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14

週一, 16 六月 2014

彎腰拔草貼近土地 心靈飄散芬芳


屏東、宜蘭、花蓮區63位慈濟志工,來到志學村大愛農場除稗草,人人縮小自己,為大地付出體力的同時,也釋放自己的壓力與煩惱。

一大早整裝出發,為了要讓大家吃到健康的稻米,慈濟志工要在一大片的有機農田中,以人工方式取代除草劑,清除稗草。經過簡單說明,大夥兒拿起工具,準備開工。

慈濟志工 徐政裕:「我們必須要趕在水稻它在吸收營養、在成長的這個階段的時候,盡快將稗草清除,才能夠讓我們所使用下去的這些有機肥料,充分的提供給水稻生長。」

踩在土地上,彎下腰邊做邊學,縮小了自己。稻田中的雜草,如同心中的煩惱,去除無明,才能吸取養分。儘管過程相當費力,但大家反而說很幸福。

慈濟志工 翁英美:「很多人都是滿身大汗,然後就說兩個禮拜的汗一次把它流盡了,這真的是很高興,換一個跑道就是休息,我們今天就是到大愛農場來修行。」

藍天白雲下,一日農夫,歡喜投入,除了付出體力,更重要的是體悟了人生智慧,還要運用在生活中。

真善美志工 張揚川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慈青邀約清掃公園 居民熱心響應


利用假期,紐西蘭慈青邀約會所附近的居民,一同加入清掃公園的行列,短短一個小時,把綠地還給大地,也把清淨留給自己。

挨家挨戶拜訪,希望能邀請居民,一起來參加清淨公園活動,住在公園後方的伊莉莎白,很樂意。

這一家人也沒拒絕,穿起背心,跟著志工和中文的孩子,繞著公園走,這才發現垃圾還真的不少。

孩童:「撿垃圾很好,如果有人丟垃圾,要請他們把垃圾帶走。」

孩童:「亂丟垃圾不好,如果垃圾流到海裡,海豹吃到了會死掉。」

紐西蘭即將進入冬季,和風徐徐,慈青邀約大家,走入社區公園,撿拾垃圾,不只是沿著小徑走,也走進樹林裡,甚至山溝裡。

慈青:「我有穿登山鞋,我比較不會滑,你們不要下來。」

有隨手丟棄的垃圾,也有惡意遺棄的大型廢物,志工全都帶回,用心做分類,資源回收再利用。

志工:「慈濟是個有趣的團體,這比待在家裡沒有做事,有意義多了。」

一個小時,還給大地清淨,也留給自己一片清新。

真善美志工 紐西蘭報導

Read more

草根菩提勤護生 步步踏實志堅定


證嚴上人行腳,今天在關渡園區,向環保菩薩和香積菩薩加油打氣後,隨即到新竹靜思堂,勉勵新竹區的靜思弟子們,不但法要入心,也要同心合作,來承擔起慈濟志業。

證嚴上人行腳,一早巡視關渡園區的環保站,慰勞辛勤的環保菩薩。

接受上人的祝福,志工們法喜充滿,遵行佛心師志的心意,也更堅定。上人接著來到香積廚房,感謝香積菩薩們,用心做出清香素菜,溫暖大家的胃,也成為慈濟人能量的後盾。

在大家依依不捨的道別聲中,上人不停歇的腳步,隨即來到新竹靜思堂;在和靜思弟子們分享佛法的過程中,上人以「法譬如水」,來提醒眾人,法要入心。

證嚴上人開示:「戒定慧,要先戒自己,才會定下心來,假如沒有戒,那就是心沒顧好,就會犯戒,出軌了,出軌了心就不定。」

上人也向新竹區的慈誠委員開示,期許大家同心一志,一同承擔起慈濟志業。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要合和互協,若有常常善解、知足、感恩、包容,相信人與人之間會相處得感恩、尊重、愛。」

上人更期勉眾人,在菩薩道上要持續精進,讓善的種子廣佈人間。

綜合報導 萬真彣 李俊葳

Read more

使命必達波麗士 大地環保不缺席


住在高雄的黃士旺,從事警察工作已經25年,投入慈濟志工也將近20個年頭;平常白天,黃世旺是人民保母,負責查緝港口碼頭落地貨櫃,他認真誠懇的態度,深獲主管同仁的肯定,而晚上他就改換志工服,轉當大地保母,身體力行做環保,心靈富足輕安自在。

