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012

週四, 12 七月 2012

環保教育大愛足跡 「津」喜呈現感動人心

遼寧貿促會的趙建國會長(左)向洪碩廷師兄(右)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大陸天津市政府合辦的第三屆「2012天津台灣名品博覽會」於2012年7月5日至8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天津台灣名品博覽會,超過800家台灣企業使用2000個攤位,帶來4萬餘種台灣商品參展,展出項目包括冷鏈物流專區、綠能環保及消費電子區、文創產業區、台灣名茶區、運動休閒區、服飾及配件區、農產食品區、台灣美食區、台灣漁產品區、連鎖加盟區、地方特色產業區和台灣精品館、台灣農業精品館等。

綠色環保是本屆台灣名品博覽會的主題。此次展覽特別設立「綠能環保及消費電子區」,在綠能環保區展出台灣業者提升「效能」、「節能」的綠能產品。在環境保護上不遺餘力的大愛感恩科技也把握這次的良緣,在展覽現場除了極力推廣環保理念外,也於現場展示利用寶特瓶做出的環保織品。很多來參

觀的會眾看到寶特瓶做成的衣物都感到不可思議,關切地詢問慈濟師兄、姊生產製程。更有會眾通過當地電視台、電台和報紙等新聞報導,瞭解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原來寶特瓶可以做成那樣多的東西,真不可思議;資源變黃金,還可以助人,一定要去看看。」

把握每一次參展的好因緣,除了能將環保再生的環保織品向外無限推廣,也希望透過現場的織品和在親切的解說下,經由親身的接觸,讓與會的會眾對環保再生織品具有信心。大愛感恩科技期許成為「掘井人」的角色,鼓舞一股活泉,一同「續物命 造福慧」,延續物命結好緣、造福世界護大地。在同一展館中,台灣精品館以及台灣綠色貿易專區,都有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展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引起與會會眾極大興趣。 Read more

付出環境成本 換來低電價

中鋼淬火車上,燃燒中的焦炭攝氏近一千度高溫。圖為攝影記者林家慧在高溫中拍攝淬火車。(照片提供:大愛電視臺新聞部))吵得沸沸揚揚的電價爭議,大概是這一、兩個月來最受大家關注的新聞之一。自從1970年代爆發石油危機以來,臺灣的電價至今幾乎沒有調漲過;便宜的電價,讓大家用起來一點感覺也沒有,民眾所付出的環境成本卻很龐大。

龐大的環境成本

政府已經公布確定電價分三階段進行調整;不過,臺電發言人李鴻洲說:「兩階段調整以後,我們在亞洲地區的住宅用電還是第二低,僅次於馬來西亞;在工業用電部分,韓國比我們低一點。」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說:「我們的電價原來就偏低,即使這次調整以後,還是全世界最低價的第四名。」

其娟表示,臺灣的電價問題,敏感又複雜;但撥開它的表面,只有一個數十年未變、極其簡單的分配比例:臺灣七成以上用電,來自相對便宜的火力發電;臺灣一年的碳排放近兩億五千萬噸,其中高達百分之五十六來自火力發電。

有一項統計數字可能會讓大家吃驚:每燃燒一千公升柴油,平均會產生約二點七公噸二氧化碳;燃燒一千公噸煤,約會產生二千一百七十點二公噸二氧化碳。以燃煤為主的臺中火力發電廠,是全球最大、發電量最高的電廠,碳排放量也最高,一年就產生三千七百萬噸二氧化碳、一萬三千零七十噸硫化物,以及二萬四千零五十五噸氮氧化物;這些東西排進空氣裡,把雨水變得比醋還酸。其娟表示:「臺電在計算電價時,並沒有納入這些環境成本;換句話說,便宜的電價,其實是以我們的環境為代價。」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表示:「一些高汙染、高耗能、高風險的產業,不應該再接受這樣一個低電價、低水價、低土地成本的補貼,我們未來應該要漲的是環境成本這個部分。」

「環境」要怎麼計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徵能源稅,把這些沒有算進去的環境成本,全都一併納入計算。

