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6

Tuesday, 04 October 2016

孔子文化心推廣 南寧志工信願行

圖說:隊伍浩蕩長,南寧志工合影,圓滿10月3日的孔子文化周暨儒商論壇活動。(南寧真善美志工提供)二O一六中國東盟(南寧)孔子文化周暨儒商論壇邁進第6天,今日(10/3)天氣晴朗,雖然已經是深秋,但氣溫34度,中午更高達36度,可能比臺灣高雄的太陽還要大。中午過後師兄姊陸續來到孔廟展場,準備前來聆聽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分享『大愛無私化感恩』,同時也廣邀會員、會眾前來聆聽,了解慈濟環保理念。

有一位基督徒的情侶檔前來參觀,很好奇大愛感恩科技是什麼!雖然沒有挑到合適的商品,但分享慈濟環保理念,願意留下聯絡方式,希望往後也能來做志工、回饋社會。

慈濟志工 方丹,一早即開心的說要來第一個開張大吉,請購守護三件組,因經常參加活動可以保護膝蓋保暖等作用。每次想起證嚴法師時,方丹都會非常哽咽:「當第一次見到 證嚴上人,感覺到 上人真的很慈悲,也深知是我們的福報,如是沒遇到 上人,自己可能還在遊山玩水,過著迷茫的人生,以前最喜歡聽流行歌曲,現在都是唱慈濟的歌,以前見什麼就買什麼,現在都只買日用品,懂得惜福愛物,要自己需要的。」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更發願生生世世跟著上人做慈濟。

慈濟志工 陳艷萍,因女兒邊靜去四川讀書的因緣,而認識慈濟;以前也很怕與人互動,去敬老院也不太敢與他們互動,但後來就像上人說的,「視天下老人為自己父母」,久而久之真的會有這種感覺,那念悲心也會起。

南寧每周六上午環保活動,陶樂耕與陳華興帶動社區爺爺奶奶做環保,剛開始爺爺奶奶不知道什麼環保,以為是慈濟來收破爛的,會將回收錢給他們,志工都會和爺爺奶奶分享『這些是來給慈濟的做好事的。』知道沒有錢拿,爺爺奶奶掉頭就走了,但「知難而進」,志工繼續推動環保,經歷兩年帶動,漸漸地改變了對慈濟的想法,每到時間也會來配合環保,這件事在於堅持,做慈濟就是因為不能因為它難而不做,更因為它難才要堅持。

圖說:此次孔子文化周暨儒商論壇,前來推廣的南寧志工,分享自己的慈濟故事;陳艷萍(左上)、陳泳成(右上)、方丹(左下)、廖安娜(右下)。攝影者:許育仁慈濟志工 閉小萍,因一次院老敬活動上,看到師兄姊都很友善、很陽光,而後參加讀書會,感到慈濟不同,「覺得退休生活要充實一點,也不滿於同事退休生活只是練街邊舞,打牌等等,行善才是我所要的。」

慈濟志工 黃愛娟,因為一本慈濟月刊接起與慈濟的因緣,而後在南寧麒麟山做環保發現慈濟,主動聯繫慈濟開始投做志工,「一個人的力量,不如團體來的力量大、做的多、面也廣。」讚歎上人的德行與理念,能幫助人是造福,其實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慈濟志工 陳泳成,2011年5月與慈濟結緣,當時被南寧會所慈濟道場,各師兄師姊言行所吸引,從激動、感動,到行動,一路走來跟著師兄姊的腳步,從讀書會、敬老院、到下鄉訪視、冬令發放,不斷的學習感動,充滿收穫。「從中覺得自己所做仍然太少,發願一生一世跟著上人,做就對了。」

慈濟志工 廖安娜,嫁到臺灣,婆婆剛好是慈濟委員,因而開始認識慈濟。在慈濟的社推中心學習靜思茶道,而對慈濟人文有了更深的了解,很認同慈濟,回到南寧後,就很希望能把慈濟人文帶回自己的故鄉「剛好慈濟也在南寧起步,而培訓正式成為上人的弟子,希望在自己的故鄉把這一份大愛灑播在這片土地上。」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廣西南寧報導

