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7 四月 2015

天天都是地球日 做好人人本分事

圖說:Θ成為世界地球日的標誌,提醒人類「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所以  證嚴上人提醒大家:「天天都是地球日。從『我』出發、從『心』出發。」地球的未來要怎麼『發展』呢?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地球未來,由我做主。 It's Our Turn to Lead.』隨著相機快門喀嚓、喀嚓地聲音,畫面快速閃過許多照片組合,當中還包括中正組總教練任兆亮教授、路跑的慈籃隊員們…,分享者大愛感恩虞珊明師兄提醒台下學員們:「亞馬遜叢林、非洲草原、美洲大陸、台灣、城市與鄉村、自然與工業…,不論你身處何處,地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後果,影響到地球上每一個人、也影響到每一種生物。」在偌大的體育館裡,一面牆上投影播放著北極熊、南極企鵝的故事,隨著《讓愛轉動整個宇宙》這首歌做為伴奏,呼應著大家都是世界地球村的一員,「與地球共生息」的目標所要追求的是『世世代代共生存、共繁榮』。

大寫Θ,是第八個希臘字母 (Theta, 西塔)。投資學上,Theta(θ)是用來測量時間變化對期權理論價值的影響。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經過,價值則不斷下降。時間只能向一個方向變動,即「越來越少」。若以飛機測量工具的例子為比喻,則Theta可以想像為燃料測量工具。它計量還有多長時間、並將在什麼時間耗盡“燃料”。地球資源被人類開採使用,也是隨著時間遞耗,也許正因為代表相同的意義,所以Θ也成為世界地球日的標誌,提醒人類「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所以 證嚴上人提醒大家:「天天都是地球日。從『我』出發、從『心』出發。」地球的未來要怎麼『發展』呢?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地球未來,由我做主。 It's Our Turn to Lead.』

圖說:隨著相機快門喀嚓、喀嚓地聲音,畫面快速閃過許多照片組合,當中還包括中正組總教練任兆亮教授、路跑的慈籃隊員們…,分享者大愛感恩虞珊明師兄提醒台下學員們:「亞馬遜叢林、非洲草原、美洲大陸、台灣、城市與鄉村、自然與工業…,不論你身處何處,地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後果,影響到地球上每一個人、也影響到每一種生物。」慈籃中正組球場上,北科大體育教授兼學務長任兆亮總教練,帶領著一批優秀的教練、助教們,為這些可愛的小娃兒,每週六下午風雨無阻『以球會友』,孩子除了培育良好品格、鍛鍊強健體魄,到慈籃還接受美善人文課程的薰陶。而今天的這堂環保人文課,隨著虞珊明師兄的引導,活潑的學員紛紛表達自己在行為上也要如何調整改變、做對的事情。今天的人文課還特別增加針對家長志工的座談分享,在隔鄰杭州南路的靜思小築裡,慈籃總召集人李鼎銘師兄來跟家長志工互動,希望慈籃的家長志工們,近一步了解慈濟及慈籃的重要性,接引更多相同理念的家長們。因此鼎銘師兄分享到,慈濟源起於慈善,增加一個幸福家庭、便減少一個問題家庭,人人家庭幸福,自然就會形成祥和社會。慈濟團體的美來自於個人的修養,大家要學習自重自愛,不要小看自己,時時用心學習人文,才能處處展現人文之美。

圖說:鼎銘師兄與家長志工分享最近外界對慈濟評論的紛紛擾擾。最近的事件,讓他印證  證嚴上人開創慈濟世界50多年來,堅持方向始終如一、所作所為之正確。一念心為眾生,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鼎銘師兄與家長志工分享最近外界對慈濟評論的紛紛擾擾。最近的事件,讓他印證 證嚴上人開創慈濟世界50多年來,堅持方向始終如一、所作所為之正確。一念心為眾生,對的事情做就對了。身為慈濟志工,現在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外界都是解讀為代表慈濟,更要精進修行,做好每一個人的本分事,成為人品典範,這樣才能擴大善與愛的力量、邀約更多人間菩薩、深植善的影響力,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為方向。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中正區報導

Read more

趣味戲劇寓教於樂 校外行收穫豐


新竹縣竹東鎮的中山國小舉辦校外教學,120位一年級的師生,到慈濟竹東共修處參訪,也到環保站體驗資源分類,讓活動更添環保意義。

中山國小校外教學,一年級的師生共一百二十人,到慈濟竹東共修處參訪。

大愛媽媽自製戲服登場,上演環保劇。

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小動物全成了劇中這群人的口中物!小朋友看了於心不忍,志工響應吃素才是愛護動物的表現。

