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學師生實做環保:志工了不起!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1-02-18, 週五 15:01

私立大同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自然生態寫作課」,指導老師郭慧娟加入慈濟教聯會教師培訓後,才深刻體會承擔這門課是「生命教育」,應該讓學生體會環境與人的關係,不是搜集資料或想像而完成,於是安排至山上、濕地實際走訪、勘察,再透過環保實做的課程,讓同學感受到山河遭受破壞的現況,進而明白「環保」不是講經濟效益,而是對於生態資源的浪費。
環保從細微處做起 相約保護地球盡己力

就讀資訊系的謝宜君同學說,「在家有做分類回收,但是不知道分這麼細,尤其塑膠分類竟有八種規格,志工們透過長期的接觸,用『手』去觸、摸、拉、扯來辨別,實在太驚訝、太了不起!」體會到實做超過理論,凡事都要身體力行才正確。應用外語系的李鳳瑄則說,用「手」拆解錄音帶很好玩、也很麻煩,而物品要廢棄時零件還可發揮再使用的功能,「原來環保是由細微處做起,回去後自己也會更用心做環保。」
同學們做的很專心,也都有不同的體會與感受,他們相約還要再來環保站,多學一些環保經驗,為居住的地球盡一份責任。離去前,志工們贈送靜思語卡與同學結緣,讓上人法語隨時陪伴這群青年學子。【更詳盡報導 請詳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洪麗莉 台北中山報導201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