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014

週一, 07 七月 2014

公益環保園遊會 小實驗發人省思


慈濟志工和青商會合作,舉辦公益環保園遊會,以「慈濟環保教育為主軸」結合公益團體,宣傳綠色公益環保大愛,期盼啟發民眾善心,一起營造美好未來。

泡在清水的綠豆,每一顆都冒出嫩芽,不過,如果泡在浸過免洗筷的水,豆子卻開始發臭,園遊會上,慈濟志工親切解說,用簡單的實驗,讓民眾意識到,環保要在生活中落實。

民眾 林蕙敏:「從自己做起 然後再跟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導說,不要再用塑膠袋啊,或是免洗筷啊。」

民眾 劉芝敏:「回去趕快把省水的概念,趕快改過來。」

這場園遊會很特別,是高雄青商會認同慈濟精神,邀慈濟志工以綠色環保為主題來規劃,希望大家更認識環保和公益,進而提起使命,為社會盡一己之力。

青商會會長 林廷:「透過青商的會員,由他們積極的影響力,來影響社區,透過影響的社區,來促使這個社會更積極正面。」

慈濟志工:「利用這個機會我們可以,跟社區的會員或是,青商會的會員,來推動我們的清淨在源頭。」

現場從素食的分享,資源回收的知識,到人文的推廣,涵蓋心靈、身體和環境的環保,清淨在源頭不再只是觀念,而是可以落實的積極作為。

潘俞臻 鄭瑞萍 高雄報導

Read more

坎坷人生路顛簸 轉念重生環保樂


78歲,是別人可以含飴弄孫的年紀,方陳玉花 ,卻必須照顧身障的孫子,十幾年前兒子媳婦離婚,留下一歲多而且身障的孫子讓他照顧。曾經,她也想過帶著孫子結束生命,還好有女兒勸阻,才咬著牙忍了下來,現在,孫子上國中了,慈濟志工獲報到家裡關懷,雖然,方陳玉花婉拒了經濟的資助,志工還是為孫子找來回收電腦協助他學習,這分溫暖,讓方陳玉花從感恩中,看見自己的幸福,現在她走進環保站,彎腰付出,日子過得充實又有意義。

老師好,老師謝謝,感恩,今天塞車,腳不能交叉喔,交叉你又會跌倒喔。

(媳婦)突然跑出去,兩個(孫子)都丟給我,我真的很難過,煩得,做人做得這麼辛苦,想不開,想說乾脆死了算了,想去死一死又想說,我如果死了,兩個孫子沒有人照顧怎麼辦,再想想還是忍耐下來,還是要帶。

八十八年我就接觸慈濟了,聽師父開示說他的法,我又想回來,這樣也不是辦法,可能是上輩子欠人的,這輩子要去還完,下輩子才不會又欠人,互相糾結,才慢慢想說,我們心裡有結才慢慢放下,我們做人就是有業,本來就是我們的業自己要去消。」

正法你很有福報,你貴人很多,你以後要記得喔,誰幫忙你你要記得,你要記在心裡面。

我很艱苦 但是我和正法很多貴人,有一天就說,師兄師姊,邀了我家裡面窄窄的,邀了一屋子的師兄師姊,來看我這個孫子。

好 來 好 來 謝謝謝謝,坐乎圓圓圓,這樣我們才像一個大家庭。

大家這樣我覺得很快樂,而且很好,日子比較好過,這樣我比較不會在那,亂想說我很歹命怎麼樣,不會啦 我這樣很快樂,我這樣很好命,我來這做環保,做塑膠袋分這個大白,有字的剪起來做花的,大白的利用價值比較高,來這好像一種個性也改變了,算說可以磨練我的個性,比較柔就對了,不會像以前那樣,以前和老公(吵架)像打雷一樣。

我知道衣架在那一格。

(做環保)得到溫暖快樂,最好的又得健康,我也感覺我很有福報,我們會來這裡做就福了,會做就是福氣,不會做就可惜,做到我們不能做就對了,做環保我很快樂,很忙但忙得很快樂,顧阿孫也顧得很高興就對了。