慈濟志工 林麗滿:「這些東西(塑膠袋)會不會腐化?(不會)所以我們能夠養成,不要常常怎麼樣,這些塑膠袋能夠不要用就怎麼樣?(不要用)」

塑膠袋不會腐化,造成地球負擔。生活中充斥著一次性物品,用過就丟,造成物資浪費。

中山國小學生與慈濟志工:「空氣汙染會怎麼樣?(地球生病)空氣汙染讓我們的肺,會受傷害對不對?(對)掌聲給他鼓勵。」

實地到環保站體驗資源分類,小朋友學到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利用的環保觀念。

真善美志工 薛富才 羅金田 新竹報導

Read more

天天都是地球日 做好人人本分事

圖說:Θ成為世界地球日的標誌,提醒人類「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所以  證嚴上人提醒大家:「天天都是地球日。從『我』出發、從『心』出發。」地球的未來要怎麼『發展』呢?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地球未來,由我做主。 It's Our Turn to Lead.』隨著相機快門喀嚓、喀嚓地聲音,畫面快速閃過許多照片組合,當中還包括中正組總教練任兆亮教授、路跑的慈籃隊員們…,分享者大愛感恩虞珊明師兄提醒台下學員們:「亞馬遜叢林、非洲草原、美洲大陸、台灣、城市與鄉村、自然與工業…,不論你身處何處,地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後果,影響到地球上每一個人、也影響到每一種生物。」在偌大的體育館裡,一面牆上投影播放著北極熊、南極企鵝的故事,隨著《讓愛轉動整個宇宙》這首歌做為伴奏,呼應著大家都是世界地球村的一員,「與地球共生息」的目標所要追求的是『世世代代共生存、共繁榮』。

大寫Θ,是第八個希臘字母 (Theta, 西塔)。投資學上,Theta(θ)是用來測量時間變化對期權理論價值的影響。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經過,價值則不斷下降。時間只能向一個方向變動,即「越來越少」。若以飛機測量工具的例子為比喻,則Theta可以想像為燃料測量工具。它計量還有多長時間、並將在什麼時間耗盡“燃料”。地球資源被人類開採使用,也是隨著時間遞耗,也許正因為代表相同的意義,所以Θ也成為世界地球日的標誌,提醒人類「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所以 證嚴上人提醒大家:「天天都是地球日。從『我』出發、從『心』出發。」地球的未來要怎麼『發展』呢?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地球未來,由我做主。 It's Our Turn to Lead.』

圖說:隨著相機快門喀嚓、喀嚓地聲音,畫面快速閃過許多照片組合,當中還包括中正組總教練任兆亮教授、路跑的慈籃隊員們…,分享者大愛感恩虞珊明師兄提醒台下學員們:「亞馬遜叢林、非洲草原、美洲大陸、台灣、城市與鄉村、自然與工業…,不論你身處何處,地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後果,影響到地球上每一個人、也影響到每一種生物。」慈籃中正組球場上,北科大體育教授兼學務長任兆亮總教練,帶領著一批優秀的教練、助教們,為這些可愛的小娃兒,每週六下午風雨無阻『以球會友』,孩子除了培育良好品格、鍛鍊強健體魄,到慈籃還接受美善人文課程的薰陶。而今天的這堂環保人文課,隨著虞珊明師兄的引導,活潑的學員紛紛表達自己在行為上也要如何調整改變、做對的事情。今天的人文課還特別增加針對家長志工的座談分享,在隔鄰杭州南路的靜思小築裡,慈籃總召集人李鼎銘師兄來跟家長志工互動,希望慈籃的家長志工們,近一步了解慈濟及慈籃的重要性,接引更多相同理念的家長們。因此鼎銘師兄分享到,慈濟源起於慈善,增加一個幸福家庭、便減少一個問題家庭,人人家庭幸福,自然就會形成祥和社會。慈濟團體的美來自於個人的修養,大家要學習自重自愛,不要小看自己,時時用心學習人文,才能處處展現人文之美。

圖說:鼎銘師兄與家長志工分享最近外界對慈濟評論的紛紛擾擾。最近的事件,讓他印證  證嚴上人開創慈濟世界50多年來,堅持方向始終如一、所作所為之正確。一念心為眾生,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鼎銘師兄與家長志工分享最近外界對慈濟評論的紛紛擾擾。最近的事件,讓他印證 證嚴上人開創慈濟世界50多年來,堅持方向始終如一、所作所為之正確。一念心為眾生,對的事情做就對了。身為慈濟志工,現在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外界都是解讀為代表慈濟,更要精進修行,做好每一個人的本分事,成為人品典範,這樣才能擴大善與愛的力量、邀約更多人間菩薩、深植善的影響力,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為方向。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中正區報導

