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2014

週四, 22 五 2014

水氣豐沛稻米潤 人體去濕排燥熱


今天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顧名思義就是夏季作物已經開始飽滿,對農民來說雖還不到豐收時,但看見作物逐漸成熟,就彷彿看見希望。早期對農民來說,農業先驅就是神農大帝,所以每年的農曆4月26日是神農大帝誕辰,這一天,農民忙著祭祀和慶祝。而小滿時節的天氣是濕熱交替的尷尬期,中醫師提醒民眾,可以多吃清利濕熱的食物,化開體內的濕氣與熱氣,接著我們就來看這24節氣的小滿專題。

望眼看去,整片黃綠色水稻隨風搖曳,一株株結穗的稻苗,清晰可見,小滿時節之前,台灣中南部的水稻,普遍進入乳熟期,意思就是,水稻已經開始飽滿,但還沒成熟,所以這個時節,是豐收的前奏曲,所以稱小滿。

北大民俗所長 俞美霞:「立夏小滿雨水相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從立夏到小滿這個季節,正是雨水最充分的時候,當然在這樣的時節,也正要入梅(即梅雨季開始),所以氣候潮濕悶熱。」

農夫 張惟深:「所以小滿時期的水,是不是要特別多,對,這個時期開始比較熱,稻子開始入漿(乳熟期)
所以會比較需要水分。」

台灣的小滿時節,正好是梅雨季的開端,為了讓雨水,可以為稻田滋潤養分,不定時清除溝渠雜草,可馬虎不得。

農夫 謝惠敏:「沒灑農藥草會長很高,(雨)水來就會擋住排水,(水)就流不過去。」

除了疏通排水溝渠,不定時清除田間雜草,也是梅雨季的重要任務。

除草啊,不然草會跟水稻爭養分。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氣溫明顯上升,抽水機不斷打水湧出,就是要讓田間的土壤顆粒,吸飽水分,迎接收成的那一天。

Stand 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六**日**(可刪),是神農大帝的誕辰,同時也是小滿節氣中,重要的祭祀慶典。

中華民族以農立國,神農大帝,屬農業之神。新北市的神農文化節,就是為了讓現代人感念神農大帝,對百姓的種種貢獻。

新北福和宮總幹事 柯坤源:「神農大帝他不單只是在農業方面帶給我們,很好的農業制度之外,他也嘗百草,所以我們後來才有這個,神農百草經,所以這個對整個民生的幫助,不單只是在餵飽肚子,也讓大家能夠更健康,更長壽。」

手拿稻穗的神農大帝,早期是農民的祭祀主神,現今已經轉換成,都會民眾祈求健康平安的醫藥神。而濕熱交替的小滿氣候,特別會讓民眾的皮膚不太舒服。

康華中醫院長 張家蓓:「這時候皮膚性的疾病,都是會發生在我們的四肢末,比如說手腳的關節處,那它的特性就是會有水珠,或是水漾的分泌物。」

彭淑珮 李建寬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呼叫妙博士!親子生態環保研習


新北市板橋慈濟園區,舉辦「呼叫妙博士生態環保研習活動」(5/18),親子班成員聚精會神參與,課程內容豐富,有家長從不起眼的芒草,聯想到靜思語的人生智慧;而為了準備兩百人的午餐,三十位香積志工一大早就忙碌起來,還有志工從洗菜中,體悟到去除習氣的妙法。

親子成長班,舉辦「呼叫妙博士生態環保研習」,把植物,直接帶進講堂裡。

老師 鍾月秋:「可是這個芒草會割人,因為它上面有矽的物質,那個矽怎麼寫呢?就是一個石頭的石,然後一個夕陽的夕。」

揭開芒草的奧秘,還教導孩子,芒草燃燒炭化後,也能取代煤炭作為生質能源。看似不起眼的芒草,也給陪同上課的家長,很大的體會。

家長 王美珠:「人有無限的可能,把芒草看得不起眼,竟然有這項功能,對,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透過影片,介紹豐富的濕地生態,了解後,才會學著珍惜地球淨土。