Read more

孔子文化心推廣 南寧志工信願行

圖說:隊伍浩蕩長,南寧志工合影,圓滿10月3日的孔子文化周暨儒商論壇活動。(南寧真善美志工提供)二O一六中國東盟(南寧)孔子文化周暨儒商論壇邁進第6天,今日(10/3)天氣晴朗,雖然已經是深秋,但氣溫34度,中午更高達36度,可能比臺灣高雄的太陽還要大。中午過後師兄姊陸續來到孔廟展場,準備前來聆聽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分享『大愛無私化感恩』,同時也廣邀會員、會眾前來聆聽,了解慈濟環保理念。

有一位基督徒的情侶檔前來參觀,很好奇大愛感恩科技是什麼!雖然沒有挑到合適的商品,但分享慈濟環保理念,願意留下聯絡方式,希望往後也能來做志工、回饋社會。

慈濟志工 方丹,一早即開心的說要來第一個開張大吉,請購守護三件組,因經常參加活動可以保護膝蓋保暖等作用。每次想起證嚴法師時,方丹都會非常哽咽:「當第一次見到 證嚴上人,感覺到 上人真的很慈悲,也深知是我們的福報,如是沒遇到 上人,自己可能還在遊山玩水,過著迷茫的人生,以前最喜歡聽流行歌曲,現在都是唱慈濟的歌,以前見什麼就買什麼,現在都只買日用品,懂得惜福愛物,要自己需要的。」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更發願生生世世跟著上人做慈濟。

慈濟志工 陳艷萍,因女兒邊靜去四川讀書的因緣,而認識慈濟;以前也很怕與人互動,去敬老院也不太敢與他們互動,但後來就像上人說的,「視天下老人為自己父母」,久而久之真的會有這種感覺,那念悲心也會起。

南寧每周六上午環保活動,陶樂耕與陳華興帶動社區爺爺奶奶做環保,剛開始爺爺奶奶不知道什麼環保,以為是慈濟來收破爛的,會將回收錢給他們,志工都會和爺爺奶奶分享『這些是來給慈濟的做好事的。』知道沒有錢拿,爺爺奶奶掉頭就走了,但「知難而進」,志工繼續推動環保,經歷兩年帶動,漸漸地改變了對慈濟的想法,每到時間也會來配合環保,這件事在於堅持,做慈濟就是因為不能因為它難而不做,更因為它難才要堅持。

圖說:此次孔子文化周暨儒商論壇,前來推廣的南寧志工,分享自己的慈濟故事;陳艷萍(左上)、陳泳成(右上)、方丹(左下)、廖安娜(右下)。攝影者:許育仁慈濟志工 閉小萍,因一次院老敬活動上,看到師兄姊都很友善、很陽光,而後參加讀書會,感到慈濟不同,「覺得退休生活要充實一點,也不滿於同事退休生活只是練街邊舞,打牌等等,行善才是我所要的。」

慈濟志工 黃愛娟,因為一本慈濟月刊接起與慈濟的因緣,而後在南寧麒麟山做環保發現慈濟,主動聯繫慈濟開始投做志工,「一個人的力量,不如團體來的力量大、做的多、面也廣。」讚歎上人的德行與理念,能幫助人是造福,其實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慈濟志工 陳泳成,2011年5月與慈濟結緣,當時被南寧會所慈濟道場,各師兄師姊言行所吸引,從激動、感動,到行動,一路走來跟著師兄姊的腳步,從讀書會、敬老院、到下鄉訪視、冬令發放,不斷的學習感動,充滿收穫。「從中覺得自己所做仍然太少,發願一生一世跟著上人,做就對了。」

慈濟志工 廖安娜,嫁到臺灣,婆婆剛好是慈濟委員,因而開始認識慈濟。在慈濟的社推中心學習靜思茶道,而對慈濟人文有了更深的了解,很認同慈濟,回到南寧後,就很希望能把慈濟人文帶回自己的故鄉「剛好慈濟也在南寧起步,而培訓正式成為上人的弟子,希望在自己的故鄉把這一份大愛灑播在這片土地上。」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廣西南寧報導

