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15

週一, 19 一月 2015

做環保惜資源 守護大地不分宗教


慈濟台東聯絡處舉辦三場歲末祝福,約一千位鄉親參與,邀請大家清淨在源頭。虔誠天主教徒陳菊蘭分享,因為被環保志工的行動感動,加入守護大地的行列;74歲的賴素珠,也因為環保越做越健康;66歲的慈濟志工郭綉鳳,不只自己投入,還號召了更多人,一起為大地付出。

慈濟志工 郭綉鳳:「聽師父開示,他說,手髒可以洗,心不可以髒。我就不怕髒,開始一直做。」

今年66歲的郭綉鳳,在環保中找到重心,走出喪夫與喪子之痛,還帶動68歲的天主教徒陳菊蘭和74歲的賴素珠,守護環境,越做越健康。

慈濟志工 賴素珠:「我們大家師兄師姊都來做環保,一個乾淨的地球,以後我們的子孫才不會跟垃圾住在一起。」

台東聯絡處歲末祝福,回顧2014年,全球災難不斷。帶著加拿大籍丈夫來參加的林靜怡,感恩自身的平安,也獻上祝福。

民眾 林靜怡:「深深的祈禱,為罹難的人祈福,也感恩,雖然我們的生活不平順,我們還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民眾 湯尼:「感到非常感動與憐憫,為世界感到悲傷,也為世界祈禱。」

民眾滿懷期待,從靜思精舍法師手中領受福慧紅包,期待新的一年,惜福造福,讓社會充滿祥和之氣。

真善美志工 林素月 涂華光 台東報導

Read more

慈烏反哺羔羊跪乳 奉茶感念親恩


馬來西亞新山的歲末祝福,這次的見證人物是擔任環保點站長,長達三年的劉健明。在劉健明恆持的影響下,許多人都願意利用假日時間,跟著他一起做資源分類。歲末祝福,志工還安排了奉茶孝親的活動,連沒有奉茶習俗的馬來人,也在奉茶的當下,感動不已,頻頻流淚!(1/11)

奉茶,這一刻,啟發善心,貼近父母的心。

慈少 高廷康:「就覺得很感謝父母親,因為之前可能鬥嘴,大小聲不聽話,或者是做一些讓父母親傷心的事情,所以在那一刻,我會跟父母說對不起,還有感恩您。」

對沒有奉茶習俗的馬來人,也有同樣的教化良能。

照顧戶 娜查芙.馬哈地:「因為我只剩媽媽一人而已,爸爸早就過世了,其他的兄弟姊妹都能善解,在此謝謝我母親,謝謝她撫養我長大。」

慈濟新山支會,歲末祝福在南方大學舉辦。志工藉此因緣為東海岸水災募款,民眾愛心響應。

宣導環保,劉健明是這次歲末祝福的見證人物。每次的環保日,清晨天未亮就出發準備,女兒也不貪睡,假日跟著爸爸早起做環保。

劉健明的女兒 劉芷含:「我就把禮拜天來做環保的事情,寫在日記上面,然後跟同學交換日記看,同學就看到我的日記,就知道環保。」

慈濟志工 劉健明:「不能回收的話,我們就會教育他(民眾),這種是不能回收的,我們是資源回收,不是在收那些垃圾。」

劉健明總是不厭其煩,向民眾解釋環保理念。在環保點擔任站長長達三年,越來越多人效法。

真善美志工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親近善知識 造福常富足

圖說:「我熱愛我的工作。因為 證嚴法師曾經說過:『能夠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是最幸福的。』」在1月19日的人文週會中,身著慈誠冬季制服的 華聯國際董事長 廖偉銘師兄與大家分享,他就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因此,廖偉銘師兄勉勵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要『為工作而生活,而不是為生活而工作。』(攝影:曹書豪)「我熱愛我的工作。因為 證嚴法師曾經說過:『能夠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是最幸福的。』」在1月19日的人文週會中,身著慈誠冬季制服的 華聯國際董事長 廖偉銘師兄與大家分享,他就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因此,廖偉銘師兄勉勵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要『為工作而生活,而不是為生活而工作。』