工業大戶改變用電方式中鋼二十四小時運轉的能源調度工場,負責控管所有廠房的用電與蒸汽量,統籌分配能源。(照片提供:大愛電視臺新聞部)

其娟採訪高雄臨海工業區的中鋼,它是全臺灣最耗能的產業,每年用電量高達五十億度,等於臺北市三分之二家庭的用電量。「工業用電量占全臺用電一半以上,因為用量大,價錢比住宅用電更低,政府補貼金額更多,臺電虧損也愈大。通盤思考整體的能源供需,與其為了開源不停蓋電廠,不如設法讓工業大戶改變用電方式。」其娟表示,中鋼很早以前便把節能技術引進製程,現在不但可以回收廢熱出售,還能用來發電,廠區目前一半以上的用電都是自發電力。而中鋼變身的第一步,就是從煉鋼過程中消耗能最凶的煉焦爐開始。

煉焦,就是把煤炭淬煉成焦炭,作為煉鋼的燃料;在煉焦過程中產生的蒸氣回收送進鍋爐,可用來推動渦輪機,產生電力。這些回收的蒸氣不但供應中鋼使用,也賣給其他工廠。其娟表示:「回收的蒸氣年產值上看五十億,外帶超過二十億度的發電量,這是無法取代的競爭力。」

丹麥落實節能減碳,發展風能。圖為丹麥珊索島外十座海上風車。(照片提供:大愛電視臺新聞部)他山之石 可以為錯
「早在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歐洲各國在痛定思痛之際,決心發展再生能源,盡量不依賴石油,並且落實節能減碳的理念。包括瑞典及冰島利用地熱、芬蘭利用森林廢木材回收發電、德國發展太陽能、丹麥發展風能,成果有目共賭。」其娟表示,反觀臺灣,擁有炙熱的太陽、呼嘯而過的風,自然資源不輸丹麥或德國,臺灣卻忽視了這些自然資源,一直依賴進口的石油和煤炭來發電,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當進口燃料愈來愈貴,電價上漲更是勢在必行。

低電價時代一去不回頭;現階段唯一能做的,或許是改變生產電力的方式。諾貝爾和平獎共同得主經濟學家Woodrow Clark表示:「如果你不做(再生能源),臺灣就永遠無法擺脫對天然氣、石油的依賴,永遠會被核能電廠包圍,每個臺灣人都要付出代價;相信我,這樣的代價不會變低,反而會愈來愈高。」

發展再生能源須提供更多誘因

要發展再生能源,政府是否提供人民足夠的誘因是很大的關鍵。其娟採訪住在嘉義布袋鎮的麥金生,他是一位七十幾歲的退休老郵差。1991年,他第一次在自家屋頂上裝太陽能板;住家使用太陽能發電當時並不普及,在政府的部分補貼之下,他花了三十萬元裝設,算是臺灣的第一人。
然而,裝設之後麥金生才知道,要以省下的電費來回收太陽能板的成本實在很難;而且,要把電力轉給臺電還要付費。到了2009年,太陽能板降價了,加上再生能源條例通過,生產的電力可以賣給臺電,所以他又興沖沖的花了十萬裝第二組;結果,每年大約只能賺一千元左右,以投資報酬率來看根本不成比例。麥金生笑說自己像白老鼠,多年實驗下來,證明裝太陽能板不賺錢,但至少可以省下電費。1991年,麥金生在自家屋頂上裝太陽能板,算是臺灣的第一人。(照片提供:大愛電視臺新聞部)

攝影記者林家慧表示,麥金生的經驗是臺灣的太陽能產業的縮影。因為電費低,相對之下省不了什麼錢;加上成本太貴,連回本都很難。在這種情形下,對一般民眾根本不會有吸引力。所以,臺灣的再生能源發展,十幾年來幾乎在原地踏步。

高苑科技大學電子系副教授周邦彥帶其娟及家慧參觀一棟節能屋;這不是住宅,而是推廣太陽能發電和LED的展示空間。LED將是未來節能燈具的主流,但前提是大家的觀念必須改變,才有發展的利基點。

