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12

週五, 29 六月 2012

儉約惜福 感恩環保菩薩

慈濟內湖環保園區,現在正在趕工製作毛毯,要送往正處寒冬的南非。證嚴上人今天(6/27)來到園區內與大家話家常,特別提到這一群環保志工對大地的貢獻,也希望人人都能守住自己的心,不要再浪費物資,造成環境的負擔。

站在頭髮花白的老菩薩面前,證嚴上人一個個詢問身體狀況。

證嚴上人 與 環保志工:「妳是坐公車跌倒的,還是在家跌倒的,(坐公車,要爬上去,跌翻過來,沒踩到這樣),唉唷,有沒有怎麼樣,(脊椎,脊椎裂開),大家都要多保重喔,我們還有好多事要做喔。」

感恩內湖環保志工守護大地,特別在氣候、人心都不調和的世界,有了這群菩薩,能減輕物質浪費帶來的後遺症。

證嚴上人開示:「四大不調是人造成的,生活中養成這種奢侈,浪費的心態,這實在是人心,真正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人心偏離正道,上人以近來的泰利颱風為例,希望人人都能時常抱持感恩的心。

證嚴上人開示:「減弱,快速離開,所以讓台灣人感覺到說,沒感覺啊,這就是氣象局報不準啦,就開始要罵人了,這是我們台灣人最不好的地方,在詛咒,不可以,我們應該要多說,感恩喔。」

人們不只要口說好話、心存正念,更要徹底實踐,才能讓人心與氣候回歸正軌,將災難減到最低。

Read more

阿根廷發放物資 陪伴度嚴冬

台灣最近的天氣,非常炎熱,然而在南半球的阿根廷,卻進入了寒冷的冬天,為了讓照顧戶,能安心度過嚴冬,(6/24)慈濟志工準備了生活物資和毛毯,來到其爾美市進行發放。在阿根廷,慈濟委員人數雖然不多,但本土志工主動承擔起發放的許多工作,讓137戶貧苦家庭,都能領到滿滿的物資。

發放的這天,太陽高高掛,讓入冬的其爾美市(Quilmes),感覺沒那麼有寒意,雖然阿根廷的慈濟委員不多,但在本土志工的幫忙下,發放前的準備工作,還是能在預計的時間內完成。

志工 娜塔莉雅(Natalia):「我們是來自台灣的慈濟基金會,天氣變冷了我們準備了物資,還有毛毯和二手衣,要送給大家。」

在本土志工的說明之後,前來領取物資的137戶家庭,跟著志工虔誠祈禱,了解這些物資來自全球慈濟人的愛心後,好多人也主動在竹筒內投下自己的愛心
這次冬令發放的物資,除了民生用品,還有毛毯和二手衣物,另外也為學生準備了運動鞋,發放動線的服務工作,幾乎都由本土志工主動承擔。

志工 娜塔莉雅:「我真的很期待今天的到來,早上我五點就起床了,能夠跟我的朋友和慈濟志工,一起來幫助這些貧困家庭,我真的覺得很高興,也覺得自己很幸福。」

慈濟志工 趙炎煌:「我感覺這一次(發放),是阿根廷在今年度,所做的發放當中,是準備最完善,分工最合作,在合和互協的情況之下,做得很圓滿,感恩。」

提著物資向慈濟表達感謝,天氣雖然寒冷,但志工的溫情,卻讓每個人的心都暖暖的。

Read more

週四, 28 六月 2012

綠菩提雜誌 2012年夏季號 第2期線上閱讀

秉持傳遞愛護地球之理念,大愛感恩綠菩提電子雜誌夏季號出爐囉!
內容有:環保知識、環保綠點子、環保新品、大愛人物誌等…豐富多元
邀您一同線上閱讀環保,更可將連結分享給更多親朋好友,讓綠菩提雜誌不只是一本雜誌,更是與您我一同落實心靈環保、環境環保的一帖妙方。線上閱讀
Read more

退休後做環保 充實歡喜人生

馬來西亞雪蘭莪,安邦再也,72歲的阿公蕭觀送在退休後,生活空虛無聊,每天都只能到住家附近的運動場溜達,在大樹下乘涼睡覺,打發時間。直到機緣巧合下,

Read more

聽不到 不為掌聲拚命做

陳天能以「做復健」的心態來「做環保」,經過一年的努力,身體各方面的機能,漸漸地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攝影者:呂孟玲)「手術後,我的身體狀況很可能會一直走下坡。因為有慈濟,讓我後半段的人生還可以為社會付出。」短短一句,道出陳天能多年來的最大感觸。