廖偉銘師兄知道,「富二代、紈褲子弟」是不認識他、或八卦媒體對他的第一印象。在戲院長大的廖偉銘,十三歲被父母送去加拿大當小留學生、後來就讀康乃爾大學神經生物,原立志從醫,卻被父親喚回接班。在父親以自律身教對待家人、嚴格要求『第二代要辛苦、要認真,才能接棒』的標準下,從售票、收票、洗廁所等基層工作開始做起,不挑工作,有什麼就做什麼,即使遭遇困難或瓶頸,也不會意氣用事、丟下工作,讓廖偉銘練就一身「打不走、罵不跑」的「軟實力」。

圖說:廖偉銘師兄順道參訪大愛感恩研發實驗室,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介紹「搖籃到搖籃」的執行成果。(攝影:曹書豪)在一段飛行旅程中,讀到一本慈濟 證嚴法師的書,讓他感動落淚、也引來空服員側目,並促成康乃爾大學慈青社之創社。很難想像,原先嗜食『牛排、野味』的他,如今恪守十戒,素食、不菸不酒。35歲的他,忙於事業與志業,頭銜,從『電影通路、坐三望二』的秀泰影城總經理,到『製片、發行與經紀電影上游』的華聯國際董事長,其實,他最喜歡的還是『慈濟志工』的身分。因為他的人生哲學早已品出一番別具之風味。

同仁問到:如何在光鮮亮麗、充滿誘惑、五光十色的娛樂圈,把持住自己?廖師兄懇切的說,必須親近「善知識」,才能遠離惡友、損友。像青兒等慈濟清修士們都是他的好朋友。讓廖師兄體會深刻的還有,靜思,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是要『靜靜思考人生』。學習不接受別人的壞脾氣、不受情緒影響,只管把事情做好,才能成就任何事情。此外,重要的不是事情的「對」與「錯」,還要學習如何「做人」。人與人之間,一定要「和」,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再生織品,廖師兄非常熟稔。因為『看見台灣』推廣時,大愛感恩與秀泰影城有愉快的合作經驗。此次再訪,研發部洪碩廷博士特別針對研發實驗室及「搖籃到搖籃」的執行成果向廖偉銘師兄分享。資訊部虞珊明師兄歡迎廖師兄多接引菩薩到大愛感恩低碳概念館參訪。最後廖偉銘師兄以 證嚴法師的『新春三願』共勉:「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銳。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唯有保持清淨心,才能讓慧命持續成長。

大愛感恩科技 陳若儀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親近善知識 造福常富足

圖說:「我熱愛我的工作。因為 證嚴法師曾經說過:『能夠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是最幸福的。』」在1月19日的人文週會中,身著慈誠冬季制服的 華聯國際董事長 廖偉銘師兄與大家分享,他就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因此,廖偉銘師兄勉勵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要『為工作而生活,而不是為生活而工作。』(攝影:曹書豪)「我熱愛我的工作。因為 證嚴法師曾經說過:『能夠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是最幸福的。』」在1月19日的人文週會中,身著慈誠冬季制服的 華聯國際董事長 廖偉銘師兄與大家分享,他就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因此,廖偉銘師兄勉勵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要『為工作而生活,而不是為生活而工作。』

廖偉銘師兄知道,「富二代、紈褲子弟」是不認識他、或八卦媒體對他的第一印象。在戲院長大的廖偉銘,十三歲被父母送去加拿大當小留學生、後來就讀康乃爾大學神經生物,原立志從醫,卻被父親喚回接班。在父親以自律身教對待家人、嚴格要求『第二代要辛苦、要認真,才能接棒』的標準下,從售票、收票、洗廁所等基層工作開始做起,不挑工作,有什麼就做什麼,即使遭遇困難或瓶頸,也不會意氣用事、丟下工作,讓廖偉銘練就一身「打不走、罵不跑」的「軟實力」。

