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8

Wednesday, 03 January 2018

合心掘井湧泉亙古 大愛研發化廢為寶

圖說:雲南省科研機構聯合會理事一行十一位在團長雲南省科學技術院綜合處李常有處長帶領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基於來賓們均來自雲南省各科研機構,於是虞珊明就以大愛感恩之慈悲科技馳援大愛、以及討討科學的目的,與來賓們分享。(攝影:姜郁雯)12/26(二)上午雲南省科研機構聯合會理事一行十一位在團長雲南省科學技術院綜合處李常有處長帶領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基於來賓們均來自雲南省各科研機構,於是虞珊明就以大愛感恩之慈悲科技馳援大愛、以及討討科學的目的,與來賓們分享。

身處科技應用發達的今天,很多科學研究項目的直接目的就是造福於人類,人類的生活品質和水平因而不斷得到快速的提升。然而,科學成果同樣可以給人類造成災難,這樣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最實際的例子就如塑膠,最早來自於1850年代的英國。自從塑膠被開發以來,各方面的用途日益廣泛,人類生活中離不開它。它也是禍害間接或直接的來源,購物時使用的塑膠袋,產生的垃圾造成海洋汙染、生態危機。

圖說:「雲南地處高海拔,紫外線特別強,除了皮膚曝曬,很多人因此患白內障。(大愛感恩R2R)太陽眼鏡正好,可以帶回雲南給家裡老人作贈品,而且又能獻愛心。」來賓們發自內心的響應以及對大愛感恩科技的讚歎。(攝影:姜郁雯)虞珊明表示:基於塑膠被分解的機會差不多是零了,大愛感恩科技的設立,當初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堆積成山的塑膠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大愛感恩團隊除了減少廢棄物,更積極的化廢為寶,發揮契而不捨的研發精神,將環保毛毯碎邊料,再製成為毛毯、刷毛背心、拉鍊、太陽眼鏡框….等多樣成品。確實實踐證嚴法師環保精質化的勉勵,以達成與地球共生息為目標。

「雲南地處高海拔,紫外線特別強,除了皮膚曝曬,很多人因此患白內障。(大愛感恩R2R)太陽眼鏡正好,可以帶回雲南給家裡老人作贈品,而且又能獻愛心。」聽到來賓們發自內心的響應以及對大愛感恩科技的讚歎,就如證嚴法師所勉勵:「慈濟是由許多人點滴付出愛心而成就的,我們要以掘井人精神,好好地運用這些資源,不斷地深入挖掘出泉水,還要以這清淨的心靈活水來淨化人心。」這是大愛感恩的使命,更期待邀約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造物無盡藏 大愛共生息

圖說:12月29日,2017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大愛感恩辦公室來了一群有活力的外賓。由文鈺理事長、劉盛首席顧問帶領一行十五人,這群年輕人都是湖南各界菁英、綠色瀟湘的幹部成員,前來大愛感恩參訪、交流。12月29日,2017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大愛感恩辦公室來了一群有活力的外賓。由文鈺理事長、劉盛首席顧問帶領一行十五人,這群年輕人都是湖南各界菁英、綠色瀟湘的幹部成員,前來大愛感恩參訪、交流。

瀟湘是湖南的代稱,這群年輕志工以「瀟湘藍天碧水的守望者」自我期許。大愛感恩虞珊明以935年前、蘇軾的《赤壁賦》做為迎賓的開場。「….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記得當年《經濟學》第一章第一頁,便是以明月與清風作為探討「自由財」、「公共財」之分別。隨著近代工業技術發展,時空背景與詩人蘇軾、甚至上個世紀經濟學家生存環境大不相同。今天,人類所處自然環境面臨重大考驗,若再不戒慎警惕,留給後代子孫可能只有從詩詞歌賦,才能憑弔的自然美景。