陳天能與人交談時,總是不經意地拱起左手掌,立貼在左耳後方,神情專注地聽著對方說話,雖然有時無法完全接收到對方說話的頻率,但他都能以善意的微笑來回應,從他的動作、表情,對方可以全然感受到他釋放出來的誠意。

雖受病苦折磨 但願服務大眾

2004年初,在慈濟醫院擔任職工時,陳天能臉部經常出現三叉神經痛的症狀。經醫師診斷後,發現是腦部長瘤所造成的,於是,陳天能決定在接受聽覺神經腦瘤手術治療。手術後,不只體能狀況變差、平衡感不佳,更導致聽力嚴重受到損傷,造成陳天能日常生活上的諸多不便。

同年八月再進行第二次手術,腫瘤雖然獲得控制,但聽力受損的部分已無法完全復原,身體機能也無法再恢復到手術前的狀態。陳天能非常羨慕慈濟志工能以健康的身體做慈濟,為眾人付出。他雖然很想服務大眾,但是知道自己的體力根本無力負荷,因而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

親身經歷病苦折磨的陳天能,深刻體會到證嚴上人所說的,「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唯有把握當下,才能化剎那為永恆。於是,他不斷地告訴自己:「只要身體許可,平衡感沒問題時,就要復出,為大眾服務。」

環保當復健 把握時間付出

經過一年多的休養,2005年9月,適逢慈濟社區志工在住家附近成立了「青田街環保站」。雖然陳天能的身體狀況不如預期中的理想,以他的體力,必無法承擔其他的勤務,因此他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盡力做環保,將這回收回來的身體,發揮它生命的良能。

萬事起頭難,復出後的陳天能最大的障礙,就是站立的時間無法超過二十分鐘,即便坐著,也必須頻頻變換姿勢,才能勉強撐到一個多小時。由於不能久站,慈濟志工鄭淑美建議他擔任資源回收運送的工作,開車協助其他志工到各定點收集回收物品。當體力還許可時,也可以幫忙做回收物品的拆解工作。

陳天能以「做復健」的心態來「做環保」,經過一年的努力,身體各方面的機能,漸漸地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這麼多年以來,陳天能認為上人創造的慈濟世界,在各個面向其實都是在做資源回收,尤其是自己的人生。陳天能談到這幾年來最大的感觸:「手術後,我的身體狀況很可能會一直走下坡。因為有慈濟,讓我後半段的人生還可以為社會付出。雖然沒有很完整的時間,但是還可以發揮良能,承擔一些功能……」
(文字:邱垂添 錄影:王澤種) Read more

週三, 27 六月 2012

MIT產品說明會大愛亮眼豋場

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先生於說明會上宣揚其產品特色及產品創作理念。為強化我國外貿成長動能,政府積極推動與主要貿易伙伴國洽簽經濟合作協議,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可有效打開中國大陸市場,取得領先競爭對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吸引外人來台投資。有鑑於經濟部林次長於「經濟部兩岸經濟協議專案小組會議」中表示「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推動成效手冊」成果卓越欲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工業局於2012年6月21日於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舉行MIT產品說明記者會,藉以表彰及推廣MIT產品,並期望提升國人對相關政策的支持。

大愛感恩科技此次受邀在記者會上展現環保織品的成果,共有2套服飾參與走秀,6套服飾與圍巾和帽子靜態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除了環保之外,更是支持政府MIT台灣製造的品質保證,目前共有超過200多項產品通過MIT的標章,除了讓消費者了解從製造到生產等過程全都在台灣製造以外,而且製造過程及材質均符合國家測試和安全標準,品質也能獲得認同,更期盼希望藉由MIT微笑標章提升消費者對大愛感恩科技品牌形象的認同與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感恩經由經濟部等研發單位協助拓展海大愛感恩科技於MIT產品說明會上的動態走秀。 內、外外銷市場,推動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及其品質認驗證制度。這無疑是為台灣製產品的廠商注入一股強心劑,也因為此標章的推動,為這個社會帶來安心的暖流。期許透過大愛感恩科技的商品,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購買大愛感恩商品不是鼓勵台灣民眾「消費」,而是希望能將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用品以環保織品來「取代」,感動更多民眾一同為地球暖化的減緩進一份心力。期盼帶動更多的產業與大眾,一起用愛與智慧,給我們的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如同大愛感恩科技的商標,共同攜手護地球,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大愛感恩科技期許於未來更精進,期盼能成為社會中的一股活泉,源源不絕,當一個手心向下付出的掘井人。

