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2015

週五, 17 四月 2015

魚類誤食廢塑料 進入人類食物鏈


每年有成千上萬公噸的塑膠廢棄物,被棄置海洋。研究發現:這些塑膠漂流物,並不會被自然界分解掉,而是在陽光和海浪的催化下,裂解成細小的塑膠微粒,體積和浮游生物差不多,一旦小魚誤食,大魚再吃小魚,鳥再吃魚,塑膠微粒就會進入食物鏈,連人類也不能例外。而目前,台灣離島的居民和海洋生物,正遭受這樣的威脅。今天的「離島變色錄」專題,帶您了解金門和馬祖,被海漂垃圾破壞的生態。

大愛台記者,張澤人:「這裡是馬祖南竿鄉的牛角沙灘,現在是退潮時間,當海水退去之後,透過鏡頭您可以看到,沙灘上滿是塑膠垃圾物,除了大塊的保麗龍,還可以看到地上布滿了,這種細細小小的白色顆粒,它們都是保麗龍,裂解出來的顆粒。

連江縣環保局汙染防治科長,李易修:「這些(保麗龍)碎屑,它可能會漂浮在海之中,或是上岸到沙灘上,會造成鳥類,或者是魚類,牠們可能會誤以為是食物。」

連江縣長,劉增應:「海漂垃圾會讓這些候鳥,吃下這些海漂垃圾,影響到牠們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連全球極度瀕危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也被馬祖的塑膠垃圾波及。

寶特瓶蓋、卡在下喙,無法進食,還好鳥類同伴來幫忙。

連江縣環保局長,張壽華:「另外一隻鳥,牠會抓魚給牠(黑嘴端鳳頭燕鷗)吃,很幸運的,雖然是很不幸的落到卡到(下喙),牠很順利的沒有死亡,後來離開了。」

馬祖的神話之鳥、逃過一劫,其他的海洋生物,卻沒有這麼幸運,因為保麗龍和塑膠、雖然千萬年不會消失,但會裂解成微小顆粒,被海洋生物誤食。,

連江縣長,劉增應:「我們有發現一些鳥類和魚類,死亡以後,牠的肚子裡面,有這些海漂廢棄物。」

聲音:金門保育人士,洪清漳:「很多淺沙的二枚貝,都開始大量的死亡,死亡的原因是因為,這種二枚貝居住在泥沙裡面,因為泥沙的底質變了,變了以後,它沒辦法呼吸。」

金門浯江溪守護聯盟,洪篤欽:「看到蚵的顏色,成了一種綠色的金屬狀,肚子的部分,成了綠色的金屬狀,水生植物或者是說,這些貝類 這些水產,這些東西已經很明顯,受到汙染。」

金門國家公園副處長,盧淑妃:「非常多的海漂垃圾,把這個海洋,把這個水質改變了,影響到這些蝦貝類,再來是魚,然後再來可能就是鳥類甚至水獺。」
金門縣環保局長,傅豫東:「海域的汙染,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因為牠(水獺)剛好是在,淡水跟鹽水,鹹水的交會處,假設海洋汙染來的話,我想水獺也不會在那邊,繼續住下去。」

2014年4月,金門古寧頭溼地,兩隻水獺、氣若游絲,被人發現救治。

荒野保護協會專員,胡介申:「滿多的海洋生物,牠是沒有辦法區分食物跟塑膠,跟這種垃圾食物的差別,所以當牠們吃進去的時候,就有一個生物放大的作用,在生物體內開始累積。」

金門保育人士,洪清漳:「大的魚蝦,又吃了這些小的生物,然後人又吃了這些魚蝦,相對的人也會造成,這些垃圾的影響到人。」

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同樣是海漂汙染的生命共同體。

荒野保護協會專員,胡介申:「它(塑膠)會吸收的化學物質,像是我們知道的DDT,多氯聯苯,還有一些,在海水中的微量物質,都會因為塑膠的特性,而被吸收累積濃度,在這些微小的碎片裡面。」