Read more

Monday, 03 October 2016

伊朗環保參訪行 環保教育心行動

圖說:9月29日,伊朗環境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PO﹚考察團,伊朗國家生產力組織領導Dr. Roya Tabatabaei Yazdi (左2)、伊斯蘭自由大學有機農業系教授Dr. M. Raza Ardakani(右2)、伊斯蘭自由大學助教Dr. Zahra Abedi(左3),在中國生產力中心陳仲聞先生陪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見證臺灣綠色科技與環保回收。(攝影者/曹書豪)中國生產力中心與伊斯蘭共和國生產力中心在雙邊合作(Bilateral Cooperation between NPOs, BCBN)計畫下以企業標竿為主題作經驗交流,目前將以參訪與專家服務等活動來進行。9月29日,伊朗環境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PO﹚考察團,在中國生產力中心陳仲聞先生陪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見證臺灣綠色科技與環保回收。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伊朗高原上,氣候較為乾燥,目前面對缺乏乾淨水資源的問題,民眾大多購買瓶裝水,但喝完的寶特瓶、塑膠瓶,與其他家用垃圾往往容易被隨意丟棄、或者回收效率不高,往往造成了許多垃圾問題。此次來臺灣觀摩學習,參訪各企業團體,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與中國生產力公司,介紹大愛感恩科技將廢棄的寶特瓶回收再製程環保產品,因此希望能將大愛感恩這套相關技術轉移至伊朗,創造盈餘的同時也解決環境問題。

「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大愛感恩科技期許建立一個愛心平台,匯聚眾人的愛心,將一般人視為垃圾的資源再製成環保產品,而每項環保產品背後充滿的愛心與祝福,從環保菩薩、愛心企業/實業家、每位請購大德,人人都是愛心接力的一環,同時將每年投資與盈餘,全部回饋給慈濟基金會,作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將愛心循環,最後達到證嚴法師的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

26年前,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時的台灣環境一樣,但26年後,台灣可以從當時的垃圾山變成現在世界第三回收國,這樣的關鍵在於「教育」。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機構、或公司可憑一己之力扭轉整個社會的環境問題,唯有教育人民人人環保,才有可能達成。

伊朗國家生產力組織領導Dr. Roya Tabatabaei Yazdi,肯定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回收,希望往後可以合作,共同解決伊朗垃圾問題。伊斯蘭自由大學有機農業系教授Dr. M. Raza Ardakani,請購防穿刺神奇白布鞋,回去和朋友分享環保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別於一般的企業、公司,是一家「心靈改造的工廠」,所追求的是「Return Of Influence - 影響力深植力」,將環保深植人心,自許成為「掘井人」,向下掘井、湧現活泉,在這個愛心平台,帶領更多企業與個人響應環保行列。

「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 !」不要忽視自己小小的力量,一個簡單的動作,只要撿起地上的寶特瓶回收,卻能影響整個環境與社會。環保不是只是口號,而是要去行動,期望此次的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將環保回收理念帶回伊朗國家,教育當地民眾垃圾分類,共同為地球永續而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伊朗環保參訪行 環保教育心行動

圖說:9月29日,伊朗環境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PO﹚考察團,伊朗國家生產力組織領導Dr. Roya Tabatabaei Yazdi (左2)、伊斯蘭自由大學有機農業系教授Dr. M. Raza Ardakani(右2)、伊斯蘭自由大學助教Dr. Zahra Abedi(左3),在中國生產力中心陳仲聞先生陪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見證臺灣綠色科技與環保回收。(攝影者/曹書豪)中國生產力中心與伊斯蘭共和國生產力中心在雙邊合作(Bilateral Cooperation between NPOs, BCBN)計畫下以企業標竿為主題作經驗交流,目前將以參訪與專家服務等活動來進行。9月29日,伊朗環境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PO﹚考察團,在中國生產力中心陳仲聞先生陪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見證臺灣綠色科技與環保回收。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伊朗高原上,氣候較為乾燥,目前面對缺乏乾淨水資源的問題,民眾大多購買瓶裝水,但喝完的寶特瓶、塑膠瓶,與其他家用垃圾往往容易被隨意丟棄、或者回收效率不高,往往造成了許多垃圾問題。此次來臺灣觀摩學習,參訪各企業團體,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與中國生產力公司,介紹大愛感恩科技將廢棄的寶特瓶回收再製程環保產品,因此希望能將大愛感恩這套相關技術轉移至伊朗,創造盈餘的同時也解決環境問題。

「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大愛感恩科技期許建立一個愛心平台,匯聚眾人的愛心,將一般人視為垃圾的資源再製成環保產品,而每項環保產品背後充滿的愛心與祝福,從環保菩薩、愛心企業/實業家、每位請購大德,人人都是愛心接力的一環,同時將每年投資與盈餘,全部回饋給慈濟基金會,作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將愛心循環,最後達到證嚴法師的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

26年前,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時的台灣環境一樣,但26年後,台灣可以從當時的垃圾山變成現在世界第三回收國,這樣的關鍵在於「教育」。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機構、或公司可憑一己之力扭轉整個社會的環境問題,唯有教育人民人人環保,才有可能達成。