為了這一場研習活動,慈濟板橋園區的廚房,一大早就動員志工,忙裡忙外,洗菜、切菜、下鍋料理,完成兩百個蔬食便當。

香積志工 林挺生:「地瓜葉看起來是綠綠的,很乾淨,事實上用水洗過以後才發現,它有一些泥土塵埃,然後就好像我們心裡面,有時候有些看不到的習氣,要從內心去洗滌自己的內心。」

每個微小的付出,背後蘊含廣大的人生智慧,做中學,無所不在。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打牌雙手做環保 生命終點不放棄


馬來西亞,慈濟環保志工禤翠萍,於2003年參加慈濟投入環保志業,不曾停歇。無私付出的精神,在兩年前,還曾獲得吉隆坡蕉賴區國會議員陳國偉的表揚。不過回首往事,她因為婚姻失敗,一度沉迷在麻將檯上,直到認識慈濟,生命有了180度的大轉變。打麻將的雙手,變成做環保的雙手。而她五月初,在家中過世,享年78歲。臨終前,她一樣,在住家附近散步撿回收。

環保志工 禤翠萍(2008):「(有沒有想過要做到幾時?)做到死為止,做到我不能動為止,我能動的一天 我就做一天。」

這句話,如今,令人感佩也感傷。投入環保11年,禤翠萍,5月4日晚間倒臥在住家廚房,享年78歲。屋外的腳踏車,陪伴她度過無數個撿紙箱的日子。

鄰居 諾密:「她那一晚在屋外走著,我問她要去哪裡,她說,她要去做運動,我看到她翻找東西,往有紙箱的方向走去,我就沒有再去留意她了,那些放在腳踏車上的,就是她最後撿到的(回收物)。」

禤翠萍的小女兒 顏秀薇:「其實直到昨天(5/4)六點多,她還是在做環保,然後她才回家沖涼,然後就煮飯吃,然後就這樣(往生),(她)差不多早上到晚上都是在做環保,她覺得,她有力量就去做環保,因為她說,很多比她貧窮的人需要錢,需要幫忙,雖然她很老,她至少可以回饋社會。」

年輕時婚姻破裂,曾經沉迷在麻將桌上,投入環保後,禤翠萍摒除嗜賭惡習。

環保志工 禤翠萍(2008):「上人不是說身體力行,我就記得這個名詞,身體力行。」

慈濟志工 詹月美:「我相信翠萍老菩薩,她一定會乘願再來,因為她很愛慈濟,她很愛上人,所以她改變得很快。」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不忘守護大地,禤翠萍,做環保的毅力,留給大家無限追思。

林麗珍 林志勇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轉迷為悟幕戒賭博 用生命實踐慈悲


馬來西亞環保菩薩「禤翠萍」,過去曾經沉迷賭博,接觸慈濟後,改變習氣,積極投入環保。她曾經發願,要做慈濟做到最後一口氣,在5月4號,如她所願,做完環保後,輕安自在的往生。在宜蘭的「許克明」,投入慈濟超過20年,他生前為慈濟付出,往生後,捐出大體,提升醫學教育。證嚴上人在今天(5/21)志工早會開示:「這都是,將生命用到淋漓盡致,很令人感恩,也是感動,感佩的人生」。

不管是義診,或杉林大愛園區工程,都可以看到慈濟志工「許克明」付出的身影,他和妻子投入慈濟超過20年。生前為社會、人群付出;因病往生後,更將大體捐出,貢獻醫學教育。

證嚴上人開示:「這種身體,從意識裡面的清淨無罣礙,到了這個身軀,不乾淨的身體,也已經獻給了醫學生,作為最高價值的,這種身體的奧祕的,去學習、去研討,這都是用到淋漓盡致,真正的很令人感恩,也是感動,感佩的人生。」

