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庇沙大校園環保列車開跑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09-03-08, 週日 07:14

經過一番的努力與用心策劃,慈青幹部於一星期前到宿舍去逐一敲門宣導,並帶著自製的書籤與同學們結緣,喚醒更多的大學生重視環保。同時,慈青鼓勵同學在各自的房間裏設立一個小小的環保角落,呼籲身邊的朋友一起來為大地付出,把環保落實在生活中。
「說」與「做」並行
2009年3月8日一早,慈青幹部在環保定點集合,回收分類站及環保海報展示區已經準備好迎接有心人的到來。
慈青向送回收資源來的同學們講解如何分類環保物,及如何落實生活環保,也邀請同學們一起投入,親身體驗分類資源。為了影響更多同學一起做環保,慈青鼓起勇氣走到禮堂附近的巴士車站、食堂與宿舍,一一向同學們宣導。
平時有在做環保的黃棟梁同學表示自己會隨地拾環保物,希望以實際行動來影響身邊的朋友力行保護地球。楊慧賢同學則說,以往若要參與環保活動,就必須乘搭巴士到校園外最靠近的社區,一趟來回要耗費一個多小時,加上須隨身帶著之前收集好的大小包回收品,可謂耗時耗力。「現在能在校園內做環保,省時又減碳,實在太好了。」
拯救八棵二十年大樹
首次參加環保活動的印裔同胞基斯汀還邀請三位室友一起來響應。眾人身體力行投入分類,以有意義的活動向明媚的早晨說早安。巫裔同胞莫哈默乃是當天第一位帶著一袋袋「戰利品」到環保點報到的同學。由於之前沒有做環保的經驗,對能回收與不能回收的資源種類一知半解,故此所帶來的「戰利品」免不了包含不能回收的東西,為此他特留下來投入資源分類的工作。「很感謝可參與這次環保活動,從中獲得很多環保知識。」
清涼的清晨已變成烈日當空,大家已汗流浹背,卻依然默默地撫慰著受傷的大地之母。短短四小時內,原本被大家所遺棄的垃圾,終化作黃金,再由黃金化為愛心。活動結束後,大家回收了近四百公斤的紙類,意味著成功拯救了八棵二十年的大樹!
若人人能克己復禮,自我克制,將「想要」的欲望轉為「零」,才能減低地球的負擔。未來日子,大家更期許不再用塑膠袋與寶麗龍,還給地球一個乾淨的面貌。
撰文者:許淑凌、吳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