伊朗國家生產力組織領導Dr. Roya Tabatabaei Yazdi,肯定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回收,希望往後可以合作,共同解決伊朗垃圾問題。伊斯蘭自由大學有機農業系教授Dr. M. Raza Ardakani,請購防穿刺神奇白布鞋,回去和朋友分享環保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別於一般的企業、公司,是一家「心靈改造的工廠」,所追求的是「Return Of Influence - 影響力深植力」,將環保深植人心,自許成為「掘井人」,向下掘井、湧現活泉,在這個愛心平台,帶領更多企業與個人響應環保行列。

「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 !」不要忽視自己小小的力量,一個簡單的動作,只要撿起地上的寶特瓶回收,卻能影響整個環境與社會。環保不是只是口號,而是要去行動,期望此次的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將環保回收理念帶回伊朗國家,教育當地民眾垃圾分類,共同為地球永續而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旗津海灘滿垃圾 百人動員除公害


颱風過後第一個星期六,高雄市許多民眾不是外出遊玩,而是前往旗津海灘協助淨灘,因為大風浪把海中雜物全沖上岸,成片的漂流木中夾雜垃圾,五百多人齊出動,協助海岸線恢復原貌。 

五百多位民眾衝向海灘撿垃圾,海岸線上滿滿的漂流木夾雜各種雜物,塑膠品是最大宗。 

民眾 黃先生:「(怎會有這麼大的塑膠),有啦,都很多的。」 

颱風的大浪,把海中的漂流物品全沖上海灘,讓原本優美的旗津海岸變了樣,民眾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畏力量。 

民眾 顏進興:「這是天災,沒辦法,現在人類越開發越多,把大自然都破壞掉。」 

陳同學:「颱風過後,就有很多枯枝落葉,就很多垃圾,希望我們來這邊,可以把海灘變乾淨。」 

人手一袋,要把垃圾全清乾淨,讓後續環保局人員,移除漂流木作業能簡化。 

高雄市環保局長 蔡孟裕:「高雄市的沿線,大概有60幾公里的海灘,其實這次的颱風,都有很多漂流木,差不多一兩個禮拜之內,會做整個後續清除。」 

人人盡心,發揮公民力量,幫助市容盡快恢復。 

陳怡臻 陳立偉 高雄報導 

Read more

遊客困慕谷慕魚 志工在山下等候


梅姬颱風過後,連日大雨,花蓮著名景點「慕谷慕魚」,銅門一號隧道東側1號下午陸續發生坍方,阻斷交通,共有135人受困,慈濟人聞訊後,立即前往山下的現場,送上60條毛毯、7箱水及麵包,安撫民眾的心。 

連日大雨,造成花蓮著名景點「慕谷慕魚」銅門一號隧道在1號下午發生坍方,一共有135位遊客受困。 

受困民眾 曾昭源:「出來的時候才知道,通知我們說沒辦法過,把我們集結,請大家先集合,說會找人來救我們。」 

受困民眾 鍾藝甄:「現場有很多不是台灣人,大陸人、美國人、香港人都有,可能出來要再給他一點資源。」 

因為主要道路中斷,救災人員只能從產業道路進入救援,由於道路狹小,只能單線行駛,由吉普車分批將民眾送下山。 

花蓮救難協會榮譽理事長 羅連勳:「路非常的危險,也非常崎嶇非常溼滑,青苔也滿多的,非常危險,很多的路幾乎快轉不過去,轉了好幾次才有辦法轉過去。」 

慈濟人得知消息後,準備60條毛毯、水及麵包,膚慰下山的民眾。 

慈濟志工 梁鳳玲:「入夜了,那比較會冷,山上的溫度跟平地溫度大概差了8度 9度左右,所以怕他們冷這樣子。」 

受困的民眾在2號凌晨已全數下山,所幸無人傷亡,也提醒民眾,慕谷慕魚目前道路中斷,待工程完工後才會再度開放。 

真善美志工 葉宜家 陳榮欽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探討佛教普世價值 學者分享己見


探討佛教普世價值,今天(10/2)慈濟論壇邁入第二天,透過專題演講和研討,包括加州大學、牛津大學,甚至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都來到現場,面對未來環境災難不斷,慈善如何運用科技,以及找到核心價值,延續組織力,是重要關鍵。 