發揮生命良能,在馬來西亞的「禤翠萍」,過去沉迷賭博,只要睜開眼睛,就往麻將桌跑,直到接觸慈濟,不但改變習氣,更積極投入環保、廣邀人間菩薩,這分精神,深入她的每個念頭,直到往生

環保志工 禤翠萍(2008):「做到死為止,做到我不能動為止,我能動的一天,我就做一天。」

證嚴上人開示:「這就是菩薩,這就是她清淨的一念心,毫無煩惱,輕安自在,如她的願,這樣的沒有牽絆到,親人,兒女為她有麻煩,所以,這就是,如她所願,做到最後一口氣。」

投入環保志業11年的「禤翠萍」,在5月4號做完環保後,在家中安然往生,她心心念念為慈濟的精神,不但將佛法入心,更是人品典範。

陳信羽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智慧生克己復禮 綠鑽石綠色婚禮

圖說:六月將屆,大愛感恩科技製作了《綠色囍‧禮》祝福手冊,上架官網、獻給準新人,手冊內文呈現婚禮所需織品、用品以及濃濃的人文意涵,內容充滿著來自十方草根菩提的愛,更涵容著 證嚴法師的慈悲與智慧。(設計者:楊竣翔)『四月雨潤五月花,五月錦簇花嫁紗,六月新娘人人誇。』所以西方俗諺一向認為六月結婚是非常幸福的象徵。因為『六月新娘』June bride中的June是由Juno轉化而來,羅馬神話Juno是天帝Jupiter之妻,是婚姻與家庭的保護神,所以象徵『六月新娘會得到幸運和祝福,成為最幸福的新娘。』

根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3,500 萬場婚禮,而其中約17 萬場是在台灣舉辦。如何辦理一場有意義的婚禮是每一對新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據估計,舉辦一場傳統婚禮,迎娶和宴客的部分,製造的碳足跡約6.5 公噸。以一棵大樹一年約吸收5 ~10 公斤的碳排放,台灣一年婚禮的總數,需要共計一億棵的樹才能平衡這樣的碳排放量。而這還不包含籌備與佈置新房與蜜月。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服贋 證嚴法師的教導,期待準新人們都能以「克己復禮」的態度,來規劃簇新的人生,「克己」,就是克服自我欲念、避免浪費資源,以免對地球造成損傷。還有「復禮」,人與人之間美在哪裡?就是「禮」,有「禮」才能表達出自我的修養。這份「禮」是一分湛然真心、這份愛才能恆久遠。(設計者:楊竣翔)大愛感恩科技服贋 證嚴法師的教導,期待準新人們都能以「克己復禮」的態度,來規劃簇新的人生,「克己」,就是克服自我欲念、避免浪費資源,以免對地球造成損傷。還有「復禮」,人與人之間美在哪裡?就是「禮」,有「禮」才能表達出自我的修養。這份「禮」是一分湛然真心、這份愛才能恆久遠。因此,六月將屆,大愛感恩科技也是準新婚人峻翔師兄規劃/製作了《綠色囍‧禮》祝福手冊,上架大愛感恩科技官網,成為方便電子書可視需要隨時上網翻閱/查詢、獻給準新人,手冊內文呈現婚禮所需織品、用品以及濃濃的人文意涵,內容充滿著來自十方草根菩提的愛與祝福,更涵容著 證嚴法師的慈悲與智慧。

當智慧的六月新娘們選用囍‧禮綠色的方法來舉辦這一場喜悅與祝福的人生大事,透過一場綠色環保婚宴,必能蛻變出一對幸福的新郎、新娘,更是有智慧的新人。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綠色婚禮手冊電子版連結:
http://www.daait.com/ebook/Green%20Wedding/

