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愛心米援助辛巴威 官員蒞台參訪

  • Print


辛巴威衛生部的兩位官員,在當地慈濟志工朱金財的帶領下,特地來到台灣參訪,這次主要是要了解台灣的製米過程,希望未來從台灣運送到辛巴威的愛心米,可以節省通關的程序,儘早交到需要的民眾手中。

因應台灣愛心米即將運往非洲辛巴威發放,當地慈濟志工朱金財,特地帶著兩位辛巴威衛生部官員,來台參訪,第一站就先了解大米的製作過程。

辛巴威慈濟志工 朱金財:「因為我們有慈濟大米要到辛巴威,這要經過辛巴威政府的檢驗部門,去檢驗,因為每次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所以辛巴威的,衛生部官員建議,他們來(台灣)看的時候,這樣會比較省時。」

透過講解和翻譯,辛巴威的衛生部官員,對台灣人製米的過程,有了大致上的了解,依據他們的專業,他們也提出一些建議。

辛巴威衛生部官員 戴森:「大體上,整個碾米的過程都不錯,從田裡面的稻穗,到米的完成品,整個流程都還可以,但包裝米袋上的文字最好有英文,另外也應該要標註有效期限,及生產地點,而裝米的環境,在衛生條件上也要特別注意。」

除了了解做米的過程,這兩位官員,也來到慈濟內湖園區,參觀環保毛毯的製作,他們沒想到摸起來柔軟的毛毯,製作原料竟是回收的寶特瓶。

慈濟志工 與 辛巴威官員:「我們全台灣大約有八萬位,環保志工,他們從各地回收,這些寶特瓶,然後將這些瓶子,清洗、回收、分類後,再製作成您們現在手上拿的毛毯。」

辛巴威衛生部官員 戴森:「這些毛毯是廢棄寶特瓶做成的,沒想到這些被當成垃圾的寶特瓶,現在又重新被賦予新生命,還能拿來幫助別人,我覺得這是很棒的工作。」

一趟寶島行,兩位官員不僅更認識台灣人的愛心,他們也要把這分感動,帶回辛巴威。

真善美志工 高志揚 陳敏雄 綜合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