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2012

週日, 06 五 2012

多倫多僑界活動 環保服裝秀

加拿大多倫多台灣同鄉會,為了將台灣的文化、藝術和觀光推向加拿大的主流社會,特地舉辦了「花炫台灣」的演藝活動,慈濟今年也受邀參加,志工以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服裝秀,向大家介紹慈濟的環保成果。

環保與紡織的結合,讓回收的寶特瓶延續了新的物命。

慈濟志工:「你看透氣(寶特瓶毛毯)、吸汗、透氣,然後呢,收起來(體積小),收起來可以當作我們這個背墊。」

這是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台灣傳統日」,慈濟受邀參加,希望將環保科技帶進加拿大主流社會。

台灣同鄉會會長 蔡承志:「能夠把現在的科技跟環保配合在一起,把一般人隨手丟棄的垃圾,把它能做這樣的回收,從來沒有想像過這個寶特瓶能夠變成衣服變成褲子,讓我覺得很讚歎。」

17位志工擔任模特兒,展示大愛感恩科技的各項環保織品,不僅讓大家開了眼界,也將台灣的環保成效推向國際舞台。

真善美志工 唐嘉濱 鍾弼超 程驤 加拿大報導(2012.05.03) Read more

週五, 04 五 2012

寶特瓶節能減碳知多少

瓶裝水的代價_台灣

耗水

 製程中,每瓶耗費10.5公升的水冷卻、洗滌

排碳

 每瓶排放93gCO2

耗油

 每瓶用掉250毫升的石油

用量

台灣每年喝掉11億支瓶裝水,合計其他瓶裝飲料,至少用掉45億支寶特瓶,平均每人用掉200支。堆疊出3座101大樓、串起來繞台灣223圈、地球6.3圈。

資料來源:台灣行政院環保署 2010.4.6

瓶裝水的代價_全球

全球

全球一年售出1億5000萬噸瓶裝水=三座澄清湖水庫的水量=用掉1800萬桶原油、1300億加侖的水。

法國

運一公噸法國Evian礦泉水到澳洲雪梨=排放84公斤二氧化碳。

澳洲

澳洲人一年喝掉1億5000萬公升瓶裝水=排放1萬2000公噸二氧化碳。

美國

美國人一年喝掉新台幣3300億元瓶裝水=製瓶需150萬桶原油=10輛車的用油量。

美國

美國舊金山的公僕若改喝自來水=一年可省1650萬新台幣,可支付3600位學童的營養午餐。

美國

美國寶特瓶回收率僅20%=每天有4000萬個寶特瓶變垃圾燒掉或掩埋。

資料來源: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 Earth Policy Institute

回收寶特瓶代替焚化處理,節能又減碳
一支600ml (約27g)瓶=省16.2ml石油=減少63.4g CO2排放
一支1000ml (約41g)瓶=省 24.6ml石油=減少96.3g CO2排放
根據US EPA 提供之WARM計算

回收寶特瓶用以製造化纖酯粒,比較原生酯粒可節省之水資源
一支600ml (約27g)瓶=減少2.7L耗水
一支1000ml (約41g)瓶=減少4.1L耗水
根據生命週期(水足跡)計算


保特瓶節能減碳知多少

A. 根據泰山企業輕量瓶的資料─

瓶身重量

減少43%寶特瓶塑料使用

製程減碳

每支減排50 gCO2

全年減排55,000噸CO2

回收空間

節省70%堆放場地

全年省下半棟101大樓

節約塑料

一年節省10萬桶原油提煉塑料

 平均30g/pc 寶特瓶,每支寶特瓶製造116gCO2

B. 根據環保署瓶裝水的製程資料-

耗水

製程中,每瓶耗費10.5公升的水冷卻、洗滌

排碳

每瓶排放93gCO2

耗油

每瓶用掉250毫升的石油

用量

台灣每年喝掉11億支瓶裝水,合計其他瓶裝飲料,至少用掉45億支寶特瓶,平均每人用掉200支。

堆疊出3座101大樓、串起來繞台灣223圈、地球6.3圈。

C.