Read more

小小清道夫上街 學校四周撿回收

配合靜思語教學,馬來西亞吉隆坡大愛兒童教育中心的老師,帶著32位學生,在學校附近的街道,進行淨街的活動,除了加深孩子們對資源回收的觀念,也要讓他們體會清潔人員的辛勞,培養他們不亂丟垃圾的習慣。

老師 與 學生:「哇!我們這麼多。哇真的那麼多。」

塑膠袋裝滿從街道上撿到的東西,吉隆坡大愛兒童教育中心的小朋友,化身為小小清道夫,在學校四周撿垃圾做環保。

學生 陳劼誼:「看到有很多個地方有垃圾,還有環保(資源)我覺得垃圾比較少,我覺得環保(資源)比較多。」

學生 劉芷妤:「這樣我們可以學習,別人丟垃圾嗎?因為等下地球媽媽生病了 。」

老師 歐英詩:「我們的靜思語活動,是用歡喜心付出,用感恩心投入, 這一次我們就要讓孩子自己來親身體驗一下 ,清道夫的辛勞,就在學校的附近,就學習淨街灌輸他們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不亂丟垃圾 。」

學生 葉建毅:「下次你看到這麼多人丟垃圾,會撿起來 。」

身體力行來做環保,美化環境,小朋友更瞭解資源回收的概念。

寓教於樂,短短一小時的淨街體驗,讓小朋友將環保實踐在生活中。
用歡喜心付出,用感恩心投入

Read more

謝桂春的環保人生

每週一早上,在慈濟板橋園區做福田,是七十六歲的謝桂春七、八年來的例行安排。老一輩的人都有苦過的經驗,在九份山城長大的謝桂春,有感於證嚴法師拔苦予樂的悲心,也想行善助人,於是她在1989年受證委員,從那一刻起做慈濟不停歇。

Read more

週一, 25 六月 2012

永遠的環保股長

就讀台南大學戲劇系的謝東庭,他的校園生活非常的忙碌,不像系上其他同學忙著拍廣告或是參與戲劇演出,不一樣的是他忙於做環保回收,過程中碰到同學的不認同和校方的不諒解,

Read more

週六, 23 六月 2012

燕玉阿嬤的什味人生

林燕玉的婚姻,有六十年都在吵吵鬧鬧,她十七歲就結婚,才沒幾個月,夫婿就時常跟她吵架,甚至打她。不只這樣,大兒子也讓她很煩惱,

Read more

週五, 22 六月 2012

簡麗英的心寬念純

簡麗英是南投人,做事情很急,講話也快,先生是大陸江西人,大她二十歲,兩人的生活觀念差很多,常常會有衝突,簡麗英也開始失眠和頭痛,

Read more

週四, 21 六月 2012

慈警王仁哲 推動環保以身作則

雖然警察節剛過,還是來認識慈警師兄們,如何在工作崗位上,還能夠把慈濟的人文精神帶進去,擔任保五小隊長的王仁哲,

Read more

週三, 20 六月 2012

傳統習俗淵遠長 素粽飄香慶端陽


加拿大溫哥華舉行一年一度的龍舟賽活動(6/16-17),有180個隊伍參加,吸引超過十萬名民眾來加油,慈濟志工保握機緣,在現場宣導環保,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同時也推廣素食,

Read more

空中飛人做環保 大行李引關注


出國託運行李裡頭裝得不外乎是自己的隨身衣物,或是貴重用品。但是這位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吳金芷,裝的卻是在新加坡做環保的資源回收物。一開始,只用一個行李箱,