慈濟人從1990年證嚴法師呼籲:「鼓掌雙手做環保。」及至2008年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從減少廢棄物、清淨在源頭,到環保精質化、循環到循環。也就是現代學者所揭櫫的「循環經濟」,實踐證嚴法師呼籲的:「不要再從地底下取能源。」回收廢棄寶特瓶再利用。甚至環保毛毯的廢棄邊腳料,都能循環再利用,不但能減廢,還能賑災、救人。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從減少廢棄物、清淨在源頭,到環保精質化、循環到循環。也就是現代學者所揭櫫的「循環經濟」,實踐證嚴法師呼籲的:「不要再從地底下取能源。」回收廢棄寶特瓶再利用。甚至環保毛毯的廢棄邊腳料,都能循環再利用,不但能減廢,還能賑災、救人。來自醴陵愛尚自然體驗工作室、綠色瀟湘榮譽理事的程娟問到:「大愛感恩是營利機構嗎?」聽完虞珊明解釋,大愛感恩以公司組織的效率,擴大非營利機構的愛心。綠色瀟湘秘書長孫成馬上接話說:「大愛感恩就是社會企業。」大愛感恩本著:企業對於社會最直接的回饋就是積極從事社會關懷,並且以「身體力行,創造影響力」希望鼓勵更多人盡一己之力,參與社區與社會服務。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造物無盡藏 大愛共生息

圖說:12月29日,2017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大愛感恩辦公室來了一群有活力的外賓。由文鈺理事長、劉盛首席顧問帶領一行十五人,這群年輕人都是湖南各界菁英、綠色瀟湘的幹部成員,前來大愛感恩參訪、交流。12月29日,2017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大愛感恩辦公室來了一群有活力的外賓。由文鈺理事長、劉盛首席顧問帶領一行十五人,這群年輕人都是湖南各界菁英、綠色瀟湘的幹部成員,前來大愛感恩參訪、交流。

瀟湘是湖南的代稱,這群年輕志工以「瀟湘藍天碧水的守望者」自我期許。大愛感恩虞珊明以935年前、蘇軾的《赤壁賦》做為迎賓的開場。「….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記得當年《經濟學》第一章第一頁,便是以明月與清風作為探討「自由財」、「公共財」之分別。隨著近代工業技術發展,時空背景與詩人蘇軾、甚至上個世紀經濟學家生存環境大不相同。今天,人類所處自然環境面臨重大考驗,若再不戒慎警惕,留給後代子孫可能只有從詩詞歌賦,才能憑弔的自然美景。

慈濟人從1990年證嚴法師呼籲:「鼓掌雙手做環保。」及至2008年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從減少廢棄物、清淨在源頭,到環保精質化、循環到循環。也就是現代學者所揭櫫的「循環經濟」,實踐證嚴法師呼籲的:「不要再從地底下取能源。」回收廢棄寶特瓶再利用。甚至環保毛毯的廢棄邊腳料,都能循環再利用,不但能減廢,還能賑災、救人。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從減少廢棄物、清淨在源頭,到環保精質化、循環到循環。也就是現代學者所揭櫫的「循環經濟」,實踐證嚴法師呼籲的:「不要再從地底下取能源。」回收廢棄寶特瓶再利用。甚至環保毛毯的廢棄邊腳料,都能循環再利用,不但能減廢,還能賑災、救人。來自醴陵愛尚自然體驗工作室、綠色瀟湘榮譽理事的程娟問到:「大愛感恩是營利機構嗎?」聽完虞珊明解釋,大愛感恩以公司組織的效率,擴大非營利機構的愛心。綠色瀟湘秘書長孫成馬上接話說:「大愛感恩就是社會企業。」大愛感恩本著:企業對於社會最直接的回饋就是積極從事社會關懷,並且以「身體力行,創造影響力」希望鼓勵更多人盡一己之力,參與社區與社會服務。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Monday, 01 January 2018

相約今生此刻 慈悲大愛感恩

圖說:12月22日下午三點,來自中華骨髓庫中心李黎主任一行6人,參觀完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拜訪。(攝影:李岩珂)12月22日台北的天空,從冷風中,擠出如陽光般燦爛笑臉,來自中華骨髓庫中心李黎主任一行6人,下午三點在林美鳳師姊的陪伴之下,參觀完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拜訪。冬至是昔時各家庭團聚慶賀的節日,今天的交流更像是一家人的重逢。大愛感恩虞珊明以一首《在第六對相遇》片段音樂,伴隨者如光影掠過的慈濟簡史影片,將大家的焦點到到90年代,環保與骨髓捐贈共同的起點。如歌詞所揭示著:如前世般的因緣,彼此相約來到今生此刻。

