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05 二月 2015
吉膽島做環保 觀測潮汐把握時機
- Article Details
馬來西亞有座吉膽島,自2011年島上環保站開始啟用後,帶動了不少當地島民一起響應。島上的環保資源經過處理後,必須由船隻載送到巴生港口,而且還得掌握海水漲潮的時間。每月兩次的載送,島上志工都會把資源整理得很好,因為擔心載送過程,環保物掉進水裡,因此大部分資源都是用漁網固定,因為漁網牢固,不容易破。
一袋袋回收物搬上船,吉膽島的海上環保路,只有在特定的時候才能進行。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我們要海水漲高,我們的船才能進來環保站才能下貨,不然下貨了,船不能出去,要等到兩三天才能出去。」
一座島的環保意識,從環保站滿滿的物資,看得出來。除了運送時機不能錯失,海水就在腳底下,處理方式也要格外用心,法寶在漁網。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就是我們的資源,我們要放好好,放好了,我們還要用繩子綁好,如果不弄好綁好,資源會掉去海裡。」
趕著漲潮出船,王慕銘清晨五點就必須出發,每月這個時候,他都必須在事業與志業間做選擇。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漲潮的時候我比較忙,那些漁船捕魚回來時要打油,我就要忙著打油,打油給他們,還好我家師姊體諒我,她幫我看我的生意,我才能出來做這些資源回收的工作,我們從吉膽島上貨,載資源到港口碼頭的時候,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的路程,費用大概是馬幣一百令吉,剛開始也是沒有想太多,有這輛船也是一個福田給我去耕,為吉膽島出點力,也是沒什麼。」
從吉膽島到巴生港口,這一頭,早有志工在待命。人、車,齊出動,是對吉膽島志工的敬佩。
巴生慈濟志工 顏國興:「我們就是有時看到數量,哇,一輛貨車載不完,就兩輛貨車,最高峰是三趟的貨車,吉膽島過來的資源都打包非常好,分類就是分得非常整齊和仔細,他們做得這麼用心,我們也是深受感動,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來支援吉膽島的師兄師姊。」
揮揮手,這相聚僅在碼頭間。回到吉膽島,志工環保身影,依然忙碌。
吉膽島慈濟志工 陳秀蘭:「(如果我們不收這些資源,這些資源會去哪裡?) 就會丟在泥土變成垃圾在泥土漂,海水漲潮的時候就漂來漂去,(資源)有拿來是我高興,假如丟下海,我是很悲哀的,因為看到很心疼。」
海上高腳屋的環保站,一個月兩次的環保出航,有賴於吉膽島志工的用心與堅持。
李嘉儀 林偉德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新品集思齊用心 傳遞環保『心』價值
- Article Details
為了2015年新品推出上市,大愛感恩科技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消費者等各界代表,前來參加『新品市調及訂價委員會』,集思廣益、研商討論。
1953年,美國行銷學家尼爾•博登(Neil Borden)首次提出『市場行銷組合』(Marketing Mix)的概念,指出行銷組合有幾十個行銷變數,企業需要對這些變數進行有效組合才能達成銷售。其後的研究學者將行銷變數歸納為四個P,分別代表Product (產品)、Price (價格)、Place (通路 )、Promotion (推廣)。根據行銷學者的意見:產品是注重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價格則是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
『新品市調及訂價委員會』學者代表輔仁大學織品系蔡淑梨教授:「大愛感恩科技是家環保產品的公司,傳達環保的理念,設計感就是要簡單、產品就是要簡單,要傳達公司的品牌,LOGO設計也要簡單,簡單代表高貴典雅。」
大愛感恩科技基於環保的理念,不浪費,業界代表李佳穎師姊:「在設計上面發揮巧思及加強,其實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內歛,內斂也代表謙虛,就是有內涵再裡面,真的感覺大愛感恩科技進步很多,祝福大愛感恩科技再精進。」
業界代表林臣英師姊:「如果是我自己公司的商品,一定要更有時尚設計感。而大愛感恩科技,除了護持環保的一份心,簡潔大方,這都會增加產品的價值。
大愛感恩門市關懷 王素戀師姊分享:「在實體通路更瞭解客戶的需求,其實大愛感恩的產品很好,如果可以發揮材料特性,例如採用輕巧的布料做後背包也很好。」