Read more

週二, 19 六月 2012

漂泊與坎坷 激發心中願力

每星期志工都會到大廈來載送回收物品,王宗猷也一同協助搬運回收物。(攝影者:宋炳章,地點:臺北市,日期:2010/08/28)「這輩子來做慈濟,是最不後悔的選擇,能做上人的弟子,我感到非常的驕傲。」雖然現在年紀已大,所以大部的時間,都花在自家的大樓做環保,但慈濟的活動,王宗猷還是會參加。因為宗猷還是很愛慈濟,更愛上人。

王宗猷於1930年生於福建,那個年代的宗猷,經歷過動亂的時代,與顛沛流離的逃難歲月;但即使大家啃著樹皮,吃著蕃薯藤度日,但是還是可以見到,大家彼此互相幫助、患難與共的人性大愛。無奈的母親,為了讓宗猷過好日子,曾想過把他賣掉,但因為不忍心,又把宗猷要回來。因為有如此的生命歷程,宗猷的心中埋下一顆想要行善,幫助別人的種子。

愛妻長年獨自撐家 心中感恩說不盡

退役後,在李宗吉(慈濟人稱之為李爺爺)的船公司服務,外借海外做船務工作。當時宗猷的職務是輪機長,每二年才回家一次,前後共18年,對一路攜手的妻子王李淑,宗猷尤其感恩;多年來,妻子獨自撐起照顧家庭的責任,讓他無後顧之憂,長年以海為家。

在船上工作前後共30年的宗猷,最喜歡聽古典音樂、看電視及研讀佛經來打發時間。當朝陽從海平面升起時,宗猷都以歡喜心迎接新的一天;當美麗的夕陽餘暉渲染整個海面,宗猷的感恩之情也油然而生,感恩今天能過個平安又充實的一天。王宗猷每天都會固定到大廈做環保,同時帶動左鄰右舍一同投入愛護大地的行列。(攝影者:宋炳章,地點:臺北市,日期:2010/08/28)

改變聲色心細柔 環保工作護大地

宗猷非常感恩慈濟志工許廷榕和尤藝,除了接引他進入慈濟外,也包容他的壞脾氣。曾經為了停車位,宗猷以惡劣的態度與他們爭吵,但是他們都笑笑地回覆宗猷,調和聲色地與宗猷溝通。無形的軟實力,讓宗猷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個性與態度。
生性急公好義,事事要求完美的宗猷,每件事都會心急的想趕快完成,若事情沒完成,宗猷就會寢食難安,所以他總是給人脾氣不好、愛生氣的壞印象。在領受證嚴上人的教誨後,宗猷了解「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因此,當宗猷覺得自己脾氣不好時,心中便趕快默念「阿彌陀佛」,讓心平靜下來。

無論是921地震,或是當起寮房志工,宗猷都盡心、盡力地把它完成。而環保回收的工作,宗猷也不遺餘力。大廈的每個樓層,都放有標示清楚的回收桶,宗猷固定每天到此收集。回收物的異味,宗猷怕引起鄰居抗議,影響住戶的居住品質,因此,宗猷自掏腰包蓋了一間鐵皮屋來堆放回收物,讓志工和居民都可以不畏惡臭,一同守護大地。
(文:陳秋容、彭敏芬 摘自:人間菩薩內容) Read more

週日, 17 六月 2012

週六, 16 六月 2012

四川環保志工 不畏病苦精進行


四川汶川大地震,今天屆滿四周年。今天要帶您看,愛心的影響力。四年來,慈濟在四川,根扎得深,從賑災,重建,到現在,都還有一批接一批的台灣關懷團,持續的在四川帶動。成都一名婦女,秦健,在當地帶動環保,她就是向台灣志工學習,秦健說,每撿一樣東西,都是在懺悔,提醒她,要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Read more

週五, 15 六月 2012

環保站過母親節 行善行孝報劬勞

許多環保志工,還是做資源分類,疼惜也要感恩大地的母親。在花蓮,有一位甘素香,腦性麻痺必須做輪椅,但在醫師照顧,和慈濟人鼓勵下,已經可以靠著助行器走路,媽媽說,這是她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Read more

週四, 14 六月 2012

台灣名品博覽會 弘環保人文

20120615-61.jpg台灣名品博覽會自2009年開始,已在中國大陸南京、廣州、天津、北京、濟南、武漢等多個城市舉辦過展會。今次2012四川台灣名品博覽會是首次來到四川成都展開, Read more