101年度慈濟回收寶特瓶數量

總計

顏色

白色透明

綠色

雜色

 

合計支數600c.c

64,827,477

3,989,105

2,430,258

71,246,840

總重量(kg)

1,684,224

116,238

69,790

1,870,253→1870噸

平均重量(g/支)

25.98

29.14

28.72

27.95g

回收600cc容量的寶特瓶,可減少0.063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慈濟回收瓶的的減碳量為4,517,727kg

D.

原生製程

 

Recycled PET製程

PTA→PET yarn

5,529

6,376

Petroleum to PTA

7,926

總合 (MJ/1 metric ton pet)

13,455

6,376

節能

52.6%

以上資料來源:LIBOLON

原生製程

 

Recycled PET製程

PTA→PET yarn

0.505

0.494

Petroleum to PTA

0.583

總合 (MJ/1 metric ton pet)

1,088

0.494

減碳

54.6%

以上資料來源:LIBOLON

Read more

《經典》環保人 回收物 一粒種子生無量

慈濟推動環保回收已有二十年,這群來自社會各地的環保志工默默付出,是台灣的環保成就,更是傲人的台灣經驗。究竟是什麼樣的動力,支撐他們不計惡臭髒亂,如此投入? Read more

環保毛毯的綠色傳奇

20120507-1.jpg週六, 25 十月 2008 邱淑絹
2007年,國際油價從年初的每桶五十美元,飆升至一百美元;2007年7月,更逼近一百四十美元,攀上歷史新高。

「石油時代已經結束(The Oil Age is Over)」一文強調:「需要百萬年形成的石油蘊藏量,在人類歷史百年間就耗盡;若按目前的速度使用下去,將在四十年內告罄。」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報告更指出,在全球尋找新油氣田的成本愈來愈高,難度也愈來愈大。

因應石油危機,全球一片節能減碳的呼聲中,在台灣,有一項更切身、及時的環保工作,正悄悄進行中…
得知如此輕軟、溫暖的毛毯,來自寶特瓶回收再製時,
總引起人們難以置信的讚歎。
環保志工辛勤分類,結合人援會志工的紡織專業,
讓萬年不死的塑膠,重獲綠色新生命。

 

寶特瓶與紡織品
用心回收就能畫上等號

「地球資源有限,能再生利用最好。已經挖出來的石油,要使其能reuse(重複使用),或recycle(回收)。」專業於紡織的慈濟人援會志工羅忠祐表示,市面上的寶特瓶,是石油提煉的副產品—聚酯所做,它另外一個用途是紡織。

「若把寶特瓶回收後再融解,兩個性質就非常接近了。」輕輕一拈,羅忠祐將難以對等的寶特瓶與紡織品,輕易畫上等號。

1997年間,紡織業者發現寶特瓶再生利用的價值,羅忠祐是其中一位。他懷抱熱誠,號召志同道合的朋友投入寶特瓶織品研發工作;卻因寶特瓶回收過程沒有人力能徹底分類、清洗,研發工作一度中斷。20120507-2.jpg

2000年初,羅忠祐前往美國參加紡織展,結識身為慈濟志工的同業黃華德;在黃華德接引下,於2004年加入慈濟人援會,使再生織品開發工作有了新的契機。

羅忠祐說:「慈濟在台灣有四千五百多個環保點,六萬兩千多位志工,回收分類做得很徹底,正好解決我們遇到的瓶頸。」

志工回收的寶特瓶,經過分類、去蓋後,將瓶身踩扁裝袋,回收工作即告完成。裝袋的瓶身,送至塑膠加工廠切片漂洗,製成再生聚酯粒子,再送紡紗廠抽絲、織布、裁切,一條輕軟、溫暖的毛毯即完成了。

環保毛毯自2006年初開發,年底進入量產。截至2008年9月已製成十五萬兩千多條毛毯,全由慈濟北區環保志工回收寶特瓶提供製作。

慈濟人援會召集人黃華德表示, 環保毛毯 比一般棉質衣物輕軟,既環保又兼顧使用品質。目前除供台灣冬令發放,亦先後送達巴基斯坦、美國、菲律賓、斯里蘭卡等國賑災,予受災民眾溫暖。