慈濟志工 黃士旺:「我從事警職,今年滿25年,就在保安警察第三總隊,第二大隊第二中隊服務。(師兄,現在主要是要去做什麼?)執行落地貨櫃檢查,看貨櫃裡面有沒有槍枝毒品。我們的工作內容就是查緝貨櫃走私,跟出口查贓工作的這樣,小隊長勤前教育指示,抽檢該只貨櫃前段兩箱、中段三箱。叫他打開用看看,看裡面有那個東西嗎?警察的工作比較拘束,心理都比較嚴謹,我們慈濟都比較開朗一些,打開他們心房這樣。我們慈濟的四神湯,知足、善解、感恩、包容這樣,跟同事在接觸的時候,相處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包容對方善解對方這樣。」

記者:「師兄,你下班之後,穿這套慈濟制服要去哪裡?」

慈濟志工 黃士旺:「要去社區做環保,一個禮拜一次。師兄,我來啊!白天就是在當警察,是當人民的保母,到了,第一站,下班之後,又可以做大地的保母一樣,也是一樣的意義。(做環保感覺怎麼樣?)很舒服,法喜充滿。堅持這個信念就是,把我們地球照顧好,持續在這個環保區塊這樣一直在做下去,把人生的功能發揮到極點,我的定義就是這樣,就是很幸福。」

採訪撰稿 張宜茜
攝影剪輯 王昭中

Read more

千人用餐大陣仗 智慧料理零廚餘


第二梯次的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光是人文真善美志工,就出動七十多人,大陣仗應對。志工自己設定主題、採訪對象;像是今天就到廚房拍攝。研習會每天都有上千人用餐,廚房如何力行零廚餘、清淨在源頭的觀念,真善美透過鏡頭記錄下來。

學員加工作人員,餐餐都有上千人,廚房香積忙不停,這大量的菜渣、果皮何處去,志工有智慧的力行零廚餘,全部切碎做堆肥。

慈濟志工 鄭秋雲:「像這個這麼大,就還要再處理過,體積太大,不容易分解。」

至於煮菜、洗碗後的水,流到油水分離槽,撈出油垢減少水管阻塞問題。

慈濟志工 張麗雲 與 盧翠環:「為什麼要弄到四個槽,因為這個就是下來,我們整棟都從這裡下來。」

仔細發問,詳實記錄,用心設定採訪主題,全球大活動,真善美出動七十多人,年紀最大的是68歲陳憲彬,消防局分隊長退休後開始學習攝影,而每回營隊都不缺席的張均榮,因為患有無汗症,選擇承擔文字記錄。

慈濟志工 張均榮:「遇到比較熱的天氣,臉就紅起來,所以說如果我去照相還是去錄影,在現場這樣跑,如果是夏天我會受不了。」

全力以赴,真善美清晨早早起,夜深了,還要挑燈夜戰。

慈濟志工 李玲市:「我們在鏡頭後面的人,真的很喜歡聽故事,我會聽的很法喜而且津津有味。」

用法喜心付出,身體疲憊,一掃而空。

吳純菁 潘文宗 洪秀娥 林淑懷 真善美志工-台中報導

Read more

週日, 15 六月 2014

2014,6/16,【人文講座】慈濟南非分會執行長 - 潘明水師兄演講

【對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講師】
慈濟南非分會執行長 潘明水師兄
【時間】2014年6月16日(一) 8:30~10:00
【地點】
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5樓)
大愛心新聞: 
妙法舖路傳真理 黑珍菩薩湧現出

20140616_8.jpg20140616_7.jpg
Read more

菩提心品新上市 自用送禮護大地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六月與知名蛋糕購物袋/毛巾廠商合作,共同開發大愛感恩菩提環保購物袋,打破一般環保購物袋不易攜帶、缺乏設計感缺點,菩提環保購物袋輕巧,摺疊起來是展示用蛋糕形狀,打開後則是好用的購物袋,搭配收納小提袋,攜帶方便,造型可愛,自用送禮兩相宜。(攝影者: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大愛感恩科技六月與知名蛋糕購物袋/毛巾廠商合作,共同開發大愛感恩菩提環保購物袋,打破一般環保購物袋不易攜帶、缺乏設計感缺點,菩提環保購物袋輕巧,摺疊起來是展示用蛋糕形狀,打開後則是好用的購物袋,搭配收納小提袋,攜帶方便,造型可愛,自用送禮兩相宜。

