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November 2016
DA.AI Eco Humanitarianism Book Bag
- Article Details
Among all kinds of textile materials, felt fabric is one of the oldest forms. Most felt comes from polyester fiber, which matches perfectly with embroidery, metal, or a variety of decorative elements. Although felt fabric is not widely seen in Taiwan, DA.AI’s Eco Felt Product Series is not only made with mixed color of eco-friendly felt from recycled PET bottles, but also received recognition in the Taiwan Excellence Awards in 2014. The Taiwan Excellence Award is only honored to outstanding Made in Taiwan (MIT) companie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sign, quality, and marketing.
The newly designed DA.AI Eco Humanitarianism Book Bag is made from recycled PET felt fabric with beautiful recycle embroidery on the front side. The main compartment fits up to A4 size book, while the bag is also equipped with pockets for mobile phone and small notebook. This elegant accessory is great for all occasion and fits all daily necessities; the inner pocket is designed for coin pouch and side inner pocket for insulation cup.
DA.AI Technology not only promotes material regeneration, but also makes good use of recycling resources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eco daily accessory. Hopefully with great effor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rough beautiful and simple design, can we bring people’s attention and encourage them to choose a simple lifestyle with low desire. DA.AI spreads its great love through felt fabric textile product and looks forward to deliver the strength to green textile industry as a way to purify people’s mind and the world.
DA.AI Technology, Jasmine Li, Taipei
科技環保開眼界 落實教育你我他
- Article Details
26年前,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26年後,台灣可以從當時的垃圾山變成現在世界第三回收國,這樣的關鍵在於「教育」。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機構、或公司可憑一己之力扭轉整個社會的環境問題,唯有教育人民人人環保,才有可能達成。11月22日,文化大學國際商務系師生一行人今天透過校外參訪走入大愛感恩科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質上的環保織品更加深同學們落實環保的重要性。
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兼文創學程副主任施光恆博士表示,學生選修社會行銷,夠過各各優良企業參訪來進行個案研討,從中學習企業行銷方式,大愛感恩科技在國際綠色行銷有優良表現,藉著實際參訪,讓學生了解綠色行銷方法,也同也讓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
課程中大愛感恩科技楊竣翔師兄分享到R2R系列,包括用二次再生聚酯粒製成的R2R動物毛毯、R2R摺邊圍巾、R2R口遮罩,以至R2R環保聚酯粒,使布料二次再生的利用,更能以多元化的產品形象繼續延續物命。源自於2012年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賑災毛毯,通過「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便成立研發中心致力於搖籃到搖籃相關研發,不為增加業績,只為地球能永續。在2015年,大愛感恩科技成功將一次回收製成的剩布,利用物理法再製為二次回收塑膠酯粒,並且再次製成環保再生布料與環保再生產品,讓物命延續於工業循環當中。
『Recycle to Recycle』環保觀念具有深厚的意義,除了讓大家看到環保產業新的可能性,更是提醒著人人愛護大地的重要性,大愛感恩科技自創立以來在做的就是把本來為地球的負擔,能夠回收再利用,減少石油的開發,減緩地球暖化有效的付出。