彎腰,低頭回收分類,這個動作,慈濟一做就26個年頭。結合綠色科技,全台八萬多位環保志工,每年約回收六千五百萬支寶特瓶,再製成環保產品,尤其是毛毯,成了救災利器。 

加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Madson:「如果有足夠的人有正確認知,就能夠激盪出智慧和積極度,解決社會問題,這些問題都源自我們生存的環境正面臨生態浩劫。」 

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教授 Hoffmire:「這個論壇非常正面,但是對於其他宗教團體是否能夠彼此合作,卻還不太有信心,不過,我很樂觀未來會開始出現突破。」 

國內外學者,包括宗教、佛學和商管學院,就彼此觀點,在論壇第二天,持續發表討論,因應未來大環境,找到生命真正價值,是解決困難的核心。 

宏碁集團創辦人 施振榮:「你要挑戰困難,很多人都做過了,沒有辦法有所突破,所以思考一定要反向,不一樣的思考,『我也是』,不是我的特色,但是面對未來永遠是樂觀的。」 

中華青年佛教會理事長 明毓法師:「可以將很多的人文志業,甚至利樂有情的很多正向的力量,不斷的散發出來,然後讓正能量能夠幫助社會,促進社會的安定。」 

慈善結合科技,面對天災人禍,看見苦難人,心生不捨,救災路再困難,智慧從中激發,人間菩薩精神,成了安定力量。 

蕭志傑 柯信志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夫妻關係冰冷 投入環保改變心性


福建福鼎有一對陳氏夫婦,是慈濟的照顧戶,太太因為撿拾回收物,常被丈夫責備。這樣冰冷的夫妻關係,在慈濟人長年的關懷下終於解凍融化,現在志工反而要擔心的是,他們齊心撿回來的回收物,要如何運到慈濟環保站。 

夜晚時分,慈濟照顧戶「謝女士」,在福鼎街上撿拾回收物。每個月志工都帶來生活物資和補助金,也會關心這對夫妻相處的情況。 

志工 與 陳先生:「太太去撿瓶瓶罐罐你會反對嗎?(不會反對,我還買鉗子給她用。) 呵呵,太太去撿,怕她蹲不下,買了把火鉗給她夾。」 

沒有生活目標的太太,因為環保回收,而有了方向;原本脾氣暴躁的先生,因為慈濟,而懂得收斂自己的心性。看著這個家逐漸恢復正軌,雖然志工因此又有得忙,也甘之如飴。 

真善美志工 王仲琛 江前鋒 福建報導 Read more

孔孟儒學善方向 大愛環保心價值

圖說:2016中國-東盟(南寧)孔子文化周於9月28日祭孔大典中盛大開幕,大愛感恩展覽團隊受梅姬颱風影響,出發時間延遲兩日、搭乘九月廿九日班機抵達廣西南寧。本次文化周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活動持續至10月6日。(攝影/許育仁)2016中國-東盟(南寧)孔子文化周於9月28日祭孔大典中盛大開幕,大愛感恩展覽團隊受梅姬颱風影響,出發時間延遲兩日、搭乘九月廿九日班機抵達廣西南寧。本次文化周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活動持續至10月6日。大愛感恩參加因緣是南寧當地志工楚山依師姊代轉本次活動主辦『廣西傳統文化促進會之邀請。去年六月初促進會會長李紀蒽曾經參觀廣西台灣名品博覽會慈濟大愛感恩之展出,認同並希望慈濟對於世界之影響能讓更多廣西人民認識。尤其上人對弟子訓勉克己復禮精神與孔子傳統文化相契合。

本次展覽於戶外廣場帳篷,在展覽團隊與廣西南寧慈濟志工發揮巧思,合作布置下,即展現出「簡易卻可以愛護地球,樸實也可以顯示出高雅」之精神,將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心品展現出來。說到展場佈置,為了借人模,楚玉瑛師姊向朋友,前廣西服飾副會長聯絡,除了感恩一通電話廖副會長即答應可以來取所需物品外,更也感嘆廖副會長曾經風光、如今落寞,提及兒子才剛創業,「我帶他來這裡看,堆在這裡的東西,很震撼,也見苦知福,明白了爬上高峰也會有在低谷的一天。」此外,楚玉瑛師姊深刻知道環保需要來有人來承擔,也感到驕傲的說,「無論甚麼傳統文化,環保是慈濟特有的,是現今的新價值」,相信心的改變更是重要,所以天天與兒子薰法香,提及,「日前台灣颱風天,風雨颳得很大聲,我薰法香也可以感受到,但上人仍為了要說法傳法,很讓我感動,而上人更怕風雨雜聲會讓弟子將法聽不清楚,也轉為說著小故事來分享,也是再讓我體會到上人的用心。」