Read more

週三, 21 五 2014

雲端科技靈山法會 似遠還近菩薩現前

圖說:5月18日辛巴威衛生部官員蒞臨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參觀,從展覽的海報、物品,感受到大智慧與大慈悲,辛巴威衛生部官員Victor深受感動,不禁讚歎:「Giving is like banking, it deposits blessings」的確,佈施如同銀行儲蓄,知足與祝福是其存款。 (攝影:徐煊宜,地點:台北慈濟醫院B1展覽館)『利用科技,從花蓮遍及全球各地會所、共修處、靜思堂、環保教育站,大家在雲端靈山法會,地理有時差,心理無秒差。心不動搖,可以三萬公里來回辛巴威。』證嚴上人在5月20日晨語開示與弟子們分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瞬息,如松葉尖端露滴,惟有把握生命,發揮良能。』

證嚴上人開示中還提到:『供養:對上親近,奉事尊敬。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化無用為大用,像回收保特瓶做環保織品,可以減少石油開採;此外,還可以做成建築塑木板模,減少木材砍伐。』這全部都是覺有情的草根菩薩/實業家志工們的發揮良能愛護地球的付出:大愛眾生、感恩天地。同樣,這些妙法的力量,透過雲端入心田,因緣會合遍寰宇,遠在距離台灣一萬五千公里遠的朱金財師兄一個人,在這個不靠海的非洲國家,卻能帶動黑珍珠菩薩,成就行願法船。

圖說:『利用科技,從花蓮遍及全球各地會所共修處、環保教育站,大家在雲端靈山法會,地理有時差,心理無秒差。心不動搖,可以三萬公里來回辛巴威。』證嚴上人在5月20日晨語開示與弟子們分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瞬息,如松葉尖端露滴,惟有把握生命,發揮良能。』(攝影:虞珊明,地點:木柵環保教育站)慈悲科技支持著忍辱心、勤造福,從環保回收挹注人文、護持國際賑災,是對大地眾生慈悲、是對受災者無緣大慈憐憫膚慰、是對賑災者守護愛心為慈悲後盾。日前 (5月18日) 朱金財師兄也引領兩位辛巴威衛生部官員蒞臨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覽依六度波羅蜜為主題呈現,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同仁們精心規劃,其中「忍辱勤造福」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原料來自寶特瓶回收再生,每一份環保織品,帶著全體環保菩薩的祝福、匯聚愛心平台夥伴們的智慧,也是善用科技成就慈悲的力量。 「齋戒護身心」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推動素食齋戒,希望將心芽植入小菩薩心田。從展覽的海報、物品,感受到大智慧與大慈悲,辛巴威衛生部官員Victor深受感動,不禁讚歎:「Giving is like banking, it deposits blessings」的確,佈施如同銀行儲蓄,知足與祝福是其存款。

圖說: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覽依六度波羅蜜為主題呈現,大愛感恩科技洪設計總監若岑師姊指導設計部同仁精心規劃,其中「忍辱勤造福」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原料來自環保回收寶特瓶,每一份環保織品,帶著全體環保菩薩的祝福、匯聚愛心平台夥伴們的智慧,也是善用科技成就慈悲的力量。「齋戒護身心」吉祥物大愛狗、感恩貓推動素食齋戒,希望將心芽植入小菩薩心田。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示大愛感恩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展出自4月23日起至5月25日止。歡迎各界大德前往參觀。(攝影:虞珊明,地點:台北慈濟醫院B1展覽館)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這些都是台灣的「愛心存款」和「祝福存底」。當人人心中的善念被啟發了,世界和平將成為可能。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連結: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愛心米援助辛巴威 官員蒞台參訪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6060

Read more

雲端科技靈山法會 似遠還近菩薩現前

圖說:5月18日辛巴威衛生部官員蒞臨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參觀,從展覽的海報、物品,感受到大智慧與大慈悲,辛巴威衛生部官員Victor深受感動,不禁讚歎:「Giving is like banking, it deposits blessings」的確,佈施如同銀行儲蓄,知足與祝福是其存款。 (攝影:徐煊宜,地點:台北慈濟醫院B1展覽館)『利用科技,從花蓮遍及全球各地會所、共修處、靜思堂、環保教育站,大家在雲端靈山法會,地理有時差,心理無秒差。心不動搖,可以三萬公里來回辛巴威。』證嚴上人在5月20日晨語開示與弟子們分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瞬息,如松葉尖端露滴,惟有把握生命,發揮良能。』