短短的旅程中同學們深受感動及大開眼界,不僅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有信心更是對高科技的研發讚嘆不已。中國大陸學生楊文琪同學,認為生活中不需要很多複雜的東西,只要夠用就好,很喜歡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及產品背後的理念,能拯救地球又能透過使用物品而得到佛教的啟發,會讓自己的生活變的更簡單。落實清淨在源頭,回收確實分類,要讓地球不生病,是大家的責任,期許人人身體力行,宣導環保理念,讓環境可以更好,老師及同學們也想共同為地球永續而努力。
透過今天的課程同學們看到很多日常的必需品,不論衣服、包包或是鞋子都能用寶特瓶製作而成,最重要的是,環保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行動參與,減少一個塑膠袋、免洗杯、免洗筷,不僅保護個人健康,同時愛護我們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郭于禎 台北內湖報導
科技環保開眼界 落實教育你我他
- Article Details
26年前,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26年後,台灣可以從當時的垃圾山變成現在世界第三回收國,這樣的關鍵在於「教育」。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機構、或公司可憑一己之力扭轉整個社會的環境問題,唯有教育人民人人環保,才有可能達成。11月22日,文化大學國際商務系師生一行人今天透過校外參訪走入大愛感恩科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質上的環保織品更加深同學們落實環保的重要性。
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兼文創學程副主任施光恆博士表示,學生選修社會行銷,夠過各各優良企業參訪來進行個案研討,從中學習企業行銷方式,大愛感恩科技在國際綠色行銷有優良表現,藉著實際參訪,讓學生了解綠色行銷方法,也同也讓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
課程中大愛感恩科技楊竣翔師兄分享到R2R系列,包括用二次再生聚酯粒製成的R2R動物毛毯、R2R摺邊圍巾、R2R口遮罩,以至R2R環保聚酯粒,使布料二次再生的利用,更能以多元化的產品形象繼續延續物命。源自於2012年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賑災毛毯,通過「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便成立研發中心致力於搖籃到搖籃相關研發,不為增加業績,只為地球能永續。在2015年,大愛感恩科技成功將一次回收製成的剩布,利用物理法再製為二次回收塑膠酯粒,並且再次製成環保再生布料與環保再生產品,讓物命延續於工業循環當中。
『Recycle to Recycle』環保觀念具有深厚的意義,除了讓大家看到環保產業新的可能性,更是提醒著人人愛護大地的重要性,大愛感恩科技自創立以來在做的就是把本來為地球的負擔,能夠回收再利用,減少石油的開發,減緩地球暖化有效的付出。
短短的旅程中同學們深受感動及大開眼界,不僅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有信心更是對高科技的研發讚嘆不已。中國大陸學生楊文琪同學,認為生活中不需要很多複雜的東西,只要夠用就好,很喜歡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及產品背後的理念,能拯救地球又能透過使用物品而得到佛教的啟發,會讓自己的生活變的更簡單。落實清淨在源頭,回收確實分類,要讓地球不生病,是大家的責任,期許人人身體力行,宣導環保理念,讓環境可以更好,老師及同學們也想共同為地球永續而努力。
透過今天的課程同學們看到很多日常的必需品,不論衣服、包包或是鞋子都能用寶特瓶製作而成,最重要的是,環保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行動參與,減少一個塑膠袋、免洗杯、免洗筷,不僅保護個人健康,同時愛護我們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郭于禎 台北內湖報導
台灣名品博覽會 環保科技受矚目
- Article Details
歷時三天在廣東東莞的台灣名品博覽會落幕了,這次展會一共吸引300多家台資企業參展。慈濟在東莞的台商和東莞台協會的因緣,與台博會結下此緣,今年展館延後時間,開到晚間九點,讓上班族也能利用下班時間參觀,志工希望透過活動能接引更多人加入行善行列。
為期三天的台灣名品博覽會,在東莞熱鬧落幕。大愛感恩科技,宣傳環保理念,吸引民眾目光,東莞市長參訪,讚歎高科技的用心。
東莞市長 張科:「環保材料能做得這麼漂亮(這全部都是環保材料)。」
由愛心人士捐贈與慈濟結緣的帽子,深受大眾歡迎。慈濟藉由博覽會,也希望接引更多人走入行善行列。
在靜思書軒的展場,付出無所求的慈濟志工是最佳宣傳,民眾不論老少,都受到靜思語的啟發。
慈濟志工:「這句天下一家親,平安時要互愛,災難來臨時要互助,所以師父告訴我們,有困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要怎麼樣走進去」
慈濟志工:「在我們台灣來講的話,環保做得很好,很多都是這些老菩薩,這些老人家他們說我要把我的生命是有用的,他們感受的就是成就感。」
高喊口號,志工希望人人有環保理念。
真善美志工 陸燕紅 張琳 廣東報導
放下酒杯撿瓶罐 環保清淨在源頭
- Article Details
怎樣才能夠多用心?七十五歲的楊嘉雄,年輕時為了生意交際應酬,幾乎天天與酒為伍,從台南喝到嘉義,被稱為「喝過縣」,十八年前,受邀到花蓮參加尋根之旅,讓他發現自己應該發揮良能,造福更多人。過去與酒瓶形影不離的他,也從瓶子開始做回收,楊嘉雄四年前研究玻璃瓶該如何分類,而且加以清洗,這樣的做法對廠商來說,更加好利用,配合的意願大大提升,也印證了,只要多用心,小細節可以創造出更大價值!