「I am a cake、I am a bag」看似可口動人的甜點蛋糕,實際上其實是個環保購物袋,研發優尼克的品卓企業,同時也是大愛感恩科技長期合作的合作夥伴,自2012年禮品展結識至今,許影由總經理分享自第一次合作福緣袋,福氣接踵而來,後續接訂單都很順利,明的去暗的來,很開心這次再度與大愛合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同時先前參與過大愛周年慶和五月浴佛大典的許總,表示每每在大愛的磁場裡,都感受到大家從內心散發出來的關懷與愛。

圖說: 菩提葉圖騰設計,加上雙面提花交織,賦予人文理念,菩提意指覺悟,願人人提起覺悟的智慧減碳生活,購物時也提起象徵覺悟的環保提袋愛護大地。(攝影者:大愛感恩科技提供)蛋糕所訴說的是一個感謝與祝福,誠如靜思語: 「從生活中最微小的事情開始,將行善、行孝付諸行動。」在大愛感恩這愛的平台上,每個人在不同崗位上都能夠即時發揮良能。菩提葉圖騰設計,加上雙面提花交織,賦予人文理念,菩提意指覺悟,願人人提起覺悟的智慧減碳生活,購物時也提起象徵覺悟的環保提袋愛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菩提心品新上市 自用送禮護大地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六月與知名蛋糕購物袋/毛巾廠商合作,共同開發大愛感恩菩提環保購物袋,打破一般環保購物袋不易攜帶、缺乏設計感缺點,菩提環保購物袋輕巧,摺疊起來是展示用蛋糕形狀,打開後則是好用的購物袋,搭配收納小提袋,攜帶方便,造型可愛,自用送禮兩相宜。(攝影者: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大愛感恩科技六月與知名蛋糕購物袋/毛巾廠商合作,共同開發大愛感恩菩提環保購物袋,打破一般環保購物袋不易攜帶、缺乏設計感缺點,菩提環保購物袋輕巧,摺疊起來是展示用蛋糕形狀,打開後則是好用的購物袋,搭配收納小提袋,攜帶方便,造型可愛,自用送禮兩相宜。

「I am a cake、I am a bag」看似可口動人的甜點蛋糕,實際上其實是個環保購物袋,研發優尼克的品卓企業,同時也是大愛感恩科技長期合作的合作夥伴,自2012年禮品展結識至今,許影由總經理分享自第一次合作福緣袋,福氣接踵而來,後續接訂單都很順利,明的去暗的來,很開心這次再度與大愛合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同時先前參與過大愛周年慶和五月浴佛大典的許總,表示每每在大愛的磁場裡,都感受到大家從內心散發出來的關懷與愛。

圖說: 菩提葉圖騰設計,加上雙面提花交織,賦予人文理念,菩提意指覺悟,願人人提起覺悟的智慧減碳生活,購物時也提起象徵覺悟的環保提袋愛護大地。(攝影者:大愛感恩科技提供)蛋糕所訴說的是一個感謝與祝福,誠如靜思語: 「從生活中最微小的事情開始,將行善、行孝付諸行動。」在大愛感恩這愛的平台上,每個人在不同崗位上都能夠即時發揮良能。菩提葉圖騰設計,加上雙面提花交織,賦予人文理念,菩提意指覺悟,願人人提起覺悟的智慧減碳生活,購物時也提起象徵覺悟的環保提袋愛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極端氣候雨釀災 志工關懷愛不斷


美國中西部伊利諾州,一個樸實小鎮,馬賽鎮。一分慈濟情,當地居民,感受深。去年四月,極端天氣,帶來猛烈大雨,造成馬賽鎮災情慘重。水患打亂了居民的生活,卻加速了慈濟志工,關懷的腳步。這分情,從去年一直到現在。

去年四月,當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洪水災情。

記者 愛貝兒:「當時一些小型拖船,正拖著九艘駁船過河,平時這些駁船是運載物資的,巨大平板船,就像你現在看到的這種船,突然洪水將那些船沖散了,九艘駁船沉沒,但三艘駁船順流,撞向一旁的水庫堤防,就是我後方的這座堤防,結果水庫裡的水,無法控制的大量傾瀉而出。」

