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2011
週一, 30 五 2011
大愛感恩科技 第一家環保社會公益企業---遠見雜誌
- Article Details
遠見雜誌2011年5月號第299期 作者:呂愛麗
誰想得到,2004年南亞海嘯,竟意外催生了台灣第一家環保社會公益企業——大愛感恩科技。
那年,基業船務公司創辦人李宗吉之子李鼎銘,跟隨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親臨受災最嚴重的印尼亞齊,看到不同膚色、信仰的人,從世界各地飛去,只為一個目的,觸發他反省,「身為實業家的我們,是否可以付出更多?」
從亞齊回台後,李鼎銘和另外四位也是大愛志工的台灣企業家,包括味全董事長魏應充、德式馬董事長黃華德、東英建設董事長高明善,以及宏碁創辦人之一林家和,一起將設立於2003年的人援會進行更細緻的分工,下設五個小組,涵蓋食、衣、住、行、資訊,由五位實業家擔任召集人,人援會並開始以慈濟環保志工於全台所回收的寶特瓶,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廠商,製成環保毛毯。這正是大愛感恩科技的雛形。從事紡織業逾30年的德式馬董事長黃華德擔任人援會總召集人,他傾全力支援,在公司內部設立專責部門,編列預算。
但他很快就發現,「慈濟資源龐大,我愈做愈焦慮,發現不論投入多少經費、人力,都來不及,也做得不夠透徹」。於是,五人商討成立一家經營模式與一般營利企業截然不同的公司,獲利全數回饋「慈濟基金會」。集資7000多萬元後,向證嚴法師爭取了兩年始獲得首肯,大愛感恩科技終於2008年12月誕生。
寶特瓶化身100種生活用品
過去,人援會將環保志工回收的寶特瓶製成賑災環保毛毯;如今,大愛感恩科技將寶特瓶化身成更多生活用品,包括一般的休閒服飾、服飾配件、生活織品、嬰兒織品等逾100種產品。
自成立以來,不論回收市場行情如何,大愛感恩科技均以高出市場1元的價格收購寶特瓶。
因此,外界質疑,大愛感恩科技是因為有堅強的環保志工做後盾,因此可免費拿到回收寶特瓶,「就算成功也沒什了不起」的說法,似乎不是很站得住腳。
雖然從人援會開始,已經研發將寶特瓶製成布料的技術,黃華德率領的團隊,歷經兩年,成功將良率提高至80%。
50家廠商力挺 回饋1000萬
只是開發一般休閒服飾產品,必須顧慮的問題更多。由於黃華德堅持不後染,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欠缺像一般服飾擁有色彩繽紛,在設計上更需費心。負責行銷的李鼎南透露,愈素愈貴,跟一般商品比較,成本多兩到三成。
所幸獲得接近50家協力廠商的參與,願意將志工的愛心傳承下去。去年,一共回饋了1000萬元給慈濟基金會。
除了網路銷售,產品去年正式在靜思書軒上架,今年下半年也將設立第一家實體店面。
五位創辦人之中,魏應充算是最早加入慈濟的。在中國大陸市場打拚將近20年,他以循環經濟定位大愛感恩科技,將回收資源的價值發揮最大化,讓慈濟公益事業得以生生不息。
為此,大愛感恩科技的每一件產品,都會註明採用多少支寶特瓶製成,以及節省了多少水和減碳量。「有些消費者很可愛,他們會問說,可不可以將家裡回收的寶特瓶帶來換取產品,」令李鼎南哭笑不得。顯然,一般消費者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還是陌生的。今年3月,大愛感恩科技導入生產履歷,從Polo衫開始,希望往後能推廣至每一項產品。
二維條碼 增加產品感性訴求
可是,生產履歷無法告訴消費者那些關於環保志工的動人故事。大愛感恩科技計畫接下來在產品上嵌入二維條碼(QR Code),只需要擁有智慧型手機,即可讀取關於這項產品的資料,還能連上YouTube,觀賞環保志工的故事短片,為產品增添更多感性訴求。
環保志工的故事曾經感動不少人,黃華德和李鼎銘亦不例外。黃華德笑稱,自己加入慈濟前,是一名自以為小有成就,自視甚高的生意人。以前一年定做六套西裝才算體面,有一年到北京參與文化交流,看到李鼎銘半生投入慈濟志工行列的老父走在前頭,「鞋子灰灰的,褲子上還有三顆補釘,」差點流下淚來。
李鼎銘記得,南亞海嘯發生,慈濟計畫運送三萬噸大米到亞齊。藉助李鼎銘在海運的專業,當年運送支出省下100萬美元。省下的經費,正好投入更多公益用途,讓李鼎銘成就感加倍。
大愛感恩科技若證明公益企業的模式可行,相信將鼓舞更多人投入。
Read more科技與環保結合 響應綠色消費
- Article Details
綠色消費正熱門,許多科技大廠紛紛響應節能減碳,致力研發綠色科技。大愛感恩科技受邀參與華碩電腦福委會端午佳節活動,推廣環保衣的理念,讓科技業不僅落實綠色研發,也鼓勵響應綠色生活。
大愛感恩環保志工賣力推廣環保衣的理念,一邊讓消費者觸摸衣物質料,一邊不停說明這些原料都是來自回收的寶特瓶,這讓華碩科技廠員工很驚訝。華碩員工劉喻聰:「很難想像這是用寶特瓶做出來的,整個觸感和一般的衣服沒有兩樣。」
綠色消費已經是普世價值,看到無用的寶特瓶變成有用的紡織品,讓科技業人士覺得很有意義。 華碩員工劉喻聰:「我們通常只要是製造東西就會消耗很多資源,這個從已經使用過的寶特瓶開發,我覺得可以不會過度浪費地球資源,我覺得很有意義。」