空地環保廣結緣 走入商城勤宣導

南非,環保種子發芽茁壯,像是在依莉莎白港,志工許美玲,從自家的車庫,開始做環保,後來場地太小,環保站就移往自己的店裡,更邀請員工一起來愛護地球。 Read more

大米發放結好緣 仙範市長訪慈濟


菲律賓慈濟志工從去年開始,先後在仙範市(San Juan)舉辦過三場大米發放,而且每每當地發生火災,志工也總是及時前往發放物資,並關懷災民,為了感謝志工,也希望更了解慈濟,

Read more

週三, 13 六月 2012

資源及多樣性減 地球生命力漸衰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最新的「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5/15),地球的健康狀況亮紅燈,按照人類現在的消耗速度,地球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滿足人類一年的消耗量。地球的生命力,正在逐漸走向衰弱。

從太空中,可以清楚看到地球的面貌,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映入眼簾,而且每分每秒都還在發生。
動畫IN打字聲音,搭配緊張音樂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幹事說,人類現在的生活方式,就好像有另外一個地球任由我們使用。

每兩年一次的地球生命力報告,幫地球做健康檢查,結果並不樂觀。過去四十年來,地球生物多樣性減少了30%,在低度開發國家更是嚴重(60%),因為富裕國家有了環保概念,就改從貧窮國家進口資源。

生態足跡越高,表示消耗的資源越多。這份報告統計,全球生態足跡最高的國家是卡達,前十名絕大多數,都是盛產石油的中東國家,高度開發國家像是美國、丹麥也榜上有名。

生態足跡最低的,則是有一半在非洲,而且都是低開發國家,也是環境退化最直接衝擊的地區,像是糧荒、乾旱、水污染,都讓貧困國家很難翻身。

地球生命力報告,提醒人類,大自然不是有求必應。地球自然基金會呼籲,下個月舉行的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6/20-22),各國都應該勇於承擔責任,齊心合力救地球。


Read more

視環保為職志 毅然轉行創業

高雄李松德夫婦從事汽車車床業將近二十年,不過看見這幾年全球天災頻傳,證嚴上人疾呼人人要做環保,所以三年前,他們結束工廠工作,去年開始全心投入了環保電動車事業。 Read more

週二, 12 六月 2012

六成電費來自空調 節電從此下手

電費確定調漲,不過其實省水省電,省下各式各樣的資源,本來就是現代人應有的覺醒,在花蓮 大漢技術學院從97年度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措施,讓電費每年都下降30萬度。而在玉里的彭先生,家裡經營飲品店,透過自己水電的專長,讓店內省電省水的效果顯著,尤其改變製冰機製水的循環,讓水費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夏天的腳步接近,學生們想在教室吹個冷氣,似乎不是那麼簡單。

在花蓮大漢技術學院,上課時,必須拿著由學生自己花錢儲值的冷氣卡,才能打開冷氣。而平均學生每人每小時只需付出一塊錢的使用費。

大漢技術學院總務長 黃中和:「卡片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說,用電是需要付費的,那收的電費很少,但是教育的意義很大,當他下課的時候,他要取回他的卡片,所以會把冷氣作確實的關機。」

空調的費用占掉學校整個用電的6成,因此,想要節省用電,就必須從全校少吹冷氣開始

大漢技術學院總務長 黃中和:「因為過去學生在使用電器或是教室的電,都是比較浪費的,下課也不會隨手關燈、關冷氣。」

還不僅如此,學校的空調的供電開關,必須在早上十點過後,且溫度高於28度,才會開啟,而且除了宿舍外,空調只開到晚上六點。再加上把走廊與辦公室照明減半,運用檯燈代替,如此的動作,讓學校第一年就看的到成果。

大漢技術學院總務長 黃中和:「第一年節省最多,節省的電度,大概四十八萬度,平均算下來以三塊來算,接近是150萬左右。」

以100年為例,學校整年用電量比96年未調整前整整少了140萬度,而這四年平均用電還以30萬度的速度在下降,而整個省電措施的建置成本只有40萬左右,這樣的成果更獲得台電中區節電比賽第一名,確實值得大家學習。

