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15

週六, 20 六月 2015

人文理念深化媒體 善念廣傳遠播

圖說:慈濟與中國大陸甘肅省,有很深的淵源,從1998年開始,協助當地遷村、扶貧,興建水窖。這一次甘肅行政機關,一行12人,來台交流,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的理念。 (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慈濟與中國大陸甘肅省,有很深的淵源,從1998年開始,協助當地遷村、扶貧,興建水窖。這一次甘肅行政機關,一行12人,來台交流,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的理念。 

上午活動,在慈濟人文志業執行長的陪同下,前往慈濟內湖園區、台北慈濟醫院,透過志工專業解說,了解慈濟在慈善、醫療的理念。在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 高明善師兄迎接大陸貴賓,除了進行環保體驗之外,也參觀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下午在人文志業中心,除了進一步了解電視媒體運作,如何把慈濟理念與媒體結合,更是讓大家印象深刻,也期望能把好的理念帶回家鄉分享。 

甘肅省靖遠縣委書記 郝效冬:「知福惜福再造福,我看到慈濟的這些,師姊師兄的時候,我感覺到這就是,上人講的這句話 最真實的寫照。」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 高明善師兄迎接大陸貴賓,除了進行環保體驗之外,也參觀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大愛感恩不鼓勵消費,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傳遞環保理念,接引更多人共同守護大地,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看到背後的價值,非「價格」衡量,大愛感恩將環保產品發揮量能,將愛心注入到每個人內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當中。(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大愛感恩不鼓勵消費,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傳遞環保理念,接引更多人共同守護大地,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看到背後的價值,非「價格」衡量,大愛感恩將環保產品發揮良能,將愛心注入到每個人內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當中。

台北報導 
呂思萱 鄧應忠 

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人文理念深化媒體 善念廣傳遠播

Read more

人文理念深化媒體 善念廣傳遠播

圖說:慈濟與中國大陸甘肅省,有很深的淵源,從1998年開始,協助當地遷村、扶貧,興建水窖。這一次甘肅行政機關,一行12人,來台交流,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的理念。 (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慈濟與中國大陸甘肅省,有很深的淵源,從1998年開始,協助當地遷村、扶貧,興建水窖。這一次甘肅行政機關,一行12人,來台交流,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的理念。 

上午活動,在慈濟人文志業執行長的陪同下,前往慈濟內湖園區、台北慈濟醫院,透過志工專業解說,了解慈濟在慈善、醫療的理念。在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 高明善師兄迎接大陸貴賓,除了進行環保體驗之外,也參觀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下午在人文志業中心,除了進一步了解電視媒體運作,如何把慈濟理念與媒體結合,更是讓大家印象深刻,也期望能把好的理念帶回家鄉分享。 

甘肅省靖遠縣委書記 郝效冬:「知福惜福再造福,我看到慈濟的這些,師姊師兄的時候,我感覺到這就是,上人講的這句話 最真實的寫照。」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 高明善師兄迎接大陸貴賓,除了進行環保體驗之外,也參觀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大愛感恩不鼓勵消費,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傳遞環保理念,接引更多人共同守護大地,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看到背後的價值,非「價格」衡量,大愛感恩將環保產品發揮量能,將愛心注入到每個人內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當中。(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大愛感恩不鼓勵消費,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傳遞環保理念,接引更多人共同守護大地,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看到背後的價值,非「價格」衡量,大愛感恩將環保產品發揮良能,將愛心注入到每個人內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當中。

台北報導 
呂思萱 鄧應忠 

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人文理念深化媒體 善念廣傳遠播

Read more

合作無間互補位 國際賑災好夥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也在尼泊爾災區為重建而努力,知道慈濟在帳棚區發放,義務來協助,還帶來三輛手推車,協助福慧床的運送。

這場福慧床和毛毯的發放,有超過千人來認領,除了慈濟志工和本地志工,關注災區兒童失學問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有志工來幫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志工 尹茂策:「我叫他們來看來學習,(志工)到一定層次上時,昇華到一定層次上的時候,就回歸美好的一面,這更美啊!」

在多次的國際賑災活動中,就曾與慈濟相遇,謙虛地說是來學習,卻也適時地補到位,一看到要運送的範圍大,立刻送來三台手推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志工 尹茂策:「遠一點都可以送,緊急要推什麼東西都可以,我們要移動一些東西比較方便。」