綠色設計還原物命
不死塑膠、愛心不息

寶特瓶與布匹,看似迥異的物品,材料卻相同。志工回收後,透過再生製作,還予它更有價值的物命,讓資源生生不息;羅忠祐深覺意義大不同。

「寶特瓶變成環保毛毯後,可如衣服般水洗、重複使用;將來亦可再回收重製,這叫『石油難生,塑膠不死』。志工做環保,可轉化為慈善用途,真正是『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

然而,並非所有寶特瓶均適合回收作為紡織用。羅忠祐舉例,用來裝盛食品飲料、回收標誌標示「1」的透明瓶身,具有高純度聚酯,是最佳的原料;但盛裝清潔產品和化學劑等有害物質的瓶子,則不在重製範圍內。

拿起一塊綠色樣品布,羅忠祐說:「這是由綠色寶特瓶所製成。原來的材質是什麼色,就做成什麼色的布,不會產生色差,也不會褪色。這是種綠色設計,也叫清潔生產,生產過程中不會製造新的廢棄物。」201205074-3.jpg

羅忠祐強調,染一公斤布,需要耗費一百公斤的水,這些廢水若流進河川,將嚴重污染大地。「慈濟提倡環保節能,環保毛毯 所使用的藏青色,是在抽紗時放入染料,織出來的布不需染色,省水減碳,又不致污染大地。」

位在台北大湖公園旁的慈濟內湖聯絡處,志工各司其職地製作毛毯——拉布、裁剪、拷克,畫上記號後燙上慈濟標誌,再用心折疊、小心裝箱;等著裝上貨運,將綿綿愛心送到世界各地需要的角落。

除了毛毯和衛生衣,人援會衣物組團隊亦開發以寶特瓶再生,製成藍天白雲志工服、醫院床單、醫師袍與護士服等,「工廠生產線上的廢紗、損壞的衣服等,由聚酯原料製成的織品,都能回收再製。」

羅忠祐等人歷經失敗,卻堅持在研發路上孜孜不倦、終至成功。「There is only one planet. 至今為止,宇宙裏只有一個地球蘊藏石油能源,我們能不愛護她,與她共生息嗎?」


環保毛毯

‧大塊「寶特瓶磚」送入塑膠加工廠切片製成細粒,再送到紡紗廠抽絲,最後到紡織廠織成布匹再生聚酯粒子。

‧一條約一公斤重,長兩百三十公分、寬一百八十公分的毛毯,約由七十八支寶特瓶製成

‧內湖環保站志工將一卷卷布料裁剪整燙為成品,集結無數愛心製成的 環保毛毯 ,除極具保暖功能,使用日久後亦能再度回收


地球塑膠危機

‧1941年,英國化學家溫菲爾德與迪克生(J.R.Whinfield & J.T. Dickson)由石油副產品乙烯原料中提煉出二醇,與對苯二甲酸聚合,得到高分子化合物「聚酯」(PET)

‧1975年,美國業者改良「聚酯」做成塑膠瓶;四年後,全球塑膠產量超過鋼鐵,地球全面邁入「塑膠時代」

‧2008年,英國《獨立報》報導,在浩瀚的太平洋海面上,發現「兩鍋垃圾湯」,其中多為塑膠垃圾,數量龐大、蔓延面積約為美國領土的兩倍大,舉世譁然

‧環保署統計,2007年台灣寶特瓶使用量超過四十二億支,創歷史新高;而冷飲用的PP杯和保麗龍杯,數量尤其可觀

‧縱然寶特瓶可回收製成毛毯,但製造、回收寶特瓶過程仍會產生溫室氣體;近年國際社會開始推廣「拒喝瓶裝水」運動

文章資料來源:慈濟全球資訊網

Read more

衣世代 衣覺醒 穿透服飾的消費文化

 

撰文/居芮筠(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組召集人)

猜這是哪種生活物件?