Read more

台灣名品“津”彩再現 找回人間遺落珍珠

圖說:天津台辦主任周克麗(左照片之中),市計生委張莉娟主任(右照片之左),天津台辦陳建萍處長(右照片之中)等領導皆蒞臨大愛感恩科技攤位,經過當地志工羅美華師姑(左照片之左)及若岑師姑(左照片之右)/慈心師姑等志工的介紹,除表達對在大愛感恩科技無私平台上每個人的付出及投入表達高度讚賞及佩服之,並且願意以身作則,也期待慈濟共同來帶動天津市民落實環保,共創美好的未來。(攝影者:楊竣翔)2014年台灣名品博覽會7/3至7/6於大陸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熱鬧展開,今年已邁入第五屆,成為指標性的展會,大幅提升台灣產品的形象,大愛感恩科技連續三年榮獲“台灣精品獎”及 “綠色典範獎”的肯定及榮耀,三年連續受邀參加此一盛會。在為期四天展會中不乏海峽兩岸政要貴賓及領導,紛紛表達對於這次展覽的重視,增進兩岸的實質合作交流。透過此次展覽,大愛感恩科技不僅讓大家增進對公司的使命及願景有更一層的了解,且藉由推廣及說明將環保護地球的理念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以高雅、簡約、端莊的綠色環保再生科技產品的展示,吸引了眾多會眾、貴賓駐足,大家不僅認同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也對產品嘖嘖稱奇並讚譽有加。其中艾力父子請購唐裝,展現親子間的好感情,更表示大愛感恩科技職志工臉上都有吸引人的寧靜和喜悅,也主動報名簽下志工表來投入慈濟志工的行列。天津台辦主任周克麗,市計生委張莉娟主任,天津台辦陳建萍處長等領導皆蒞臨大愛感恩科技攤位,經過當地志工羅美華師姑及若岑師姑/慈心師姑等志工的介紹,除表達對在大愛感恩科技無私平台上每個人的付出及投入表達高度讚賞及佩服之,並且願意以身作則,也期待慈濟共同來帶動天津市民落實環保,共創美好的未來。

圖說:艾力父子請購唐裝,展現親子間的好感情,更表示大愛感恩科技職志工臉上都有吸引人的寧靜和喜悅,也主動報名簽下志工表來投入慈濟志工的行列。(攝影者:楊竣翔)這次展覽中,王智慧師姑更是從百忙中撥空從北京來助緣,以自身做為模特兒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的傳薪服飾,看到大愛感恩展覽海報本尊現身,令許多前來的會眾更感佩服。話說師姑與慈濟的因緣起於一本靜思語,當讀到 上人的《普天三無》,讓一直找尋修行法門的智慧師姑敬佩不已。過去因為距離遙遠,師姊不敢攀緣,直到近年來北京交流團,師姑認識台灣的慈濟人,也就此打開師姊慈濟菩薩道。

因為結識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 洪若岑師姑,智慧師姑也跟大愛感恩結下不解之緣,成為大愛感恩忠實用戶和推廣者,把慈濟環保理念和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帶回家鄉推廣,在北京每週推行環保,受到當地領導的肯定和認同。智慧師姑很喜歡 上人慈示的:「彎腰做環保,挺胸說環保」,如今的她也身體力行,用自己的雙手愛護成長的家園。預計最快明年可受證的她,希望能為 上人找回更多散落在中國的珍珠來人間菩薩大招生。


圖說: 王智慧師姑更是從百忙中撥空從北京來助緣,以自身做為模特兒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的傳薪服飾,看到大愛感恩展覽海報本尊現身,令許多前來的會眾更感佩服。一位大德請購白色短袖設計款的大愛衫,智慧師姑更是大方與大德一起在海報下合影留念。(攝影者:楊竣翔)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 天津報導

