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福衛二號監測10年 襄助53國防災

  • 列印

人造衛星,可以用來防災救災嗎?隨著科技進步,全球許多國家,已經做到了,台灣也不例外,讓居民和救災人員,提早趨吉避災。

人造衛星,可以用來防災救災嗎?隨著科技進步,全球許多國家,已經做到了,台灣也不例外。台灣第一顆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簡稱:福衛二號),在2004年5月21號,由美國火箭攜帶發射升空,成了國人自主擁有的人造衛星,這十年來,執行台灣地形和全球災害的觀測任務。不論台灣,還是其他國家的天然災害,都即時提供空拍圖,搭配航攝飛機和無人飛機的空拍影像,建構完整的空中情報網,讓居民和救災人員,在災害來臨前,提早趨吉避災。今天的「災防風雲錄」,帶您了解天空和太空的防災科技。

台灣氣象史上、傷亡最慘重的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地形巨變,透過衛星觀測系統,成了3D影像。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張桂祥:「能夠很清楚看到,整個災後跟災前,地形地物的變化,還有受毀的情形,我想這個是以前,沒辦法做到的。」 

大地反撲的可怕,連太空中的衛星「福衛二號」,都看得一清二楚。 

國家太空中心技術員 汪月霞:「有大型的崩落物,擋住了原本(桃源鄉),河川的河道,然後形成了一個阻塞。」 

防災千里眼,衛星扮演關鍵角色,「福衛二號」是台灣第一顆遙測衛星。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這是福衛二號1:1的模型,大概有兩個人高度,真正的衛星,目前正離地表900公里的高空,透過望遠鏡頭,偵測地表的任何動態。」 

國家太空中心助理研究員 周士傑:「(福衛二號)每天都可以,過台灣一次,所以它每天至少可以,拍攝台灣1個條帶。」 

從東到西,總共有7個條帶,所以用7個條帶,組合成一個全部的台灣,然後就可以有,完整台灣的資訊。 

福衛二號是光學衛星,拍攝時,無法穿透雲層,遇上風雨和濃霧天候,災區資訊、就得藉助無人飛機的空拍影像。 

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 陳美珍:「在大型飛機,或是衛星影像,不容易在短時間,取得(災區影像)的時候,我們就會把無人飛機,派遣出去作業。」 

飛機和衛星,從天空和太空,完整記錄台灣,這些珍貴影像,需要技術人員接收分析。 

福衛二號啟用第一年,碰上南亞海嘯,即時發揮國際救災功用,至今運轉十年,協助全球53個國家,監測239個災害事件。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張桂祥,因為這些照片,它(大陸政府)撤離了下面,有可能被堰塞湖,沖毀的一些居民。 

有些我們人沒辦法,看到的地方。 

衛星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大區域的,一個災後的勘查。 

2015年年底,福衛五號將被發射到太空,接續福衛二號的任務,防災行動、從點到面,擴及全球3D資料庫。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組長 張子瑩:「空間情報我們分為三層。」 

最高層就是我們衛星的影像,然後中間層就是我們航攝飛機,有人飛機這部分,然後最低層,就是我們所謂的無人飛機載具,來提供這樣子一個資訊。 

科技來自人性,防災人員、運用衛星和飛機的空拍技術,做出趨吉避凶的判斷,讓第一線的救災弟兄,穩健又安全的走在災區土地,搶救生命。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李岳為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