消費者代表陳世芳師姊表示:「其實我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不會考慮價錢,以護持的概念請購,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每一項都是這麼多愛心人士的付出,不僅是買了自己喜歡的產品,還是在做公益,價錢應該不是請購產品的唯一因素。」
「今天的重點是消費者喜不喜歡。」學界代表賴佩慧老師:「如我今天帶的這款包包來說明,早在我第一次看到這項商品,它就是我要的,這是直覺的反應,因為它很輕巧,很乾淨很簡潔、色彩很內斂,LOGO是非常簡約,如果這一件布料好、LOGO、設計是對的產品,應該用同樣的產品往深度發展,用同一塊布料的思維去設計。」
李鼎銘總經理分享:「今年有很好的契機,二月花蓮低碳概念館在靜思堂開幕。往後如在東區會所、雙和靜思堂等,只要有適合場所,概念館會陸續增加。除了產品、價格、推廣、通路等經營策略外,人、流程、環境,也是行銷的重要元素,大愛感恩科技以有形產品展現人文面、透過職工的用心,向顧客傳達環保人文,希望讓『愛心接力』的一環 – 客戶,不僅看到有形的產品,更看到產品背後眾人的愛心與無形的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新品集思齊用心 傳遞環保『心』價值
- Article Details
為了2015年新品推出上市,大愛感恩科技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消費者等各界代表,前來參加『新品市調及訂價委員會』,集思廣益、研商討論。
1953年,美國行銷學家尼爾•博登(Neil Borden)首次提出『市場行銷組合』(Marketing Mix)的概念,指出行銷組合有幾十個行銷變數,企業需要對這些變數進行有效組合才能達成銷售。其後的研究學者將行銷變數歸納為四個P,分別代表Product (產品)、Price (價格)、Place (通路 )、Promotion (推廣)。根據行銷學者的意見:產品是注重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價格則是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
『新品市調及訂價委員會』學者代表輔仁大學織品系蔡淑梨教授:「大愛感恩科技是家環保產品的公司,傳達環保的理念,設計感就是要簡單、產品就是要簡單,要傳達公司的品牌,LOGO設計也要簡單,簡單代表高貴典雅。」
大愛感恩科技基於環保的理念,不浪費,業界代表李佳穎師姊:「在設計上面發揮巧思及加強,其實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內歛,內斂也代表謙虛,就是有內涵再裡面,真的感覺大愛感恩科技進步很多,祝福大愛感恩科技再精進。」
業界代表林臣英師姊:「如果是我自己公司的商品,一定要更有時尚設計感。而大愛感恩科技,除了護持環保的一份心,簡潔大方,這都會增加產品的價值。
大愛感恩門市關懷 王素戀師姊分享:「在實體通路更瞭解客戶的需求,其實大愛感恩的產品很好,如果可以發揮材料特性,例如採用輕巧的布料做後背包也很好。」
消費者代表陳世芳師姊表示:「其實我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不會考慮價錢,以護持的概念請購,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每一項都是這麼多愛心人士的付出,不僅是買了自己喜歡的產品,還是在做公益,價錢應該不是請購產品的唯一因素。」
「今天的重點是消費者喜不喜歡。」學界代表賴佩慧老師:「如我今天帶的這款包包來說明,早在我第一次看到這項商品,它就是我要的,這是直覺的反應,因為它很輕巧,很乾淨很簡潔、色彩很內斂,LOGO是非常簡約,如果這一件布料好、LOGO、設計是對的產品,應該用同樣的產品往深度發展,用同一塊布料的思維去設計。」
李鼎銘總經理分享:「今年有很好的契機,二月花蓮低碳概念館在靜思堂開幕。往後如在東區會所、雙和靜思堂等,只要有適合場所,概念館會陸續增加。除了產品、價格、推廣、通路等經營策略外,人、流程、環境,也是行銷的重要元素,大愛感恩科技以有形產品展現人文面、透過職工的用心,向顧客傳達環保人文,希望讓『愛心接力』的一環 – 客戶,不僅看到有形的產品,更看到產品背後眾人的愛心與無形的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冬令發放前置打包 共邀歡喜付出
- Article Details
歲末年終,慈濟基金會準備贈送物資給需要幫助的民眾,慈濟志工歡喜打包,也邀約照顧戶一起來參與,台中的張先生罹患鼻咽癌將近30年,再加上罕見疾病使得他吞嚥困難、身體虛弱,但是一得知有這個付出的機會,他特地抱病前來,能和大家結善緣,他覺得那真是無與倫比的快樂。
台中靜思堂一樓大廳熱鬧滾滾,250位慈濟志工井井有條,開始冬令打包。
慈濟志工 陳梅芳:「要給人家看起來很整齊又好看。」
慈濟志工 陳秀雲:「跟大家結好緣,期盼可以開一點智慧。」
把握付出的機會,慈濟照顧戶張先生抱病前來。