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也說:「換盞燈,改變你的心態、改變你的行為,事實上對我們的地球都有好處,也是愛護我們自己。」換個想法,從自己開始改變,很多事情也會跟著改變。

(文:吳立萍 本文摘自:大愛之友78期2012年6月)

Read more

週三, 11 七月 2012

嘖嘖稱奇 親王讚毛毯奇蹟

志工解說大愛感恩科技研發的環保產品太陽能帽子,親王讚歎不已。(陳秋華提供 地點:慈濟內湖環保站 日期:2012/06/22)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緊鄰大湖公園,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接待每年超過三百多個國內外團體來參訪。除了分享新的環保概念與知識,慈濟人文精神也是導覽志工與社會大眾分享的一環。

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6月22日下午,約旦米拉德親王(Prince Mir’ed Bin Ra’ad Al-Hussein)在慈濟志工陳秋華的陪伴下,蒞臨內湖聯絡處。親王優雅從容地與每一位在場的志工寒暄,且在炎熱的氣溫中,耐心與專心地聽著志工導覽,並不時的提問與讚歎。

親王表示,非常崇敬證嚴上人的悲心與理念,也希望能將慈濟的環保模式帶回約旦。他也提出幾個疑問,是甚麼力量能讓這群環保志工風雨無阻的守在這個崗位上?慈濟各分會如何能持續地菩薩大招生?慈濟對未來又有何展望?如何能將環保的理念推廣與落實?

在陳秋華與資深慈濟志工協助下,一一的告知親王,慈濟有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在國際賑災時,本著「走在最先,做到最後」的精神,不但濟貧還要教富;在菩薩招生的環節,除了落實社區外,還有定期關懷獨老與訪貧,舉辦各類讀書會與才藝課程;每年的重要節日更會舉辦大型愛灑活動,分享各項志業的成果。

志工向親王說明,在人文與教育的部分必須下許多功夫,環保教育站的設立更具有深遠的意涵,讓每一位來訪的貴賓,清楚的明白環保是身心靈的工程,每個人都肩負著愛惜與保護環境的責任。過程中,親王對於環保志工能在炎熱與有異味的環境下仍能堅持信念,本著清淨心靈,為保護地球盡一分力的態度感動不已。

環保科技神奇 親王稱奇親王對於環保志工能在炎熱與有異味的環境下仍能堅持信念,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力的態度感動不已。(陳秋華提供 地點:慈濟內湖環保站 日期:2012/06/22)

原本預計三十分鐘參訪內湖環保站,在親王興致盎然下,導覽志工繼續引領一行人巡禮園區。當了解為何有大愛感恩科技商品的衍生後,除了對PET瓶罐如何變身為賑災的毛毯嘖嘖稱奇外,親王也以實際的行動為環保盡一分力,購買了許多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做為給家人的禮物。

親王表示,短短一個小時的參訪,不僅讓他受益良多,也希望大愛與環保的種子能盡快的在約旦萌芽,更期望藉由慈濟人的協助,能在約旦當地盡速展開愛灑活動與環保教育的推廣。

(文:詹蕙茱 臺北市內湖環保教育站報導 2012/06/22)
文章資料來源:慈濟全球資訊網 Read more

分秒不空過─台中榮董聯誼會「修賢」參訪內湖環保教育園區

20120712-4.jpg來自中部地區的慈濟榮董聯誼會,於2012年7月7日一行約450人次10輛遊覽車,特地把握假日北上,前來參訪台北內湖環保教育園區與大愛電視台,此行讓榮董們在工作繁忙之餘,也能帶著家人們一起見識慈濟環保、人文之美,實際體驗慈濟的「修賢」參訪活動,亦即化休閒為「修賢」,見賢思齊,利用休假時間,分秒不空過,把握機緣共同精進學習。

當天上午台中榮董聯誼會成員們抵達內湖園區後,由北區榮董合心的慈濟志工,也是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黃華德親自接待,並致贈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環保餐具當作結緣紀念品。在參觀內湖園區的過程中,榮董聯誼會成員們不畏當日的炎熱高溫,個個聚精會神的聆聽志工詳細解說寶特瓶變身為毛毯的製作過程,許多榮董們對於環保與科技的結合能創造出綠色奇蹟,紛表認同讚許。而在實地觀摩了資源回收的細膩作業後,見到環保志工們用心歡喜付出,也深受慈濟志工的利他精神所感動。