海漂塑膠垃圾,裂解成「塑膠微粒」之後,表面吸附有害化學物質,經由食物鏈,進入魚類和海洋生物體內,最後被人類吃下肚,造成癌症、畸形和生育力危害。而人類繼續製造塑膠廢棄物到海洋,惡性循環。

海洋是大地之母,拒絕塑膠海岸,不僅積極淨灘,更要源頭減量,從民間、企業、政府和國際多方聯手,降低每個人日常生活、對塑膠的依賴。

Read more

週四, 16 四月 2015

人生因緣路 遇境勤修學

圖說:潘廖葉師姊(中)深信,「從自身做起,好的影響(身教),除了改變孩子的一生,更能影響一個家庭。」(攝影者:曹書豪)生命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潘廖葉四十歲那年接觸慈濟、遇見 證嚴上人,從此改變她的下半生。農家子弟的她,跟著父母親在鄉下過著簡樸的生活,從小立志長大後要考師範學校,當一名作育英才的老師。無奈命運捉弄,父兄相繼過世、弟弟生病、媽媽被騙光所有家當,家中經濟發生問題,迫使這一位雲林縣大內村第一位考上北二女(中山女高)、村人稱羨的女狀元,只得到工廠工作,並在母親安排下,聽從媒妁之言,嫁入一個價值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潘家。

與丈夫話不投機,偏偏又遇到了婆媳問題,夫家在婆婆威權管理之下,不論合不合理,媳婦都得言聽計從、忍耐順從婆婆的意思。兒子的出生,並沒有化解婆媳衝突,因為被婆婆視為是「捧米斗的金孫」,百般溺愛。隨著兒子長大,「婆媳問題」未解,在廖葉嚴厲管教下,叛逆的兒子,延燒出「親子教育問題」。廖葉極端困擾,再加上家中做生意的忙碌,漸漸的身體健康也亮起了紅燈。

圖說:曾經榮獲教育部「100年度百分百教育愛」頒獎殊榮的 潘廖葉師姊,是一位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熱心志工輔導校園事務之典範。也是大愛感恩四月十三日受邀演講分享的人文週會講師 (攝影者:呂怡德)所幸在友人的牽引下,開始接觸慈濟,並將兒子問題求助 證嚴上人,得到的答案是:「做父母的不祝福孩子,誰會祝福他?父母每天罵孩子,他們會聽嗎?孩子說話時要耐心聽完,不要打斷。要記住,父母能生孩子的命,但不能生孩子的運。父母也無法替孩子選擇他的朋友。偏是很多父母自做聰明,喜歡安排孩子的命運。既然如此,何不學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多做好事、多造善緣,好的因緣自然就會走到我們身邊,孩子也會遇到好緣。父母和孩子更要多結善緣,家庭就會有改變。」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用善解包容心涵養,自然法喜圓融得自在。於是廖葉開始學習「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的方式,運用善巧智慧與溫言善語,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圖說:参訪公司研發實驗室之餘, 潘廖葉師姊(中)默默期許祝福,大愛感恩科技能致力於研發、創新更多元的環保再生材料,成為綠色清流的新典範。(攝影者:呂怡德)廖葉師姑深信,「從自身做起,好的影響(身教),除了改變孩子的一生,更能影響一個家庭。」家庭和樂了,她更經常承擔慈濟醫院志工、投入關懷訪視,參與慈誠懿德聯誼會,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關懷與鼓勵青少年學生; 廖葉師姑以自身的轉變,幫助輔導了許多個案,也找到了年輕時想要為人師表的道路、實現生命價值的願望。由於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熱心志工輔導校園事務之典範,並榮獲教育部「100年度百分百教育愛」頒獎殊榮。

潘師姑也藉此次分享因緣更加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願景, 上人期許大愛感恩科技
為掘井人及活泉讓更多的慈濟師兄姊了解來共同推動,也默默期許祝福,大愛感恩科技能致力於研發、創新更多具有生命力的綠色產品,成為綠色清流的新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人生因緣路 遇境勤修學