圖說:論壇廣西博物館內舉行。上午由蘇州固鍀電子吳念博董事長分享『幸福企業』建設,吳念博是慈濟榮董、亦曾返回花蓮參訪、隨師。固鍀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企業都會碰到的問題,吳念博不斷的思考應對之道。就在慈濟 證嚴法師的影響下,他決定揚棄西方的方式,用大愛來帶領企業,要讓員工把企業當成家,待員工如家人。(攝影/虞珊明)唐大一師兄與楊秋雲師姊雖非慈濟委員,但非常認同慈濟,也曉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第一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攤位請購,表示曾經叫台灣朋友帶回兩件傳薪服飾,而今日又在請購了傳薪服飾、水餃包以及吉祥物小提袋和太陽能帽,唐大一師兄見師姊頭帶著太陽帽也立即再請購一頂,兜一對,配成雙,而說起環保理念,楊秋雲師姊說道:「日前教九歲的女兒(楊璧嘉)寫作文,也教她應將環保觀念,寫進文章裡。」來自江西的王蘭桂,為此次大會的志工(志願者),利用空檔出來看看,猶豫了許久,還是請購了一雙壓力襪,要給79歲的媽媽,表達,因母親有靜脈曲張問題,希望改善媽媽腿部血液循環。

馬秀展師姊,任職於中國前五百大電子元件,岑科實業的管理者,總公司在深圳,生產線在廣西,公司也是非常重視環保,擁有多樣環保設備,受訪前即開心的表示,「買大愛感恩科技的東西,可以回流做慈善。」也表達,其實一直希望慈濟能到公司來做環保愛灑,透過企業的帶動,相信會傳遞更快。

圖說:楚玉瑛師姊,深刻知道環保需要來有人來承擔,也感到驕傲的說,「無論甚麼傳統文化,環保是慈濟特有的,是現今的新價值」,相信心的改變更是重要,所以天天與兒子薰法香(攝影/許育仁)考慮到此次是在戶外活動,大愛感恩 虞珊明師兄應用3個生動的環保遊戲在現場帶動,同時也示範如何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將環保『寓教於樂』、推動至各個年齡層,同時還透過抽玩具蛋裡的靜思語,讓孩子明白證嚴上人的智慧法語,遊戲中只見人人忘齡,師兄師姊們也趕緊抽著屬於自己的靜思語。

三十日同時也是論壇最後一天,論壇在相距2公里之廣西博物館內舉行。上午由蘇州固鍀電子吳念博董事長分享『幸福企業』建設,針對固锝企業實際推行過程與成果專題分享。固锝電子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二極管生產商之一。吳念博是慈濟榮董、亦曾返回花蓮參訪、隨師。固鍀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企業都會碰到的問題,吳念博不斷的思考應對之道。就在慈濟 證嚴法師的影響下,他決定揚棄西方的方式,用大愛來帶領企業,要讓員工把企業當成家,待員工如家人。下午講題,除了由蘇州固鍀電子古副總分享素食與酵素製作,八十一歲的禮儀大師姚智與久善今心負責人兩位講師針對『道德文化禮儀』與『孝悌』分別進行專題演講。

展會中推廣孔孟儒學,通過家庭進行孝道展演,激發市民孝父母、孝親人、敬師長、感恩他人的良知和道德素養,為此次展覽的最高價值,然而俗諺有云:「好比幫全世界的地面鋪上毛皮,只為了避免踩到石頭而尖刺疼痛。其實只要穿雙鞋就好了。」大愛感恩科技相信從自身開始,一個人的落實做起,以小擴大至社會,心的價值,善的省思,一起來守護美好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虞珊明 廣西南寧報導