當男人擁有它,就變成帥哥;當女人擁有它,男人就失了魂;當它遇見名人,就成為潮流;當它遇見老百姓,生活就有了溫暖;當它登上伸展台,就成為時尚;當它走入博物館,就成為了文化。

無論性別貴賤,衣服無疑是生活必需品,從出生到老去,衣服表面上替我們保暖、擋風,實際上也透過各式的色彩、剪裁和質料,裝飾了我們的外表、彰顯了社會地位、甚至洩漏了個性。

人類從披上一張獸皮或樹皮開始,文明指數也進化了。隨著生活型態的變遷,人類因時、因地制宜,先是取得皮毛、樹葉,後又流通棉、麻和蠶絲,將服裝的發展推向精緻的紡織工業。

工業革命之後,機器大規模生產,降低了成本,原本在早年社會中,僅上流階層負擔得起的訂製服,因價格下降而普及於平民百姓之中。

時至今日,台灣街頭的服飾店幾乎是三步一小家、五步一大家。「一件一九九,三件五百,最後限時降價,買到賺到哦!」店內的大聲公重覆播放著促銷方案,櫃子上堆疊如小山的T恤,衣架上吊掛整齊的襯衫和長褲,多元化的選擇,加上三不五時的換季、出清和週年慶所推出的各式折扣,總能輕易讓人再掏個幾百塊,多帶一件不在購物清單上的衣服。

除了實體店家,網路商店的竄起也不容忽視。根據美國eBay的統計,該網站平均每三秒賣出一件衣服,相較於其他商品,其銷售速度名列第一。更新奇的是,台灣的百貨公司裡,甚至出現了T恤自動販賣機。便利、迅速、選擇多樣、管道多元,改變了現代人的購衣模式,而商家不斷推陳出新,讓消費者隨時受到誘惑。從前是一件衣服穿到破,現在則是穿不舊,因為衣服已不再只是單純作蔽體之用,而成為一種商品,輪替率高,不可否認也豐富了人生。

現代人的衣櫃裡,彷彿永遠都少一件。然而,根據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一個女人的衣櫥裡,平均有二十二件衣服從來沒有穿過,也捨不得丟。這些衣物多半來自衝動性購買,包括限時限量的特價商品。

當你走進衣帽間,煩惱著明天要穿什麼的時候,可曾想過市面上這彷彿取之不盡的衣服是從哪裡來的?當衣服風塵僕僕來到明亮的商店、被店員捧在掌心推銷之前,究竟經過了什麼樣的旅行?買便宜的衣服,消費者對得起自己的荷包,但是否對得起製作衣服的人?扣掉行銷、人事等種種成本,能剩下多少給付工資?

時光追溯至十九世紀末,工業革命進入尾聲,因機械化而產生的大量便宜成衣現象,促成了成衣產業。約莫一八八○年代開始,大規模的歐洲難民因饑荒、政治等問題逃難到美國紐約,形成了大量女工。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貼.身.危.機】

多數人在挑選衣服時,都優先考慮外觀、顏色、價格及合身與否,很少去細究它在後加工時,使用了什麼添加物,讓衣服看起來鮮豔或筆直。繽紛的顏色讓服飾看似增加了生命力,但裡面卻可能暗藏風險。
在染色過程中所使用的偶氮染料,會對皮膚產生刺激,而且有致癌的疑慮;很多顏色鮮豔的服飾含有一種叫做芳香胺的染劑,被皮膚吸收後,在人體內產生反應,形成致癌化合物。而且芳香胺不溶於水,就算把衣服洗過,恐怕也無法完全清除。這種染料除了價格低廉之外,也因為它的色種齊全、著色力強、顏色鮮亮,以及色牢度高,所以在紡織業界廣泛使用。
資深紡織服裝業工作者郭敘吟直言,「前幾次洗過會褪色的衣服其實還好,不會褪的可能加了很多定型染劑。」那麼天然染料是否就沒問題呢?事實上,天然染料的色澤往往比較暗沉,常需要添加染助劑固色,因此也可能造成重金屬如鉻、鉛、鎘等殘留在衣物上。
除了染料,添加物也不乏危機。新衣服(尤其是牛仔褲)看起來筆挺或許很賞心悅目,但有可能是添加了超量的甲醛,會引起過敏、溼疹等皮膚病,也可能影響生育。最後,衣服乾洗時所使用的傳統化學藥劑四氯乙烯,證實會引起頭痛和哮喘。
環保署已將紡織相關的有毒物質列管為禁止或限用,同時,化學用料的危險性確實也不應以偏概全,只是,一般民眾在選擇衣服時,還是得三思。郭敘吟強調,「深色及有怪味的不要買,價格當然也不能太便宜。」畢竟在全球化的服裝市場上,管制和檢驗的範圍仍有死角。