圖說:潘廖葉師姊(中)深信,「從自身做起,好的影響(身教),除了改變孩子的一生,更能影響一個家庭。」(攝影者:曹書豪)生命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潘廖葉四十歲那年接觸慈濟、遇見 證嚴上人,從此改變她的下半生。農家子弟的她,跟著父母親在鄉下過著簡樸的生活,從小立志長大後要考師範學校,當一名作育英才的老師。無奈命運捉弄,父兄相繼過世、弟弟生病、媽媽被騙光所有家當,家中經濟發生問題,迫使這一位雲林縣大內村第一位考上北二女(中山女高)、村人稱羨的女狀元,只得到工廠工作,並在母親安排下,聽從媒妁之言,嫁入一個價值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潘家。

與丈夫話不投機,偏偏又遇到了婆媳問題,夫家在婆婆威權管理之下,不論合不合理,媳婦都得言聽計從、忍耐順從婆婆的意思。兒子的出生,並沒有化解婆媳衝突,因為被婆婆視為是「捧米斗的金孫」,百般溺愛。隨著兒子長大,「婆媳問題」未解,在廖葉嚴厲管教下,叛逆的兒子,延燒出「親子教育問題」。廖葉極端困擾,再加上家中做生意的忙碌,漸漸的身體健康也亮起了紅燈。

圖說:曾經榮獲教育部「100年度百分百教育愛」頒獎殊榮的 潘廖葉師姊,是一位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熱心志工輔導校園事務之典範。也是大愛感恩四月十三日受邀演講分享的人文週會講師 (攝影者:呂怡德)所幸在友人的牽引下,開始接觸慈濟,並將兒子問題求助 證嚴上人,得到的答案是:「做父母的不祝福孩子,誰會祝福他?父母每天罵孩子,他們會聽嗎?孩子說話時要耐心聽完,不要打斷。要記住,父母能生孩子的命,但不能生孩子的運。父母也無法替孩子選擇他的朋友。偏是很多父母自做聰明,喜歡安排孩子的命運。既然如此,何不學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多做好事、多造善緣,好的因緣自然就會走到我們身邊,孩子也會遇到好緣。父母和孩子更要多結善緣,家庭就會有改變。」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用善解包容心涵養,自然法喜圓融得自在。於是廖葉開始學習「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的方式,運用善巧智慧與溫言善語,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圖說:参訪公司研發實驗室之餘, 潘廖葉師姊(中)默默期許祝福,大愛感恩科技能致力於研發、創新更多元的環保再生材料,成為綠色清流的新典範。(攝影者:呂怡德)廖葉師姑深信,「從自身做起,好的影響(身教),除了改變孩子的一生,更能影響一個家庭。」家庭和樂了,她更經常承擔慈濟醫院志工、投入關懷訪視,參與慈誠懿德聯誼會,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關懷與鼓勵青少年學生; 廖葉師姑以自身的轉變,幫助輔導了許多個案,也找到了年輕時想要為人師表的道路、實現生命價值的願望。由於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熱心志工輔導校園事務之典範,並榮獲教育部「100年度百分百教育愛」頒獎殊榮。

潘師姑也藉此次分享因緣更加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願景, 上人期許大愛感恩科技
為掘井人及活泉讓更多的慈濟師兄姊了解來共同推動,也默默期許祝福,大愛感恩科技能致力於研發、創新更多具有生命力的綠色產品,成為綠色清流的新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支援獅子山防疫 發送物資濟貧苦


飽受伊波拉病毒侵襲的獅子山共和國,過去一年來不少醫療人員都得暴露在被傳染的危險中,慈濟志工將物資、福慧床及毛毯,送到當地居民手中,協助改善當地饑荒和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希利基金會和天主教的明愛基金會,也參與這項行動。而台灣的南投及小琉球地區垃圾問題嚴重,證嚴上人感謝在垃圾堆中持續做環保的志工們。

