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2012
週一, 29 十月 2012
文化博覽會 環保衣物宣導回收
- Article Details
週四, 25 十月 2012
紡織時裝展吹環保風 綠色時尚綻放光芒
- Article Details

TIS展會3天11場的精采動態秀由大愛感恩科技率先登場拉開序幕。大愛感恩科技首度與9位台灣新銳設計師合作,以「環保”心”時尚」為主題,運用綠色科技環保材質的布料,再加上設計師們的巧思創意,化作一襲襲不同風格的魅力時裝,即時尚又高雅,讓在座參與這場時裝饗宴的800多位的觀秀人士驚艷不已。參與這次時裝秀的其中一位服裝設計師 施堉霖表示:「這一次的時裝展我覺得,對於環保是一個很好的示範,讓更多更多人知道環保的重要性。」
除了TIS動態秀之外,另一端的紡織展也如火如荼的進行,吸引了海內外10多個國家,333家廠商與會參展。紡織展今年三大訴求之ㄧ是「環保」,與大愛感恩科技品牌特色相符,因此特別把握緣分,推廣環保產品概念的同時,也積極的尋求適合的廠商或是接引更多的同業,加入綠色紡織的行列,共同守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蔡知穎表示:「這次展覽的主軸不是鼓勵消費,而是推廣『與地球共生息』的環保理念,以『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為產品的核心價值,呼籲『人人應重視自然環境,還原地球生命』為設計理念。」
時尚,也能很環保;流行,也能很實用。透過這兩個展覽,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夠帶動綠色時尚,不管是結合年輕設計師的專長或是同業間的力量,接引更多人加入環保的愛心接力與正面循環,為環境注入一股愛心的清流,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


鳳凰城推環保 不辭辛勞帶頭做
- Article Details
回收廢棄玻璃瓶 匠心獨具賦新生
- Article Details
環保心時尚 TITAS展人文
- Article Details
![介紹環保製品生產理念,接引更多的同業,加入綠色紡織的行列。[攝影者:洪仲宏] 介紹環保製品生產理念,接引更多的同業,加入綠色紡織的行列。[攝影者:洪仲宏]](/images/news2/20121025-1.jpg)
◎同業同事度 推廣環保人文
從最早的休閒服,漸漸開發更多元化的生活用品,衣服設計兼具簡約與高雅及端莊。負責這次企劃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蔡知穎也表示:「這次展覽的主軸不是鼓勵消費,而是推廣『與地球共生息』的環保理念,以『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為產品的核心價值,呼籲『人人應重視自然環境,還原地球生命』為設計理念。
我們不是單純展示衣服,而是推廣產品的『精神』。」只要看到有人走近,志工林珠枝就會主動上前打招呼,熱誠地詢問:「你們知道這些產品的來源嗎?」
志工笑容可掬地為參訪者一一的介紹,她表示:「因為都是同行,我會把握因緣把我們的特點傳達給來訪的人,大愛感恩科技結合環保與科技,寶特瓶做成的愛心毛毯,已躍進國際舞臺上,投資/盈餘皆用來回饋慈濟基金會做慈善、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
珠枝更把握機緣,誠摯邀請來參訪的商家也能帶員工追溯源頭,來環保教育站體驗,了解每一件產品背後,蘊含著環保志工付出無所求的精神;若能經由親身體驗做資源分類,必能啟發人人疼惜大地的心,並能從日常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
◎環保心時尚 創意設計引人注目
在環保心時尚區,志工余少蘭告訴三位輔仁大學織品服裝設計系的同學說:「地球只有一個,要讓地球暖化的速度減緩,你們還年輕,更有責任去推廣,延續物命。」學生們發現環保志工將回收的寶特瓶製作成衣服,再加上實業家精心研發,結合愛心、時尚、創意的魔力衣服,都感到非常震驚,各個眼睛為之一亮。許芳瑀同學不禁讚歎地說:「孕婦也能穿的環保又時尚。」覺得孕婦裝的設計很神奇,看不出來是寶特瓶做的,很具有中國風。
在美國從事服裝設計二十五年的黃羅瑞琴,非常佩服上人的智慧,也很認同上人素食救地球的理念,所以六年前在紐約開素食餐廳,這次從紐約回臺灣探望八十四歲的爸爸羅肇炘,並且一同來參展。
瑞琴經常收看大愛臺,看到環保回收的相關節目,她建議說:「服裝設計要以實用為主,不需要尖端設計,穿起來暖和、舒適,最重要。」
「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期待在慈濟人與大愛感恩科技的不斷努力下,能讓更多民眾加入環保的愛心接力與正面循環,為環境注入一股愛心的清流。