圖說:說道展場佈置,在展前來到百貨商場,借取人模,南寧 楚玉瑛師姊,除了感恩一通電話即答應可以來取所需物品外,更也感嘆曾經風光,如今落寞,提及兒子才剛創業,「我帶他來這裡看,堆在這裡的東西,很震撼,也見苦之福,明白了爬上高峰也會有再低谷的一天。」(攝影/許育仁)圖說:唐大一師兄與楊秋雲師姊雖非慈濟委員,但非常認同慈濟,也曉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第一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攤位請購,表示曾經叫台灣朋友帶回兩件傳薪服飾,而今日又在請購了傳薪服飾、水餃包以及吉祥物小提袋和太陽能帽,唐大一師兄見師姊頭帶著太陽帽也立即再請購一頂,兜一對,配成雙,而說起環保理念,楊秋雲師姊說道:「日前教九歲的女兒(楊璧嘉)寫作文,也教她應將環保觀念,寫進文章裡。」(攝影/許育仁)圖說:考慮到此次是在戶外活動,大愛感恩 虞珊明師兄應用3個生動的環保遊戲在現場帶動,同時也示範如何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將環保『寓教於樂』、推動至各個年齡層,同時還透過抽玩具蛋裡的靜思語,讓孩子明白證嚴上人的智慧法語,遊戲中只見人人忘齡,師兄師姊們也趕緊抽著屬於自己的靜思語。(攝影/許育仁)圖說:馬秀展師姊,任職於中國前五百大電子元件,岑科實業的管理者,總公司在深圳,生產線在廣西,公司也是非常重視環保,擁有多樣環保設備,受訪前即開心的表示,「買大愛感恩科技的東西,可以回流做慈善。」(攝影/許育仁) 

Read more

孔孟儒學善方向 大愛環保心價值

圖說:2016中國-東盟(南寧)孔子文化周於9月28日祭孔大典中盛大開幕,大愛感恩展覽團隊受梅姬颱風影響,出發時間延遲兩日、搭乘九月廿九日班機抵達廣西南寧。本次文化周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活動持續至10月6日。(攝影/許育仁)2016中國-東盟(南寧)孔子文化周於9月28日祭孔大典中盛大開幕,大愛感恩展覽團隊受梅姬颱風影響,出發時間延遲兩日、搭乘九月廿九日班機抵達廣西南寧。本次文化周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活動持續至10月6日。大愛感恩參加因緣是南寧當地志工楚山依師姊代轉本次活動主辦『廣西傳統文化促進會之邀請。去年六月初促進會會長李紀蒽曾經參觀廣西台灣名品博覽會慈濟大愛感恩之展出,認同並希望慈濟對於世界之影響能讓更多廣西人民認識。尤其上人對弟子訓勉克己復禮精神與孔子傳統文化相契合。

本次展覽於戶外廣場帳篷,在展覽團隊與廣西南寧慈濟志工發揮巧思,合作布置下,即展現出「簡易卻可以愛護地球,樸實也可以顯示出高雅」之精神,將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心品展現出來。說到展場佈置,為了借人模,楚玉瑛師姊向朋友,前廣西服飾副會長聯絡,除了感恩一通電話廖副會長即答應可以來取所需物品外,更也感嘆廖副會長曾經風光、如今落寞,提及兒子才剛創業,「我帶他來這裡看,堆在這裡的東西,很震撼,也見苦知福,明白了爬上高峰也會有在低谷的一天。」此外,楚玉瑛師姊深刻知道環保需要來有人來承擔,也感到驕傲的說,「無論甚麼傳統文化,環保是慈濟特有的,是現今的新價值」,相信心的改變更是重要,所以天天與兒子薰法香,提及,「日前台灣颱風天,風雨颳得很大聲,我薰法香也可以感受到,但上人仍為了要說法傳法,很讓我感動,而上人更怕風雨雜聲會讓弟子將法聽不清楚,也轉為說著小故事來分享,也是再讓我體會到上人的用心。」

圖說:論壇廣西博物館內舉行。上午由蘇州固鍀電子吳念博董事長分享『幸福企業』建設,吳念博是慈濟榮董、亦曾返回花蓮參訪、隨師。固鍀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企業都會碰到的問題,吳念博不斷的思考應對之道。就在慈濟 證嚴法師的影響下,他決定揚棄西方的方式,用大愛來帶領企業,要讓員工把企業當成家,待員工如家人。(攝影/虞珊明)唐大一師兄與楊秋雲師姊雖非慈濟委員,但非常認同慈濟,也曉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第一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攤位請購,表示曾經叫台灣朋友帶回兩件傳薪服飾,而今日又在請購了傳薪服飾、水餃包以及吉祥物小提袋和太陽能帽,唐大一師兄見師姊頭帶著太陽帽也立即再請購一頂,兜一對,配成雙,而說起環保理念,楊秋雲師姊說道:「日前教九歲的女兒(楊璧嘉)寫作文,也教她應將環保觀念,寫進文章裡。」來自江西的王蘭桂,為此次大會的志工(志願者),利用空檔出來看看,猶豫了許久,還是請購了一雙壓力襪,要給79歲的媽媽,表達,因母親有靜脈曲張問題,希望改善媽媽腿部血液循環。