獅子山共和國,飽受伊波拉病毒肆虐,醫療資源更是短缺,慈濟志工將福慧床和毛毯分送到有需要的民眾手中。希利基金會與明愛基金會,也參與這分跨種族的愛。

證嚴上人開示:「有這樣,有愛的送給溫暖,大家有愛一起來做,這是希利基金會,還有天主教的明愛基金會,也跟慈濟一起,我們大家投入,但願未來能為這樣的苦難的地方,盡一分力量,這都是人人要付出,這種人道精神。」

儘管四大不調,環保志工還是默默付出,證嚴上人感念,在惡臭中,徒手撿垃圾的環保志工。

證嚴上人開示:「要提倡,要鼓勵資源可以回收,生活的垃圾也盡量輔導,清淨在源頭,如何來減少,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人不要輕易丟垃圾,看到那樣的情景,就可以想到了,我們要感恩這一大群,願意無私的付出,不只是資源回收,還要做教育。」

付諸行動,更落實在心靈,愛的能量生生不息,就是人間幸福。

綜合報導

Read more

淨山親近自然 撿拾垃圾恢復美景


慈濟土城區頂埔環保站,就位在蝴蝶步道附近,志工們走出環保站,沿著步道,清淨大地,也淨化自己的心靈。

拿著布袋和清掃工具,志工們走出環保站,沿著蝴蝶步道,一路低頭看,也在草叢裡尋到寶。

這條蝴蝶步道,是土城市民最愛的休閒登山步道之一,1.3公里長,就有二千五百多種的原生種和蜜源植物,招蜂引蝶,但在遊客走過後,也留下不少的垃圾。

社區民眾 李苡珊:「對我受用還滿大的,又認識了一個賞蝶步道。」

邊走邊掃,也邊撿,還不忘做資源分類,走過後的痕跡,是一地清淨。

社區民眾 李宜恩:「今天雖然有下一點點小雨,可是卻不減我們的興致,淨山這個活動,不只可以清淨土地,也可以清淨我們心裡面的穢汙。」

好的環境,讓萬物有生氣,美善的團體,也同樣讓社區能更美好。

真善美志工 夏小鳳 翁金員 瞿明成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志為大地園丁 不畏髒臭分類回收


馬來西亞吉隆坡靜思堂附近有一個環保站,叫做甲洞橫街環保站。這個環保站有一位常駐志工,溫忠銘,他白天在菜市場賣菜,中午結束,就趕緊到環保站做資源分類。一年365天,天天報到,資源分類的工作,還有一分,體恤艱苦人的用心。

慈濟志工 溫忠銘:「你看 你看 蟲都有的。」

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溫忠銘耐心,仔細地翻找。可,看看手中,盡是一些殘破的報紙和塑膠物。這是他,特意的慢一步,讓有價值的紙箱,先被其他人撿走。

慈濟志工 溫忠銘:「以前我收兩輪的, 現在變成收一輪了, 一輪給人家收去了, 給他們收拾乾淨了, 第二輪我才來, 我也不要跟他們(競爭), 給他們自己找事(生計)。」

回收資源,志不在收入,而是對大地的疼惜。一年365天,日日做環保,今日事,溫忠銘必定今日畢。

慈濟志工 溫忠銘:「慈濟資源不怕多 最怕沒得做, 資源怎麼多都好, 我們一定會做得完的。」

慈濟志工 葉尚海:「我覺得他做環保是, 很認真地做那種的, 做到很細那種的, 不管多累都好, 資源來到他可以說, 做到晚上九點 十點, 他都要把它做完。」

吉隆坡甲洞區橫街,溫忠銘和年邁的母親,在菜市場擺攤賣菜,收入僅足以餬口。
但在中午收攤後,他都會自掏腰包,購買素食便當,趁熱,帶到橫街一角的慈濟環保站,請年長志工享用。

慈濟志工 溫忠銘:「因為他們老菩薩, 你知道他們的環境不是很好, 所以我年輕還可以賺到一點, 就買給他們吃, 給他們吃 大家開心, 因為他們來我們慈濟付出, 所以我們一定要 師父講, 善待我們的老菩薩。」