有手推車,效率更高,活動更加順利,也共同分享災民的喜悅。

真善美志工 曾美姬 黃宗保 楊秀春 尼泊爾報導

Read more

愛的能量力無邊 明燈照亮黑暗角


慈濟尼泊爾賑災醫療團持續愛的接力,志工在街頭發現一位身形憔悴的老喇嘛,以尊重的心為他沐浴更衣,修剪頭髮,讓老人家展露笑容。慈濟人的將生命價值發揮到最大,志工張丁日,加入慈濟做環保十多年,享壽92歲,捐出大體,奉獻醫學教育。證嚴上人在今天(6/19)志工早會開示:「人生,我們對的事情做就對了,要分秒不空過。」

愛心不間斷,慈濟賑災醫療團持續關懷尼泊爾。一位老喇嘛步行下山尋找援助,身形憔悴在街頭被志工發現,慈濟人了解情形後,以尊重的心為老人家沐浴理髮,換上新的僧衣,誠懇付出。

證嚴上人開示:「看到了當地的菩薩,也發揮了很大的愛心,真的很令人感慨良多,所以他希望上山,回廟裡去,所以慈濟人還陪他一段路,就是這樣的幫助他,這都是愛的能量。」

發揮大愛的生命,感動人心。志工張丁日加入慈濟十多年,每一天把握時間,做環保也收功德款,八十歲受證的張阿嬤,於九十二歲往生,她更捐出大體,奉獻醫學教育。

證嚴上人開示:「能這樣付出,實在是很不簡單,人生啊,我們對的事情,做就對了,要分秒不空過,絕對不要有做錯,對的事,做就對了!」

捨身菩薩的故事,足為人生典範。慈濟大學模擬醫學課程,因為有無語良師的愛,能成就更多醫病醫心的大醫王。

趙又瑩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環保站取經之旅 讚歎草根精神


對海外志工來說,台灣是心靈故鄉,也是學習的充電站。來自中國大陸華東、華北地區的大陸志工,參訪新北市新店屈尺環保站,希望能將交流經驗帶回去,實際帶動社區。

又唱又跳,十二位來自中國大陸華東、華北的環保志工,感受屈尺環保站的熱情活力。

這分精神展現在對環保的投入,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志工,天天早起來報到。還有七八十歲的奶奶們,細心剪紙做分類。

來自北京的志工有感而發,原來美的追求,不在奢華,而在心地。

北京志工 楊薏寧:「北京大家都知道霧霾很重,然後首善之都那麼重的霧霾,真的是很遺憾,可以說那邊也許在硬體方面,建得要比這邊好,但是這種美這種清淨差太多,這樣回去就有學習進步的空間。」

大連志工 汪雪媛:「現在呢,應該是從自己的一個點,開始去做,然後點點滴滴的,能夠匯集更多的這些,應該說是民眾,然後讓他們能參與我們的環保的志業。」

酷熱的夏天,環保站不吹冷氣,志工們心靜自然涼,做環保,是身心的修行。

真善美志工 余津玫 蕭正義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五, 19 六月 2015

美味素食多樣貌 禦寒衣物環保心

圖說:今年五月,澳洲昆士蘭的慈濟志工,收到伊普高中餐飲主任的信,希望能邀請志工到學校分享素食烹飪。當天颶風侵襲昆士蘭,但學校照常上課,志工風雨生信心,不願放棄任何淨化人心的機會。不只吃素是環保的一環,志工也分享回收的寶特瓶做成衣物。(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今年五月,澳洲昆士蘭的慈濟志工,收到伊普高中餐飲主任的信,希望能邀請志工到學校分享素食烹飪。當天颶風侵襲昆士蘭,但學校照常上課,志工風雨生信心,不願放棄任何淨化人心的機會。課後,師生們也響應送愛到尼泊爾,慷慨解囊。 

看到志工,學生們主動上前協助搬運物資。慈濟志工到伊普高中分享素食教學,台灣小吃煎餃、糯米糕,讓人興致濃厚。不只吃素是環保的一環,志工也分享回收的寶特瓶做成衣物。原來班上有學生已經買了六條圍巾送給家人,把環保理念戴在身上。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說到 伊普市與慈濟緣分,源於澳洲黃金海岸慈濟志工們進入災區膚慰,與伊普市市長Paul Pisasale結下了深刻的緣分。市長給予慈濟極大肯定與感恩,且誓願成為 證嚴上人在澳洲的好弟子。更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給好朋友 – 伊普市高中校長Simon Riley。 2014年的11月份,大愛感恩科技之400頂印有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校徽的環保學生帽寄達學校,不但圓滿了校長希望成為澳洲第一綠色學校的願望,也為大愛感恩於海外推廣異業合作寫下新的里程碑,日前更願加購 200頂期待能讓綠色產品長期落實於澳洲學生身上,也期待成為澳洲學校落實環保精進的典範 。