當天活動,首先由北區榮董合心的慈濟志工,同時也是大愛感恩科技的董事長黃華德致歡迎辭分享,黃華德董事長表示很感恩能有機緣參與國內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創立,大愛感恩科技除了運用環保科技技術,讓慈濟志工用心回收的資源能延續物命,轉化為實用的生活織品,以維護地球生態,並將投資盈餘全數回饋於慈濟基金會做公益,落實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公司核心價值。

黃華德董事長表示,公司最重要的目標是希望能運用企業的力量,落實社大愛感恩科技的董事長黃華德致歡迎辭分享。會責任,將 證嚴法師二十多年前開始推動環保,鼓勵大家用「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理念廣佈於世界各地,以啟動一念善心的循環,讓更多民眾能共同響應環保,進而接引更多民眾投入環保志工行列,一起疼惜大地,為地球盡一分心力。中區和北區榮董合影。

分享活動還邀請到前交通部長蔡堆,他目前也是積極用心投入慈濟的志工,他和大家分享「把握當下、廣結善緣」的慈濟因緣路,鼓勵大家對的事做就對了,把握當下好因緣,才能再創造另外一段人生善因緣。除此,還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發起人之一,也是宏碁共同創辦人、前國碁電子董事長林家和,為大家分享他的人生故事-用感恩心造好命,林家和退休後把所有時間都奉獻在慈濟志工上,他期勉大家用感恩知足的態度面對人生,並將所學回饋於社會公益。

中午休息時,台中榮董聯誼會成員們對現場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衣物製品特別感興趣,紛紛前來展示攤位瞭解、詢問產品的環保製程,並報持歡喜心請購,之後也在滿心法喜下參訪了大愛台,圓滿結束此次的「修賢」參訪活動。

Read more

不要讓最後一滴水 變成人類的眼淚

2012年5月份臺北市「非工業用水」統計為24,191,539度,相當於24,191,539,000公升

2012年5月底台北市人口約2,661,017人 除以 24,191,539,000公升

相當於台北市市民於2012年五月份每人約用掉9,091公升的水!
平均每日用掉293公升,相當於供應非洲6人一日的用水量!
資料來源:
人口分布統計:http://w2.dbas.taipei.gov.tw/statchart/a2.htm
環保署用全國用水量統計:
http://ecolife.epa.gov.tw/Cooler/effect/Water_Area.aspx Read more

週二, 10 七月 2012

夫妻捐地拓福田 帶動環保風

在印尼雅加達的珊瑚環保站,有九十坪的超大的空間,回收量大,平均每天有十輛車,進出環保站,運送回收物。一開始地主只是想說把土地借給慈濟,後來看見地方民眾對環保的熱情,決定把土地捐出來。

Read more

實業家放下身段 默默推環保

在台中市擔任營造公司負責人的楊永信,到花蓮參加慈濟的實業家生活營後,深深體會資源回收的重要性,於是回到工作崗位後,都會到工地巡視,然後隨手撿拾瓶瓶罐罐或紙類再做分類,期許這個環保小動作,讓地球更美好。

Read more

綠能環保屋 寶特瓶打造牆面


在台南安平聯絡處,有一間用寶特瓶蓋起來環保綠能屋,牆面是一個接上一個的寶特瓶,屋頂還裝上太陽能板發電,採led燈照明,裏頭規劃好環保教育主題,就成了推廣環保的好幫手。

Read more

2012,7/11-25, 大愛感恩即將參與-綠行動.台灣米食文化特展

【活動名稱】綠行動.台灣米食文化特展
【活動時間】2012/7/11-25
【活動地點】桃園統領百貨八樓都會生活館 (桃園市中正路61號8樓)
相關心聞:樂活環保非口號 跟著大愛感恩一起綠行動 

 