慈濟志工 葉尚海:「天天可以這樣子, 買 打包飯給他們吃, 這個精神 真的坦白講我做不到, 而且是自己挖荷包 自己出錢, 如果我是很有錢就不同, 他的(收入)只是剛剛好夠罷了, 他都可以做到這樣。」

從一個擺攤菜販,撿別人不要,顧環保老菩薩的胃。他的環保胸襟,如天地寬大。

林英意 黃鉅程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垃圾飄洋過海 金馬外島首當其衝


關心離島的海漂垃圾,除了塑膠之外,還出現醫療廢棄物,帶來的恐怕不只是汙染問題,

這裡是古寧頭戰役,最著名的戰區,當時為了防止敵人登陸,所以在沙灘上,架設尖銳的鐵條(軌條砦),想要把登陸的小艇刺破,不過隨著歷史變遷,兩岸衝突落幕,現在入侵金門海岸線的,只有大量的塑膠垃圾。

金門縣環保局廢管科長 黃杏玲:「隨便撿一個,都可以看到是一些是,大陸廠牌跟簡體字。」金門縣金湖鎮環保回收課班長 歐陽佩嵐:「他們(大陸)的洗潔精,沐浴乳,還有他們的殺蟲劑的罐子很多,都漂過來我們這邊。」這天遇上大陸霧霾,從金門慈湖沙灘、望向對岸,視野模糊,但依稀可以看到福建廈門、高聳的建築物。金門和烈嶼、距離大陸九龍江口不到10公里,兩岸這麼近,由「九龍江」而下的塑膠垃圾,隨著風向和洋流、大舉入侵。

金門縣環保局長 傅豫東:「 (廈門)沿河的居民,通常他都是垃圾包一包,就往河邊丟了,一碰到下大雨,或是颱風的時候,水位一上漲,整個沖下來,(金門)整個岸邊是全部都是(垃圾),可能一收起來,就是100多噸。」

每年從廈門過來金門的海漂垃圾量,超過一萬公噸,同樣的,馬祖離島也難逃此劫。「莒光」、「南竿」、「北竿」、「亮島」和「東引」這些馬祖小島,排列在大陸福建閩江口,有如一串珍珠,由於地理位置相近,無法避免海漂垃圾入侵。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這裡是馬祖北竿鄉的島嶼,在我右手邊,大陸福建距離十幾公里外,他們每天製造的大量塑膠垃圾,就順著洋流,漂到這個地方來,除了大型的保麗龍浮球,還有許多醫療廢棄物,像藥品,針劑,以及這種小刀,還有燈泡易碎尖銳的物品。」

連江縣環保局技正 林宜華:「尖銳性的東西,會刺傷手腳,所以我們做淨灘的時候,也要稍微做一些防護。」


馬祖北竿鄉居民 王樹傑:「我印象中我們小時候的時候,沒有這麼髒,後來可能因為,大陸的經濟開發。」連江縣長 劉增應:「福建的沿海,隨著閩江口漂流過來的巨大垃圾,隨著風向海流,常常汙染到我們的沙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不斷的來。」

2015年2月的研究:全世界每年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被棄置大海。前10名丟棄最多的國家,8個來自亞洲,排名第一的,就是大陸,每年製造130萬-350萬的海漂塑膠垃圾,台灣離島,淪為大陸的垃圾場。

海漂垃圾製造排名國家,大陸,印尼,菲律賓,越南,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孟加拉。荒野保護協會專員 胡介申:「我們還有撿到這是一瓶奶茶,它的條碼一樣寫的是中文,可是它條碼是692,其實它是中國大陸所製造。」

商品條碼的前三碼,為生產國別,台灣條碼是471,大陸條碼則是從690-695,韓國880,越南893等等。(台灣,471,大陸,690,691,692,693,694,695,韓國,880,越南,893,菲律賓,480)
這些年來,台灣離島的海漂垃圾,商品條碼、幾乎都來自大陸。

