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23 八月 2014

蔬果星球領護照 孩童裝扮展特色


馬來西亞慈濟幼兒園,年年舉辦蔬果護照活動,在新山幼兒園,孩子們用心打扮成動物,發願要茹素,回到家裡,更是努力勸素,邀家人一起來愛護動物。

一年一次的蔬果護照活動,孩子們期待,大人們也很忙碌,大愛媽媽們協助布置環境,每個孩子身上穿的,也都是自己利用回收物,做出來的,搭上火箭,通過如意門,大家都是蔬果星球的一員。

學生 與 蔬果爺爺:「美羊羊啊 好漂亮,你吃素嗎 是 太好了。」

慈濟新山幼兒園學生 丘宇哲:「(你扮了什麼),扮牛,跟以前一樣。」

慈濟新山幼兒園學生 劉禮頡:「(爆炸頭是什麼),西蘭花(花椰菜)。」

以同理心為出發點,角色的扮演,更能身感同受。 :

慈濟新山幼兒園學生 柯晴萱:「要愛動物,不要吃小動物的肉肉。」

不只是在學校,回到家裡,姚鏡炫,很堅持不吃肉,最得意的事,就是護照上面蓋滿了拯救小動物的印章。

姚鏡炫的媽媽 賴舒盈:「(進入)蔬果星球,他們自己本身是動物,所以他們不可以殺動物,他們就秉持這樣的觀念,所以他們就堅持不要吃肉肉。」

陳聞壕,愛陪媽媽一起做晚餐,尤其這一餐是要邀請和他感情最好的阿姨一起來享用。

阿姨 與 陳聞壕:「你要救地球嗎?你要救地球嗎?要 。」

阿姨最疼他,也最支持他。

陳聞壕的阿姨 楊西君:「阿姨你今天早上有吃素嗎,午餐有吃素嗎 晚餐有吃素嗎,我如果跟他講 早餐有午餐沒有,他會講為什麼沒有。」

陳聞壕的媽媽 楊秀川:「 吃素這個觀念他可能在學校,一直有強調,回來的時候他會一直跟媽媽講,妳要吃素,妳要吃素。」

從自己做起,也邀家人一起來,愛的漣漪,就是這樣,一圈一圈,擴散出去


真善美志工 翟佩庭 戴佳玉 謝玖玲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惜水如金!挑水遊戲深深體會


孩子沉溺3C世界,跟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在廣東東莞,慈濟舉辦青少年夏令營活動,讓學員體會暫時沒有3C的生活,把心沉澱下來。從靜思語、慈濟歌曲,了解行善行孝要趁早,也體會身在福中要造福。

體驗山區農民生活。挑水,兩人一組,考驗默契之外,也在運水過程,體會珍惜資源。

學員 陳愷堅:「我們在廣東,水很充足,我們也沒有像甘肅那種乾涸地區沒有水,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水資源。」

慈濟青少年夏令營,傳遞知福惜福要造福。之前上學都不願吃學校早餐的張方源說,從讀書會、參與活動之後,他都在學校用餐了,省下的錢還能助人。

學員 張方源:「就是感受到那些還有很多人過著貧窮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要好好的去珍惜生活。」

拿起清掃用具,上課、生活的環境自己整理。

連三年參與的林俊毅,感受到父母辛勞,對行善行孝不能等這句話格外有感觸。

隊輔 林俊毅:「我其實有一段時間是非常叛逆的,我打開那分心結,我也想要讓更多的孩子,有辦法打開他心中那分結,跟父母好好溝通。」

學手語,跟父母拉近心的距離。學員們也跟著慈濟志工,關懷病苦。

真善美志工 廣東報導

Read more

埃節能減碳崛起 乾淨種樹做環保

節能減碳,是全球各國共識,也是保護地球的不二法門,埃及也不落人後,埃及是一個以旅遊觀光為主要經濟產業的國家,而大多數的熱門旅遊勝地,都在濱海城市,其中濱臨紅海的艾高娜,是各國遊客的最愛,而讓這裡跟其他濱海城市不太一樣的地方是,艾高娜要用乾淨能源、種樹、以及環保回收,來抵銷所有碳排放,企圖成為埃及、甚至全非洲第一個碳中和城市。  Read more

