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前總理 讚內湖環保站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1-03-14, 週一 10:58

寶特瓶蓋 成建材
在製作毛毯的「巧藝坊」,聽著導覽志工介紹寶特瓶變身毛毯的過程,艾斯肯夫婦手掌觸摸著毛毯,臉上露出驚奇的神情。這時外頭正在下雨,寒風陣陣逼人,陪同的慈濟志工許麗薰立刻拿起身旁的圍巾,為夫婦倆人圍上,他們高興地說:「好暖和。」導覽志工表示,毛毯將提供受災者,或是貧困的人使用。
然而,寶特瓶除了瓶身可以製作成毛毯之外,瓶蓋與瓶環也被用來與其他建材混合,成為再生的建材。這些建材不但防水,還可以再度回收後銷毀、壓縮、再製,不斷循環使用。導覽志工指出,「巧藝坊」屋頂、地板以及牆壁部份,就是使用回收木材與寶特瓶蓋混合而成的建材蓋成的,這讓艾斯肯驚奇地直說:「太好了!太好了!」

拯救地球 帶頭作
走入環保站,除了了解資源回收分類的細節,艾斯肯也關心環保志工的工作狀況,他很好奇,為何環保志工大都是女生,導覽志工幽默地建議由他帶頭參加,發揮影響力。豪邁的艾斯肯立即舉手大聲說:「好呀!」他的率真引起一陣笑聲。
艾斯肯坦誠,過去對慈濟基金會的所作所為並不真正瞭解,而這次的參訪,讓他觀察到基金會做了很棒的事情。他對慈濟的環保志工非常敬佩,看到志工們用自己的雙手,專注地做分類,認真的態度,只為了響應證嚴上人拯救地球的呼籲。
此行收穫滿滿的艾斯肯,了解到回收的寶特瓶可以製成毛毯賑災,溫暖受災者的心;更看到慈濟將環保站與教育結合,邀約社區的學校團體,實際體驗資源分類,教育下一代瞭解拯救地球的重要。艾斯肯認為,慈濟做的這一切非常有意義,他允諾,回到比利時後,將邀約更多人一起做環保,共同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文:王乙喬 台北內湖報導 201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