金門縣環保局長 傅豫東:「(大陸)廈門在這幾年,其實也是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他們(大陸官方)有去做管制,可是這管制,沒有辦法像台灣,做得力道這麼強,海漂垃圾,降低的幅度到了一個瓶頸。」

不論誰製造海漂垃圾,海洋都是受害者,最終的苦果,是所有人類償還。台灣離島如何告別垃圾夢魘,是兩岸政府和人民、共同面對的難題。
張澤人

Read more

海燕重創毀家園 以工代賑拚生計


菲律賓實業家顏長偉,五年前走入慈濟後,就將公司的紙板,全數交由慈濟環保站做回收,為了讓員工能了解,特地邀請志工到工廠辦茶會,也以身作則,帶動大家響應竹筒歲月(4/11)

 

身為菲律賓數一數二的摩托車製造廠,每天的紙板回收量,十分可觀,艾德溫參與慈濟以工代賑計畫,每天都要來整理三次,也改善了家裡的經濟

以工代賑居民 艾德溫:「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以工代賑的朋友們, 就靠這筆錢養家活口。」

過去,回收的所得,都做為員工福利金,老闆顏長偉,五年前走入慈濟後,就決定全數捐出,做為慈善基金,更重要,是要讓員工能理解,特地邀請志工,在工廠內舉辦茶會活動

實業家 顏長偉:「(教育)他們的心, 有一個好的心 才會做好的事。」

顏長偉的女兒 顏煒燃:「這是很好的, 因為也教導每位員工, 要如何回饋社會。」

志工提供素食餐點,也透過影片和大家分享海燕風災,賑災的點點滴滴,顏長偉更進一步號召員工們,一起來響應竹筒歲月,這已經雷那多的第二支竹筒。

員工 雷那多:「即使只是捐出一些些, 也能發揮很大的功能, 要捐給好的公益組織像是慈濟。」

以良善做為企業的根基,公司有愛,社會,也有溫暖。

李佳美 亞關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

週三, 15 四月 2015

大愛感恩獲榮耀 環保人文護大地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便積極推動MIT製程及產品認證,堅持產品的價值、建立品牌形象及口碑,更致力開創出台灣品牌「心」方向。獲得『環保紡織品』MIT認證的綠色品牌。更以傳播慈濟環保理念與環保人文為使命連續四年榮獲台灣精品獎。大愛感恩科技榮獲二十幾項獎項肯定與榮耀,在今年度獲頒製衣公會傑出會員。(攝影者:曹書豪)
近年來,幾次的金融風暴襲捲全球,國際市場方面確實是撲朔迷離,讓許多產業遭受很大的打擊,而我國傳統成衣業者卻各個都能自立自強,無時無刻都以「危機即是轉機」自勉,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建立國際產銷體系。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在理事長、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以服務代替領導、積極扮演產業推手的角色,不但結合同業力量,凝聚成衣產業的最佳供應鏈,更運用產業實力創造商機,帶出台灣成衣業的新紀元。將台灣流行成衣的時尚魅力帶到國際舞台,並且將台灣休閒運動成衣的軟實力展現出來。

黃華德董事長帶領大愛感恩科技身體力行,向世界推廣台灣環保科技之光,並且推動台灣共同品牌為長程目標,積極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策略聯盟,以發揮整體力量,提升產品品質及品級。使台灣成衣產業能夠在國際間發光,讓成衣產銷達無國界之目標。


圖說:製衣公會 黃華德 理事長頒發傑出會員給大愛感恩科技,由李鼎銘總經理代表接受。(攝影者:李艾錚)大愛感恩科技以「 環保/人文/科技/回饋 」為核心訴求,以推廣「無染及不後染」的綠色再生產品並以成為全球環保的典範為努力目標。將環保科技應用在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以對環境無污染的環保美學,守護地球。從2010年以來,便積極推動「MIT製程」及「產品認證」,堅持產品的價值、建立品牌形象及口碑,更致力開創出台灣品牌「心」方向。