圖說:廖偉銘師兄順道參訪大愛感恩研發實驗室,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介紹「搖籃到搖籃」的執行成果。(攝影:曹書豪)在一段飛行旅程中,讀到一本慈濟 證嚴法師的書,讓他感動落淚、也引來空服員側目,並促成康乃爾大學慈青社之創社。很難想像,原先嗜食『牛排、野味』的他,如今恪守十戒,素食、不菸不酒。35歲的他,忙於事業與志業,頭銜,從『電影通路、坐三望二』的秀泰影城總經理,到『製片、發行與經紀電影上游』的華聯國際董事長,其實,他最喜歡的還是『慈濟志工』的身分。因為他的人生哲學早已品出一番別具之風味。

同仁問到:如何在光鮮亮麗、充滿誘惑、五光十色的娛樂圈,把持住自己?廖師兄懇切的說,必須親近「善知識」,才能遠離惡友、損友。像青兒等慈濟清修士們都是他的好朋友。讓廖師兄體會深刻的還有,靜思,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是要『靜靜思考人生』。學習不接受別人的壞脾氣、不受情緒影響,只管把事情做好,才能成就任何事情。此外,重要的不是事情的「對」與「錯」,還要學習如何「做人」。人與人之間,一定要「和」,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再生織品,廖師兄非常熟稔。因為『看見台灣』推廣時,大愛感恩與秀泰影城有愉快的合作經驗。此次再訪,研發部洪碩廷博士特別針對研發實驗室及「搖籃到搖籃」的執行成果向廖偉銘師兄分享。資訊部虞珊明師兄歡迎廖師兄多接引菩薩到大愛感恩低碳概念館參訪。最後廖偉銘師兄以 證嚴法師的『新春三願』共勉:「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銳。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唯有保持清淨心,才能讓慧命持續成長。

大愛感恩科技 陳若儀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一滴一滴智慧儲存 節約疼惜大地


基隆慈濟靜思堂,從動工開始,工地每天的用水量都相當龐大。因此,在志工巧思下,加上想到善用雨水和山泉水,經過擁有水電專長的師兄們集思廣益,透過水管和集水桶,將從山體流出的水,一滴一滴儲存了起來,作為工程使用,同時,經由管線輸送,也成了廚房、廁所等等用水來源,將雨水做了最大的利用。

慈濟志工 王文崇:「我把這邊分成兩個管子,一邊的水是從那邊出來,一邊的水是從這裡進來。」

水珠,滴滴答答,不斷滴進儲水桶,每一滴水,得來不易。

慈濟志工 王文崇:「我是怕它那個泥巴會掉進去,很麻煩,所以把它塞(蓋)住。」

沒有下雨,整個山壁,水,卻不停滲透出來,一點一滴,全都聚集到了這幾個回收來的鐵桶。

大愛台記者:「老天爺送來的禮物,點點滴滴,再透過這個小水溝,通通流進這個容量有五公噸的地下水池,而且還得經由底下的抽水馬達,將井裡的山泉水抽上來之後,透過這個塑膠水管,就能收集在這個大型桶子裡,而光一個大型儲水桶,就能收集十公噸的用水。」

慈濟志工 王文崇:「就是用繩子把它硬拉,把每一個桶子一個一個拉,好重的,一直硬拉把它拉上來的。」

當時幾個大男人,合力將桶子扛上山,讓高度落差,增加水壓,供應全靜思堂使用。

慈濟志工 王文崇:「一開始整地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差不多已經在動了,因為工地需要水,我們就用這個給工地灌水泥漿,然後過一陣子這個好像不太夠了,那就再申請自來水。」

流理台,貼上標籤,將水用到極致。

慈濟志工 王文崇:「假如山水沒有的話,我的開關就是在這裡,從這裡,在這裡,山水沒有,我這個打開,自來水就衝進去了。」

經過政府核准,還設置了沉砂池,雨水透過水溝,全都蓄集起來,還意外成了治洪池。

慈濟志工 王文崇:「不然的話,你沒這個 ,直接衝到下面,泥巴、水土,什麼石頭,都滾到下面去。」

水,從天而降的大禮物,志工運用智慧,在缺水的今日,做了最徹底的示範。

蕭志傑 李建寬 基隆報導

Read more

紙醉金迷狂歡後 滿街酒瓶遭棄置


慈濟志工愛護地球不計付出,在台南頂美環保站,每個月玻璃瓶回收量高達50噸,塑膠袋也是一個禮拜就有滿滿一大車,這些最難處理的資源,是他們花費心思從深夜凌晨到白天,深入巷弄一點一滴回收而來。