證嚴上人開示中還提到:『供養:對上親近,奉事尊敬。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化無用為大用,像回收保特瓶做環保織品,可以減少石油開採;此外,還可以做成建築塑木板模,減少木材砍伐。』這全部都是覺有情的草根菩薩/實業家志工們的發揮良能愛護地球的付出:大愛眾生、感恩天地。同樣,這些妙法的力量,透過雲端入心田,因緣會合遍寰宇,遠在距離台灣一萬五千公里遠的朱金財師兄一個人,在這個不靠海的非洲國家,卻能帶動黑珍珠菩薩,成就行願法船。

圖說:『利用科技,從花蓮遍及全球各地會所共修處、環保教育站,大家在雲端靈山法會,地理有時差,心理無秒差。心不動搖,可以三萬公里來回辛巴威。』證嚴上人在5月20日晨語開示與弟子們分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瞬息,如松葉尖端露滴,惟有把握生命,發揮良能。』(攝影:虞珊明,地點:木柵環保教育站)慈悲科技支持著忍辱心、勤造福,從環保回收挹注人文、護持國際賑災,是對大地眾生慈悲、是對受災者無緣大慈憐憫膚慰、是對賑災者守護愛心為慈悲後盾。日前 (5月18日) 朱金財師兄也引領兩位辛巴威衛生部官員蒞臨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覽依六度波羅蜜為主題呈現,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同仁們精心規劃,其中「忍辱勤造福」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原料來自寶特瓶回收再生,每一份環保織品,帶著全體環保菩薩的祝福、匯聚愛心平台夥伴們的智慧,也是善用科技成就慈悲的力量。 「齋戒護身心」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推動素食齋戒,希望將心芽植入小菩薩心田。從展覽的海報、物品,感受到大智慧與大慈悲,辛巴威衛生部官員Victor深受感動,不禁讚歎:「Giving is like banking, it deposits blessings」的確,佈施如同銀行儲蓄,知足與祝福是其存款。

圖說: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覽依六度波羅蜜為主題呈現,大愛感恩科技洪設計總監若岑師姊指導設計部同仁精心規劃,其中「忍辱勤造福」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原料來自環保回收寶特瓶,每一份環保織品,帶著全體環保菩薩的祝福、匯聚愛心平台夥伴們的智慧,也是善用科技成就慈悲的力量。「齋戒護身心」吉祥物大愛狗、感恩貓推動素食齋戒,希望將心芽植入小菩薩心田。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示大愛感恩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展出自4月23日起至5月25日止。歡迎各界大德前往參觀。(攝影:虞珊明,地點:台北慈濟醫院B1展覽館)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這些都是台灣的「愛心存款」和「祝福存底」。當人人心中的善念被啟發了,世界和平將成為可能。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連結: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愛心米援助辛巴威 官員蒞台參訪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6060

Read more

週二, 20 五 2014

慈青接力日不落 棒棒相傳護大地


5月18日這一天,配合全球慈青的專案活動環保日不落,接棒愛地球 ,新加坡慈青在兩個社區環保點同時展開活動,沿街撿拾可回收的物資。不只清潔街道,這群年輕人還發揮巧思,把回收物品改造再利用。

58位新加坡慈青和同齡夥伴,配合全球慈青環保日不落,接棒愛地球活動,在兩個慈濟社區環保點附近,清理街道。

慈青:「這個當垃圾,不能夠(回收)的話,就放這裡吧。」

儘管剛下過雨的土地,還有些泥濘,慈青不怕髒,彎腰撿拾垃圾和資源,路人好奇的眼光,成了身體力行的原動力。

活動協調 林慧賢:「新加坡是一個花園城市,其實,如果我們稍微停下腳步,注意一下,周圍真的是有待需要我們改進。」

學生 鄭瑜香:「我們可以回收,可以資源再利用,地球也不會一直遭到破壞。」

就在此時,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慈青同學們,沒停下腳步,反而善用雨水,把回收物沖洗乾淨,也學習如何將寶特瓶,改造成環保小板凳。