Read more

推動環保身力行 以愛深耕布善種


加拿大慶祝國慶日(7/01),在大溫哥華地區,列治文市(Richmond)展開盛大遊行,聚集人氣卻也製造出大量垃圾,當地慈濟志工總動員分成三班制,協助垃圾回收分類,在高度文明的加拿大,資源回收的觀念也很容易被居民接受,樂意配合。

加拿大國慶日,列治文市在史帝夫斯頓(StevestonVillage)社區舉行慶典。大好天氣場面盛大,垃圾量也不遑多讓,美食攤位前湧進人潮,慈濟志工早在遊行之前就整隊完畢,準備開始忙碌的一天。

慈濟志工 潘仰彬:「廚餘的話是0.5%的,不是廚餘的東西在裡面,那整袋就是垃圾,所以我們一定要分好,你不確定的話就是放旁邊,問我或是太忙了,忙不過來,就(當作)垃圾,不然那整袋就浪費掉了,你的心血就白費掉。」

志工分成三班制,從遊行開始前,一直做到活動結束,在回收桶旁邊,指導民眾正確分類。有時,遇上居民的體貼,就是最好的鼓勵。

民眾 與 慈濟志工:「水倒這裡就好,但你們站在這裡,我不想潑濕你們的鞋子,這沒關係的,謝謝你。」

志工的用心,藏在細節裡,一小盒的奶油,要分成垃圾、廚餘和塑膠回收。

除了等著居民來,志工也主動出擊,在現場撿拾垃圾。列治文市長(MalcolmBrodie),給予志工加油打氣,身體疲累,心卻很暢快。

志工 李岱軒:「雖然天氣很熱,但是我們都玩得很快樂,因為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不同,怎麼樣去處裡家庭,我們所謂的垃圾的一些方法,把這些放錯地方的資源變黃金,讓我們將它重新利用,對我們的環境保護更加盡一分力。」

志工群推動環保,腳步很積極,身段很柔軟。

真善美志工 蔣憲港 林祖權 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

週日, 06 七月 2014

三重榮董勤造福 願推廣綠色環保

圖說: 三重區榮董菩薩們不畏酷夏炎熱,一行六十人滿懷欣喜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生活館。 (攝影者:陳巍少)  證嚴上人慈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於是,慈濟環保志工懷抱疼惜地球的心,付出時間和力量、拳拳服膺。散布在各行各業的榮董菩薩們接續環保志工的這份愛心,實踐『續物命、造福慧』,懂得惜福並為子孫積福、造福,平日選購大愛感恩科技用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織品,形成愛心接力與善的循環。

為了能更加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起源與理念、產品蘊含的人文精神與上人的法,三重區榮董菩薩們一行60多人,7月3日上午來到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概念館參訪。榮董菩薩們一踏入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及研發中心,連連發出讚歎聲。當介紹大愛感恩如何將寶特瓶製成衣服時,有位師兄提問:「寶特瓶回收分成白色(透明)、綠色和雜色,為什麼有些衣服是灰色的?」誠如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答覆:「大愛感恩科技是一個真正落實綠色環保的企業,灰色服飾是由黑色紗與白色紗交織而成,不是後染而成的。」在流行趨勢中,有三種顏色堪稱永遠的典範:即黑色、白色和灰色。尤其,灰色具有包容的含意,大愛感恩簡約高雅的灰色衣服,穿在身上帶給自己無限的祝福。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分享 證嚴上人慈示『大愛就是造福,感恩就是智慧』的祝福,因為環保菩薩的護持,使大愛感恩科技能夠成為一間真正落實綠色環保的企業。 (攝影者:陳巍少)黃華德師兄分享提到 證嚴上人慈示『大愛就是造福,感恩就是智慧』的祝福。聽完分享,張碧桂師姊表示:「大愛感恩將 證嚴上人法的慧命儘量蘊含在每樣產品裡面,讓我們穿著這件衣服時,可以感受到上人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大願。」羅美珠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將不起眼的資源回收(寶特瓶)研發成很多的產品,也提昇了慈濟人的用心。」 誠如 證嚴上人慈示:「可用的物資都是值得珍惜的寶。」大愛感恩科技將環保志工盡心回收、整理的寶,透過每一位環保菩薩的愛心接力製成隨身寶,無法單純以金錢訂出這些寶的價值,因為潛藏其中的愛、感恩與疼惜大地的心是無價。