環保意識成為時代顯學,科技大廠也不落人後,不只科技產品要響應節能減碳,現在也呼籲員工,要從生活落實環保。 大愛感恩科技與華碩電腦福委會合作,推廣循環再生的理念,希望透過分享,讓更多人用身體力行的方式愛地球。(大愛感恩科技:www.daait.com )
訊息來源:大愛感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10518 12:00:33)
週日, 29 五 2011
蘆洲靜態展 呈現草根菩提身影
- Article Details
慈濟45年,環保回收就走了21年,成就了4千5百個環保站,7萬多名環保志工,裡頭有許多不分年齡和階級的志工投入環保,他們把環保工作當成修行,也因此有許多人文故事。 Read more
週六, 28 五 2011
【得獎】2011年金炬獎「年度十大潛力企業」/「十大潛力商品」
- Article Details
為鼓勵台灣企業楷模,傑出企業管理人協會每年評選優質企業頒發的【金炬獎】。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以回收寶特瓶抽絲製成紡織品,同時盈餘全捐公益的運作模式,獲頒今年(2011)【金炬獎】「年度十大潛力企業」和「十大潛力商品」獎項。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總經理李鼎銘,從行政院長吳敦義手中接過第九屆【金炬獎】的「潛力企業」和「潛力商品」兩個獎項。這是由傑出企業管理人協會,為鼓勵永續經營的企業楷模所主辦的活動。
行政院長吳敦義在致詞時,感謝民間企業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努力。「在創造更高的生產力,提升產品的被接受度,以及對於顧客的服務的圓滿,都是使得我們MIT的產品在國內跟國外都有很好的口碑。」
大愛感恩科技自今年以來,已陸續獲得環保署綠色標章、德國萊因碳足跡認證;環保衣更於4月底,獲得國際級專業認證荷蘭Control Union GRS認證,符合世界環保標準;並獲《遠見雜誌》第七屆CSR企業社會責任獎首獎。接連獲得殊榮,李鼎銘感恩慈濟環保志工,將愛心化為清流,及主辦單位的肯定。
李鼎銘表示:「因為在環保的產品,跟這樣子完全公益的企業裡面,在台灣還是首見;協會給予這樣鼓勵,也是讓我們有再向前努力的動力。」
Read more大愛感恩科技 環保成就獲獎肯定
- Article Details
由中華民國傑出企業管理人協會所主辦的金炬獎,是鼓勵台灣企業楷模,今年選出的年度十大潛力企業和十大潛力商品獎項,都頒給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這是台灣企業對於環保和公益企業的肯定。 Read more
週五, 27 五 2011
【得獎】2011年建國百年國家品質金像獎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獲中華工商經貿科技發展協會肯定,頒發「品質保證金像獎」,其設立目的,在於激勵企業優質競爭,建立我國產品與產業「創新價值、再造經濟」的優勢,創造高附加價值,樹立國家企業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以「環保人文」 「愛心接力」 「完全回饋」企業理念出發,在研發設計團隊努力下,將原本要丟棄的寶特瓶,不斷創新研發,蛻變成各式各樣簡約優雅休閒服飾、保暖毛毯、生活織品等等,此次榮獲2010年『國家品質保證金像獎』,在大愛感恩推動環保織品上是很大的鼓勵。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期許在社會中持續推動環保生產、環保消費;因為資源有限,垃圾不滅;現代人生活用物不離地球資源,而石油或礦產一旦耗盡即不再生,與人類相伴的將會是百年也去化不了的塑膠類垃圾。環保理念需要長時間不斷地教育、呼籲,提升人人的警覺心,並在生活中全面的身體力行,才能真正呵護地球。
Read more週一, 23 五 2011
前庭說慈濟 後院作環保
- Article Details

週五, 20 五 2011
慈濟用心推廣環保 獲美市府肯定
- Article Details
美國新澤西的愛迪生市,是華人聚居的主要城市。當地志工13年來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志工推動環保,也受邀成為愛迪生市綠色團隊的成員之一。 Read more
週二, 17 五 2011
華碩綠色園遊會 大愛環保衫受矚
- Article Details
綠色消費正熱門,許多科技大廠紛紛響應節能減碳,致力研發綠色科技。今天(5/17)華碩電腦舉辦園遊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設攤,推廣環保衣的理念,讓科技業不僅落實綠色研發,也鼓勵員工響應綠色生活。 Read more
菊島七年之美 清淨菩薩涌
- Article Detai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