圖說: 學生 迦勒:「這條圍巾是回收的寶特瓶做的,我覺得很有趣,而且我也發現它很好用,所以每天都使用。」(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學生 迦勒:「這條圍巾是回收的寶特瓶做的,我覺得很有趣,而且我也發現它很好用,所以每天都使用。」  職員唐娜 與 茱莉:「環保圍巾和帽子很熱銷,因為是用回收的塑膠瓶做成,學生買了都覺得自己有為環保盡力。」  志工也講解認養的竹筒,善款都會運用在伊普市,幫助貧困居民。分享的同時,還有一群志工在廚房裡料理著大家剛剛自己包的煎餃。熱騰騰的台灣素食送上,還嚐到了愛的味道! 

真善美志工 彭慈含 邱佩宜 洪婉雯 澳洲報導

圖說: 職員唐娜 與 茱莉:「環保圍巾和帽子很熱銷,因為是用回收的塑膠瓶做成,學生買了都覺得自己有為環保盡力。」 (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海外慈濟  美味素食多樣貌 禦寒衣物環保心



Read more

美味素食多樣貌 禦寒衣物環保心

圖說:今年五月,澳洲昆士蘭的慈濟志工,收到伊普高中餐飲主任的信,希望能邀請志工到學校分享素食烹飪。當天颶風侵襲昆士蘭,但學校照常上課,志工風雨生信心,不願放棄任何淨化人心的機會。不只吃素是環保的一環,志工也分享回收的寶特瓶做成衣物。(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今年五月,澳洲昆士蘭的慈濟志工,收到伊普高中餐飲主任的信,希望能邀請志工到學校分享素食烹飪。當天颶風侵襲昆士蘭,但學校照常上課,志工風雨生信心,不願放棄任何淨化人心的機會。課後,師生們也響應送愛到尼泊爾,慷慨解囊。 

看到志工,學生們主動上前協助搬運物資。慈濟志工到伊普高中分享素食教學,台灣小吃煎餃、糯米糕,讓人興致濃厚。不只吃素是環保的一環,志工也分享回收的寶特瓶做成衣物。原來班上有學生已經買了六條圍巾送給家人,把環保理念戴在身上。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說到 伊普市與慈濟緣分,源於澳洲黃金海岸慈濟志工們進入災區膚慰,與伊普市市長Paul Pisasale結下了深刻的緣分。市長給予慈濟極大肯定與感恩,且誓願成為 證嚴上人在澳洲的好弟子。更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給好朋友 – 伊普市高中校長Simon Riley。 2014年的11月份,大愛感恩科技之400頂印有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校徽的環保學生帽寄達學校,不但圓滿了校長希望成為澳洲第一綠色學校的願望,也為大愛感恩於海外推廣異業合作寫下新的里程碑,日前更願加購 200頂期待能讓綠色產品長期落實於澳洲學生身上,也期待成為澳洲學校落實環保精進的典範 。

圖說: 學生 迦勒:「這條圍巾是回收的寶特瓶做的,我覺得很有趣,而且我也發現它很好用,所以每天都使用。」(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學生 迦勒:「這條圍巾是回收的寶特瓶做的,我覺得很有趣,而且我也發現它很好用,所以每天都使用。」  職員唐娜 與 茱莉:「環保圍巾和帽子很熱銷,因為是用回收的塑膠瓶做成,學生買了都覺得自己有為環保盡力。」  志工也講解認養的竹筒,善款都會運用在伊普市,幫助貧困居民。分享的同時,還有一群志工在廚房裡料理著大家剛剛自己包的煎餃。熱騰騰的台灣素食送上,還嚐到了愛的味道! 