Read more

週一, 09 七月 2012

大愛前進格陵蘭 見證暖化前線

位在北極圈範圍的全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因暖化海上融冰日益常見。(攝影者:大愛記者余國維)根據美國政府2010年十月份公布的「北極年度報告」(Arctic Report Card)指出,北極地區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持續暖化,衝擊區域內民眾生活及生態系統,也影響北半球人口稠密地區。他們形容北極這個「地球的冰箱」,正經歷史上紀錄的高溫,冰雪融化且冰河面積逐漸縮小。

全球氣溫最前線 冰雪快速融化中

格陵蘭(Green Land),向來被視為神祕的世界盡頭,面積有216萬平方公里,有台灣六十倍大,是全世界第一大島,這個超級島嶼屬於丹麥領土,但2008年透過公民投票,在2009年擁有了完整的自治權,也有自己的國旗。格陵蘭有五分之四面積落在北極圈內,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土地長年冰封在冰雪之中,中部最低的平均溫度達攝氏負四十七度,絕對最低溫更直探攝氏零下七十度,它的冰原是大自然最敏感的溫度計。由於格陵蘭氣溫上升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早被科學家列為氣候變遷最前線,如果它的冰原消失,可能會迫使海平面上升七公尺。今年(2010),格陵蘭的冰原面積創下了百年來新低紀錄,消融的冰化成水,可以裝滿約2600座石門水庫。

從台灣到格陵蘭,得飛越大半個地球,當飛機抵達格陵蘭冰原上空,北極圈在我們眼前,展現出完全不同的世界。

格陵蘭,全球最大的島,這裡的冰原更是大得讓人感嘆自己的渺小。放眼窗外,一大片的雪白蒼茫,不是天上的雲,而是地上的冰。靠得越近,一道道劃破冰原的藍色裂縫,清晰得令人震驚,格陵蘭的冰原正在發出無言的抗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氣候與環境辦公室特別顧問 Matte Skarregaard Pedersen表示:「我們看到很多變化,冰正在往後退,可能是因為氣候變遷,冰川下較暖的水流造成的消融。」格陵蘭的冰原,大得讓人感嘆自己的渺小。靠得越近,一道道劃破冰原的裂縫,清晰得令人震驚。(攝影者:余國維)

凜冽的冰雪,冷得叫人直打哆嗦,但真正讓人心寒的,還是冰川的變化。當冰層上方的水順著裂縫往下流,到達岩層,摩擦力減低,會加速冰川流動和碎裂的速度,把更多的冰帶入海中,形成惡性循環。冰融後的水,就這樣順著裂縫,穿過冰原,流入海洋。

哥本哈根大學教授 冰與氣候研究中心 Darthe Dahl-Jensen(達傑森)說:「2010年冰原覆蓋量又創下了新低紀錄,這兩個(冰流量)紀錄非常接近,跟2007年沒有相差太多,但是覆蓋量更低了。」

哥本哈根大學冰學專家達傑森,率領14國科學家,經過五年,在格陵蘭鑽探出2.5公里長的堅固冰芯,取得十幾萬年前的冰核標本,分析地球在11萬5千年前歷經暖化、冰川消融的過去。

Darthe Dahl-Jensen(達傑森)說:「格陵蘭的冰大量流失,我們一般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陵蘭冰原的邊緣消融,因為天氣逐漸暖化,第二是因為快速流動的冰川速度加快,讓冰山流入海中,我們稱其為冰流量。冰原消融並不是從中心點開始,而是因為冰川帶出大量的冰,冰流到海裡就會融化,導致冰原消融,因為消融的量越來越大,所以格陵蘭冰原每年流失的冰越來越多。」

格陵蘭冰原估計蘊藏地球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的淡水,這座自然寶庫以每年約200立方公里的速度快速縮減,而且速度越來越快,2010年九月,消融的冰量破表,達百年之最,540立方公里的冰從這裡消失,溶化的水可以裝滿2600個石門水庫。

