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13
週日, 22 九月 2013
廣州低碳Demo屋 綠色實力展人文
- Article Details
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 (簡稱綠辦) 為推廣我國綠色產品及服務,積極參與亞太國際綠能環保巡迴展 (EPIF),並且以創新的整合性行銷方式,組建出獨俱特色的「台灣商品綠色Demo屋」,結合綠色商品和智慧綠建築組合,引領台灣綠色產業競爭實力,並藉此爭取國際綠色商機與對節能減碳品牌的重視。繼今年5月在京交會 (北京) 展出後,今已巡迴至南方第一大城,9月16日第四屆國際低碳環保產品技術展覽會正式於廣州開幕。
結合多元綠色品牌的「台灣商品綠色Demo屋」,在有限的展示空間裡,主辦單位特別提供給大愛感恩牆面人文露出,推廣環保品牌也代表綠辦對大愛感恩環保形象的肯定,更為台灣永續意象加分! 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多項原色無後染環保織品,有辦公室與居家/外出實用的低碳生活用品,像是絲巾、袋包、LED帽、童裝、生活服飾等,將實用的環保織品落實在生活中,徹底打造一個節能減碳的低碳生活空間。這次大愛感恩的展場,得到廣州天河區慈濟人的協助推廣,明暮師姊雖然被排在展期後段推廣的志工列,開展當日因使命感的驅使,更為了解展覽的性質及推廣方式,特地先到展場場勘,以便於志工日執勤時能馬上進入狀況,大愛感恩展出的不只是綠色環保產品,更增添了一份「用心即專業」與「大愛無所求」的慈濟人文精神。
展出首日開放對象多為學校、政府單位及專業人士,當地支援的玉雲師姊看見一開始人潮不多,非常用心主動拿著寶特瓶及環保包包到屋外做介紹,並將有興趣的參觀民眾接引進來作了解,對於寶特瓶回收再製的環保科技的反應都是 “塑料瓶真的能做這些?”,然後就把衣服湊近鼻子嗅一下並實際體驗;在了解製程及無毒後都點頭讚嘆,並在師姊解說後表示欲參與當地的環保及慈善活動,不只介紹了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品牌,更推廣產品落實在生活中的妙用,同時第一天就順利接引了 24 名菩薩投入志工行列,讓低碳Demo屋除了綠色實力外,除增添一份環保人文外,並用具體的行動來付出愛心關懷社會。
週六, 21 九月 2013
老年醫學大會 健康促進關懷身心
- Article Details
當今步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老年人健康問題,在江蘇,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中國老年醫學大會暨老年健康產業博覽會」,蘇州慈濟健檢中心也受邀參展。
Read more
居鑾最大環保站 六月啟用
- Article Details
能做就是福 不懂英文搭公車做慈濟
- Article Details
海嘯毀自來水系統 居民喝瓶裝水
- Article Details
美屬薩摩亞島2009年曾經發生海嘯,當時重創自來水供應系統,也因此居民們開始大量飲用進口的寶特瓶瓶裝水,六萬人口的島嶼,產生的空寶特瓶超過百萬支,在大家隨意丟棄下,海洋已經嚴重受到汙染。飲料進口商的回收廠經裡拉爾夫,兩年來接受慈濟人分享環保理念,不惜投入人力與物力,將寶特瓶回收打成碎片,六月中旬又獲慈濟贈送一部新機器,讓效率提升不少。
半自動、半人力,美屬薩摩亞島上,處理寶特瓶並打成碎片的工作量,已經越來越多。
回收場經理人 拉爾夫(Ralph):「我們最近收到,全新塑膠瓶打碎機,是慈濟提供的,再加上我們自己,原本也有一部機器一起運作,兩台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讓寶特瓶回收再利用。」
兩年來持續接受慈濟分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拉爾夫決定不惜投入人力與物力,維護這個熱帶雨林島嶼的美麗。現在他也知道,這些塑膠碎片,最後會成為紡織品,贈送給需要的人。
四面環海的薩摩亞島,大約有六萬人口,2009年海嘯,斷了自來水供應、卻搭起了瓶裝水進口的橋梁。寶特瓶遭到隨意拋棄,海洋與島嶼的汙染日趨嚴重。
體育協會主席 伊登:「我們這個島原本是很美麗的,但人們懶得整理,所以我們得要被教育和帶動。」
非常擔心環境生態的伊登,每個星期都舉辦淨灘活動,有學生、老師與家長的投入,方法也不斷在進步。
體育協會主席 伊登:「淨灘有如馬拉松,但是以前我們只有撿垃圾,不會分類,但現在想要改變方式,我們不但要撿,也要做資源分類。」
慈濟志工曾慈慧多次進出薩摩亞,推薦靜思語,淨化人心,也廣說環保理念,清淨地球,看到島上人民已經從自己動起來,綠色足跡,越走越寬廣。
週五, 20 九月 2013
月圓人圓品健康 水果大福低熱量
- Article Details
吃月餅,柚子和燒烤大餐,在中秋過後留下許多後遺症,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特別教大家做聰明月餅,不用烘不用烤,高纖低熱量吃出健康。
Read more
共耕環保福田 輕安自在遠病痛
- Article Details
外國青年訪台研習 環保站汲經驗
- Article Details
世界各地天災頻傳,環保是國際交流的重要議題。馬來西亞的童軍團,還有國際青年研習營,來到台灣,都不約而同參訪慈濟環保站,希望將經驗帶回國,帶回校園,發揮年輕人善的影響力。
開拓國際視野,環保是當今熱門議題。來自非洲、歐洲等各國的青年,到台灣參加研習營,環保站,是重要的一站。看到眼前的生活用品是回收的寶特瓶製成,許多人驚訝、伸手感觸。
加勒比海團員 詹姆士:「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可以把回收的寶特瓶做成毛毯,甚至作為房屋的建材,我認為這對環保非常重要,還有志工為環保,不時的奉獻。」
但更讓人覺得難能可貴的是,大熱天,鐵皮屋裡,一群高齡志工,為資源分類默默的付出。
葡萄牙團員 安卓:「尤其是看到年長的志工,用雙手將垃圾回收分類,他們知道如何將垃圾回收再利用,他們知道將垃圾變得有價值。」
來自馬來西亞的童軍團,來台參訪,也到了慈濟環保站。
馬來西亞童軍團團長 卓慧華:「我呢,雖然不是慈濟人,但是我住在馬來西亞,我有看大愛電視台,我非常認同上人所做的慈善志業,那麼我既然有機緣在日本,跟台灣的童軍接洽了,我們就安排了今天的訪問。」
從堆積如山的回收資源,感受人類對地球造成的負擔。
慈濟志工:「因為我們是環保志工,我們每天都做資源回收,但我們希望凝聚更多人投入,至少一星期做一次。」
志工為民服務的心,與童軍精神產生共鳴。
週四, 19 九月 2013
2013,12/13,旺宏電子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3 年12月13日(五)12:00~13:00
【地點】旺宏電子竹科場 (新竹市力行街1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