Read more

吊橋搖搖欲墜 慈濟偕同軍方重建


今天志工早會,證嚴上人相當憂心全球垃圾問題。尤其根據今年統計,全世界每年有八百萬公噸的垃圾,被丟棄在海洋,而垃圾棄置的國家中,前十名,亞洲就占了八名,其中大陸高居第一,也影響到台灣離島海岸風光。慈濟積極推動環保教育,還在慈濟內湖園區,打造環保教育科技館,讓參訪民眾透過體驗,學習環保知識。愛的關懷,從大地到人類,印尼萬隆志工,和軍方合作,協助西爪哇村民,重建一座長達四十多公尺、搖搖欲墜的吊橋,解決兩個村莊民眾出入的問題,還有學童上學的安全。

一座吊橋,維繫著村莊的生計,還有學童的教育希望。印尼芝瑟烏鄉莊,村民出入,全靠這一條橋,搭建材料,只用細鐵網和木板,因為年久失修,搖搖欲墜,得知後,萬隆慈濟人和軍方攜手,援建長達42公尺的「芝拉吉橋」。

證嚴上人開示:「大家自動自發,把愛的能量匯合起來,政府軍隊願意人力支援,心靈這樣的彼此共同一個方向,這種出錢出力,人人都可以做得到,都可以分得到那一分的歡喜。」

愛的能量,同樣能守護大地。25年來,慈濟推動環保,不遺餘力,為了深層教育,志工更發揮專業,在慈濟內湖園區,布置環保教育科技館,是創意,更是一念單純。

證嚴上人開示:「這就是教育站,從一堆垃圾變成了科技,這都是用心,一念心想盡辦法,要讓更多人了解(環保),絕對沒有隱私,這就叫做平等法。」

調查發現,全球每年被棄置在海洋的垃圾量,高達八百萬公噸,離島金門,更深受其害,環保生活化,是現今重大議題,刻不容緩。

蕭志傑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魚類誤食廢塑料 進入人類食物鏈


每年有成千上萬公噸的塑膠廢棄物,被棄置海洋。研究發現:這些塑膠漂流物,並不會被自然界分解掉,而是在陽光和海浪的催化下,裂解成細小的塑膠微粒,體積和浮游生物差不多,一旦小魚誤食,大魚再吃小魚,鳥再吃魚,塑膠微粒就會進入食物鏈,連人類也不能例外。而目前,台灣離島的居民和海洋生物,正遭受這樣的威脅。今天的「離島變色錄」專題,帶您了解金門和馬祖,被海漂垃圾破壞的生態。

大愛台記者,張澤人:「這裡是馬祖南竿鄉的牛角沙灘,現在是退潮時間,當海水退去之後,透過鏡頭您可以看到,沙灘上滿是塑膠垃圾物,除了大塊的保麗龍,還可以看到地上布滿了,這種細細小小的白色顆粒,它們都是保麗龍,裂解出來的顆粒。

連江縣環保局汙染防治科長,李易修:「這些(保麗龍)碎屑,它可能會漂浮在海之中,或是上岸到沙灘上,會造成鳥類,或者是魚類,牠們可能會誤以為是食物。」

連江縣長,劉增應:「海漂垃圾會讓這些候鳥,吃下這些海漂垃圾,影響到牠們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連全球極度瀕危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也被馬祖的塑膠垃圾波及。

寶特瓶蓋、卡在下喙,無法進食,還好鳥類同伴來幫忙。

連江縣環保局長,張壽華:「另外一隻鳥,牠會抓魚給牠(黑嘴端鳳頭燕鷗)吃,很幸運的,雖然是很不幸的落到卡到(下喙),牠很順利的沒有死亡,後來離開了。」

馬祖的神話之鳥、逃過一劫,其他的海洋生物,卻沒有這麼幸運,因為保麗龍和塑膠、雖然千萬年不會消失,但會裂解成微小顆粒,被海洋生物誤食。,

連江縣長,劉增應:「我們有發現一些鳥類和魚類,死亡以後,牠的肚子裡面,有這些海漂廢棄物。」

聲音:金門保育人士,洪清漳:「很多淺沙的二枚貝,都開始大量的死亡,死亡的原因是因為,這種二枚貝居住在泥沙裡面,因為泥沙的底質變了,變了以後,它沒辦法呼吸。」

金門浯江溪守護聯盟,洪篤欽:「看到蚵的顏色,成了一種綠色的金屬狀,肚子的部分,成了綠色的金屬狀,水生植物或者是說,這些貝類 這些水產,這些東西已經很明顯,受到汙染。」