同樣是省電,家裡經營飲品店的彭先生,汰換掉耗能的冰箱,雖然初期價格較貴,但是時間一拉長,節省的電費與電力相當可觀。

飲品店老闆 彭錦義:「他是符合環保規範的冰箱,所以兩個月下來,電費省了一千多塊,再加上台電的電費折扣,我總共省了接近兩千塊。」

除了節電外,因為店內需要製冰,過程中機器循環使用的水費,一個月竟然高達5000多元,但他發揮巧思,讓循環的水回收再利用,接下來的水費更只剩下500元。

飲品店老闆 彭錦義:「把這個水,排放的水,不要直接排放掉,把他送到二樓的水塔上 再由這個水塔的水作這個自然的循環,就達到節水的效益。」

電價上漲,水資源缺乏,只要你我花點心思,省錢節能還可以減少消耗地球資源,一舉數得。

Read more

照顧戶手心向下 環保行善涓滴愛

在印尼雅加達,慈濟照顧戶 素吉瓦蒂,先生生病,一家九口的經濟壓力,就落在她的身上。經由鄰居介紹,慈濟補助她生活費,經濟好轉,素吉瓦蒂開始在社區推行竹筒歲月,讓更多人和她一樣,生活過得更好 Read more

退休教授 帶動塑膠袋回收

從大學退休的「連滿池」教授,兩年多前和太太走進高雄光華環保教育站,開啟環保站的塑膠袋回收,並設計了作業系統,回收站頓時變成了大學教室。更特別的是,夫妻兩人專門招募了一些身心殘障人 Read more

付出十載不退轉 勤耕福田造慧命

澎湖的環保志工「翁順安」,開著環保車,一戶戶載回收,每周三趟,一載就是十年。付出的心不退轉,翁順安更提供土地,作為環保站,希望環保的觀念,能在社區落實。

志工 翁順安:「我們今天去澎南區載回收。」
Read more

從一個撲滿開始-一人一心力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素食八分飽,兩分幫助人,台中市中西區的慈濟志工,集思廣益,將四十六年前,提菜籃的竹筒歲月精神,帶入社區,他們設計了【兜兜】創意撲滿,希望家家戶戶帶動,省水、省米、省電的好觀念,投撲滿幫助人。
Read more

從一個撲滿開始-收集香腳做撲滿 積善之家樂助人

您看過這樣的撲滿嗎。慈濟志工陳滿,她利用一炷香,燒盡後剩下的香腳,做成屋頂 ,蓋了一座【積善之家】撲滿,帶動一家七口一塊省電,投撲滿助人。 Read more

從一個撲滿開始-物歸源頭精質化 結合職志獻良能

寶特瓶可以做毛毯,寶特瓶蓋呢,台中市龍井區的慈濟志工陳榮忠,發揮專業,集合創意 ,利用寶特瓶蓋,創作了永續利用撲滿,慈濟志工們將撲滿深入社區,帶入校園推廣,募集善念。 Read more

從板房到新城 環保站擴大營業

在四川的慈濟漢旺環保站,上個月從板房區搬到了新城區,空間雖然比前小,不過志工成長的速度,卻比以前更快,

Read more

澎湖愛心變黃金 環保志業成家業

在澎湖的彭南區,志工翁順安,提供土地設立社區環保點,翁順安的哥哥,原本靠捕魚維生,退休後也來幫忙,環保點成了一家人連繫感情的地方。

在澎湖作環保已經十多年的翁順安,最後乾脆提供土地, Read more

六千三百件毛毯 裝箱送往辛巴威


風雨的夜晚,台灣慈善的腳步不停歇。慈濟內湖環保站今天(6/12)晚上,有許多慈濟志工忙著裝櫃,總計有6300件毛毯,要送往非洲的辛巴威。

月黑風高的夜晚,六百多個紙箱全都被塞進貨櫃,這是慈濟要送往非洲辛巴威的毛毯。

慈濟志工 梁連登:「上禮拜有送大米,這次是送毛毯,一個櫃子這樣,預計6300件630箱。」

狹小的空間、昏暗的燈光,每一位志工依然卯足全力搬運紙箱,不敢擔誤報關的時間。

慈濟志工 梁連登:「後天禮拜四接關,下週三開航,要52天(到)辛巴威的港口。」

不知道地球的彼端,有多少人在等待,無懼風雨,志工連夜加緊趕工,要促成這飛躍上千公里的台灣愛心。

Read more

週一, 11 六月 2012

人間菩提-淨化人心護地球

 