圖說:大愛感恩虞珊明以一首《在第六對相遇》片段音樂,伴隨者如光影掠過的慈濟簡史影片,將大家的焦點到到90年代,環保與骨髓捐贈共同的起點。如歌詞所揭示著:如前世般的因緣,彼此相約來到今生此刻。(攝影:李岩珂)時光倒流至1993年,證嚴上人以「捐髓救人、無損己身」、「慈悲大愛、尊重生命」的悲憫胸懷,成立「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一路走來,舉辦了萬場以上的活動、動員數十萬人次的志工,向民眾宣導正確的捐髓觀念。期望透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能讓更多的血液疾病患者有重生的希望,也讓更多有愛心的民眾有付出的機會。

1997年慈濟骨髓庫展開第一例骨髓送往中國大陸,並展開了兩岸骨髓醫療的交流。同時催生了2001年中國大陸重新啟動的「中華骨髓庫」。多年以來,中國大陸成為慈濟骨髓全球捐贈最多地區、挽救了無數生命。更重要的,同樣以救人為初衷,中華骨髓庫更以慈濟為學習對象,從提高人文水平、愛心意識做起。因為慈濟強調:骨髓不是單純的醫療事業,是生命教育,是推動大愛、淨化人心的思想工程。

慈濟醫療志業總在不可能中,找出可能之路,慈濟骨髓捐贈中心到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一路從骨髓移植、周邊血到臍帶血,正如從鼓掌雙手做環保回收、清淨在源頭,到成立大愛感恩、環保精質化。血液病友需要健康的骨髓以獲得重生,關鍵在人,地球需要養息修補,關鍵一樣也在於人。期待人人發揮良能,為患者、也為地球找出重生契機。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相約今生此刻 慈悲大愛感恩

圖說:12月22日下午三點,來自中華骨髓庫中心李黎主任一行6人,參觀完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拜訪。(攝影:李岩珂)12月22日台北的天空,從冷風中,擠出如陽光般燦爛笑臉,來自中華骨髓庫中心李黎主任一行6人,下午三點在林美鳳師姊的陪伴之下,參觀完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拜訪。冬至是昔時各家庭團聚慶賀的節日,今天的交流更像是一家人的重逢。大愛感恩虞珊明以一首《在第六對相遇》片段音樂,伴隨者如光影掠過的慈濟簡史影片,將大家的焦點到到90年代,環保與骨髓捐贈共同的起點。如歌詞所揭示著:如前世般的因緣,彼此相約來到今生此刻。

圖說:大愛感恩虞珊明以一首《在第六對相遇》片段音樂,伴隨者如光影掠過的慈濟簡史影片,將大家的焦點到到90年代,環保與骨髓捐贈共同的起點。如歌詞所揭示著:如前世般的因緣,彼此相約來到今生此刻。(攝影:李岩珂)時光倒流至1993年,證嚴上人以「捐髓救人、無損己身」、「慈悲大愛、尊重生命」的悲憫胸懷,成立「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一路走來,舉辦了萬場以上的活動、動員數十萬人次的志工,向民眾宣導正確的捐髓觀念。期望透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能讓更多的血液疾病患者有重生的希望,也讓更多有愛心的民眾有付出的機會。

1997年慈濟骨髓庫展開第一例骨髓送往中國大陸,並展開了兩岸骨髓醫療的交流。同時催生了2001年中國大陸重新啟動的「中華骨髓庫」。多年以來,中國大陸成為慈濟骨髓全球捐贈最多地區、挽救了無數生命。更重要的,同樣以救人為初衷,中華骨髓庫更以慈濟為學習對象,從提高人文水平、愛心意識做起。因為慈濟強調:骨髓不是單純的醫療事業,是生命教育,是推動大愛、淨化人心的思想工程。

慈濟醫療志業總在不可能中,找出可能之路,慈濟骨髓捐贈中心到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一路從骨髓移植、周邊血到臍帶血,正如從鼓掌雙手做環保回收、清淨在源頭,到成立大愛感恩、環保精質化。血液病友需要健康的骨髓以獲得重生,關鍵在人,地球需要養息修補,關鍵一樣也在於人。期待人人發揮良能,為患者、也為地球找出重生契機。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