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淤積主因 山區崩塌地淤積


山區崩塌地的淤積,占水庫淤積量的一半以上,全台各主要水庫淤積量平均超過三成,霧社,白河水庫,淤積量超過三分之二,幾乎完全失去功能,這些淤泥曾有環團表示,八百年也清不完。為了解決淤積問題,水利署水工試驗所目前正在設計排淤隧道,希望能夠利用重力在颱風季節排砂。不過,石門水庫兩座排砂隧道,完工至少要等十年,工程款超過百億,但也不見得能夠徹底解決問題。

面對六十八年來最嚴重乾旱,台灣的水庫和水資源,崩盤的危機,迫在眉睫。
就以北部的石門水庫來說,三分之一的容量,裝的全部都是泥砂。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局副局長王國樑:「石門水庫是民國53年就蓋好,它的庫容是有,高達3.09億立方公尺,五十年大概淤了1億方,最新的一個資料,大概剩下2.01億(立方公尺)。」

來自崩塌地的淤砂,占水庫淤積量的一半以上,而極端氣候沖刷,帶來更多的泥砂,讓問題,雪上加霜。

2004年8月25號,新形成的艾利颱風,艾利颱風直撲北台灣而來,台北市大風大雨,從沒停過。

水利署北水局副局長王國樑:「最嚴苛的就是,民國93年8月的,這場艾利颱風,將近帶了,2788萬立方公尺的砂,到我們(石門)水庫裡面來。」

一場颱風,帶來近十年的泥砂淤積量,任何一座水庫要存活下去,唯一的條件,是要能排掉更多入庫的砂石。

每天上百台的砂石車,在見底的水庫裡奔波,即使政府宣示清淤無上限,但石門水庫一年淤砂量,達3百多萬噸,排砂設施只能化掉2百多萬噸。
台灣幾乎所有的老水庫,都苦於淤泥爆量的類似症狀,被迫尋找新的解方。

為了解決水庫的淤砂問題,水利規畫試驗所,以百分之一的比例,建造一座石門水庫的縮小模型,模擬艾利颱風來襲時,大雨帶來泥砂,灌進水庫的情況。

水利署水試所課長謝天元:「怎麼去減緩這個水庫的淤積,我們就規畫了,分洪防淤隧道,讓高濃度的泥砂,能夠從這個隧道出去。」

不均勻的泥漿,因為比重較重,會往下沉,在清水下方匍匐前進,這樣的情況,就是所謂的異重流。利用這樣的特性,在阿姆坪與大彎坪,分別設計防洪排淤隧道,可望取代人工清淤。

水利署水試所工程司吳慶現:「打中層的隧道,去引最下層的濁水,國外也沒有用到這種工法,配合設計單位,去測試這些象鼻飲水鋼管的,一些排砂能量。」

黑色的泥砂,不斷地被吸進隧道,層表水還是一片清澈。

水利署水試所工程司吳慶現:「大彎坪的隧道 光艾利颱風一場,它就可以排出超過1千萬立方公尺的泥沙量,抽泥船要抽30年,等於大概50億的價值。」

水利署水試所課長謝天元:「水庫早期在蓋的時候幾乎是沒有防淤通道的,從北到南,包括了石門水庫,曾文水庫,南化水庫,其實都有相關的研究在進行。」

雖然以石門水庫來說,要盼到這兩座隧道,又是另一個十年;但人定勝天的工程思維,究竟能為水庫帶來多少利多?

水利署北水局副局長王國樑:「未來每年有多少砂,進到我們的水庫裡來,也透過這些設施,能夠把砂,能夠把它清除。」

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根本不可能解決的,只是說它的淤積趨緩,壽命拉長,但是你說它會根本解決,不可能,我們今天的技術是沒有辦法,解決水庫的淤積問題。」

末端的水庫治理,每年的清淤,水利的工程,或許都只是以拖待變。只有正視大旱的危機,從整體國土規畫,減少開發,節水觀念開始做起,才能讓缺水的危機,變成轉機。

文字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謝啟泉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