只為公司、老闆而努力是不夠的,就轉到了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上班,完成職志合一的理想。」課程中,聽黃華德師兄分享,地球過度開發,已威脅人類的生存;魏良旭師兄為設計大愛屋的努力,雖尚未獲上人採用,仍不計名利,為更大目標而不斷努力,精神是值得學習的,讓她學習要更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

第一次參與的文淇慈青學長,本身畢業於資訊相關科系,參與課程之前疑惑自己可以發揮什麼樣的良能,但透過課程了解每一件慈悲科技產品的運用與研發的用心,找到自己發揮專才的地方,希望未來能夠盡在這領域中盡自己一份心力。

這次擔任音控工作人員的曹筱蓓師姊本身在建築業工作,因承擔音控因緣聽到這次的課程,她收穫很多,也覺得以往我們只知道這些配備的運用,但不知道其背後的故事與研發人員的用心,令人非常感動,因此她也加入人援會住屋組,盡自己的一份力。

前交通部長蔡堆師兄表示:「透過這次課程看到各組的發想,受益良多,了解每一樣產品上都有 上人的法在其中。除了靜態課程,透過參訪動態展覽完整的呈現,摸擬實境的設計很生動,這些都可以做為日後布展發想的靈感來源。還有之前海地風災的時候,有一間海運公司主動協助運送物資,另一間海運公司看到,主動與慈濟聯繫希望未來有機會也能盡己之力,這是為善競爭。」

如黃華德師兄所言:「人援會由一群實業家們組成,我們用愛止厄,見苦知福;用愛鋪路走,秉持環保理念,以無私的心,研發與推廣慈悲科技產品,有效率的運用於救災,接引更多實業家一起將愛傳承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冬令打包祝福禮 忙碌中增添年味


再過兩個多星期,就是農曆年了,為了讓照顧戶們好過年,台灣各地的慈濟志工,已經陸續展開冬令打包,在板橋和三重,志工分別都動員了一百多人,還有慈濟照顧戶,前來貢獻一己之力! 


準備要送給照顧戶的新年禮物,三重靜思堂裡,忙碌中充滿濃濃年味。 

慈濟志工 周文川:「搬五穀粉搬什麼(物資)啦,做很多,雖然很腰痠背痛,不過做得很歡喜。」

慈濟志工 鄞麗雪:「就是要給照顧戶過個溫馨的年,所以大家都很歡喜的來跟照顧戶結個好緣,都很踴躍,今天大家都很踴躍出來打包。」 

什麼樣的物資,該放進環保袋的哪個位置,都有標準作業流程,除了要展現人文,也是一分對照顧戶的尊重。 

慈濟照顧戶 何女士:「這個物資是給需要的人,所以說當我有能力的時候,我就希望把這一份的物資換給下一個需要的人。」 

慈濟照顧戶 黃女士:「貧困的人他需要幫忙,花一點時間來這邊幫一下忙,從內心裡發心,非常高興。」 

同樣忙碌的景象,也出現在板橋靜思堂,蔡雅萍穿著壓力衣,動作雖然不太俐落,但抱著回饋的心,想體會真正的助人為樂。 

八仙塵爆傷者 蔡雅萍:「幫助人的那種快樂是真的要去幫助人才可以體會到,我現在用口頭上講可能就真的沒辦法,我講出來可能就沒有人會懂,所以真的是要去實際去做,然後才會有那種感受,真的很快樂的感覺。」 

慈濟照顧戶 林先生:「慈濟人很用心,今天能夠來這幫忙,我覺得大家很有愛心。」 

每一份物資都裝進了志工滿滿的愛,期盼這份愛的禮物,能讓照顧戶們度過一個溫暖的好年。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