檢視石化業 尋找新能源


高雄氣爆大災難之後,全民重新檢視石化業,討論何去何從。以高雄這個石化重鎮為例,一輕到五輕廠,全在轄區內,當初政府興建五輕廠時,曾經承諾要在2015年遷廠,但計畫一再生變。而石化地下管線的危機浮上檯面後,經濟部打算在高雄海岸線的「南星計畫」土地,規劃為「石化專區」。不過,全球石油估計在四十年後即將耗盡,高汙染、高風險的石化業要如何退場,今天的「石化總體檢」專題,深入探討。

大氣爆之後,石化業何去何從?

高雄市長,陳菊:「這個(石化)產業,造成高雄市民惶惶不可終日,不安恐懼,不可能讓這個產業,它不可能能夠永續經營。」

話雖如此,數十年來曾經締造台灣經濟奇蹟的石化工業,可能立即退場嗎?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 李茂榮:「這些石化產品,會製造像我們的衣物、器具,全部都要靠石化來製作的,所以這個是不可廢,那怎麼想辦法,怎麼去避免它的危險性。不是說你一次爆炸,我把石化都關門了。」

石化業,成了眾矢之的,但石化產品仍然對台灣舉足輕重。

根據統計,「石化業」占台灣出口量的25%,換句話說,每出口100美元,就有25美元靠石化產業,比時下最風光的半導體工業23%還多。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 李茂榮:「如果石化退場,台灣會整個經濟發展會受到停頓。」

經濟、環保和公共安全,如何找到平衡點?

綠色協會理事長 魯台營:「我們當然要有適當的石化業,我們的石化業是不是要用到那麼的多,那麼的低階,我們是不是要把它提升到更高階的方式,國家要有一套政策。」

石化重工業,在台灣早期經濟發展,功不可沒,但隨著時代演進,必須轉型和汰換設備。1990年,政府興建「五輕廠」時,承諾25年後,也就是明年要遷廠,眼見期限不到一年半,遲遲連遷廠的地點都還沒出爐,直到這次高雄氣爆,社會反彈,經濟部才打算遠離市區,在海岸線成立「石化專區」。

在記者背後這片填海造陸的南星計畫,未來可能成為高雄的石化專區,也就是說,在住宅和商業區的石化業者,將被遷移到這裡,統一管理。

綠色協會理事長 魯台營:「如果真的要做石化的專區,還要經過環評,還要經過其他的申請,各工廠的建設,少說要六年以上。」

半個世紀的石化陰霾,就算遷移後,高雄人就高枕無憂嗎?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王敏玲:「它所伴隨出來的一些汙染物,一樣會透過海陸風,影響到附近不管是比較近的距離,或甚至幾公里外的居民。」

不論是短期的管線改善,還是長期的遷廠計畫,石化工業對環境的破壞都在所難免,而「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石化原料,專家預估半個世紀內將會耗盡,到時候縱然有石化廠,也沒有原料可用。

未來,是「綠能」取代「石油」和「火力發電」的時代,真正的長期經濟發展,是找到替代能源、低汙染產業,才能讓石化走入歷史。

攝影剪輯 郭繼宗 採訪撰稿 張澤人

Read more

週五, 22 八月 2014

淬鍊人文實踐家 涵養大愛續物命

圖說:有鑑於環保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導致災害頻傳,『環保』是唯一答案,在實踐家志工輔導員帶領下,55位來自大陸各地青少年,來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及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攝影者:楊竣翔)慈濟教育志業的理想:『期待從淨化的心靈到淨化的社會,從善美的教育建立善美的人格。』深獲實踐家基金會之認同,因此實踐家青少年營隊以『教育即生活。』為理念。有鑑於環保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導致災害頻傳,『環保』是唯一答案,在實踐家菁英領袖營志工輔導員帶領下,55位來自大陸各地青少年,來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及大愛感恩科技參訪。