血汗工廠 
↑ 中國的成衣廠女工埋首車縫。血汗工廠的勞工超時工作、薪水微薄,替品牌商賺取豐厚利潤。(圖片/達志影像/REUTERS)
機械化生產 
↑ 機械化生產提高了紡織效率。
檢測衣物防禦功能 
↑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高科技設備,供檢測衣物防禦功能。
構樹皮製衣 
↑ 阿美族設計師張碧玲仿古老傳統,取材構樹皮製衣。

Read more

週四, 03 五 2012

落實環保教育 大愛無國界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黃延祿師兄細心的解說物廢歸源。海灘,是在炎熱的天氣裡民眾最愛到的避暑地方。但是,在民眾離去後,海灘上盡留下的是一堆資源以及廢棄物。位於東南亞的泰國和菲律賓兩個國家海岸線都相當的長, Read more

桐花祭登場 推動一日五善

20120504.jpg桐花盛開的季節,各地紛紛舉辦桐花祭,今年花蓮桐花祭主題是活絡客庄,環保救地球,慈濟志工也受邀參與,向鄉親們介紹如何回收分類呵護大地,也展示了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製品。 Read more

週三, 02 五 2012

推環保 教育撼動東莞展

東莞電視台記者也好奇的放下麥克風,仔細聆聽慈濟師姊們解說資源變黃金的演變過程。80年代的台灣是加工行業的起飛期,邁入21世紀的今天,台灣各行業的品牌也在世界打出了名聲。現在M.I.T.(Made In Taiwan)產品對消費者而言,代表的是新款、耐用、美觀。因中國大陸對外資台灣公司也到各地設廠,在大陸區的廣東東莞,是一個許多台商的第二個舞台,生活著許多台灣精英。因緣俱足下,東莞市人民政府事務局和東莞台商協會在東莞國際會展中心協力舉辦2012年東莞台灣名品博覽會,展期從2012年4月19日至22日,而身為台灣知名品牌的大愛感恩科技也是被受邀的廠商之一。

東莞志工 歡喜承擔
「這木材是投射燈用的!」從厚街過來的慈濟志工黃銀孝師兄在忙著處理展示架上的投射燈。只看到黃銀孝師兄爬上爬下,把會場上的電線和燈裝置好,雖然時間緊迫,但是他還是氣定神閒,不急不徐地把需要完成的事情給處理好。

在會場的另外一角,劉紹儀師姊像孩子般在“玩拼圖”,「我在拼“大愛感恩科技”!」全神貫注的神情,讓人感動,原來用心是這麼的單純!

「東莞從來沒有像這樣的展覽,藉此向大陸會眾來推廣環保及大愛的品牌,想要告訴大家把資源如寶特瓶來變成黃金。」從台灣遠道而來的大愛感恩科技團隊的周宗翰師兄在會場說明。

環保製品 吸引人潮
這次來到東莞國際會展中心參展的大愛感恩科技,以環保的概念,帶給民眾簡約、清爽的不同選擇。不用石油、棉,改用回收寶特瓶製作、製程中是以寶特瓶原色,而不是變成布之後再經過一道後染的程序。在顏色上是以環保織品的原色為主,像是綠、白。在材質中加入咖啡渣,增加吸臭功能,並降低紡織密度,清爽透風。每件商品都有清楚標示寶特瓶的使用數量,以及能源的節約量。同時也告訴大家環保從日常生活的衣著中,就能開始。