天才剛亮,頂美環保站的志工就忙著分類玻璃瓶,仔細看,竟然都是酒瓶。

慈濟志工 蘇玉雲:「所以我們就去找資源,發覺這裡是瓶子 那裡也是瓶子,台南市的酒店好像也不少。」

原來這些玻璃瓶都是志工們,趁著凌晨天未亮,開環保車,沿路從夜店回收回來的。光是玻璃瓶,頂美環保站每個月回收量就高達50公噸。

還有這,堆得像小山的塑膠袋,也頂美環保站大宗回收資源。

每個星期一次,志工會到服裝批發商圈回收塑膠袋。

服裝批發業者:「很熱心家家戶戶去說,有塑膠袋要回收嗎,我們現在都很自動,收集塑膠袋來資源回收。」

志工回收的目標,也深入傳統的市場內,水果套袋又輕又佔空間,風一吹就滿地都是,影響市場環境,有人回收,業者非常願意配合。

菜市場業者:「自從師兄都來幫我們處理,回收回去 慈濟這樣,讓我們這裡的環境都變得很好。」

玻璃瓶塑膠袋回收價值低,用量又大是環境一大問題,志工不怕辛苦,主動回收,不但使用者回收意願提升,也減少環境負擔。

台南報導
真善美志工

Read more

人間菩薩勤護持 慧命永在乘願來

圖說:不管在哪,暖手枕都要隨時放在身邊。「這顆暖手枕是我小女兒 (麗華) 送給我的,人若不爽快的時候,抱著它兩邊有洞、可以將手伸進去,好暖和哦……」黃賴文里女士在心蓮病房裡,跟護理人員及看護介紹她「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暖手枕」及灰色環保摺邊毯。「小女兒在大愛感恩科技上班,我是他們的代言人,我們可都沒有賺傭金喔,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的盈餘都是要做公益喔……。」 隔壁床看護聽到黃媽媽的介紹,心想「我也要買一顆來孝敬媽媽……」立即到慈院地下街的大愛感恩科技,買了愛心暖手枕。兩天內,黃媽媽推廣了5顆暖手枕、一件灰色摺邊毯。

風趣幽默的黃媽媽,2015年1月3日住進心蓮病房。頭兩天人不舒服,經過舒緩治療後,她已能在病房內,跟醫護人員及看護們有說有笑。醫療職工黃明月師姊,也到心蓮病房,看望這位特別的「阿嬤」。兩人分享彼此的成長過程,有說有笑,瞬間成了忘年之交。黃媽媽說:「我送你暖手枕,只有你才有的喔,別人我都要她們自己買……」。

任職於台中慈院「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職工黃麗華師姊,利用上班空檔,到病房看看癌末的媽媽,黃媽媽即使身體疼痛都忍耐著,不讓孩子們擔心。又看到媽媽如此護持大愛感恩科技、逢人就推廣寶特瓶再製織品。內心百感交集與心疼不捨。


圖說:住院頭兩天人不舒服,小女兒黃麗華師姊幫黃媽媽準備了暖手枕,暖和媽媽的手。黃媽媽於1月11日中午往生於心蓮病房,前後為時8天,黃麗華師姊跟家人都萬般不捨,含著淚水送媽媽最後一程。黃麗華很感恩地表示:「媽媽最後一天不舒服時,有兩位照顧她的護士,跟她鞠躬,並祝福媽媽能輕安自在地一路好走。」

看著媽媽如睡著般,臉上掛著一抹微笑,安然地走完一生。子女、外孫也都隨侍在側,相信媽媽此生沒有遺憾了。祝福黃媽媽快快乘願再來,做一個救人、助人的人間菩薩。
謹以此文紀念 黃賴文里女士。