撰文擷錄:慈濟全球社區網 孫姚鵑、黃美暖/臺北市報導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6234:3FB5BC2289DCD47A48257A9E0028E41B&catid=164:2010-01-22-03-41-46&Itemid=197
![志工余少蘭(右一)向參觀民眾介紹如何利用回收的寶特瓶,化腐朽為神奇,創作出很多生活用品。[攝影者:陳美珠] 志工余少蘭(右一)向參觀民眾介紹如何利用回收的寶特瓶,化腐朽為神奇,創作出很多生活用品。[攝影者:陳美珠]](/images/news2/20121025-3.jpg)
![美國服裝設計黃羅瑞琴(左一)帶著父親一同來參訪。[攝影者:陳美珠] 美國服裝設計黃羅瑞琴(左一)帶著父親一同來參訪。[攝影者:陳美珠]](/images/news2/20121025-4.jpg)
衣服看內涵?環保衣物正熱門
- Article Details
週三, 24 十月 2012
電器耗能比一比 正確使用省荷包
- Article Details
週二, 23 十月 2012
老雜誌數位化 告別印刷媒體時代
- Article Details
美國的雜誌「新聞週刊」(Newsweek),在紐約出版,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發行的新聞類周刊,在美國,僅次於「時代雜誌」的周刊,創刊將近80年,邁入21世紀,有了新創舉,宣布將在年底停止發行印刷版(12/31),投入網站經營,環保又省錢,老字號雜誌改頭換面,全面走向數位化。(年省4200萬美元印刷等費)
每一個封面,都代表了深入採訪的精闢報導,但是現在這些內容豐富印刷精美的雜誌,很快在市面上就要看不到了。
(媒體分析家 艾托利諾:這新聞雜誌遇到永久的麻煩)
美國權威雜誌「新聞週刊」,在網站上宣布(10/18),將在12月31號發行最後一期,從明年初開始,全面邁向數位化,也就是說,印刷版將走入歷史,不敵網路媒體是最主要原因。
(媒體分析家 艾托利諾:讀者認為20分鐘(新聞)就過時了)
隨著科技和網路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人藉由手機和平板電腦閱讀新聞,這份在1933年創刊的雜誌,7年來銷量掉了一半,廣告更是大量流失。
「新聞週刊」表示,未來重心移到網路平台,預計轉型為以訂戶為主的數位刊物,更名為 「環球新聞周刊」(Newsweek Global),提供更快速的資訊給讀者。兩年前(2010)美國三大新聞週刊之一的「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同樣也停止發行印刷版,全力經營網路,來因應數位化的時代趨勢。
李玉芳 編譯(2012.10.19)
Read more
每一個封面,都代表了深入採訪的精闢報導,但是現在這些內容豐富印刷精美的雜誌,很快在市面上就要看不到了。
(媒體分析家 艾托利諾:這新聞雜誌遇到永久的麻煩)
美國權威雜誌「新聞週刊」,在網站上宣布(10/18),將在12月31號發行最後一期,從明年初開始,全面邁向數位化,也就是說,印刷版將走入歷史,不敵網路媒體是最主要原因。
(媒體分析家 艾托利諾:讀者認為20分鐘(新聞)就過時了)
隨著科技和網路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人藉由手機和平板電腦閱讀新聞,這份在1933年創刊的雜誌,7年來銷量掉了一半,廣告更是大量流失。
「新聞週刊」表示,未來重心移到網路平台,預計轉型為以訂戶為主的數位刊物,更名為 「環球新聞周刊」(Newsweek Global),提供更快速的資訊給讀者。兩年前(2010)美國三大新聞週刊之一的「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同樣也停止發行印刷版,全力經營網路,來因應數位化的時代趨勢。
李玉芳 編譯(2012.10.19)
蔬果萬聖節 變裝遊行勸素
- Article Details

環保萬聖節 服裝有巧思
一年一次的萬聖節,為美國的經濟增加許多的消費能力,但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以「環保為主」,鼓勵學生們利用各式各樣的環保資源,來製作出不同的蔬菜、水果造型的服裝、面具和帽子。老師們更是用心回收超級市場每週廣告紙,提供學生製作面具的裝飾,大部份都是師生共同創作單一無二的可愛面具和服裝。
家長們為了響應學校的環保理念,更是親手和孩子一起製做蔬果服裝、面具和帽子。二年思班的劉賢經同學,利用購物紙袋做為身體,再用回收來的紙版畫一個大紅蘿蔔,真的很環保,又是很特別有意義。
一年靜班趙容德的媽媽,花了兩天的時間,親自用毛線打造出不同蔬果,有橘色的南瓜、紅色的西瓜、紫色茄子,好有創意哦!