冰原無言,它不會說話,沒有意見,更不會爭論,一旦跨過溶點,只會默默溶化成水。無冰的世界,或許不會在明天或明年出現;但眼看氣溫上升,冰原快速消融,或許現在就是關鍵的臨界點。
(科學顧問:劉說安、Darthe Dahl-Jensen ,行政院國科會協助, 2010/10/25)

廣袤冰原漸消融 不毛之地生機疑慮

格陵蘭將近八成的土地都在北極圈內,過去冰雪覆蓋、寸草難生,如今冰原覆蓋面積縮小,眼前看起來是好處多多。南部可種植作物的區域,生長期變長了,農產量增加了,還可利用消融的冰水來發電。只是,永凍土融化,永凍土上的房子失去平衡岌岌可危,更使得格陵蘭的原住民面臨生存上的考驗。

暖化後遺症之一,有個漁夫說,他以前有十八隻狗,現在只剩八隻,他必須淘汰這些狗,因為他留著這些工作狗,沒有辦法駕雪橇去捕魚,沒有辦法捕魚,就沒有辦法餵飽這些狗。(攝影者:余國維)九月底,這裡的溫度,讓人站在海邊只會感到一絲涼意。木屋旁高低交錯的灌木花叢,草色青青一派天地靜美。越往南走,格陵蘭越是名符其實的Green Land。

格陵蘭努克居民 Maria說:「今年花期早了一個月。」

很難想像,沒有冰的格陵蘭,竟是這樣的模樣。添了暖意,植物顯得生機無限。一輩子看盡冰雪的老婦,露出大大的笑容。腳下,欣欣向榮的土地,盛開成手裡的美麗花朵。

格陵蘭氣候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 Thomas Juul-Perdersen表示:「我們看到了暖化的影響,就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我們也創下高溫紀錄,一個星期以前,我們才剛剛創下了單日最高溫紀錄。」

上升的溫度,意味著南格陵蘭約50座農場的作物能有比較長的生長期,或許可以改善完全依賴進口食物的情況。

進入北極圈,格陵蘭第三大城伊魯利薩,在這裡,對氣候變遷的憂慮,往往已經被未來的農產、通商,種種產業都會更好的深厚期望掩蓋。然而無法對抗現實的傳統,已備受挑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氣候環境特別顧問 Matte Skarregaard Pedersen:「有個漁夫告訴我說,他以前有十八隻狗,現在只剩八隻,他必須射殺這些狗,因為他留著這些狗,他們是工作狗,沒有辦法駕雪橇去捕魚,沒有辦法捕魚,就沒有辦法餵飽這些狗,這是對格陵蘭文化的真實衝擊。」
格陵蘭的海岸與冰原。(攝影者:余國維)
沒有冰的土地,再也容不下雪橇橫行,不過,這樣的衝擊,只是格陵蘭的冰山一角。

過去蓋在永凍土上的房子,全靠浮動地基;融化中的永凍土,這樣的地基,已經無法承受建築物的重量。

格陵蘭空間規劃部長 Klaus Georg Hansen:「我們可能會有更多的暴風雨,濕度會比較高,那表示我們可能必須改變建築的方式,可以抵擋更強的風。」

更高的溼度、更多的暴風雨,意味著更大的考驗與挑戰。漁港裡,染著金色頭髮的年輕漁夫,早就放棄了傳統,放棄了跟冰川博鬥,未來要迎戰的宿命,是更多變的海洋。

格陵蘭漁夫:「去年在SISIMUIT碰到非常大的風浪,我自孩提時出海捕魚以來,從來沒有碰過那麼大的浪。」

風浪,來自失去了冰的海,老漁人的傳統,被迫改變。

格陵蘭漁夫 Otto Lindenhaun:「以前在冬天無法駕船出海,因為凍結的海面無法駕船,要改駕雪橇狗捕魚,在冰上挖個洞就可以捕魚,但現在不能再用這種方法了。」

老漁夫的擔憂寫在臉上,溫度上升的海水、消失的海冰、魚種的改變、傳統的凋零,現在什麼都不一樣了。城鎮旁,高高的石堆,依舊指引著漁人回家的路。離家這條海路,或許顯得越來越開闊,但對格陵蘭來說,或許是回不了頭的不歸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