金門國家公園副處長,盧淑妃:「非常多的海漂垃圾,把這個海洋,把這個水質改變了,影響到這些蝦貝類,再來是魚,然後再來可能就是鳥類甚至水獺。」
金門縣環保局長,傅豫東:「海域的汙染,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因為牠(水獺)剛好是在,淡水跟鹽水,鹹水的交會處,假設海洋汙染來的話,我想水獺也不會在那邊,繼續住下去。」

2014年4月,金門古寧頭溼地,兩隻水獺、氣若游絲,被人發現救治。

荒野保護協會專員,胡介申:「滿多的海洋生物,牠是沒有辦法區分食物跟塑膠,跟這種垃圾食物的差別,所以當牠們吃進去的時候,就有一個生物放大的作用,在生物體內開始累積。」

金門保育人士,洪清漳:「大的魚蝦,又吃了這些小的生物,然後人又吃了這些魚蝦,相對的人也會造成,這些垃圾的影響到人。」

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同樣是海漂汙染的生命共同體。

荒野保護協會專員,胡介申:「它(塑膠)會吸收的化學物質,像是我們知道的DDT,多氯聯苯,還有一些,在海水中的微量物質,都會因為塑膠的特性,而被吸收累積濃度,在這些微小的碎片裡面。」

海漂塑膠垃圾,裂解成「塑膠微粒」之後,表面吸附有害化學物質,經由食物鏈,進入魚類和海洋生物體內,最後被人類吃下肚,造成癌症、畸形和生育力危害。而人類繼續製造塑膠廢棄物到海洋,惡性循環。

海洋是大地之母,拒絕塑膠海岸,不僅積極淨灘,更要源頭減量,從民間、企業、政府和國際多方聯手,降低每個人日常生活、對塑膠的依賴。

Read more

週四, 16 四月 2015

人生因緣路 遇境勤修學

圖說:潘廖葉師姊(中)深信,「從自身做起,好的影響(身教),除了改變孩子的一生,更能影響一個家庭。」(攝影者:曹書豪)生命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潘廖葉四十歲那年接觸慈濟、遇見 證嚴上人,從此改變她的下半生。農家子弟的她,跟著父母親在鄉下過著簡樸的生活,從小立志長大後要考師範學校,當一名作育英才的老師。無奈命運捉弄,父兄相繼過世、弟弟生病、媽媽被騙光所有家當,家中經濟發生問題,迫使這一位雲林縣大內村第一位考上北二女(中山女高)、村人稱羨的女狀元,只得到工廠工作,並在母親安排下,聽從媒妁之言,嫁入一個價值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潘家。

與丈夫話不投機,偏偏又遇到了婆媳問題,夫家在婆婆威權管理之下,不論合不合理,媳婦都得言聽計從、忍耐順從婆婆的意思。兒子的出生,並沒有化解婆媳衝突,因為被婆婆視為是「捧米斗的金孫」,百般溺愛。隨著兒子長大,「婆媳問題」未解,在廖葉嚴厲管教下,叛逆的兒子,延燒出「親子教育問題」。廖葉極端困擾,再加上家中做生意的忙碌,漸漸的身體健康也亮起了紅燈。

圖說:曾經榮獲教育部「100年度百分百教育愛」頒獎殊榮的 潘廖葉師姊,是一位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熱心志工輔導校園事務之典範。也是大愛感恩四月十三日受邀演講分享的人文週會講師 (攝影者:呂怡德)所幸在友人的牽引下,開始接觸慈濟,並將兒子問題求助 證嚴上人,得到的答案是:「做父母的不祝福孩子,誰會祝福他?父母每天罵孩子,他們會聽嗎?孩子說話時要耐心聽完,不要打斷。要記住,父母能生孩子的命,但不能生孩子的運。父母也無法替孩子選擇他的朋友。偏是很多父母自做聰明,喜歡安排孩子的命運。既然如此,何不學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多做好事、多造善緣,好的因緣自然就會走到我們身邊,孩子也會遇到好緣。父母和孩子更要多結善緣,家庭就會有改變。」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用善解包容心涵養,自然法喜圓融得自在。於是廖葉開始學習「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的方式,運用善巧智慧與溫言善語,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圖說:参訪公司研發實驗室之餘, 潘廖葉師姊(中)默默期許祝福,大愛感恩科技能致力於研發、創新更多元的環保再生材料,成為綠色清流的新典範。(攝影者:呂怡德)廖葉師姑深信,「從自身做起,好的影響(身教),除了改變孩子的一生,更能影響一個家庭。」家庭和樂了,她更經常承擔慈濟醫院志工、投入關懷訪視,參與慈誠懿德聯誼會,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關懷與鼓勵青少年學生; 廖葉師姑以自身的轉變,幫助輔導了許多個案,也找到了年輕時想要為人師表的道路、實現生命價值的願望。由於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熱心志工輔導校園事務之典範,並榮獲教育部「100年度百分百教育愛」頒獎殊榮。