慈濟照顧戶 張先生:「能做的程度盡量做,因為生命的長度我們沒辦法(決定),我現在不能吞,要躺下來,喝水也要躺下來。」
張先生鼻咽癌29年,又罹患「食道遲緩不能」的罕見疾病,在人生最低潮時,還好有慈濟志工陪著他一路走過來。
慈濟照顧戶 張先生:「以前都吃肉,現在改素食,所以又活了29年,不錯,還有運動,做起來感覺很快樂。」
張先生現在除了到慈濟環保站當志工之外,平時在住家社區也做資源回收。
慈濟照顧戶 張先生:「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能夠來幫助別人。」
慈濟志工 張廣輝:「幫他拔除(苦)之後,能讓他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我們邀約這些照顧戶的時候,他們也非常高興要來做這件事情。」
這些物資即將送給慈濟照顧戶和關懷戶,曾經受助的民眾幫忙打包,把愛心一起放進去,希望這分愛不斷的持續循環。
李雅萍 楊俊亭 台中報導
Read more50萬現金!鈔票意外混入回收物
- Article Details
每個星期二是嘉義竹崎環保教育站的大環保日,志工們一如往常分類時,突然發現回收物裡藏有五十萬,擔心失主這筆錢是有急用,慈濟志工們趕緊五十萬送往警局,希望早日找到失主。
如同往常一樣,慈濟志工認真低頭做環保,但在一個紙袋內,意外發現裡頭藏有好幾捆鈔票。
慈濟志工 賴豔慧:「現在都會陸陸續續,都會撿到現金或金子都有,那這一次 (撿到)五十萬,現金是第一次這麼多。」
由於藏有現金的紙袋內,沒有任何聯絡資料,只有鈔票上的綁鈔帶,印有經手銀行櫃員的印章和日期,慈濟志工趕緊將拾獲的鈔票送往警察局。
慈濟志工 賴豔慧:「這麼多錢,失去錢的人 一定很著急,那我們當然會希望說,趕快失物招領,讓失去這些錢的人,趕快把它(錢)拿回去, 是不是有急用。」
警方目前已經貼出失物招領公告,也將依照綁鈔帶上的資料連繫相關銀行單位,希望能夠早日找到失主,歸還這筆金錢,讓失主能過個平安春節。
真善美志工-嘉義報導
葉蕙蓮 魏清和
2015,02/05,賢億企業董事長夫妻來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2月5日(四)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2/05,北京實業家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2月5日(四)11: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慈濟美善『泰』心喜 醫界菁英跨海習
- Article Details
『春到人間草木知』,時令立春,春暖花開時節、迎得海外故人來,在泰國道德推廣中心 (Moral Promotion Center)副主任Mr. Chanchayanon,以及泰國慈濟人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陪同下,四所大學醫學院院長副院長一行16人,剛下飛機便驅車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概念館,揭開此次慈濟四大志業之旅。
為了尋回美好道德文化,泰國政府於2004年成立道德推廣中心,直屬總理,由國家提供經費,聘請研究人員跨海到十個國家「取經」、向世界求法,自2005年起泰國更有計劃的選派高階人員,包括政府官員、醫療界院長級人士、教育界的校長團、警界的高階長官,甚至從泰國排名前十名大學中挑出的菁英學生,到慈濟進行人文參訪,學習慈濟的人文、以便進行人文推動。2008年,慈濟與泰國道德推廣中心並簽訂合作備忘錄,針對未來交流與經驗學習等方向,希望能將慈濟美善的種子播灑於泰國社區。
今天來訪的團員都是泰國外科解剖學會成員、四大醫學院院長、副院長、教授,堪稱泰國醫界菁英人士,其中,成立於1890年瑪希頓 (Mahidol) 大學是泰國第一所高等學府,創立於1917 年之朱拉隆工 (Chulalongkorn) 大學被稱為「全國最有威望的大學」,孔敬 (Khon Kaen) 是泰國東北部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清邁(Chiang Mai) 大學是泰北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
團長 瑪希頓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Prachayasittikul醫師表示:非常感動慈濟環保志業之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廢棄的寶特瓶循環再利用,讓地球乾淨、同時做成救人助人的賑災物資,溫暖災民的身心。孔敬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Kitcharoen醫師也表示:真是不可思議,我們認為不能用的東西,經過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製,化無用為大用。回去之後,希望能推動醫學院所在泰國東北地區一起來做環保。