真善美志工 彭慈含 邱佩宜 洪婉雯 澳洲報導

圖說: 職員唐娜 與 茱莉:「環保圍巾和帽子很熱銷,因為是用回收的塑膠瓶做成,學生買了都覺得自己有為環保盡力。」 (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海外慈濟  美味素食多樣貌 禦寒衣物環保心



Read more

社區環保日!邀約鄉里身體力行


雅加達長期以來,因為民眾環保意識不高,垃圾問題積存已久,為了解決這樣的困擾,一群定居在印尼的日本人,組成了環保團體,在雅加達帶動環保,他們也邀約印尼大愛台員工一起參與;事實上,推動環保一直是雅加達志工,致力在做的工作,他們深入各社區,用實際行動,帶動民眾落實回收。

搭棚子、擺桌椅,這天是北雅加達卡布馬斯住宅區的環保日,一大早,志工挨家挨戶邀約。

志工 威廉:「一開始社區民眾反應不是很好,因為他們還不了解慈濟,現在他們會參與回收,有些人甚至還會捐竹筒。」

慈濟志工從一年前,開始在這個社區倡導回收,隨著時間的推移,民眾逐漸對環保感興趣,有些家長甚至把環保日,當成全家大小最重要的家庭活動日。

社區民眾 阿生:「我很開心能來參與回收,帶小孩來教導他們要愛護大地。」

愛護地球非口號 日環保組織響應。

慈濟志工,對推動環保的不遺餘力,也得到雅加達日本環保組織的認同,這天,他們舉辦環保宣導活動,特地邀約印尼大愛台員工一起參與。

日本環保組織創辦人 蘆田剛:「我住在印尼很久了,看到雅加達的垃圾情況,越來越嚴重,很令人頭疼,我認為只要有心是可以解決的,所以我們帶動民眾來落實做環保。」

印尼大愛台員工 張煙秋:「因為環保也是大愛台的使命,雖然這活動是由日本環保組織,發起舉辦的,但我們一起參與,希望進而帶動民眾一起響應,共同愛護雅加達的環境。」

環保的落實,不光只是口號,更應表現在實際行動,志工們的帶動,讓雅加達的環境問題,向前邁進一大步。


印尼報導

Read more

鐵面無私執法者 謙卑彎腰做環保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林省富,值勤時針對違規車輛開單拖吊,工作執法吃力又不討好,林省富紓壓的好方法就是做環保,開著資源回收車清淨大地,工作休假都是在維護環境整潔,林省富覺得做環保時,那種甘願做歡喜受的心情特別開心。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就是以拖吊交通違規為主,違規的取締也是功德一件,直接面對一般民眾。」

車輛被拖吊的人幾乎都沒有好臉色,林省富的工作吃力又不討好。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有時候一天工作下來,遇到的事情很多,難免心情比較會起伏一點。」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不要說就因為這樣取締違規,
跟一般民眾鬧得不愉快。」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見苦知福,沒有去做這個區塊,你也不會相信在我們周遭,還是有那麼多的苦難的人。」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盡量找時間去配合,去做這樣 。」

做環保是他紓解壓力的法寶,哪怕是汗流浹背也開心的笑。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做這個比較高興,比較沒有什麼壓力。」

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他借鏡學習的對象。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有的是各行各業都有,他們都是毫無私心的在這邊。」

慈濟志工 趙樹藤:「他們的習慣,要他們放下身段不容易,但是我們慈濟人,總是會很有耐心的陪著他們。」

做環保讓林省富懂得縮小自己,每一次的謙卑彎腰,都是一次心靈的洗滌。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個人的習氣 對人生的意義,對生命的價值都會改變。」

上班時,取締違規維護環境,休假當志工,開著貨車資源回收也是清淨大地,但這兩者之間的心境轉折卻大不相同。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小隊長 林省富:「在工作時比較嚴謹一點,來做環保發心自己想來做的,所以來這邊當志工,比當警察快樂一點。」

台中報導
李雅萍 楊俊亭

Read more

週四, 18 六月 2015

醫院志工四全照護 主動關切溫暖開懷

圖說:財務部陳玟錡師姊這次承擔2天醫院志工,定點是在《佛陀問病圖》後方之『掛號機諮詢服務』,看似簡單的任務,但可以直接接觸到四方大德,是很難得的好因緣。是協助『對於掛號機不會操作、或是有疑慮的會眾及年長者』。但是覺得這樣『被動的等待需求』,還不夠服務到位,就改以『主動服務關懷』的方式,讓會眾大德能對慈濟醫院留下更好的印象,把自己當做是一個機動性的服務台。(攝影:虞珊明)慈濟醫院「醫療志工」是醫護同仁最佳良伴,亦是病患與家屬心情之依託,醫護與志工團隊相伴,做到全程、全人、全家、全隊之「四全」照顧。從來醫界追尋之「身、心、靈」統合療護目標,