玻璃瓶,除了顏色分類外,還有什麼學問?住在台南的楊嘉雄,花了四年時間,有了心得!
慈濟志工 吳萬江:「可以回收的,他會另外挑選起來,甚至還會特別清洗。」
慈濟志工 楊嘉雄:「在這個玻璃瓶的分類中,我才發現原來多用心,是要用在哪邊,用心在做和不用心做差很多, 我現在做了以後經過四年, 這些玻璃瓶已經供不應求。」
有重量、易碎的玻璃瓶,透過楊嘉雄的雙手,不只有分顏色、拔瓶蓋,他清洗後按照大小分開擺放,多用心的結果,讓廠商特別喜歡透過他回收,楊嘉雄說這一切,和用不用心,有關係!
慈濟志工 楊嘉雄:「以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馬上會發脾氣,現在都會先想一下,先用心想一下,有上人這一句多用心, 現在比較不容易發脾氣。」
不只改變自己的脾氣,楊嘉雄的多用心,也用在醫療志工方面!曾經因為疾病開刀,做環保的楊嘉雄,也會抽空到醫院服務,吹葫蘆絲、表演魔術,楊嘉雄說他知道待在醫院的苦,所以用心讓眾人歡樂,也是一種回饋!
真善美志工沈价妙 陳榮欽 溫寶琴 許鴻男 台南報導
醫療廢棄物管理 分享台灣經驗
- Article Details
2015年4月尼泊爾大地震,慈濟深入災區從事賑災工作,一年多來,志工在當地的關懷,不曾中斷。今年八月,尼泊爾健康照護基金會,也與大林慈濟醫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最近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召開,東南亞醫療廢棄物管理研討會,大林慈濟醫院也受邀參與,由林名男副院長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代表,分享醫療廢棄物的處理經驗。
第22屆世界衛生組織,東南亞區域醫療廢棄物管理研討會,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行,大林慈濟醫院這次受「國際醫療無害組織」之邀,也參與盛會。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林名男:「因為我們跟這個HCWH,國際醫療無害組織有很好的一個連結,那他們也是一個等於是參加的有關單位之一,所以他們就邀請我們去分享一下慈濟醫療志業體,我們如何在醫院裡面做醫療廢棄物的處理,還有節能減碳的部分。」
相較於其他種類的廢棄物,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必須格外費心,大林慈濟醫院連續多次在國內獲得「醫療廢棄物減量及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獎項,因此也結合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環保製品,在現場與各國代表分享。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林名男:「慈濟不管是在醫療廢棄物,在醫療志業體裡面就做得很多也做得很踏實,後面還有大愛感恩科技的支援,所以我們這幾年來,其實在世界各地類似的這個會議裡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一個回響。」
在大林慈濟醫院醫護團隊的巧思下,醫療廢棄物有了新生命,這次也希望透過研討會的交流,不僅在尼泊爾,也希望在東南亞各國產生共識,進而共行。
尼泊爾報導
Read more
廢物利用享資源 心靈環保真富足
- Article Details
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與醫療團隊一行及大愛感恩科技,因邀之約參與此次第22屆世界衛生組織東南亞區域針對醫療廢棄物工作研討會,一群「有志之士」齊聚在尼泊爾加德滿都Yak & Yeti飯店,希望能透過學習交流,更加落實廢棄物處理,做好資源利用。
與會上十國會員代表及世界衛生組織,與NGO團體醫療無傷害照護(HCWH)、尼泊爾健康照護HCF醫療專家60多人齊聚參與,針對醫療廢棄物,應做何處理,熱烈分享,WHO東南亞區域辦公室派尼泊爾代表Dr. Jos Vandelaer致詞時憂心表示:「僅東南亞區域千家醫療院所,每天所產生醫療廢棄物即高達百萬噸以上。」