另一段令人感動的插曲,從美國回來的李昭選師姊,特地趕來與同是四十年前畢業自台大的同學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見面,既敘舊誼、又能感受慈濟環保大愛,一舉兩得。王忠炎師兄是陪同泰國道德推廣中心參訪團來台數十次的泰籍華裔志工,王師兄說:「泰國政府有心、有效率的推動,要把慈濟精神『拷貝』到泰國。以前我們在會所辦茶會,眼巴巴地期待人家上門來,經常等到的是個位數。現在各學校、醫院、機關團體相繼邀請,一次就是幾百人、幾千人,一講就是一天或半天。」能用泰語演講的慈濟人不多,王忠炎是其中之一,因此變得非常搶手,其他師兄師姊心疼他疲於奔命,王忠炎卻認為這是「機會來了」、「要把握因緣」,所以不以為苦。大愛感恩科技志為推廣環保人文,為慈濟四大八法印人間菩薩大招生,期待在這無私的平台上,以菩提心,在每個人內心種下愛的種子,廣邀天下為愛護大地盡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慈濟美善『泰』心喜 醫界菁英跨海習
- Article Details
『春到人間草木知』,時令立春,春暖花開時節、迎得海外故人來,在泰國道德推廣中心 (Moral Promotion Center)副主任Mr. Chanchayanon,以及泰國慈濟人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陪同下,四所大學醫學院院長副院長一行16人,剛下飛機便驅車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概念館,揭開此次慈濟四大志業之旅。
為了尋回美好道德文化,泰國政府於2004年成立道德推廣中心,直屬總理,由國家提供經費,聘請研究人員跨海到十個國家「取經」、向世界求法,自2005年起泰國更有計劃的選派高階人員,包括政府官員、醫療界院長級人士、教育界的校長團、警界的高階長官,甚至從泰國排名前十名大學中挑出的菁英學生,到慈濟進行人文參訪,學習慈濟的人文、以便進行人文推動。2008年,慈濟與泰國道德推廣中心並簽訂合作備忘錄,針對未來交流與經驗學習等方向,希望能將慈濟美善的種子播灑於泰國社區。
今天來訪的團員都是泰國外科解剖學會成員、四大醫學院院長、副院長、教授,堪稱泰國醫界菁英人士,其中,成立於1890年瑪希頓 (Mahidol) 大學是泰國第一所高等學府,創立於1917 年之朱拉隆工 (Chulalongkorn) 大學被稱為「全國最有威望的大學」,孔敬 (Khon Kaen) 是泰國東北部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清邁(Chiang Mai) 大學是泰北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
團長 瑪希頓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Prachayasittikul醫師表示:非常感動慈濟環保志業之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廢棄的寶特瓶循環再利用,讓地球乾淨、同時做成救人助人的賑災物資,溫暖災民的身心。孔敬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Kitcharoen醫師也表示:真是不可思議,我們認為不能用的東西,經過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製,化無用為大用。回去之後,希望能推動醫學院所在泰國東北地區一起來做環保。
另一段令人感動的插曲,從美國回來的李昭選師姊,特地趕來與同是四十年前畢業自台大的同學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見面,既敘舊誼、又能感受慈濟環保大愛,一舉兩得。王忠炎師兄是陪同泰國道德推廣中心參訪團來台數十次的泰籍華裔志工,王師兄說:「泰國政府有心、有效率的推動,要把慈濟精神『拷貝』到泰國。以前我們在會所辦茶會,眼巴巴地期待人家上門來,經常等到的是個位數。現在各學校、醫院、機關團體相繼邀請,一次就是幾百人、幾千人,一講就是一天或半天。」能用泰語演講的慈濟人不多,王忠炎是其中之一,因此變得非常搶手,其他師兄師姊心疼他疲於奔命,王忠炎卻認為這是「機會來了」、「要把握因緣」,所以不以為苦。大愛感恩科技志為推廣環保人文,為慈濟四大八法印人間菩薩大招生,期待在這無私的平台上,以菩提心,在每個人內心種下愛的種子,廣邀天下為愛護大地盡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