承擔2天日間『醫院志工』財務部陳玟錡師姊,定點是在《佛陀問病圖》後方之『掛號機諮詢服務』,看似簡單的任務,可直接接觸到十方大德,是很難得的好因緣。是協助『對於掛號機不會操作、或是有疑慮的會眾及年長者』。但是覺得『被動的等待需求』還不夠積極,就改以『主動服務關懷』的方式,把自己當成機動性的服務台讓大德們能對慈濟醫院留下更好的印象,讓會眾有溫暖的感覺,在這樣的過程因為利他而體會付出的歡喜。

當看到每個來醫院的會眾因為對醫院各區域的不熟悉,顯露出需要協助的眼神時就會主觀關懷是否需要幫忙,若是遇到自己不確定的部份,趕緊走到服務台請教其他志工,在問的當下,自己也了解更多,然後迅速的回覆會眾。通常會眾都會從慌張的面容、改為安心的笑容。也有一對母女滿臉愁容,門診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指引她們方向後,發現她們非常需要有人協助帶往診間,就二話不說,直接帶著她們走到目的地。之後她們看完診、經過掛號機時,還特地跑來跟我說『非常感恩』。當下體會出「福從做中得歡喜」。有時因操作掛號機過快,而需重來一次,當下即時向會眾說「不好意思,延誤到您的時間。」她反而安慰說:「不要這麼說,是因為有妳的幫忙,幫我完成掛號的,真的要感恩妳們這些志工才是。」

圖說:呂怡德師兄在「善的循環、愛的接力」的影響下,學習做一位手心向下、服務他人的人。怡德師兄分享,這一次當志工承擔兩天病歷室定點,至各診間收、送病歷,謹記 上人開示,要多擦「慈濟面霜」,與人真誠和悅的笑容相待,也以「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保持人際圓融、工作愉快。(攝影:虞珊明)後來協助一位老菩薩掛號時,她說自己平常一個人在家很孤單、沒有伴,她的小孩都忙於工作、但是都很孝順。也很開心每週六、日,小孩都會回來陪伴她。但是到了週一就轉變成一種期待:『期待六、日的到來』。那種期待的苦,她只能搭計程車來台北慈院看診、或走走,來排解孤單。她說,載她的計程車司機也問她:行動不便,為何跑到這麼遠來?她說,因為她真的很孤單,但又不能跟小孩說,怕造成小孩的壓力,每次六、日的相聚之後,就在期待中過日子。計程車司機聽了她的分享後,也對她說,他等一下要打電話給自己的媽媽,請媽媽準備好衣物後,馬上接她到家裡來住在一起。

老菩薩很喜歡慈濟醫院的原因,是因為來這裡除了看診以外,她可以到書軒買書回家看,也會去看看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雖然很喜歡傳薪系列的衣服,但是她80幾歲了,沒辦法穿,幾乎每個月領的退休金都花在來往慈院的計程車錢,但是,這是她最好的消遣時間的方式,也稱讚我們這麼年輕就懂得及時付出。

玟錡師姊很感恩有此機緣擔任2天的醫院志工,看到有不同病苦的會眾們時,就很感恩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去幫助他人,更要知福惜福,把握每次可以付出的機會。聽了老菩薩的分享後心裡也受到很大的震撼,並深刻體認到『行孝要及時』,家裡的媽媽應該也是這樣殷殷期盼我們能多多回去探望她,自己也很懺悔,都忙於工作而沒有做到,因此心中訂下『每週一定要安排時間回家看看媽媽』的願望,這次志工的心得是『得到的,比付出還要多!』

在「善的循環、愛的接力」的影響下,呂怡德師兄也學習做一位手心向下、服務他人的人。怡德師兄分享,這一次當志工承擔兩天病歷室定點,至各診間收、送病歷,謹記 上人開示,要多擦「慈濟面霜」,與人真誠和悅的笑容相待,也以「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保持人際圓融、工作愉快。

志工服務結束,返回工作崗位,心中特別浮現出 證嚴上人開示的「十在心路」- 在變數中考驗智慧;在繁瑣中學習耐性;在複雜中欣賞優點;在人我中相互感恩,真的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好的座右銘,時時多用心、多為別人設想,則處世自然能夠事圓、理圓、人圓,人事調和、順利圓滿。

大愛感恩科技 陳玟錡、呂怡德 新北市新店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