馬賽鎮居民 柯琳:「當時大水已經淹到了窗戶,我們都被疏散到不同地方,待在不同的友人家中,我們站在河床上,約有四天左右,不知道我們的房子,是否已遭受洪水淹沒。」

馬賽鎮居民 大衛:「我們淹進了大約11英尺的大水,地下室淹進7英尺高的水,樓上淹了4英尺,當大水淹進來時,它沖走了我們擁有的一切事物。」

馬賽鎮居民 珍妮佛:「在大水來襲後,我們只得等待著水退,所以每個人都非常的焦慮。」

馬賽鎮居民 大衛:「我有一陣子無家可歸,我們沒有錢,非常難生活下去,甚至重回我們的家園居住,當我們終於回來這裡,看到我們的房屋遭受的情景,真的是很令人心痛。」

馬賽鎮志工召集人 肯特:「慈濟在非常好的時機,來到這裡,因為我們的居民,當時非常需要幫助。慈濟的志工投入時間在,每個團隊每個家庭上,有一個家庭告訴我,他們非常的好,這正是我現在需要的幫助。」

慈濟芝加哥分會執行長 謝濟介:「所以我們來到這裡,給他們現值卡,當我們第一次來這裡時,我們幫助了大約160戶家庭。」

馬賽鎮居民 大衛:「現值卡真的很方便,當時我們無家可歸,它幫助我們付了帳單,很多的汽油費,因為我們需要用車。」

慈濟芝加哥分會執行長 謝濟介:「我們第二次來到這裡發放,是在2014年三月29日,我們邀請了超過百戶家庭來參加,事實上共有85戶家庭出現,真的還滿不錯的,大多數的房屋已修復好,他們可以住進去了,然而仍有很多房子需要整修,所以我們持續追蹤。」

馬賽鎮居民 大衛:「當我無家可歸時,他們在第一次發放時,把毛毯贈送給我們,我使用它,它不只保暖了我,同時也溫暖了我的心靈,知道有人這麼願意幫助我們。」

「哈囉史蒂夫,當時這裡有很多的汙泥,這些牆都需要重建,對吧,沒錯,我們把牆都拆掉,對,我們把所有東西都扔掉,你們的生活回復正常了嗎,大致上都恢復正常了。」
「太酷了,我們要把這些錢捐給那些,沒有錢的人,這些零錢大約有十塊美金嗎,八百塊,八百塊嗎,把這些錢捐出去是很好的事,對不對。」

馬賽鎮居民 珍妮佛:「我想你們給予我們的幫助,我們心裡的感激,是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在這麼艱辛的時期,真的讓人感到溫暖,也很感恩。」

Read more

教授實踐環保 綠化屋頂省電省水


夏天到了,如何省水省電變成每個家庭必做的功課,在泰國曼谷,有位大學教授拉薩彌是省水達人,她在公寓住家的頂樓,種植了相當多的植物,一方面綠化,一方面也降低室內溫度,減少冷氣的使用,另外她在用水方面,更是節省,所有的水都經過二、三次再度利用,對她而言,環保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充滿綠意的頂樓花園,讓人置身其中都覺得心曠神怡,而這些茂密植物的主人,是她,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拉薩彌,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她最大的興趣就是園藝,但您知道嗎,餵飽這些花花草草的水,卻都是惜福而來。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 拉薩彌:「雖然這些動作很多人會覺得麻煩,可是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們要把環保落實在生活中,環保不是只拿購物袋取代塑膠袋,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要真正落實環保的。」

生活中,不論哪個角落,都看得到拉薩彌教授惜福的用心,尤其在大量用水的浴室裡,她除了將洗過手的水裝起來二度使用外,包括牙膏也都用到一點不剩。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 拉薩彌:「如果我們買了一個東西,我們要懂得如何讓它的物命延長,東西壞了不是丟掉 而是修理,無法修理一定得丟掉時,也要知道該怎麼分類,我們是否能為所有物資,延續物命,完全看你用不用心。」

對拉薩彌教授來說,生活就是環保,而且對的事,做就對了,在她的帶動下,先生蘇拉薩也受到影響,一個大男人,錢包裡可是裝了很多回收的塑膠袋。

拉薩彌的先生 蘇拉薩:「塑膠袋之所以要放在錢包裡,是因為買東西要付錢的同時,方便挑適合的塑膠袋給店家,拿來幫我們裝東西,摺一摺放在錢包,也不占空間,你看,這很薄的,也很方便。」

夫妻兩人,對環保的小小用心,讓他們這棟座落於市中心的公寓,即使在炙熱的天氣裡,也感受不到任何暑氣,愛謢地球,就從自己做起。

桑瑞蓮 蘇偉 吳悌實 泰國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