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3 四月 2014
塑膠袋做花朵 創意環保無價心意
- Article Details
響應世界地球日,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介林帶領同仁一行十四人,來到慈濟環保站,親身體驗環保。歐處長表示,平時他們都會落實資源回收,但對慈濟做環保的創新,例如,尤其是寶特瓶回收製成愛心毛毯,和分類的細微,感到非常肯定與佩服,也希望同仁能從「心」學起,真正付出行動愛護地球。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介林:「要送給母親。」
到底是什麼樣的禮物,急著要送給母親呢?原來是手上這一朵利用回收塑膠袋做成的,不會凋謝的花。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成員,走出辦公室,來到慈濟環保站,用行動慶祝世界地球日。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介林:「簡單的事情但是這樣子的活動,了解我們每一個人對地球,可以達到責任。」
什麼!寶特瓶回收竟然可以做成賑災毛毯,來訪的美國在台協會成員,個個躍躍欲試,分顏色、拆瓶環,親手做,發現每個動作都是愛地球的表現。落實回收還不夠,分類做仔細,才能提升回收的價值,拆解錄音帶,是他們的初體驗,也開啟了他們做環保的新思維。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會處長,歐介林:「我一直在想繼續我要做的事情,比如說不要用太多的塑膠袋,要幫這些回收。」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會職員,林海蒂:「我自己很想要再來做,一邊做很重要的工作,一邊跟你認識的朋友聊天。」
彎腰愛地球,還能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這麼有意義的事,您行動了嗎?
潘俞臻 鄭瑞萍 高雄報導
Read more2014,4/23,糧德精密公司愛灑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4月14日(三) 17:40 - 18:00
【地點】糧德精密公司 (土城區日新街29巷)
Read more
2014,4/23,永樂塑膠廠老闆王人豪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4月24日(四) 15: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感恩影音連結: 0103 永樂老闆愛心接力 http://youtu.be/o-1yPHYM8bo


Read more
2014,4/23,無毒有我會議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4月23日(三) 09:30 - 11:4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新聞: 健康反毒你我做起 心靈環保愛人愛己
慈濟社區網: 法律教育護學子 有我就無毒


Read more
資源回收稱文明 人文厚植在開平
- Article Details
身著大愛感恩環保材質工作圍兜、身處開平餐飲學校講台,台上分享者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這堂課教的可不是烹調料理,是『續物命造福慧、環保人文』。
『就你所知,世界上哪個地方沒有垃圾?』『泰北!』對於蔡佩馨同學蹦出來這個答案,實在令人非常好奇,原來她們這一組同學剛從泰北服務回來,正好觀察到:當地沒有都市慣見的垃圾車,所以好像不存在『垃圾』這樣東西。的確,越發達地區,製造的垃圾越多。然而,如果資源垃圾回收比率高,那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
選修陳佳儒老師這堂人文通識課的學生包括一年級與三年級。依學校慣例,二年級同學這段期間是在外面餐飲企業歷練、實習。據陳老師表示,在場多數三年級同學已是第二次選修人文通識課,原來一年級修這門課時,就覺得這堂課教學方式非常多樣活潑,與其他課大不相同,最大特色是有慈濟師姑們陪伴關懷、叮嚀照顧,加上邀約的外部講師均是來自各個領域學有專長者,經過這樣人文課薰陶,這群『未來阿基師』、『未來吳寶春』,年紀雖小,卻一點都不含糊,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就是積極參與互動、用心聽講踴躍答問,真是令人讚歎。
當問到『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差別,許馨文同學主動上台分享『譬如環保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置身事外、要全力以赴。』陳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喜,看到同學們經由人文課的薰陶有所成長,不但學習到明辨是非、勇於表達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一副環保工作手套絕佳的結緣品。
據了解,陳佳儒老師因為認同慈濟人文理念,平時讓自己兩個孩子昱丞和昱豪參加慈籃世新組活動,自己也承擔家長志工的工作,真正做到『用媽媽的心來對待普天下的孩子,用菩薩的心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資源回收稱文明 人文厚植在開平
- Article Details
身著大愛感恩環保材質工作圍兜、身處開平餐飲學校講台,台上分享者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這堂課教的可不是烹調料理,是『續物命造福慧、環保人文』。
『就你所知,世界上哪個地方沒有垃圾?』『泰北!』對於蔡佩馨同學蹦出來這個答案,實在令人非常好奇,原來她們這一組同學剛從泰北服務回來,正好觀察到:當地沒有都市慣見的垃圾車,所以好像不存在『垃圾』這樣東西。的確,越發達地區,製造的垃圾越多。然而,如果資源垃圾回收比率高,那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
選修陳佳儒老師這堂人文通識課的學生包括一年級與三年級。依學校慣例,二年級同學這段期間是在外面餐飲企業歷練、實習。據陳老師表示,在場多數三年級同學已是第二次選修人文通識課,原來一年級修這門課時,就覺得這堂課教學方式非常多樣活潑,與其他課大不相同,最大特色是有慈濟師姑們陪伴關懷、叮嚀照顧,加上邀約的外部講師均是來自各個領域學有專長者,經過這樣人文課薰陶,這群『未來阿基師』、『未來吳寶春』,年紀雖小,卻一點都不含糊,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就是積極參與互動、用心聽講踴躍答問,真是令人讚歎。
當問到『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差別,許馨文同學主動上台分享『譬如環保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置身事外、要全力以赴。』陳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喜,看到同學們經由人文課的薰陶有所成長,不但學習到明辨是非、勇於表達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一副環保工作手套絕佳的結緣品。
據了解,陳佳儒老師因為認同慈濟人文理念,平時讓自己兩個孩子昱丞和昱豪參加慈籃世新組活動,自己也承擔家長志工的工作,真正做到『用媽媽的心來對待普天下的孩子,用菩薩的心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