各國代表針對己國醫療廢棄物管理政策、歷程,及成果與做法,及為促進醫療機構妥善處理廢棄物,保障民眾健康與環境安全,所做的努力在會中分享。
大愛感恩科技於現場陳列出環保產品,各國醫療專家,對大愛感恩產品感到十分有興趣,除同仁虞珊明、洪碩廷博士說明外,大林慈院林副院長也與各國專家分享,他在歷次國際會議上,推廣環保之心得,稱得上「醫療環保達人」。
林名男副院長表示,相較其他廢棄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更重要,以往焚燒方式,在地球暖化減碳議題下,勢必要評量。依據環保署101-103年醫療廢棄物流向申報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醫院產生有害廢棄物,如廢尖銳廢棄物及透析廢棄物,約2.7萬噸每年,再利用率,101年為9.3%,至103年為15.4%成長快速,由於醫療廢棄物具生物感染性風險,以保障環境安全與民眾健康,醫療廢棄物處理方式與流向,非常重要。
HCF行政副主任Suman Raut分享:「到台灣遇到慈濟人都充滿熱情、樂於付出,所以他也想學習付出助人。」當下即將愛心落實,手心向下,幫助一位,抱著孩子的貧窮婦人。
不論是受來台經驗,或在各國上看到慈濟人的付出,被所感動,也令人發願付出,然而在愛心啟發之下,感動付出化行動的參與,更是大愛感恩科技所要傳達的深植影響力,期許朝對的事情而努力,讓大愛繞全球。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虞珊明 尼泊爾報導
Read more廢物利用享資源 心靈環保真富足
- Article Details
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與醫療團隊一行及大愛感恩科技,因邀之約參與此次第22屆世界衛生組織東南亞區域針對醫療廢棄物工作研討會,一群「有志之士」齊聚在尼泊爾加德滿都Yak & Yeti飯店,希望能透過學習交流,更加落實廢棄物處理,做好資源利用。
與會上十國會員代表及世界衛生組織,與NGO團體醫療無傷害照護(HCWH)、尼泊爾健康照護HCF醫療專家60多人齊聚參與,針對醫療廢棄物,應做何處理,熱烈分享,WHO東南亞區域辦公室派尼泊爾代表Dr. Jos Vandelaer致詞時憂心表示:「僅東南亞區域千家醫療院所,每天所產生醫療廢棄物即高達百萬噸以上。」
各國代表針對己國醫療廢棄物管理政策、歷程,及成果與做法,及為促進醫療機構妥善處理廢棄物,保障民眾健康與環境安全,所做的努力在會中分享。
大愛感恩科技於現場陳列出環保產品,各國醫療專家,對大愛感恩產品感到十分有興趣,除同仁虞珊明、洪碩廷博士說明外,大林慈院林副院長也與各國專家分享,他在歷次國際會議上,推廣環保之心得,稱得上「醫療環保達人」。
林名男副院長表示,相較其他廢棄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更重要,以往焚燒方式,在地球暖化減碳議題下,勢必要評量。依據環保署101-103年醫療廢棄物流向申報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醫院產生有害廢棄物,如廢尖銳廢棄物及透析廢棄物,約2.7萬噸每年,再利用率,101年為9.3%,至103年為15.4%成長快速,由於醫療廢棄物具生物感染性風險,以保障環境安全與民眾健康,醫療廢棄物處理方式與流向,非常重要。
HCF行政副主任Suman Raut分享:「到台灣遇到慈濟人都充滿熱情、樂於付出,所以他也想學習付出助人。」當下即將愛心落實,手心向下,幫助一位,抱著孩子的貧窮婦人。
不論是受來台經驗,或在各國上看到慈濟人的付出,被所感動,也令人發願付出,然而在愛心啟發之下,感動付出化行動的參與,更是大愛感恩科技所要傳達的深植影響力,期許朝對的事情而努力,讓大愛繞全球。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虞珊明 尼泊爾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