淨化人心護地球
Saving the Earth by Purifying People”s Minds

環保科技受肯定
獲頒省水認證書
資源回收植福緣
淨化人心護地球

氣候四大不調,天下動亂頻仍,蘇丹為了獨立,造成國內民心動盪不安,證嚴法師在今天的志工早會中提到,與其求神拜佛,不如清淨在源頭,清淨人心,愛護大地,就從自己開始,就如同環保站裡的志工們,用心付出,守護大地。

自七月南蘇丹宣布獨立以來,境內戰火不斷,民不聊生,難民潮一波又一波,已經有四十一萬七千人無家可歸。國際間動亂頻頻,加上氣候四大不調和,在在都令人感到憂心。

面對天下的災難,證嚴上人也呼籲,與其求神拜佛,不如清淨在源頭,就像環保站裡的志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用清淨無染的大愛,守護地球。

淨化人心,讓四季氣候回歸正常,人人都該盡一分心力,身體力行做回收,或使用環保餐具,減少垃圾的產生,也可以讓再造的物品,延續物命。

Read more

人間菩提-寶特瓶再生織品


環保妙用淨世間
回收再製續物命
做中歡喜健身心
惜護大地蘊福慧

Read more

覺醒年代-來存水撲滿


世界氣候變遷越演越烈,暴雨和乾旱越來越難以預料,
「建築雨水回收」成為一種新穎的惜水概念,透過雨水的蓄留,
使每一棟建築化作一顆小樹,在開發之餘

Read more

覺醒年代-信念才是企業永續的核心價值


大愛電視-覺醒年代,專訪大愛感恩科技負責人-黃華德先生/李鼎銘先生

Read more

成都名品博覽會 環保織品吸睛


台灣名品博覽會,是織品界的一大盛事,今年首次在四川成都舉辦,有550家企業參展,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也用織品的人文之美,推廣環保理念。

台灣名品博覽會首次在四川成都舉辦,展出近三萬件商品,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高科技的產品,連四川省省長也想了解。

四川省省長 蔣巨峰:「這個環保的材料。」

採購商 金艷紅:「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產品,我覺得從產品理念,還有環保的貢獻來說,我覺得是非常不錯的。」

在開展前,志工還先幫工作人員上堂課,因為在博覽會,不只是推廣織品的人文之美,也在實踐慈濟的環保。

志工 洪若岑:「我們也希望藉由這次的機會,也能夠推廣環保,把這個環保的理念落實在生活裡,也告知眾人和民眾。」

講求當季流行的時尚業,也能和環保結合,綠化生活。

真善美志工 唐天慧 李一葦 葉萍 成都報導(2012.06.08)

Read more

週四, 07 六月 2012

病痛磨練不退轉 環保路步步精勤

環保最重要的就是實踐兩個字,住在台北的慈濟志工連素貞,一天兩次出門回收,一做八年沒休息過,連素貞的膝蓋退化,行動越來越不方便了,但他依然堅持走在這條路上,他說環保就是最好的敦親睦鄰。 Read more

週三, 06 六月 2012

2012,6/12-6/24, 大愛感恩即將參與-鹿港慶端陽推廣活動

 【活動名稱】鹿港慶端陽推廣活動
【活動時間】2012/6/12-24
【活動地點】台灣玻璃博物館一樓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四路30號)
20131002-11.jpg 20131002-12.jpg

 

Read more

桃花園環保站 座落苗栗三義

苗栗三義的水美環保站,十幾年來,一直是志工雙手付出的道場,但由於這個環保站未來將另作他用,志工得為環保站找個新家;後來終於在廣興村找到適合的地點,經過五個月的整建,現在正式啟用,

Read more

夏電+首波漲價 六月漲幅29%

台灣的電價很便宜,但是代價並不低。在發電過程中,從發電、到輸配電,每個能源轉換的過程,都不可避免的產生不同程度的汙染。而台灣為了維持低電價,百分七十的電力,都來自空氣污染最嚴重的火力發電; Read more