參觀人士蒞臨展位時,東莞的慈濟志工們使出全力,詳盡地、細心地介紹產品的特色及成立大愛感恩科技的目的,期望經由面對面的說明和實際產品的展現,能呼籲更多的廠商一起來響應使用環保材質,減少耗費地球的能源。參觀人潮絡驛不絕,環保製品吸引許多會眾駐足。駐足的會眾有許多不解,師兄、師姊們非常有耐心的一一解答,解除疑慮,會眾也覺得十分的神奇,會驚訝一個小小的寶特瓶如何會變成這種手感溫柔的各種紡織用品,樂於接受把資源變黃金這種環保理念。在智慧生活體驗館裡,小小的攤位上,綠白相間的環保衣物,精緻的擺放在電視下面,電視裡不斷的播放環保片段。「在大陸好多人都不知道這種資源是怎麼回收製作的,接觸到這些產品明白這樣的方法也可以回饋地球,愛護地球,真的很好!」與會的會眾如是說。

當地媒體採訪 把握因緣推廣
東莞電視台記者張雪芬及攝像師方毓新先生來採訪江志超師兄,駐足的會眾覺得十分的神奇,會驚訝一個小小的寶特瓶如何會變成這種手感溫柔的各種紡織用品,樂於且無形中接受讓資源變黃金的環保理念。江師兄順此機會介紹 證嚴法師於1990年提出環境保護理念,慈濟環保菩薩們響應證嚴法師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無私無悔地付出。主要意義為推廣環保理念,此概念涵蓋二層意義:一是懺悔,懺悔過去無知,浪費資源;二是感恩,感恩有機會來付出,與地球共生息。期望經過這次在東莞展出的因緣,能將環保理念在這裡生根發芽。

大愛感恩科技名字的由來是「大愛眾生 感恩大地」,就是秉持著 證嚴法師的「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期盼帶動更多人,一起用愛和智慧守護大地。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是希望能讓更多人加入環保的愛心接力與正面循環,為環境注入一股愛心的清流,與地球共生息。大愛感恩科技將環保菩薩回收回來的資源製成產品,如此善的循環愈擴愈大,透過會眾看到產品的喜悅,而進行愛護好地球,環保減碳的理念。會眾通過慈濟志工們的愛心了解物件的生命歷程,以「續物命,造福慧。」

【文:人文真善美志工 易麗華 古細鳳 邱淑美 劉軍】


Read more

大愛感恩科技 士林店開幕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以回收寶特瓶製作環保衣物,實踐也推廣環保生活哲學,今天全台最大的概念館在士林開幕了,館內裝潢大量使用環保素材,落實低碳生活概念,同時結合相鄰的靜思書軒,打造一個讓身心靈都環保的空間。

(2012.05.01)眾人齊力,拉下布條,大愛感恩科技的第七間低碳概念館,在士林開幕了,這也是目前最大的概念館。

慈濟志工 鄭青輝
(在這個地區有這個開幕儀式,其實我們真的要很感恩,我們所有的大德,還有師姐師兄 提供充分的場地)
全台最大概念館 全低碳環保打造
館內除了環保衣物,連裝潢素材也很環保,像是更衣室的簾子,是用環保織布所做,另外還可以看到回收紙管、用廢棄木屑做的木板等,落實低碳生活的概念。

慈濟志工
孫若男
(這邊兩間店租給人家時限到期了,所以我就把它租下來,一個想變成靜思書軒,另外一個我想大愛感恩科技)

逛完概念館,滿足生活上的環保,特別的是,旁邊緊鄰著靜思書軒,可閱讀證嚴法師的法語,或各種沉澱心靈的書籍,書軒設有共修的空間,不定時舉辦讀書會和講座,聆聽分享,提升智慧。

蔡佳珍 李建寬 台北報導
(2012.05.0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