大愛感恩科技總計有442項綠色環保再生產品獲得台灣 MIT 微笑標章認證,是唯一、也是最多,獲得『環保紡織品』MIT認證的綠色品牌。大愛感恩科技身為台灣唯一『綠色環保科技再生』品牌,在海內外,除了積極推廣優質環保再生科技產品,更以傳播環保人文理念與落實及回饋社會為使命, 年年榮獲台灣精品獎、綠色典範獎、社會企業責任獎等 。這三年大愛感恩科技榮獲包括代表中小企業最高榮譽的國家磐石獎/國家永續發展獎/國家環境教育獎/企業環保獎/亮點企業/產品創新獎/小巨人獎/金點設計獎等政府單位頒發二十四項獎項肯定與榮耀,在今年度更獲頒製衣公會 " 傑出會員獎 " ,獲得成衣產業同業更深一層的肯定。在未來我們也會秉持著『無染環境的環保美學』守護地球,將環保人文傳遞到全球,帶領更多產業一起成為綠色產業,將這份愛護地球的理念傳出去,以達到善的循環。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台北市中正區報導

 
Read more

【得獎】2015年「製衣公會傑出會員製衣楷模獎」

圖說:製衣公會 黃華德 理事長頒發傑出會員給大愛感恩科技,由李鼎銘總經理代表接受。(攝影者:李艾錚)近年來,幾次的金融風暴襲捲全球,國際市場方面確實是撲朔迷離,讓許多產業遭受很大的打擊,而我國傳統成衣業者卻各個都能自立自強,無時無刻都以「危機即是轉機」自勉,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建立國際產銷體系。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在理事長、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以服務代替領導、積極扮演產業推手的角色,不但結合同業力量,凝聚成衣產業的最佳供應鏈,更運用產業實力創造商機,帶出台灣成衣業的新紀元。將台灣流行成衣的時尚魅力帶到國際舞台,並且將台灣休閒運動成衣的軟實力展現出來。

黃華德董事長帶領大愛感恩科技身體力行,向世界推廣台灣環保科技之光,並且推動台灣共同品牌為長程目標,積極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策略聯盟,以發揮整體力量,提升產品品質及品級。使台灣成衣產業能夠在國際間發光,讓成衣產銷達無國界之目標。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便積極推動MIT製程及產品認證,堅持產品的價值、建立品牌形象及口碑,更致力開創出台灣品牌「心」方向。獲得『環保紡織品』MIT認證的綠色品牌。更以傳播慈濟環保理念與環保人文為使命連續四年榮獲台灣精品獎。大愛感恩科技榮獲二十幾項獎項肯定與榮耀,在今年度獲頒製衣公會傑出會員。(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以「 環保/人文/科技/回饋 」為核心訴求,以推廣「無染及不後染」的綠色再生產品並以成為全球環保的典範為努力目標。將環保科技應用在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以對環境無污染的環保美學,守護地球。從2010年以來,便積極推動「MIT製程」及「產品認證」,堅持產品的價值、建立品牌形象及口碑,更致力開創出台灣品牌「心」方向。

大愛感恩科技總計有442項綠色環保再生產品獲得台灣 MIT 微笑標章認證,是唯一、也是最多,獲得『環保紡織品』MIT認證的綠色品牌。大愛感恩科技身為台灣唯一『綠色環保科技再生』品牌,在海內外,除了積極推廣優質環保再生科技產品,更以傳播環保人文理念與落實及回饋社會為使命, 年年榮獲台灣精品獎、綠色典範獎、社會企業責任獎等 。這三年大愛感恩科技榮獲包括代表中小企業最高榮譽的國家磐石獎/國家永續發展獎/國家環境教育獎/企業環保獎/亮點企業/產品創新獎/小巨人獎/金點設計獎等政府單位頒發二十四項獎項肯定與榮耀,在今年度更獲頒製衣公會 " 傑出會員獎 " ,獲得成衣產業同業更深一層的肯定。在未來我們也會秉持著『無染環境的環保美學』守護地球,將環保人文傳遞到全球,帶領更多產業一起成為綠色產業,將這份愛護地球的理念傳出去,以達到善的循環。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台北市中正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