大愛感恩科技 周怡婷 台北報導
圖說:榮董菩薩們聽到大愛感恩科技各項產品的特色時,紛紛露出驚喜的表情。(攝影者:陳巍少)












Read more

三重榮董勤造福 願推廣綠色環保

圖說: 三重區榮董菩薩們不畏酷夏炎熱,一行六十人滿懷欣喜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生活館。 (攝影者:陳巍少)  證嚴上人慈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於是,慈濟環保志工懷抱疼惜地球的心,付出時間和力量、拳拳服膺。散布在各行各業的榮董菩薩們接續環保志工的這份愛心,實踐『續物命、造福慧』,懂得惜福並為子孫積福、造福,平日選購大愛感恩科技用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織品,形成愛心接力與善的循環。

為了能更加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起源與理念、產品蘊含的人文精神與上人的法,三重區榮董菩薩們一行60多人,7月3日上午來到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概念館參訪。榮董菩薩們一踏入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及研發中心,連連發出讚歎聲。當介紹大愛感恩如何將寶特瓶製成衣服時,有位師兄提問:「寶特瓶回收分成白色(透明)、綠色和雜色,為什麼有些衣服是灰色的?」誠如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答覆:「大愛感恩科技是一個真正落實綠色環保的企業,灰色服飾是由黑色紗與白色紗交織而成,不是後染而成的。」在流行趨勢中,有三種顏色堪稱永遠的典範:即黑色、白色和灰色。尤其,灰色具有包容的含意,大愛感恩簡約高雅的灰色衣服,穿在身上帶給自己無限的祝福。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分享 證嚴上人慈示『大愛就是造福,感恩就是智慧』的祝福,因為環保菩薩的護持,使大愛感恩科技能夠成為一間真正落實綠色環保的企業。 (攝影者:陳巍少)黃華德師兄分享提到 證嚴上人慈示『大愛就是造福,感恩就是智慧』的祝福。聽完分享,張碧桂師姊表示:「大愛感恩將 證嚴上人法的慧命儘量蘊含在每樣產品裡面,讓我們穿著這件衣服時,可以感受到上人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大願。」羅美珠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將不起眼的資源回收(寶特瓶)研發成很多的產品,也提昇了慈濟人的用心。」 誠如 證嚴上人慈示:「可用的物資都是值得珍惜的寶。」大愛感恩科技將環保志工盡心回收、整理的寶,透過每一位環保菩薩的愛心接力製成隨身寶,無法單純以金錢訂出這些寶的價值,因為潛藏其中的愛、感恩與疼惜大地的心是無價。

大愛感恩科技 周怡婷 台北報導
圖說:榮董菩薩們聽到大愛感恩科技各項產品的特色時,紛紛露出驚喜的表情。(攝影者:陳巍少)












Read more

2014,7/7,【人文講座】生命圓舞曲 - 林勝勝師姊演講

【對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講師】
生命圓舞曲 - 林勝勝師姊演講
【時間】2014年7月7日(一) 8:30~10:00
【地點】
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20140707_10.jpg 20140707_11.jpg
Read more

巧藝坊毛毯


At the end of our show, we stay in Taiwan but go to the Tzu Chi Neihu(內湖) Grounds to meet a group of dedicated volunteers who worked around the clock to make 20,000 eco-friendly blankets for the residents in South Africa and Zimbabwe, helping them brave the cold winter ahead.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節目最後,我們留在台灣,但是鏡頭轉到慈濟內湖園區,帶大家認識 一群用心的志工,他們每天都在為南非與辛巴威的居民,製作冬令發放用的毛毯,幫助他們度過寒冬。

Read more

雪隆綠建築Landscaping the Jing Si Hall


In Malaysia, upon receiving the certificate of completion in May, landscaping projects for the Kuala Lumpur Jing Si Hall can finally begin. A design team from Taiwan led by Chen Lingyong (陳令勇) has been assigned with the landscaping of the Hall. Not only were the trees that were chosen suitable for the local climate, but will also protect the entire architecture as well.