圖說:風趣幽默的黃媽媽,在心蓮病房向護理人員及看護推廣寶特瓶再織品、護持大愛感恩科技。大愛感恩科技 邱淑美 台中報導

Read more

2014,01/19,【人文週會】華聯國際廖偉銘董事長分享

【對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講師】華聯國際廖偉銘董事長

【時間】2014年1月19日(一) 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大愛心聞:
親近善知識 造福常富足

20150120_4.jpg

  Read more

週日, 18 一月 2015

榮董環保之旅 盼落實公司.家庭


高雄鳥松環保站是由一群實業家發心捐地並建設,也因為這個原因,高雄榮董團隊邀請100多位榮董跟實業家,帶著家人前往鳥松環保站體驗環保實作,要讓這些實業家體會付出的喜悅。

拿起回收物,一一分類,環保站裡一百多位都是高雄的實業家,平時忙著事業,這天他們來學習如何做志業,為了讓實業家感受付出的喜悅,高雄榮董團隊用心規劃這場活動,志工身體微恙,也不放棄付出的機會。

慈濟志工 胡春杏:「禮拜天那天起床就不能走路,所以我現在走路還一拐一拐,真的人生無常我要把握當下。」

實業家齊聚在鳥松環保站做環保,是有原因的。

慈濟志工 鄭春梅:「就是因為實業家來捐地,來硬體設備,所以我們也想要讓實業家更清楚,我們清淨在源頭是什麼意思。」

從捐地、規劃到建設,都有賴實業家的同心協力,捐地的地主蔡薛美雲,還因此開始接觸慈濟,受證成了慈濟志工。

慈濟志工 蔡薛美雲:「這樣菩薩雲來集,真的滿懷感恩,能夠有這機會來做這個事情,真的非常開心。」

她付出無所求,只希望鳥松環保站發揮良能,天天都可以接引這麼多人,一起來為地球付出心力。

陳怡臻 陳立偉 高雄報導

Read more

環保知識融入教學 倡清淨在源頭


今天是北區歲末祝福第三天,上人來到三重園區,下午,新北市汐止區的志工分享,透過環保教育,和附近學校的學生,合作無間,對此,上人特別有感而發,因為手上握著禦寒的毛毯,就是靠每個環保菩薩,親力親為,分工合作而來的,同時他也提到去年底的氣候變遷會議,聯想到因為氣候極端,帶來的災難,發人深省。

歲末祝福中的知音回饋,由汐止的環保志工,分享和附近學校的合作無間,讓學生也成為環保菩薩。

環保志工 林淑芬:「之前聽上人說 馬來西亞一協一站, 我們是一站一校 因為我們跟, 勤耕環保站的環保志工, 在學校裡面帶動學生做環保, 在教育過程中, 我們就用發問的方式, 要如何清淨在源頭, 會的同學請舉手 。」

活潑的傳遞環保知識,學生還會幫忙在學校站崗,檢查有沒有收錯回收物,不僅成為當地環保站特色,更鼓勵學生進一步,把這個方法,傳達給父母和家人,對此,證嚴上人,也十分有感。

證嚴上人開示:「環保菩薩裡面 有很多榮譽董事, 有社會的企業家 有教授, 和各個階層的人士都有, 他們已經認清楚, 環保是照顧地球的不二法門, 每次把毯子拿在手上,就想到環保菩薩大家的愛。」

環保是源頭,但一切都是基於對地球的愛,因為暖化越來越嚴重,上人特別提到,前年海燕風災,仍然要持續關懷。

證嚴上人開示:「氣象極端 , 不是大風就是大雨, 風遇到雨 整個島都被橫掃下去, 第一台飛機可以飛, 慈濟人就從馬尼拉, 飛到這個地方(獨魯萬), 從這樣開始 展開以工代賑, 一直到現在簡易屋, 我們的環保毯 環保衣,也都送進去了。」

和著音樂,在台上用手語演繹,讓這場歲末祝福,充滿靜思的暖流,也乘載滿滿祝福。

周康玉 鄧應忠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