從2011年開始,實踐家基金會開辦華人青少年寒暑假成長營,為兩岸孩子及其父母,提供文創與自然等多元創新的生活學習。針對這一群年齡從11歲到21歲的營隊成員,先安排園區巡禮,經由各種分類點環保志工的解說,讓學員了解到『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除了篩選分類,以增加資源垃圾的回收價值,現在透過大愛感恩科技,還可以將寶特瓶 (大陸稱為塑料瓶),再製成環保織品,內湖慈濟志工月鶯師姊導覽巧藝坊分享指出:最令人引以為傲的『綠色傳奇』就是賑災毛毯,這一條毛毯匯聚眾人愛心、經由大愛感恩科技愛心平台製作完成,迄今已送至全球80萬災民手中,溫暖了他們的身與心。藉由這項善行分享,希望啟發學員『續物命、造福慧』,更希望帶動人人愛心、身體力行「回饋社會,關懷大眾」。

圖說:學員前往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參訪,藉由親手接觸每一項成品及透過互動遊戲、講解,讓學員們深入了解這些環保織品人文與生命力。(攝影者:楊竣翔)隨後學員進一步轉往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參訪,藉由親手接觸每一項成品及透過互動遊戲、講解,讓學員們深入了解這些環保織品人文與生命力。雖然兩岸發展情況與成長環境不同,但透過此行豐富多元的文化交流與服務,提供體驗文化精髓與服務人群的機會,將慈濟在慈悲科技各領域的創新與人文結合之呈現,如靜思語所言:「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導之以正。」希望植入心田這一顆善的種子,早日茁壯。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淬鍊人文實踐家 涵養大愛續物命

圖說:有鑑於環保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導致災害頻傳,『環保』是唯一答案,在實踐家志工輔導員帶領下,55位來自大陸各地青少年,來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及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攝影者:楊竣翔)慈濟教育志業的理想:『期待從淨化的心靈到淨化的社會,從善美的教育建立善美的人格。』深獲實踐家基金會之認同,因此實踐家青少年營隊以『教育即生活。』為理念。有鑑於環保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導致災害頻傳,『環保』是唯一答案,在實踐家菁英領袖營志工輔導員帶領下,55位來自大陸各地青少年,來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及大愛感恩科技參訪。

從2011年開始,實踐家基金會開辦華人青少年寒暑假成長營,為兩岸孩子及其父母,提供文創與自然等多元創新的生活學習。針對這一群年齡從11歲到21歲的營隊成員,先安排園區巡禮,經由各種分類點環保志工的解說,讓學員了解到『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除了篩選分類,以增加資源垃圾的回收價值,現在透過大愛感恩科技,還可以將寶特瓶 (大陸稱為塑料瓶),再製成環保織品,內湖慈濟志工月鶯師姊導覽巧藝坊分享指出:最令人引以為傲的『綠色傳奇』就是賑災毛毯,這一條毛毯匯聚眾人愛心、經由大愛感恩科技愛心平台製作完成,迄今已送至全球80萬災民手中,溫暖了他們的身與心。藉由這項善行分享,希望啟發學員『續物命、造福慧』,更希望帶動人人愛心、身體力行「回饋社會,關懷大眾」。

圖說:學員前往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參訪,藉由親手接觸每一項成品及透過互動遊戲、講解,讓學員們深入了解這些環保織品人文與生命力。(攝影者:楊竣翔)隨後學員進一步轉往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參訪,藉由親手接觸每一項成品及透過互動遊戲、講解,讓學員們深入了解這些環保織品人文與生命力。雖然兩岸發展情況與成長環境不同,但透過此行豐富多元的文化交流與服務,提供體驗文化精髓與服務人群的機會,將慈濟在慈悲科技各領域的創新與人文結合之呈現,如靜思語所言:「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導之以正。」希望植入心田這一顆善的種子,早日茁壯。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