馬秀展師姊,任職於中國前五百大電子元件,岑科實業的管理者,總公司在深圳,生產線在廣西,公司也是非常重視環保,擁有多樣環保設備,受訪前即開心的表示,「買大愛感恩科技的東西,可以回流做慈善。」也表達,其實一直希望慈濟能到公司來做環保愛灑,透過企業的帶動,相信會傳遞更快。

圖說:楚玉瑛師姊,深刻知道環保需要來有人來承擔,也感到驕傲的說,「無論甚麼傳統文化,環保是慈濟特有的,是現今的新價值」,相信心的改變更是重要,所以天天與兒子薰法香(攝影/許育仁)考慮到此次是在戶外活動,大愛感恩 虞珊明師兄應用3個生動的環保遊戲在現場帶動,同時也示範如何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將環保『寓教於樂』、推動至各個年齡層,同時還透過抽玩具蛋裡的靜思語,讓孩子明白證嚴上人的智慧法語,遊戲中只見人人忘齡,師兄師姊們也趕緊抽著屬於自己的靜思語。

三十日同時也是論壇最後一天,論壇在相距2公里之廣西博物館內舉行。上午由蘇州固鍀電子吳念博董事長分享『幸福企業』建設,針對固锝企業實際推行過程與成果專題分享。固锝電子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二極管生產商之一。吳念博是慈濟榮董、亦曾返回花蓮參訪、隨師。固鍀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企業都會碰到的問題,吳念博不斷的思考應對之道。就在慈濟 證嚴法師的影響下,他決定揚棄西方的方式,用大愛來帶領企業,要讓員工把企業當成家,待員工如家人。下午講題,除了由蘇州固鍀電子古副總分享素食與酵素製作,八十一歲的禮儀大師姚智與久善今心負責人兩位講師針對『道德文化禮儀』與『孝悌』分別進行專題演講。

展會中推廣孔孟儒學,通過家庭進行孝道展演,激發市民孝父母、孝親人、敬師長、感恩他人的良知和道德素養,為此次展覽的最高價值,然而俗諺有云:「好比幫全世界的地面鋪上毛皮,只為了避免踩到石頭而尖刺疼痛。其實只要穿雙鞋就好了。」大愛感恩科技相信從自身開始,一個人的落實做起,以小擴大至社會,心的價值,善的省思,一起來守護美好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虞珊明 廣西南寧報導

圖說:說道展場佈置,在展前來到百貨商場,借取人模,南寧 楚玉瑛師姊,除了感恩一通電話即答應可以來取所需物品外,更也感嘆曾經風光,如今落寞,提及兒子才剛創業,「我帶他來這裡看,堆在這裡的東西,很震撼,也見苦之福,明白了爬上高峰也會有再低谷的一天。」(攝影/許育仁)圖說:唐大一師兄與楊秋雲師姊雖非慈濟委員,但非常認同慈濟,也曉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第一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攤位請購,表示曾經叫台灣朋友帶回兩件傳薪服飾,而今日又在請購了傳薪服飾、水餃包以及吉祥物小提袋和太陽能帽,唐大一師兄見師姊頭帶著太陽帽也立即再請購一頂,兜一對,配成雙,而說起環保理念,楊秋雲師姊說道:「日前教九歲的女兒(楊璧嘉)寫作文,也教她應將環保觀念,寫進文章裡。」(攝影/許育仁)圖說:考慮到此次是在戶外活動,大愛感恩 虞珊明師兄應用3個生動的環保遊戲在現場帶動,同時也示範如何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將環保『寓教於樂』、推動至各個年齡層,同時還透過抽玩具蛋裡的靜思語,讓孩子明白證嚴上人的智慧法語,遊戲中只見人人忘齡,師兄師姊們也趕緊抽著屬於自己的靜思語。(攝影/許育仁)圖說:馬秀展師姊,任職於中國前五百大電子元件,岑科實業的管理者,總公司在深圳,生產線在廣西,公司也是非常重視環保,擁有多樣環保設備,受訪前即開心的表示,「買大愛感恩科技的東西,可以回流做慈善。」(攝影/許育仁) 

Read more