在五月剛剛獲得官方的竣工證明書,馬來西亞吉隆坡靜思堂景觀設計工程隨之展開,在陳令勇的帶領下,來自台灣的景觀設計團隊,前往吉隆坡做景觀施工,在樹種的選才 ,除了針對當地的氣候之外,還有保戶建築的能力。

Read more

蓮花高經濟作物 面臨栽種危機


大地之聲今天帶觀眾來觀賞蓮花,台灣兩大賞蓮勝地「北觀音、南白河」,不過台南白河蓮花蓮子產量佔全台三分之二,為最主要產地,蓮花從花、到根莖,全株都可食用,是經濟價值很高的農作物,不過目前台南白河卻面臨了蓮農年齡老化問題,加上蓮花栽種及蓮子的取得過程相當繁瑣與辛勞,台灣蓮花未來是否會有栽種斷層,值得大家一起來關心。

每年六月到八月,台南白河可以看見夏日陽光灑落在爭豔的蓮花瓣上,隨著迎風起伏的荷葉波浪閃爍起舞,荷花是蓮科、蓮屬為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一般人統稱為蓮花,古稱芙蓉。

蓮與荷分別指稱不同部位,「蓮」是指果實,也就是蓮蓬(花托)這個部位,「荷」是指花、葉總稱

蓮花生態園區解說員 黃慶安:「它的花(高度)可以180公分,比一個人還高,它花跟葉子都舉出水面,它的葉子是圓形,沒有缺角。」

荷蓮、睡蓮經常讓人混淆,其實從外觀就能分辨。

蓮花達人 林朕古:「睡蓮的葉子沒有角質也沒有蠟粉,也沒有絨毛,所以它沾水滴,荷花它裡面是奈米哦,它有角質有蠟粉絨毛,它不沾水滴,它的好處陽光不容易把它的水分蒸發掉。」

夏採蓮子、冬挖藕,荷蓮在每年六、七月盛開,蓮花開花後的生命周期大約僅有四天壽命,清早5~6點就開花,隨著天數,每天開花的時間從2小時加長到10小時,所以賞花一定要趁早。

蓮花生態園區解說員 黃慶安:「第四天花瓣會慢慢掉落,然後剩下一個小蓮蓬,經過大概三個禮拜就長成我們可以吃的蓮子了。」

蓮花原產俄羅斯、日本、中國、印度到澳洲,其整株都可以食用,也是高經濟價值農作物,目前台南白河蓮花種植面積高達三百多公頃,蓮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二,現今卻面臨蓮農老化隱憂。

台南白河區公所 農建課長 李至彬:「這幾年來白河人口一直老化,種的人越來越少,因為種這蓮花要下去滿辛苦的,又潮濕又熱,所以年輕人通常都不會想回來再種植。」

以往白河蓮花季,街上隨處可見,蓮農聘工人甚至學生在騎樓下,撥蓮蓬、取蓮子的盛況,但現今這樣的情景卻較為少見,因取蓮子的步驟,相當繁瑣又傷眼力。

蓮農 董碧金:「因為這種錢真的很辛苦啦,每一粒都是用手工在剝,採回來(蓮蓬),(蓮子)要剝一層皮,剝起來之後 還要剝一層膜,然後還要掏(蓮)心。」

台灣原生種蓮花是這種花呈現鮮黃色,花瓣多數近長方狀卵型,被稱「萍蓬草」的睡蓮科花種,全世界蓮花種類超過五百多種以上,有色彩繽紛的香水蓮花,有難得一見的黑色睡蓮,甚至僅有十塊錢銅板大小,世界最小的蓮花,還有葉子可承載80公斤成人重量的大王蓮等等,種類多到令人目不暇給。

許文玲 林道鳴 台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