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第一次的舉行蔬果萬聖節,利用第三節人文課的時間,在學校圓形的大操場舉辦遊行,各班老師、學生、家長穿著環保蔬果服裝整齊進入操場。志工和愛心爸媽穿不同的水果服裝出場,有香蕉、蘋果、南瓜、葡萄、和火雞,為了提倡素食,可愛的火雞屁股貼著不吃肉﹝NO MEAT﹞時時提醒大家。
整個活動中,以「幸福的臉」這首歌曲,輕快的音樂環繞著遊行,行政志工和家長穿著水果造型的服裝,用美妙的手語,帶動遊行活動的序幕。
慈濟舊金山支會負責人郭美玲師姊,也來共同參加這次有意義的「蔬國護照」回娘家活動,她以身作則,利用舊的水果月曆來做她的萬盛節服裝,好獨特的造型。接著每班繞著操場遊行,老師、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特別的萬聖節服裝,不用花錢,又可以再利用資源,延長它們的生命。
Trick or Treat,不發糖果發水果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傳統的萬聖節,家家戶戶都是以發糖果為主。但林育貞校長非常的有創意和愛護小朋友的健康,不發糖果發水果,因為糖果對孩子的牙齒和健康都不好,她更是自行掏腰包買了三大箱的橘子和三大袋的蘋果,來發給小朋友,多食水果,有益健康。
四年思班梁依婷的爸爸,也提供學校一大箱的橘子和一大箱的香蕉。二年靜班張蕙婷的媽媽,也為孩子們做250個小蛋糕。所以,一場有意義的活動,都是需要很多人的助緣,需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你、我、他,一起來努力達成的。
「蔬國護照」回娘家
在今天的蔬果萬聖節大遊行中,向全校的師生親報告「蔬國護照」回娘家餐數,是提醒大家多吃素食,也是鼓勵大家繼續推廣蔬果。
從本學期開始,在九月份人文課程中,以環保為主題,推廣「蔬國護照」給學生、家長、志工們,從介紹多吃蔬菜、水果的益處,更是為了我們地球盡一份力量,共同參與此活動。
一共有11個班,學生人數有239位,統計各班九月與十月份「蔬國護照」的餐數,二年思班的同學,達到兩千多餐,素食餐數最高的班級。然後再以選出各班的「素食大使」代表。 239位學生的餐數是6,097餐,勸素 1,358 餐,總共7,455 餐。
全校老師、學生、家長和志工踴躍的參與蔬國護照實行,由學生吃素起,推動到家庭裡,再進而勸募到朋友家裡,所以全校的素食餐數,短短的兩個月內,19位老師及助教的餐數是973餐,勸素 587餐,總共1,560 餐。28位學校志工和愛心媽媽的餐數是2,244餐,勸素763餐,總共3,007 餐;全校的總餐數高達12,022餐,效果非凡。
(文:楊素梅 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 2010/10/31)


週一, 22 十月 2012
寶特瓶紗 設計師創作靈感
- Articl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