潘師姑也藉此次分享因緣更加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願景, 上人期許大愛感恩科技
為掘井人及活泉讓更多的慈濟師兄姊了解來共同推動,也默默期許祝福,大愛感恩科技能致力於研發、創新更多具有生命力的綠色產品,成為綠色清流的新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人生因緣路 遇境勤修學

圖說:潘廖葉師姊(中)深信,「從自身做起,好的影響(身教),除了改變孩子的一生,更能影響一個家庭。」(攝影者:曹書豪)生命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潘廖葉四十歲那年接觸慈濟、遇見 證嚴上人,從此改變她的下半生。農家子弟的她,跟著父母親在鄉下過著簡樸的生活,從小立志長大後要考師範學校,當一名作育英才的老師。無奈命運捉弄,父兄相繼過世、弟弟生病、媽媽被騙光所有家當,家中經濟發生問題,迫使這一位雲林縣大內村第一位考上北二女(中山女高)、村人稱羨的女狀元,只得到工廠工作,並在母親安排下,聽從媒妁之言,嫁入一個價值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潘家。

與丈夫話不投機,偏偏又遇到了婆媳問題,夫家在婆婆威權管理之下,不論合不合理,媳婦都得言聽計從、忍耐順從婆婆的意思。兒子的出生,並沒有化解婆媳衝突,因為被婆婆視為是「捧米斗的金孫」,百般溺愛。隨著兒子長大,「婆媳問題」未解,在廖葉嚴厲管教下,叛逆的兒子,延燒出「親子教育問題」。廖葉極端困擾,再加上家中做生意的忙碌,漸漸的身體健康也亮起了紅燈。

圖說:曾經榮獲教育部「100年度百分百教育愛」頒獎殊榮的 潘廖葉師姊,是一位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熱心志工輔導校園事務之典範。也是大愛感恩四月十三日受邀演講分享的人文週會講師 (攝影者:呂怡德)所幸在友人的牽引下,開始接觸慈濟,並將兒子問題求助 證嚴上人,得到的答案是:「做父母的不祝福孩子,誰會祝福他?父母每天罵孩子,他們會聽嗎?孩子說話時要耐心聽完,不要打斷。要記住,父母能生孩子的命,但不能生孩子的運。父母也無法替孩子選擇他的朋友。偏是很多父母自做聰明,喜歡安排孩子的命運。既然如此,何不學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多做好事、多造善緣,好的因緣自然就會走到我們身邊,孩子也會遇到好緣。父母和孩子更要多結善緣,家庭就會有改變。」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用善解包容心涵養,自然法喜圓融得自在。於是廖葉開始學習「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的方式,運用善巧智慧與溫言善語,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圖說:参訪公司研發實驗室之餘, 潘廖葉師姊(中)默默期許祝福,大愛感恩科技能致力於研發、創新更多元的環保再生材料,成為綠色清流的新典範。(攝影者:呂怡德)廖葉師姑深信,「從自身做起,好的影響(身教),除了改變孩子的一生,更能影響一個家庭。」家庭和樂了,她更經常承擔慈濟醫院志工、投入關懷訪視,參與慈誠懿德聯誼會,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關懷與鼓勵青少年學生; 廖葉師姑以自身的轉變,幫助輔導了許多個案,也找到了年輕時想要為人師表的道路、實現生命價值的願望。由於長期投入慈濟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熱心志工輔導校園事務之典範,並榮獲教育部「100年度百分百教育愛」頒獎殊榮。

潘師姑也藉此次分享因緣更加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願景, 上人期許大愛感恩科技
為掘井人及活泉讓更多的慈濟師兄姊了解來共同推動,也默默期許祝福,大愛感恩科技能致力於研發、創新更多具有生命力的綠色產品,成為綠色清流的新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