風扇汰舊回收 維修可運轉


明天(6/5)就是世界環境日,慈濟基金會因應物價高漲時代,蒐集大家的生活智慧,邀請省長達人,教導會眾如何省水節電,像是利用不要的牛仔裙,重新縫製成手提袋等,方便實用,達到節能減碳的目地,讓大家都能成為「省」長一族。

Read more

身殘心不殘 助學圓夢逆風飛行


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文良港,17歲的洪祖聞天生雙腳殘缺,從小就只能爬行過活。因為行動不便,加上相依為命的阿嬤收入有限,家境貧困,祖聞在完成中學教育後,

Read more

不知享福了福 大病癒心性明


陳麗金和陳文陽這對夫妻,在新莊開設修車廠,將工廠裏的角落提供做為環保點,尤其在太太陳麗金,得到直腸癌後,更是全心投入,即使剛做完化療,也來做環保,只要有時間,過去是出去玩,現在做慈濟。

Read more

水養大生命 心靈環保齊響應


工程師出身的慈濟志工張喜慶,發揮專長,在台中市太平區的長安環保站,作了一個雨水回收系統,有效儲水不浪費。台南慈濟志工陳雪芳,同樣回收雨水來洗衣等,不浪費任何一滴水資源。證嚴上人在今天(6/6)志工早會除了讚歎志工們的惜水智慧,

Read more

週二, 05 六月 2012

DaAiTV專題報導(環保20)-恆春環保站

全台灣最南端的環保站恆春環保站,從民國八十五年起,十四年來從原本的十位到現在六十多位環保志工,做環保還得克服落山風的侵襲,在志工努力推動下,

Read more

慈濟深入大船渡市 發放披風溫暖村民

收到慈濟的賑災披肩,老人家迫不期待披上,露出笑容揮手向即將前往下一點的慈濟志工道別。(日本分會提供)有別於昨日(3/24)大雪紛飛的濕冷,25日的太陽綻放出溫暖的笑容。八點半自停歇一夜的松原苑老人院出發,山水映照的大船渡市在朝陽中秀麗依然,只是,沿路的斷垣殘壁中夾雜著數艘破爛的漁船,還有騰空站立不太成型的汽車,滿目的瘡痍令人不勝唏噓,多少的生靈瞬間在此消失。

Read more

去除惡習發揮良能-彰化陳春江的故事


陳春江與兒子和女婿共同經營鐵材工廠,一天至少抽三包菸的他,與人磨擦時,經常以五字粗語向人問候;進入慈濟後,為了怕破壞慈濟的形象,身段變得謙卑柔軟。憑藉著對證嚴上人的無比敬意,發願完成培訓,成為上人的貼心弟子。他對環保站的工作不遺餘力,回收分類能力更是無人能及,平時身體力行,影響家人不燒金紙,免得污染空氣。他與長達五十多年的菸癮展開搏鬥,終於,堅持和意志力讓他成功擺脫菸癮,值得許多想戒菸的人學習。

Read more

他不省他是珍惜--澎湖許長次的故事


慈濟推動環保志業已經二十年了,而離島澎湖的慈濟人做環保,也堂堂邁入第十二個年頭,過去四千多個日子來,誰對慈濟人在澎湖做環保最了解呢?就是我們的許長次師兄。為什麼­說他最了解呢?因為十二年前當慈濟環保的種子,在澎湖發芽的時候,第一個環保點就在他家的前面。然後這十二年來,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晴天、

Read more

週日, 03 六月 2012

慈濟45環保 (三)

慈濟在台灣推動環保二十多年,國外的慈濟人,同樣不遺餘力,帶動綠色潮流,除了台灣和大陸,全球五大洲,目前的環保志工人數,高過一萬五千人,不論在遙遠國度的美國、南非­, Read more

週六, 02 六月 2012

慈濟45環保 (二)

地球暖化嚴重,綠色環保風潮,全球民眾都很重視。早在二十多

年前,證嚴上人輕輕的一句話,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二十

多年後,環保種子一生無量,現今全台環保點有五千多個。

Read more

週五, 01 六月 2012

慈濟45環保(一)


慈濟四十五周年,推動環保二十多年,根據環保署資料,國內政府從1998年起,開始推動資源回收,不過,早在政府推動環保的八年之前,證嚴上人在台中一場演講,就呼籲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帶動國內環保風潮,目前,全台有七萬多名慈濟環保志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