慈青 李俞慧:「這次來了,看到說,真的可以這樣做(環保),是一種提醒,以後買東西的時候就會多想一下,如果說可以做的話,就盡量自己做吧。」

年輕人用雙手做環保,也學習降低欲望,珍惜資源,讓面積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遠離垃圾,永保花園城市美名。

蔡寶玲 姚凌凌 練志日 新加坡報導

Read more

二手布料製香包 一針一線純手工


端午節快到了!傳統習俗,香包有驅蚊蟲、祛毒避邪的作用。但是現代社會,很多人都用買的,會自己縫製的人不多了。慈濟大學人文處邀請慈濟志工,教學生做香包,志工特別到環保站找二手布料,發揮環保精神,大家也從一針一線中體會作手藝的快樂,同時找回惜福愛物的傳統精神。

不到一釐米(1mm)的針孔,真讓人望眼欲穿!針線活,大家頻搖頭。欸!欸!欸!怎麼穿也穿不過,有人忍不住求救了!

慈濟大學學生:「(怎麼辦),你把它(線)剪一下,(那妳幫我)。」

咳!美美的手工香包,大家都想自己動手做。但關關難過、總算是關關過,到了最後關頭綁線,志工繼續一旁加油打氣。

志工 與 學生:「一學就會,(好難喔),不會啦!不會啦!」

迎接端午節,慈濟大學人文處邀志工教大家做香包。布料是志工到環保站尋找回收的舊衣服再利用,發揮環保新美學。

真善美志工 彭鳳英 蔣克端 呂佩玲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塑膠袋地球公害 做回收捨我其誰


有時候決心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的只是非常單純的念頭。環保志工「黃心燻」,因為得知台灣塑膠垃圾量驚人,怕這些垃圾焚燒進而產生汙染、危害子孫健康,兩年前開始在傳統市場撿拾塑膠袋回收分類。一開始大家投以異樣眼光看待,到現在、她獲得周遭朋友與市場攤商的大力支持。回首來時路,「黃心燻」說,做環保就像搶救大家的健康,得加緊腳步。

環保志工,黃心燻:「有師姊叫我去上環境講師的課,他們說,台灣一年所使用的塑膠袋,一年要180億個,可是回收不到十分之一,我每次回來,走到市場,看到那些塑膠袋,我就一直告訴自己,有個聲音告訴自己說,我來收好不好。」

在傳統市場撿塑膠袋,又熱、又濕、又髒,還要面對異樣眼光,「黃心燻」不斷跟自己對話。

環保志工,黃心燻:「我在拖(推車)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上人不是有講說,做人就要磨,做牛就要拖,我就告訴自己說,好啦,我就來當一頭牛來拖好啦。」

不為名利,只為了後代子孫著想,「黃心燻」在東湖五分市場,曾經一個人,從天亮做到天黑,感動所有攤商。

市場攤商:「師姊都有來這做回收,我覺得做得很好,我也很支持她。」

市場攤商:「感覺不錯啦,要不然這些都丟去焚化爐,負擔很大。」

市場攤商:「我看到師姊來這邊,回收袋子,垃圾袋,我很窩心。」

從單打獨鬥、到後來獲得理解,到現在、巷弄內的環保小據點,還有許多志工都來幫忙。

環保志工,官麗珠:「我們會捨不得啦,(她)做成這樣,我們會不捨。」

環保志工,巫金澐:「我們幫忙做一點事是應該的,所以就會很高興,時間一到,就會想起說,趕緊要撇開事情,趕快來,就是這樣子。」

環保志工,黃心燻:「我常常會說,有呼吸的人,大家都有份,所以說是搶救大家的健康這樣子。」

「搶救」二字,絕不是虛談,因為「黃心燻」知道,做環保、不能再等。

楊佳玲 黃英雄 謝心芳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