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廢棄玻璃瓶 匠心獨具賦新生

客家人有著勤撿持家、刻苦耐勞的個性,在新竹有一位環保藝術家魏德松,他就是客家人,從小就失去父親,靠著母親一手養大,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家境貧困,只能把吃苦當作吃補,退休之後,看到許多民眾因為玻璃瓶罐回收的價格太低,不願意拿去做資源回收就到處亂丟,實在很心疼,於是開啟了回收玻璃瓶罐製作成環保燈具的公益事業第二春。

魏德松本來是一位,檢修燈具的工程師,辛苦工作了30年,最大的興趣卻是,撿別人隨意丟棄的玻璃瓶罐。10年前,他把400多萬的退休金,全部花光,買了一塊地來蓋工作室,把這些瓶瓶罐罐,打造成獨一無二的光明燈,照亮自己的夢想。

環保藝術家 魏德松:「我是販賣氣氛的,Feel的現代人講說Feel(感覺),其實叫氣氛,這個就是那個玻璃磚,一般那個人家修房子,拆下來的玻璃磚,這個玻璃磚其實是可以回收啊,但是很多人是當作廢棄物處理。」

少了一個蓋子的水壺,被主人丟掉之後,卻在魏德松的工作室,重獲新生。

環保藝術家 魏德松:「大概都知道這是水杯啊,裝白開水的啊,有一個蓋子啊,這邊有一個那個(壺)嘴巴,幫它磨掉,為什麼要磨掉,因為要做這一個東西,才能夠套這個東西(燈座)啊。」

魏德松平時就一個人住在山上,唯一能夠聽他說話的室友,就是自己撿回來的瓶瓶罐罐,還有流浪動物們。

環保藝術家 魏德松:「講得那個通俗嚴重一點的話,真的像中了邪一樣,我今天看到那個玻璃瓶,人家丟的那個玻璃瓶,沒有撿很難過啊,今天看了那些流浪狗流浪貓,沒有去餵牠,真的是,心裡,很對不起自己。」

不停的撿玻璃,魏德松改造成環保燈具,就是為了守護我們的家園。

環保藝術家 魏德松:「以前在民國五十幾年的時候,都很流行(一句話),沒有國哪有家,那現在是說沒有環保哪有家,對不對。」

民眾亂丟玻璃瓶,不只會破壞環境,有時也會割傷魏德松的心。

環保藝術家 魏德松:「玻璃800多度才開始融化、軟化,要1000多度才開始變那個液狀,我請問你,你那個玻璃丟到草叢裡,那破掉就傷人啊,那永遠長(擺)在那邊,你將來,我請問你,將來要清掉要怎麼清。」

說著說著,魏德松又出門撿玻璃了,看到滿地的藥酒瓶,他越撿越難過。

環保藝術家 魏德松:「感覺很生氣,怎麼樣,台灣不是寶島啊,哪裡是寶島,是垃圾島啊,這只是冰山一角喔,你搞清楚喔,這不是你說的只有那幾支(玻璃瓶),唉呦那個東西,這個(藥酒瓶)到處都是,你看看。」

踩踏在滿是玻璃瓶的草堆裡,63歲的魏德松,還要繼續撿下去。

採訪撰稿:周富美
攝影剪輯:李明華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